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就提出,“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虽然这一思想不是直指审美鉴赏,但它无论如何是和审美鉴赏相通的。《庄子》表面上在谈“筌”和“鱼”、“蹄”和“兔”、“言”和“意”的关系,实质是强调事物的外表和内意的孰重孰轻。得“意”是根本,得“言”是表面,对于鉴赏者而言,是通过外表或言语来读品“这一个”内意真谛,这恰恰是审美鉴赏的本质。《庄子》给我们指明了鉴赏的根本目的是“得意”,而不是“得言”。但是,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如果他老人家在当时领略到舞蹈这一以人体动态为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艺术的话,以他的性格一定是要将舞蹈鉴赏专门提出,给出一个属于鉴赏舞蹈的“得舞得意”于一身的说法的!因为舞蹈的动态视觉形象是可以独立存在的、独立意味的、独立表达的……她太独特了!
《舞蹈鉴赏》内容简介:舞蹈是什么?古今中外的舞蹈家们几乎穷尽了他们毕生的智慧展开了永不停滞的艺术实践,想要以各种不同的文字语言、肢体语言、艺术作品给出一个全面、客观、真理性的结论。但*终的回答却总是难以完全令人满意。舞蹈,就像是人类精神层面上*富智慧灵光、*具情感色彩,却*难以名状的艺术品类,颇有些意会与言传都难以穷尽的意味。
插图:第一种学派是中国古典舞。而目前这一学派在现代艺术审美的影响下又出现两种类型的表象:一是严格按照“身韵”原则进行艺术实践而形成的语言风格和美学特征的舞蹈类型;另一种是在“破其形,扬其神”上下功夫,在基本遵守“身韵”原则的基础之上广采博取,多借鉴现代舞因素,打破原有的动作路线、轨迹和语言连接习惯,解构原有动作思维,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传统编舞技法,从而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舞蹈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是《轻·青》和《风吟》等新作品。第二种学派即敦煌舞派。该舞蹈动作体系大多来源于对敦煌壁画的整理和动态复原,并针对其动态特征进行了科学、规律性的分析,得出一套符合敦煌舞特征的动作训练体系和表演审美标准。它强调“s”形和“三道弯”的体态造型,“一顺边”的身体动律,形似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伎乐和唐代诗文中有所记载的西域传人中原的《龟兹乐》,散发着浓郁的异国情调和神秘的宗教色彩,其审美趋向与“身韵”颇有不同。第三种学派则是汉唐舞派。该舞蹈从风格形态上与身韵派区别较大,它以近现代出土的汉唐时期的文物以及墓室壁画上呈现的舞蹈形象为主要依据,经过研究、提存对其片段式的静态形象进行动态连接,最大限度地真实复原出其原始风貌。在动作连接中追求斜塔式重心以及在失重的瞬间变换舞姿,突出自信开朗积极豁达的民族个性,强调舞姿与动态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汉唐舞以大幅度的身体拧倾、动中有静、豁然开朗的动态舞姿,恣意忘情地展示着汉唐盛世的历史风貌,从而升华为中华民族作为历史长河中一个源远流长的整体所崇尚的文化气质和审美风尚。最具代表性的汉唐舞作品《踏歌》《楚腰》《炎黄祭》《谢公屐》等,无一不传达出古朴、稚拙、雄豪、至性的艺术风貌,辉映着那些巍然不动、沉默不语,历经千年沧桑、承载万卷历史文化的汉代画像砖石和历代洞窟壁画中栩栩如生的形象。后记当我读完《舞蹈鉴赏》的最后一个字,颇感兴奋。兴奋之一是受湖南大学出版社约稿的任务终于如期完成;之二是这本面对舞蹈爱好者的“科普”类鉴赏书籍不仅深入浅出,而且有些章节还具有了舞蹈学术、理论上的思考和主张,尤其是对部分舞蹈热点词汇的梳理和解析,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兴奋之余,我正想给曾伏案爬格的撰写组的同事、朋友们一一打电话表达我真挚的谢意,清晨起床的铃声提醒了我——5点半,太早了!还是不要打扰他们的睡梦吧!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忽然想起在一次交流会上有个好友曾问我,你能告诉我中国舞蹈的代表是什么吗?这下可真把我问住了。上下五千多年的泱泱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从新石器时代的舞蹈彩陶盆(1973年青海大通县出土)上记录了当时氏族部落成员手拉手、朝着同一方向踏地而舞的动态活动算起,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早、最完整、最有影响的儒家乐舞理论代表著作《乐记》的记载;从以原生“活”态的民族民间舞蹈为基础提炼、加工、整理、创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和舞台作品,到以汉唐、敦煌、戏曲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再造历史舞蹈的出·现;从今天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民俗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到繁花似锦、争奇斗艳的当代舞蹈的群像,谁又能说自己不是正宗呢?谁又能说自己不是中国舞蹈的代表符号呢?中国舞蹈太悠久,太博大,太精深
 赵铁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
民间舞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持中国传统舞蹈抢救、保护与研
究;中国舞蹈博物馆建设;中国民族民
间舞艺人流派与教学研究等科研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与民共
舞》获第八届“桃李杯”舞蹈论文评
比一等奖。参编《中国民族民间舞教
材与教法》(获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
果二等奖);主编《中国汉族民间舞
教程》(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奖);合著《即兴舞蹈与编创》等。
 编创过大量的舞蹈作品:其中
《晨曦》获全国大学生舞蹈比赛创作
一等奖;《东方红》获首届中国“荷
花奖”舞蹈比赛创作银奖;《彝人》
获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文艺作品征
集评奖佳作奖;《鼓语无声》获华北
五省暨北京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歌
舞作品《中国娃》获CCTV歌舞评比
二等奖等。1998年创作中国汉族民间
舞主题舞蹈晚会《泱泱大歌》,任总
编导;2004年为北京舞蹈学院50周
年校庆创作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大地之舞》,任总导演;2006年
在香港舞蹈节上举办《贾作光舞蹈
艺术观礼》晚会,任总导演。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本书特色 《王鐸贈湯若望詩册》是王鐸爲湯若望書寫的一本册頁,共十八頁,其上以行書抄錄自作七律詩八首。前四首寫贈湯若望,讚美了湯若望的才華橫溢和...
										本质或裸体 本书特色 什么是西方艺术中裸体的本质?为什么中国艺术中没有裸体?身为汉学家和哲学家的法国人于连,以其独特的视野和角度,将这样的问题推到了读者面前。在...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内容简介:《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傅雷先生的名作,学习美术赏析、西方艺术史的入门书和必读书,被誉为“
										儿童电影:儿童世界的影像表达 节选 《儿童电影:儿童世界的影像表达》内容简介:儿童电影,承载着用影像表达儿童世界的艺术使命。儿童世界与儿童电影本质之间的深层逻辑...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鉴赏:怀素自叙帖 本书特色《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内容为怀素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
										《微信小游戏开发·前端篇》内容简介:“微信小游戏开发”系列图书包含本书和《微信小游戏开发:后端篇》,融汇了腾讯云TVP李艺多年
										西泠印社:特殊印材鉴赏专辑 本书特色 本书是“特殊印材鉴赏专辑”之第14辑,该书是一本以印材研究为中心的一个学术专辑。书中广泛收集了古贤的特殊印材创作作品和今人...
										宋拓神策军碑 内容简介 本书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手书。为柳公权晚年力作。《神策军碑》立于禁中,民间绝难传拓,故墨迹本弥足珍贵,原拓本藏国家图书馆,此次影印,以...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蓬勃开展,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有令人惊喜的考古新发现面世,犹如开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颠覆传统的人》主要内容: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最新的一部影片(《对她说》[Parleavecelle],2002)于前一
										董美人墓志-中国碑帖经典 内容简介 楷书自汉隶蜕化过来后,经过六朝二百余年的演变,至隋朝时,已渐趋成熟。隋朝国祚虽短,在书法史上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楷...
										米芾苕溪诗-中国历代碑帖选字临本-第二辑 本书特色 原作为纸本,手卷,纵三十三点三厘米、横一百八十九点五厘米。《苕溪诗》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末署年款『元戊辰八...
										人间情话-怡情小楷手抄 本书特色 《怡情小楷手抄》系列分为《人间诗话》、《人间词话》、《人间情话》三本。《人间诗话》收录了43首经典古诗;《人间词话》收录了30...
										敦煌历代精品边饰·圆光线描图集 本书特色 杨东苗、金卫东编绘的《敦煌历代精品边饰圆光线描图集(敦煌图案)》是敦煌历代边饰、圆光复原图集,汇集了从南北朝到元代各个...
										影视制作 本书特色 本书从影视制作的课程需求出发,对故事创作与剧本写作、影视制作工作流程、制片管理、影像摄影创作与技术、影视后期剪辑的基础知识以及非线性剪辑软件...
										中国古代园林 目录 一 中国古代园林发展概况1 中国古代园林的类型2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3 历代皇家园林4 私人园林和风景寺庙园林二 杰出的造园艺术1 变化巧妙...
										《建筑构成手法》通过古今建筑史特别是近现代建筑史上大量经典的建筑作品,讲述了建筑构成的基本手法,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一本基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女装编)(附光盘) 本书特色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女装编)(附盘)》的作者经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学单位和生产单位的学习与考察,通过对不...
										流淌的人文情怀-近现代名人墨记-三 本书特色 《流淌的人文情怀--近现代名人墨记(3)》向读者介绍60位中国近现代名人的人生轨迹和鲜为人知的轶事。同时,每篇文章...
										文徵明书早朝诗-馆藏国宝墨迹-贰拾柒 内容简介 《馆藏国宝墨迹:文征明书早朝诗》为“馆藏国宝墨迹”系列之一,“以画册质量印碑帖”,装帧别致,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