简介闻一多先生以其特有的睿智和深厚的学养,既向国外神话学理论学习,又根据中国神话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的分析研究,独创了中国神话研究的意象的系统联想与论证的方法,撰写了许多有关中国神话学研究的重要论著。本书据开明版《闻一多全集·神话与诗》选录了《伏羲考》,并同时还选录了《端午考》、《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姜嫄履大人迹考》、《司命考》、《神仙考》、《七十二》、《说鱼》等七篇,以期能帮助读者对闻一多先生的中国神话研究成就作全面的了解。前言伏羲考端午考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姜嫄履大人迹考司命考神仙考“七十二”说鱼
《伏羲考》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
《伏羲考》无疑是闻一多先生*具代表性的神话学研究著作,也是一篇对中华民族根本神话的研究杰作。中国的神话学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初,至40年代前后,闻一多先生以其特有的睿智和深厚的学养,既向国外神话学理论学习,又根据中国神话的实际创造性地分析,独创了中国神话研究的意象的系统联想与论证的方法,是中国神话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铸就了他在中国神话研究史上的杰出地位。本书据开明版《闻一多全集·神话与诗》选录了闻一多先生《伏羲考》及《端午考》等八篇有关神话学研究的重要论著。
插图:三 战争与洪水我们分析多数的洪水遗民故事,发现其中心母题总不外(一)兄妹之父与雷公斗争,(二)雷公发洪水,(三)全人类中惟兄妹二人得救,(四)二人结为夫妇,(五)遗传人类。这些又可归纳为二个主要原素。洪水不过是一种战略,或战祸的顶点,所以(一)(二)可归并为A战争。兄妹配婚与遗传人类是祖宗崇拜的推源故事,所以(四)(五)可归并为8宗教。(三)兄妹从洪水中得救,是A与B间的连锁。这两个原素恰恰与那说明古代社会的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原则相合。关于8项,即祖宗崇拜的宗教,上节已讲得很多了。在本节我们要专门讨论属于A项的战争故事了。我们若要在汉籍中寻找这故事的痕迹,洪水是个好线索。《淮南子·览冥》篇日:
闻一多(1899~1946),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 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的学术演讲,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 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1928年,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收1925年以后的诗作28首,作品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了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同年3月,《新月》杂志创刊,列名编辑,在该刊上发表少量译著。秋后,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30年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定居北京,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 1938年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此时,他广泛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由唐诗研究开始,上溯先秦汉魏六朝,乃至于古代神话、甲骨文和钟鼎文,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专著。1942年出版《楚辞校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抨击国民党,当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闻一多全集》。
《游绪弗伦》等六篇对话,基本属于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围绕苏格拉底去世前后的一系列经历展开。这六篇对话的重要性,它们在柏拉图
本书是现代哲学历史家米格尔•贝尼泰兹(MiguelBenítez)对1690—1740年期间地下哲学手稿的系统研究著作。书中的内容主要取自1980
世界上最经典的哲学故事 本书特色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
《静思语第一、二、三合集(典藏版)》内容简介:今慈济已迈入四十三年,证严上人以“静思勤行道,慈济人间路”立宗门,数百万会众
心灵信笺-寻找精神家园 内容简介 他所著的《瓦尔登湖》,成为全人类的心灵之书;他的文字是内心生发出的一泓清泉,为人们开启了生命中永恒的黎明!深沉而敏感的抒情……...
翻译与语言哲学(修订本):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六 本书特色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中国的理论——哲学的、文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当然还有翻译学的——必将伴随地球...
席勒美学信简-打开平凡生命体验到对美的感知之大门 本书特色 《席勒美学信简》:打开平凡生命体验到对美的感知之大门。“艺术之神”席勒27封书信展示思辨之美,48幅...
佛教伦理学 本书特色 佛教并非在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把它描述为每个信徒践行的伦理哲学将更为准确。只有通过践行、通过艰难的精神斗争,才可能获得此生和来世的幸福,以及...
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奇怪的作品——半是混乱的小说、半是哲学的呓语。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一位被称为“后现代主义之父”的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艾托尔·...
中西美学之间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的是作者二十多年来陆续写作的美学方面的单篇论文,其中绝大多数过去都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过。它们是作者每个时期对相关问题探索性的思考。...
古代佛门-中国古代社会百态 本书特色 全书共分十大类,主要从佛门信徒出家的原因及他们的修行活动、慈心善行、丛林清规、禅师风姿、著述创作等几方面入手,通过大量带有...
焦竑与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构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焦竑思想的系统性及其在明末清初思想脉络中的“时空性”分析,探讨中国近世思想史上的三大问题:晚明新儒学者内部“三教合...
《圆觉经》是唐代华严宗奉习的一部重要经典。它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由唐代佛陀多罗译出。经中以佛应文殊师利
尊德性与道问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元代理学家吴澄哲学思想的系统研究。作者采用文本与现代诠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吴澄置于宋代新儒学的大历史背景中,依循道体一心性—...
文明论概略 内容简介 “文明论”是探讨人类精神发展的理论。其目的不在于讨论个人的精神发展,而是讨论广大群众的总的精神发展。 “文明论概略”一书共十章,书中阐述了...
中国哲学史(第三册) 内容简介 哲学史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认识的发展进程,看到各个哲学派别的斗争和转化,学到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汲取精神...
当代形式逻辑引论 内容简介 作为真正的逻辑科学的传统形式逻辑源远流长,具有始终深深地植根于和自然语言形影不离的普通逻辑思考实际、在理论上坚持论证不许循环等深刻正...
《汉译名著:感觉与可感物》写了:上世纪中叶,奥斯汀曾与赖尔并列为牛津哲学的主导人物。他逝世后一段时间里,其影响有增无减。此
论语十日谈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以通俗性、知识性为特点,以一日一谈为形式,全面介绍了论语的思想,如“艰难困苦的经历,闪闪发亮的人生”、“三部论语的异同,半部论语的...
子平精粹:3:命理秘本穷通宝鉴 本书特色 《子平精粹3:命理秘本穷通宝鉴》是由华龄出版社出版的。子平精粹:3:命理秘本穷通宝鉴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