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是非洲之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世界著名哲学家与社会思想家、音乐家阿尔伯特·史怀哲*的遗著。如同对于印度思想那样,史怀哲写了一部关于中国思想的著作,它直到今天才得以出版。史怀哲一直致力于按照对生命的敬畏的伦理观点来归纳人类的思想史,中国思想史是其宏大的至今仍然有着巨大现实意义的计划的一部分。阿尔伯特·史怀哲分别于1937年和1939年、1940年之际,在非洲的岚巴瑞那样一个远离图书馆的地方写下了中国思想史的两个不同手稿。《中国思想史》则是首次将两份手稿出版。这部未完成的著作可以看作是史怀哲在他其他作品中稍稍提及的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详尽阐述。史怀哲对于中国思想史的深入的阐释也同时为我们打开了通入他的神学与伦理思想的大门。在《中国思想史》后记中。波鸿汉学家海因内·洛兹肯定了《中国思想史》在汉学界的地位。它直到今天仍然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思想史方面的导论著作。“因此人们可以把史怀哲的文稿归为为数不多的对中国哲学的独到的见解。它的世界公民性的、伦理的见解存这样一个儒家思想作为‘文明冲突’的阵线,同时必须为目益发展的商业文化提供精神元素的时代里有着高度的现实意义。”——摘自海因内·洛兹后记
《中国思想史》是史怀哲写的一部关于中国思想的著作,史怀哲一直致力于按照对生命的敬畏的伦理观点来归纳人类的思想史,中国思想史是其宏大的至今仍然有着巨大现实意义的计划的一部分。阿尔伯特·史怀哲分别于1937年和1939年、1940年之际,在非洲的岚巴瑞那样一个远离图书馆的地方写下了中国思想史的两个不同手稿。《中国思想史》则是首次将两份手稿出版。这部未完成的著作可以看作是史怀哲在他其他作品中稍稍提及的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详尽阐述。
后来,墨家学派的人还探讨了人们是不是也应该去爱恶人和敌人的问题。他们从理论上对这一命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但却在现实中寻找获得免除这种爱的义务的合理性的理由。他们还讨论了兼爱主张从多大程度上允许人们去考虑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在这一点上,他们向前迈了一大步,并且甚至承认人们没有义务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渐渐的墨子的伦理思想失去了原本激情四溢的特征,同时这也标志着它的堕落。在以庄子命名的文献的第256篇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对中国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前3世纪的思想史的主要流派的概貌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致力于向人们提出爱的劝诫的宗教派别。他们的精神领袖叫做宋钎(或者宋庸子),他是反对孔子和尹文(大约公元前330年)的了。这个“宗教派别的人用一种特别的头饰来[表明]自己的身份。这个教派的主张有着和托尔斯泰奇妙的相似性。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不反抗。他们认为,心灵的行为来自于容忍的能力。他们试图通过燃烧的爱将世界上的人像兄弟一样的[联系起来。压抑]欲望和贪婪是他们的基本原则。当人们骂他们,他们不以为耻,而只是想到应该制止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他们禁止武力,并试图让人放下武器,好拯救民众于刀兵之中。他们带着这样的信念到处游历。他们警告君子,告诫世人。即使世人不接受他们的观点,他们却@更为坚定地保持自己的信条,矢志不渝。他们到处上下游说,即使别人不听从他们的劝诫,他们也会强行坚持,决不放弃…。在中国那个诸侯之间不断发动战争的年代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批和平主义者。这个宗教派别属于哪个学派,在我们掌握的这篇短的报道中并未提及。但因为他们的思想和墨子的思想流派非常相似,也许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5.经典时代的批判性的思想家、诡辩家。杨朱一种像古希腊时代的那种怀疑伦理观的正确性的诡辩术在中国是不曾有过的。但用质疑的眼光去检验一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对一切都坚决持怀疑态度的批判精神在中国却是古来有之。尽管他们自己也在探讨伦理的确信是通过什么方法证成的,但他们却并不以这样的坚决来怀疑其证成性。这些批判性的思想家们在中国被称为辩论者(辩士),其中在先秦时期最为著名的有惠子(卒于大约公元前330年)——他的智慧为其同时代的庄子所称道——和公孙龙(大约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两个人都继承并发展了从墨家学派中出现的辩证方法,惠子流传下来的名言有:“泛爱万物,天体同体”。在中国先秦时
阿尔伯特·史怀哲(Albert Schwejtzer)于1875年1月14日生于德国的凯萨斯堡(Kaisersberg)。他聪明好学,年轻时就已终初步展示出在音乐、宗教和哲学方面的才华,25岁时史怀哲成为哲学和神学的博士,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取得教师职位,此外他还是一位优秀的风琴演奏家,对巴赫的音乐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史怀哲一生著作甚丰,代表作有《巴赫论》(1911年)、《文明的哲学:文化的没落与再建&文化与伦理》(1923年)、《圣徒保罗的神秘》(1930年)、《我的生活和思想》(1931年)和《印度恩想及其发展》(1935年)等。在非洲岚巴瑞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史怀哲仍然笔耕不缀,写下了大量有关文化和伦理的著作,这本《中国思想史》的手稿也形成于这个时期。
哲学与宗教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收录论文32篇,分为“哲学与哲学史”、“宗教与无神论”、“哲学与教育”、“青年学者论坛”、“海外首译”五个板块,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国...
虚空粉碎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圣严法师在美国带领四次话头禅修期间所做的开示结集,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部分是阐释话头禅教法,例如修话头的阶段与身心现象、修行者的常见...
彩绘全注全译庄子全书:超值全彩珍藏版 本书特色 《天文观测与探索百科:教你识星星》为广大读者奉上了一场知识盛筵,既搜集了古今中外有关天文学的知识;又用大量文字介...
放下 本书特色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是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
墨子精解 本书特色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部分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另外,还包含了许多...
走进中国哲学 内容简介 简介这套丛书定位于专业人士之外的普通人群,每本书介绍一门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我们在写作时假定读者对这门具体的学科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力图...
中国哲学主体思维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哲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解决人的问题上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本书透过思维方式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
自然的概念 本书特色 《自然的概念》是怀特海1911年11月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塔纳讲座的系列演讲稿汇编。怀特海在演讲中集中阐发了自己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提供了他...
如实生活如实禅-一个禅者的处世智慧 本书特色 把心放下,随处安然,影帝濮存昕·灵隐寺主持释光秀联袂推荐。林老师这本书直指现代人生活的实处,告诉我们,禅悟便在实际...
本書兼用考據與西方現代哲學的研究方法,探討西漢經學的來源、流派、著述形式、分期、思想及衰變過程。就西漢禮學、春秋學和易學
《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大师译,大乘光等笔受。又名《五蕴论》、《依名释义论》、《粗释体义论》。收在《大正藏》第
中国古代思想研究 目录 从“重礼义”到“尚功利”——中国君主专制体制形成的一条重要线索春秋、战国时代的“忠”观念比较法家历史观的“进步性”辨析从“制约权力”到“...
佛教格言 本书特色 一部*浓缩的现代大藏经 一本学佛**的手册 一种研习佛教教义的课本佛教格言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勤营生、会理财、远恶习、慎交游、善养...
帕斯卡尔式的沉思 内容简介 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文科学,应该得出一种关于人的观念,这种观念被这门科学的方法和结果包含,但基本上处于不言明的状态。这种揭露,对于更好地...
老子十八讲 本书特色 汇聚文史专家,传播中华文明本书根据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讲座内容整理。我深深体会到,把一些抽象的哲学道理讲明白,讲亲切,讲得易于接受...
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 本书特色 韩国首任女总统朴槿惠、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推荐阅读,畅销全球半个世纪的中国哲学入门书。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 内容简介 ...
《这个世界的真相》内容简介:继克里希那穆提、奥修之后,又一位智者之书为我们点亮人生的智慧之灯。作为风靡全球的伟大禅师,阿
毛泽东思想概论 本书特色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研究者和其他社会学者学习参考。毛泽东思想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
哲学通论十五讲 本书特色 洪晓楠编著的《哲学通论十五讲》是一部论述哲学自身、引导人们进入哲学思考的专著性教材,结构新颖,视野广阔,材料丰富,内容翔实,有较高的学...
老庄论道 本书特色 他曾拒绝百家讲坛的邀请却深受学生的好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秘书长 罗安宪教授带你走进国学新讲堂纵览文化精华探寻老庄智慧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