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语全书(*新双色图文版)》内容简介:《呻吟语》是作者三十年中对于人生修养、为人处世、持家育人、治理政事、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生等方面进行深刻思考的记录,充满了哲理性。也是一部自古至今都十分罕见的关于如何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导性的鸿篇巨制。全书共分为六卷,即礼集、乐集、射集、御集、书集和数集,分为内外两篇,具体又分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养生、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和词章共十七章,其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从整体上来看,《呻吟语》这部书是以儒家的正统思想作为基础和立足点,同时又吸纳融合了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和主张,读到《呻吟语全书(*新双色图文版)》的人都能够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修身养性方面,作者认为个人德行修养水平的高低与他自身的荣辱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扮演着什么角色,都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在言行举止上都要谨慎而为,不可鲁莽,如此才能期望有所成就;在为人处世方面,作者提出了多个观点和原则,如宽容大度、留有余地、与人无争、谦虚退让等等,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避免在为人处世上遇到障碍;在持家育人方面,作者认为家长应该值得子女尊重并成为子女的榜样,以利于子女的成长,同时子女对待父母也要非常孝顺,这样才能维持家庭的和睦;在求学方面,作者主张要虚心谨慎,要不耻下问,要用心去体悟而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工夫上,要学习自己应该学习的知识而不要把精力用在那些虚文俗套上,要努力博览群书,但也要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有所选择等等;在治理政事方面,作者坚持“以民为本”的观点,认为统治者的任何行为都应该顺应民情,这样才能得到民心,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在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作者认为“万物一体”,认识自然是认识社会的基础,只有认识到自然中的各种规律,并将之合理有效地运用到社会中,才能促进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上,作者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但不要把天命看做是不可抗拒的,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有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才能在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当然,书中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这就需要读者去认真阅读领会了。另外,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作者受到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呻吟语》中的有些内容也打上了封建的烙印,但瑕不掩瑜,这丝毫不会遮掩住它灿烂夺目的光芒。
006.先天之气发泄处不过毫厘,后天之气扩充之必极分量。其实,分量极处原是毫厘中有底,若毫厘中合下原无,便是一些增不去,万物之形色才情,种种可验也。【译文】每个人先天所禀受的气质,可以发扬拓展的地方只不过是一点点而已,然而,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扩充必然能够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其实,修养能够达到至高至大的境界也还是靠原来那点儿先天之气做底子,如果原先的气质一点都没有,那就丝毫也不会增多。世间万物的形、色、才、情,各个方面都能验证这个道理,007.人之念头与气血同为消长。四十以前是个进心,识见未定而敢于有为:四十以后是个定心,识见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以后是个退心,见识虽真,而精力不振。未必人人皆此,而此其大凡也。古者四十仕,六、七十致仕,盖审之矣。人亦有少年退缩不任事,厌厌若泉下人者:亦有衰年,狂躁妄动喜事者,皆非常理。若乃以见事风生之少年为任事,以念头灰冷之衰夫为老成,则误矣。邓禹沉毅①,马援矍铄②,古诚有之,岂多得哉!【注释】①邓禹:人名,东汉光武帝时人。少时游学长安,与光武帝友谊深厚。②马援:人名,东汉名将。他在八十四岁高龄的时候,仍旧能够率军出征。【译文】人的思想是随着身体气血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四十岁以前具有奋发进取之心,这时虽然经验不足、见识不广,但是敢于闯荡以求有所作为;到四十岁以后人的思想就逐渐稳定下来了,这时已经是见多识广,所以遇事都会有个思量斟酌;到六十岁以后人的思想就开始消极保守了,这时虽说见识深远广博,认识问题深刻,却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这种情况并非适用于每个人,但大体上都是如此。古时候,人到了四十岁才出去做官,六七十岁才告老辞官,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然,人们中间也有年纪轻轻却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的,无精打采地就像一个垂死之人;也有一些老年人身体衰弱,而且性情狂躁,喜欢多事。但这些都不合乎常理。如果把那些遇事风风火火的少年人当做是社会栋梁,而把那些心灰意懒的衰老之人当做老成持重的话,那也是错误的。像邓禹年少时就深沉坚毅,像马援那样虽在暮年,却壮心不已的人,古时候的确也曾有过,但毕竟都是少数,是世间少有的。008.命本在天,君子之命在我,小人之命亦在我。君子以义处命,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命不足道也;小人以欲犯命,不可得命而必欲得之,命不肯受也。但君子谓命在我,得天命之本然:小人谓命在我,幸气数之或然。是以君子之心常泰,小人之心常劳。【译
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 本书特色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命魏徵、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名臣,从经、史、诸子百家著述中整理辑录历代帝王治国理政史料...
文明论概略 本书特色 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思想武器,其中隐含着日后军国主义思想的萌芽。印在日元钞票上的思想家只有了解福泽谕吉,才能理解:日本为什么会文明强大,同时...
周易古礼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5个章节,对周易古礼作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书中考察了易学史上以礼释易的学术源流,研究了相关的以礼释易著作,对《周易》经传中蕴含的...
柔软的身心 本书特色 女性,是一个与男性截然不同的词汇,象征着柔美、纤细和温婉。可是,为了适应这个忙碌的社会,女性却不得不把自己的这一天赋摒弃掉,添加了坚强、利...
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彭富春教授回国7年来的思想成果,也是作者走在中西思想边界上的出神入化之作,该书打破了狭隘的专业分类,它既...
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子安宣邦先生的一部精华结集作品,作者是日本学界并不多见的富于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曾长期担任日本思想史学会...
圣保罗 本书特色 阿兰巴丢将西方思想史上几位具有特殊意义的思想家称作“反哲学家”,他们是圣保罗、帕斯卡、卢梭、克尔恺郭尔、尼采、维特根斯坦和拉康,由此构成了巴丢...
唯识的结构 内容简介 本书选作者20年来的15篇论文。内容分属科学哲学、归纳逻辑、科学史、当代新儒学和佛家诸学术领域。唯识的结构 目录 自序数学哲学中的直觉主义...
信仰与政治哲学(施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 内容简介 本书的书名——《信仰与政治哲学:施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似乎已经为我们提示了本书的论题位置:沃格林与施特...
宣传语: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经久不衰的人生指南《天路历程》是清教徒约翰·班扬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被后人誉为“最有永恒意义的
中庸-论儒学的宗教性 本书特色 在各个时期,杜维明的思想和著述重点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诠释儒家传统,确立了对儒家精神价值作长期探索的为学方向;19...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500年间的305篇诗。这30
你的第1本思维导图操作书-(全二册)-(职场套装版) 本书特色 一张图可以让你的考试得90分以上;可以考取艰难的执照;可以重建一家公司;重建一个城市&helli...
陈撄宁仙学精要(上下册) 本书特色 在《陈撄宁仙学精要》(上下)里,陈撄宁提出了四大原则:**务实不务虚,第二论事不论理,敏感贵逆不贵顺,第四重决不重文。强调十...
汤一介卷-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 本书特色汤一介先生是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他在儒学、早期道教、魏晋玄学、佛教、中国文化与哲学、中西文化比较等领...
论语里住着的孔子 本书特色 该书为一位在一线从事30多年小学语文教学、教科研工作者的《论语》阅读笔记。作者从2006至今,用还原生活的思路,从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
海德格尔式的现代神学 本书特色 《海德格尔式的现代神学》是《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之一《海德格尔式的现代神学》。海德格尔哲学与新教神学的关系既然已经成为现代...
左手厚黑学右手博弈论大全集 内容简介 《左手厚黑学右手博弈论大全集(套装全4册)》厚黑学与博弈论一个产于本土,一个来自西方,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没有什么共同之...
作者将带您经过40天属灵的旅程,让您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和神在您生命中特别的计划。《标竿人生》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此书
人生有何意义-胡适精品典藏-05 本书特色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人生有何意义-胡适精品典藏-05 内容简介 胡适的散文、随笔、政论、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