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夫洛克·霭理士(一译埃利斯,又译霭理斯,1859—1939)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性心理学家、思想家、作家和文艺评论家。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家,他终身从事人类性科学和性心理学研究,致力于探究性和人类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性心理学研究的先驱,贡献有目共睹。而作为具有开拓意义的思想家,他在哲学、宗教、社会学、美学和文学批评上的著述同样令世人刮目相看,为冲破和摆脱宗教、道德和习俗对人类思想的禁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霭理士出生于英国伦敦附近的克罗伊登市。他6岁时就曾随父亲漂洋过海,16岁时(1875年)曾跟随父亲到了澳大利亚,后来因身体健康原因没有继续去印度,被一个人留下来,直到1879年才回到英国。在澳大利亚的四年间,他当过教师,经历了身心发育成长的季节,并立志为了解自身以及他人的成长而学医。1880年至1889年,他在伦敦的圣托马斯医学院学习,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但霭理士从来没有将医生当作未来的职业。学习期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学、艺术以及社会活动方面,毕业后没有去当医生,而是积极追寻自己的人生志向,从事性科学研究和文艺、社会思想评论。
《禁忌的作用:霭理士随笔》内容简介:哈夫洛克·霭理士(一译埃利斯,又译霭理斯,1859—1939)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性心理学家、思想家、作家和文艺评论家。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家,他终身从事人类性科学和性心理学研究,致力于探究性和人类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性心理学研究的先驱,贡献有目共睹。而作为具有开拓意义的思想家,他在哲学、宗教、社会学、美学和文学批评上的著述同样令世人刮目相看,为冲破和摆脱宗教、道德和习俗对人类思想的禁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霭理士出生于英国伦敦附近的克罗伊登市。他6岁时就曾随父亲漂洋过海,16岁时(1875年)曾跟随父亲到了澳大利亚,后来因身体健康原因没有继续去印度,被一个人留下来,直到1879年才回到英国。在澳大利亚的四年间,他当过教师,经历了身心发育成长的季节,并立志为了解自身以及他人的成长而学医。1880年至1889年,他在伦敦的圣托马斯医学院学习,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但霭理士从来没有将医生当作未来的职业。学习期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学、艺术以及社会活动方面,毕业后没有去当医生,而是积极追寻自己的人生志向,从事性科学研究和文艺、社会思想评论。
尼采许多年来,弗里德里希?尼采这个名字在德国一直会激起对立各方的激烈争论。很难找到一本德国杂志上面没有要么热情赞扬、要么竭力贬抑这个人的痕迹。如果把视线转向斯堪的纳维亚或法国,我们会发现他的名声和著作在这些地方同样具有感召力,引发了同样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断,既然英国也终于开始翻译出版他的著作,想必其情形不会有大的差别。然而,迄今我还未曾见过有从英国人的视角来评述尼采的尝试,正是这一点才促使我试图要对他这个人的个性和影响作番评判。我既不想以尼采思想的支持者,也不想以尼采思想的反对者身份出现。在我看来,任何能够激起人类强烈的爱憎情感的人一定是极其复杂的,既不应绝对地谴责,也不能绝对地赞同。如果不考虑和此处论题不很相关的褒贬,尼采毫无疑问是个格外有趣的人物。他是马洛创造的浮土德式傲慢知识分子形象的现代典型。他是一个站上了现代文化发展最高峰的人,一个迄今给现代道德以最致命打击的人,一个如今过着和任何尘世间生命一样迹近死亡的生活的人,也必定是一个悲剧性的人。这是个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人物,因为他是自歌德以降最伟大的精神力量之一,他的浑身魅力也令心理学家极感兴趣,而且即便是对大街上随便什么人来讲,他身上都不免有种哀婉之情,甚或恐惧之情。一直到最近才有可能研究尼采的生命史。相当长一段时间,位于瑙姆堡和魏玛的尼采档案馆一直在收集关于尼采的大量资料,如今它们都被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用来撰写一本权威性的尼采传记。这个妹妹本人也是个非同小可的人物。她多年来和哥哥关系密切,因此尽管没有理由,但是都认为她影响了哥哥的思想。她嫁给了巴拉圭“新德意志”殖民地的创立者福尔斯特博士。丈夫死后,她返回德国,写作殖民地的历史,并专注于照料哥哥的生活起居。到目前这部《尼采传》才出版了前两卷,但是已经讲述到尼采离开巴塞尔的阶段,可以为我们理解他的全部生涯提供一定的帮助。依据其祖上的传说,尼采属于一个名叫尼茨基的波兰贵族血统(尽管据说在温德族西里西亚地区,这个名字很普通)。由于其强烈的新教信念,他们在18世纪抛弃了祖国和贵族头衔,定居于德国。尽管他身上流着大量的德国血液,但尼采总把自己当作一个正宗的波兰人。波兰人对于他来说是斯拉夫民族中最富智慧和最具骑士精神的人。他曾说过,正是因为吸纳了斯拉夫人的血液,德国人才进入到最具天赋的民族之列。他称波兰人肖邦是把音乐从德国的笨重和愚蠢中解救出来
苦雨斋文丛:周作人卷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周作人在中国文坛上可谓是寂寞的,在辞世后相当长的时间中,他的作品几乎被人们所遗忘,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现代散文开山大师的地...
负笈燕园1953-1957(风雨北大)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北大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倾注了作者一生真挚炽烈的“燕园情结”。那是一个名师荟萃、群星灿烂的北大,...
1905-1933-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版本闻见录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各时期500种翻译文学版本的书影和版权页,有的还附有与版本有关的插图插照。这些作品包括《鲁滨孙...
周人征服商王朝之後,遣使者四出採集民歌,以便了解新領地裡的社會狀況和人心。合理的推測,最初收集的數量應該有成千上萬首,經
新文学版本杂谈 本书特色 本书考证《家》《那时文坛》《林辰文集》《金台小集》和《寻诗散录》等近现代作家的作品各版本的差别,并向读者讲述其中的故事。新文学版本杂谈...
穿越千年,惊艳如初:《诗经》里的动植物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诗经》中涉及植物130余种、动物100余种!这些动植物清丽雅逸、唯美可爱,既有知识性,...
马约卡之冬(雪球橘) 本书特色 马约卡在什么地方,那里的人们过着怎么样的的生活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它——“跟随我来这个宁静之岛,那里男入从不匆忙,女人永不衰老,那...
爱的旅行 本书特色 作者约翰·格罗根,因其创作的《马利与我》一炮走红,成为全美*有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马利与我》一书也由福克斯公司重金买断电影版权,并...
张炜,1955年11月生,山东龙口人,原籍栖霞。1980年开始创作,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蘑茹...
桃李江湖 内容简介 一个美国的宪政主义者不值得中国人称颂,因为他不可能真正理解一个中国宪政主义者那种痛苦,正像一个意大利的足球迷不可能理解中国球迷的痛苦一样;美...
巴黎盛宴:城市历史中的爱情 本书特色 《巴黎盛宴:城市历史中的爱情》收录了作者叶周近年来的新作,包括:《巴黎的盛宴》、《灵动威尼斯》、《仰视大师》、《城市历史中...
毛泽东名联趣话 本书特色 本书分妙对篇、题赠篇、哀挽篇、题词篇、引联篇、集联篇、书联篇、赏联篇以及怀念篇九篇,记录了毛泽东少年时期便赏联、作联、答联、书联,...
远走的想象 本书特色 从出版了从《小地方》以后,赖钰婷开始一个人的流浪,追寻自我,那些一步步走过的小乡镇,见过的小人物,那些平凡却又无比珍贵的小故事,交织她与这...
《诗人》内容简介:博尔赫斯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诗歌代表作,也是他获得世界声名之后出版的作品,严格来说是诗歌与散文的集合
卷首语-珍藏本 本书特色 《卷首语·珍藏本》:展开阅读的视野,在短小精悍的文字中,展开一场文字冒险,体会名家的思想精华,感悟名家的情感真谛。卷首语-珍藏本 内容...
今夜无人入睡:一个志愿军战士的日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日记,大部是在1951年至1953年入朝前后断断续续写下的,并于1953年回国休养期间...
历史深处有忧伤 本书特色 本书中所有的文章都选自辽宁人民出版社*近10年(2007-2016年)出版的太阳鸟文学年选。以前这些文学精品都是按照体裁来分类,这次按...
《诗人与诗歌》内容简介:哈罗德·布鲁姆的大师诗歌课:五十六位诗人,六百年间“影响的焦虑”下的诗歌艺术流变 本书收录了布鲁姆对
你若来,无论风雨我去接你 你若走,我却当你从未来过 本书特色 《你若来,无论风雨我去接你;你若走,我却当你从未来过》收录了梁实秋先生的读书札记、与友人往来的书信...
《数据中心UPS系统运维》内容简介:数据中心UPS系统运维在介绍UPS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当前数据中心主要使用的双变换在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