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人》:约翰·伯格随笔代表作,定居的耕作者和从远方而来的旅者特质的整合辉映,行走成就的无界与,故事引导的纸间旅行。我从不曾想把写作当成一种职业。这是一个孤栖独立的行动,练习永远无法积蓄资历。幸运的是任何人都可以开始这一行动。无论政治的抑或是个人的动机促使我写点什么,一旦笔尖触及纸面,写作便成了赋予经验以意义的奋斗。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领地,同时也有其权能的极限。而在我看来,写作,却没有自己的领地。
《讲故事的人》内容简介:十九世纪有一个传统,那便是小说家、故事家,甚至于诗人通常会在导言里为公众提供他们作品的历史解释。一首诗或者一则故事无法回避去处理一种特殊的经验:关于这经验如何与全世界的发展相联系,这一点是能够也应当自写作本身暗示出来的——这正是语言的共鸣所提出的挑战(在某种意义上,任何一种语言都像位母亲,知道一切);尽管如此,一首诗或者一则故事通常不太可能彻底分辨特殊和普遍之间的关系。
约翰·伯格(John Berger),192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1944至1 946年在英国军队服役。退役后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
1940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个人生涯,于伦敦多个画廊举办展览。
1948年至1 955年,他以教授绘画为业,并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为英国颇具争议性的艺术批评家。
1958年,伯格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我们时代的画家》,讲述一个匈牙利流亡画家的故事。此书揭露的政治秘闻,以及对绘画过程细节的刻画,令读者误以为这是一部纪实作品。迫于“文化自由大会”的压力,出版商在此书上市一个月之后便回收入仓库。之后发表《克莱夫的脚》和《科克的自由》两部小说,展示英国都市生活的疏离和忧郁。
1962年,伯格离开英国。
1972年,他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时出版配套的图文册,遂成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小说G.,一部背景设定于1898年的欧洲的浪漫传奇,为他赢得了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
此一时期,伯格亦对社会问题颇为关注,这方面的成果是《幸运的人:一个乡村医生的故事》和《第七人:欧洲农业季节工人》,后者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于农业季节工人的关注。也因为这本书的写作,伯格选择定居于法国上萨瓦省一个叫昆西的小村庄。1970年代中期以来,他一直住在那里。后来,伯格与让·摩尔合作制作了摄影图文集《另一种讲述的方式》,将对摄影理论的探索与对农民生活经验的记录结合在一起。
他对单个艺术家的研究最富盛名的是《毕加索的成败》,以及《艺术与革命》,后者的主角乃是苏联异议雕塑家内兹韦斯特尼。
在1970年代,伯格与瑞典导演阿兰·坦纳合作了几部电影。由他编剧或合作编剧的电影包括《蝾螈》、《世界的中央》以及《乔纳2000年将满25岁》。
进入80年代,伯格创作了“劳动”三部曲,包括《猪猡的大地》、《欧罗巴往事》、《丁香花与旗帜》,展示出欧洲农民在今日经济政治转换过程中所承受的失根状态与经历的城市贫困。他新近创作的小说有《婚礼》、《国王:一个街头故事》,还有一部半自传性作品《我们在此相遇》。
伯格还撰写了大量有关摄影、艺术、政治与回忆的散文,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和卓越的洞识。这些文章收录于多部文集,较有影响力者包括《看》、《抵抗的群体》、《约定》、《讲故事的人》等。
2008年,伯格凭借小说From A to x再次获得布克奖提名。
约翰·伯格作品
小说
我们在此相遇|Here is Where We Meet
艺术批评
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
毕加索的成败|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Picasso
摄影评论
另一种讲述的方式|Another Way of Telling
随笔集
讲故事的人|The Storyteller
约定|Keeping A Rendezvous
看|About Looking
抵抗的群体|The Shape of A Pocket
山谷里的花 本书特色 本书中的文章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自己周围所处环境的敏感。行文上,作者语言平实,但叙述结构多样,情感真挚。自始至终都体现作者...
吉檀迦利 本书特色 《吉檀迦利(中英对照)》: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流诸笔端的天籁激荡胸怀的梵音 为世人诉说心曲的垂怜吉檀迦利 内容简介 《吉檀迦利》是“亚...
彷徨 本书特色 《彷徨》收录了鲁迅先生的11篇小说,都有其各自的丰富内容,现主要阐述有关篇目的内容提要。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
纽约客随感录 本书特色 书精选收录了作者近年发表的部分随笔和文学评论。文章有的批评或引介西方文学作品及文坛翘楚,如对v.s.奈保尔和诺曼?梅勒的生平轶事的全面描...
书店风格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游记形式的欧洲、香港、东京三地读书笔记,其文章有:俄罗斯书店的细节、我眼中的香港书店、日本人的读书习性等。书店风格书店风格前言 两年前...
德国印象 本书特色 七十多年的生命像一场春梦似地逝去了。这样的梦并不总是像“春宵一刻值千金”那样轻灵美妙。有时候也难免有惊涛骇浪,龙蛇竞舞的场面。不管怎么样,我...
海藏楼诗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海藏楼诗》郑孝胥不仅工诗...
农民家书 本书特色 侯永禄的《农民家书》以时间为顺序,真实地记录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40年来的历史岁月,每封信无不打着时代的烙印。《农民家书》以...
三味丛书--带咸味的糖 本书特色 非常时期的漫画是总是辛辣如烈酒,沸腾着人的热血.而一切归于平静时,再度拾起散落在记忆里的时光碎片,竟是温润如珍珠,化为文字,便...
先知 内容简介 《先知》是一部哲理性甚强的抒情诗集,凝聚了纪伯伦的全部心血,是他创作的顶峰,引人瞩目。他是继莎士比亚和老子之后,历史上第三位*畅销的诗人。站在连...
路上的信 本书特色 《路上的信》为第广龙先生的散文作品集。在第广龙的散文中,生活和命运的迁延在生活的现场中显现出难以被抽象的人的存在的复杂质感,疼痛与温暖在看似...
苏州滑稽戏老艺人回忆录 本书特色 苏州滑稽戏是以苏州方言为舞台语言的滑稽戏剧,综合了苏州地区的独脚戏、滩簧、双簧、隔壁戏、小热昏、民间小调等多种民间说唱艺术发展...
鲁迅自选集 本书特色 一、收藏性 1.制作精美 原版复刻,这些书全是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出版的原版,审美不错,值得珍藏。 2.一手资料 比如:鲁迅先生的《野草集》...
悦读双香楼 本书特色 笔记作为一种私人记述,本可补正史之不足,笔墨若能生动传神,则更有文学的趣味,所以作者总喜欢读笔记。人们却多以为笔记都是古人作品,是一种陈死...
赛弗尔特诗选:唯有爱情不沧桑(精装) 本书特色 赛弗尔特的诗展现了一个自由而解放的形象,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多面性和大无畏的精神。他用诗意召唤出另一个世界—...
民国最美的情诗 本书特色☆内容简介 ★又梦相思泪几行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相思是一种凄然之痛,但又夹杂着几许甜蜜,让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而...
100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 本书特色 谈到日本,国人确实很难平心静气地不动声色,往往充满激愤之情。但是,如果没有理性的堤坝,这种激情将如滔滔洪水,泛滥成灾,*...
《人格权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依据《民法典》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并充分吸收、借鉴比较法上的优秀经验,对
走近爱因斯坦 本书特色 爱因斯坦是牛顿之后*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具有深邃洞察力和独立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世纪文学60家--郁达夫精选集 内容简介 郁达夫是以专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他个人的情感经历,充满传奇、怪诞和自我中心的色彩,带有五四那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