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代1900~2000(上卷)》:盛大文学鼎力推荐美国主流报刊撰写的中国百年现代史《纽约时报》上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文献《时代》版韩战中美交战记录。《华盛顿邮报》版的中美建交秘史,《纽约客》上的毛泽东以后的中国,《新闻周刊》版的蒋介石兴衰故事,英国研究中国的方法等真实文献解密。《纽约时报》《时代》《生活》《华盛顿邮报》《纽约客》《新闻周刊》美国六大主流报刊群撰写的中国版《光荣与梦想》从孙中山的革命到民国的命运,蒋介石的兴起,毛领导的中共的步伐,那些真正影响到中国进程的土地改革、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美国旁观者的记录,毛泽东,邓小平们所连接起来的历史文献,以及他们关心的中美政治运势……一个陌生的、连续的、属于美国人发现的中国,扑面而来。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登上宝座的蒋宋王朝(1930—1934年)蒋介石的关税政策调整,不仅仅使日本比其它对华出口国赢得了巨大的优势,还因为关税急剧降低,以致中国的棉纺厂、造纸厂、酒厂,煤矿和渔市老板宣布他们无法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同日本产品竞争,面临着破产的危险。西安事变(1937年)蒋夫人直奔沦为囚徒的丈夫,她用小包带来了一套新假牙——丈夫安上假牙后会舒适些。大合唱救中国(1940—1942年)日本人在等待汪精卫叛离重庆政府,进而使蒋介石政权土崩瓦解。但结果却是汪精卫逃走了而蒋介石却留了下来。在胜利与内战之间(1945—1946年)当毛泽东在重庆走下飞机时,蒋介石显然措手不及。不过,欢迎仪式也挺隆重,受蒋总司令委托前往机场欢迎毛泽东的包括他的长子蒋经国。有人问毛泽东:“乘飞机有什么感受?”毛泽东不屑地说:“效率蛮高的。”国共双方此消彼涨(1947年)随着冬天的到来,国民党已经丢掉了东北的十分之九以上。林彪统率的共军在经过六星期的进攻之后已经后撤了几里,他们现在不想马上进攻沈阳和长春。在历史的分水岭上(1950—1951年)政府号召更多的“志愿者”赴朝作战的行动,与此同时,北京宣布开展长达6个月的全国募集资金的运动,以购买战需品。在革命的阵痛中(1952—1954年)《远东经济评论》坚持认为,“中国必须独自经受这场考验,其它国家只能旁观。不过,《评论》暗示,红色中国的整个体制和基本政策将受到挑战。”中国外交突围(1955—1956年)1955年8月,中共释放了11个被捕的美国飞行员。放人的时间掐得很准,刚好是在日内瓦对话开始的前夕,这样仿佛给了这次对话一个好的开始。红色中国的总理周恩来于1956年12月初抵达新德里拜访尼赫鲁。充满魅力而得体的周恩来似乎决心从尼赫鲁处赢得微笑,而后者刚让他的俄国朋友幻想破灭。反右倾与整风运动(1957年)按照毛泽东的严格要求中国的第四次整风运动全面展开。批评之花像蒲公英般涌现。上海的新闻记者公开要求能更方便地报道当地政府的“实际情况”,同时,全中国党的显要人物都开始了尽职尽责的辛苦工作。解放台湾与大跃进(1958年)将1958年称为“大跃进”年,中国人宣布了他们的基本口号:15年后产量赶超英国。边境冲突(1969年)对中苏双方来说,这次边界武装;中突未必是一件坏事。苏联当时正急于为参加计划于今年5月召开的世界政党会议而得到欧洲各国共产党的支持,而这次边界事件证明了中国毫不让步的态度。外交转暖的一年(1970年)意大利是北约中第七个承认北京的国家,这样,与华盛顿关系*密切的盟国中,直接反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国家就占了一半。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中国时代1900~2000(上卷)》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也许,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这本美国人撰写的中国史,对于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则是多么重要的一部文献式的指路牌,或者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
《时代》周刊的记者在南京警告美国与中国人,日本继续觊觎中国的大门,威胁要吞并北平和华北港口天津。与此同时,天津美国商会会长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却说:“依我看,罗斯福政府的银元政策对美国在华利益的损害要甚于日本人”。在上海,美国企业集团的坚实支柱,弗兰克·杰伊·雷文控制的。雷文股份“(经营银行、房地产和保险业务)开始贬值了,而在去年12月其价值估计还有7000万美元。雷文指责罗斯福总统人为提高银价的政策使他的美国东方银行破产了,这家银行的主顾大多是传教士、美国水兵和上海舞女。银子是中国的一切,。我破产了,但我们还在保护我们的债权人。“雷文先生说,”我在尽一切努力清偿公司债务。美国收购银子把中国的银元买光了,使信用冻结,商业瘫痪。”几个月来,中国政府百般恳求罗斯福总统停止抬高银价,又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以死刑阻吓任何向国外走私此重要金属的人——在国外卖出。罗斯福价格”,早些时候,美国总统为中国所做的事是任命美国牧师纳尔逊·特拉斯勒·约翰逊为新任中国大使。正当中国被白种人制造的银元危机而大伤元气的时候,在满州和华北的日本陆军指挥官却向中国政府提出不可能的要求,这些要求只要应允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华北。皮肤细嫩滋润的中国国防部长何应钦在1933年上任时曾承诺保卫华北:。我们要收复热河和满洲里!”现在递到他手上的条款是:1,撤离和。处罚“河北省(包括北平和天津)主席于学忠将军,过错是对日本人态度太强硬;2,从河北撤离中国政府的军队,该省由日本可以接受的新主席的军队控制;3,从河北撤走中国政府之国民党的所有分支机构,拿美国打比方,这样的要求相当于东京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罗斯福总统解散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民主党,任命日本傀儡做加州州长,并把美国军队撤到落基山脉以东。日本在天津及天津周边大肆炫耀一番它的军队、坦克和轰炸机(让轰炸机从天津的外国租界低空隆隆飞过),随后中国便出现妥协迹象,日本人要求撤换的于主席被立即解职,其部队开往南方。接着,5辆满载北平政府军队的火车也被中国国防部部长何应钦调往南方,何部长出于慎重,严把口风,不让部队知道撤退原因,担心他们若知道了他对中国的背叛将有兵变。日本方面发回的电文援引何应钦私下对日本华北驻军参谋长酒井大佐的谈话;“我现在完全明白日本人想要什么,我希望他们明白我寻求和平解决的诚意,我相信他们会得到回报的,我不希望出现任何意外事件。”
王树增自选集 目录 从天而降(代序)中篇小说月斑鸽哨猛潮黑峡破译红鱼我的小驮马甜蜜海滩红邮车禁止忧郁散文大河永恒说吃谈喝夜读兵书初见顿河心窍黄尘塞五车长篇纪实《...
经典国学读本:乐章集 内容简介 《乐章集》, 词集名,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著。《乐章集》中慢词居十之七八, 且词调多为独创的“新声”, 可以说, 柳永发展了词的体...
李洱,中国先锋文学之后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专业作家,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企业财税通》内容简介:本书面向所有中小民企老板,解读最新的财税政策,针对企业在财务和税收方面的关键问题提出专业有效的解决
我这一辈子 本书特色 ★老舍先生经典作品全新精选集,纪念珍藏版,精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断魂枪》《我这一辈子》等中短篇小说名篇,以及《济南的冬天》《想北平...
《朗读者2》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同名图书,共分三辑。以节目为基础,增加文学含量,提升阅读品质,是本书的编
岁月留声-王学泰自选集 本书特色 人们只有在经历了暴风骤雨之后,才懂得安闲自得的可贵。回首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有太多的怀念和感慨;回顾中国近代文人墨客的一颦一...
作者简介苏有朋 苏有朋,1973年9月11日出生,曾演出电影:《游侠儿》《还珠格格》《绝代双骄》《倚天屠龙记》《无敌县令》等
潘汉年案审判前后 本书特色 《审判员亲笔披露共和国**冤案:潘汉年案审判前后》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潘汉年案审判前后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起重大案件的审判实录...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仕前阶段:三十七岁...
《萧红散文》内容简介:本书精选萧红散文七十余篇,包括《小黑狗》《蹲在洋车上》《祖父死了的时候》《欧罗巴旅馆》《同命运的小鱼
闻一多精品集 内容简介 大师的魅力是永恒的。大师们的精品是性情的结晶,是思想的精髓,是语言的楷模,是文学的榜样。能窥得大师们的心路历程,得大师们行文结集之堂奥,...
《动态平衡视域中的英语将来时助动词意义研究》内容简介:英语将来时助动词意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助动词意义之
经典国学读本:柳宗元诗文选 本书特色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著。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概,今天有探幽访胜之思。经典国学读本:柳宗元诗文选 内...
《硬核风控》内容简介: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加大,社会信用活动日趋复杂。同时,产业正处转型升级期,金融、类金融机构以及实体
里尔克散文 内容简介 十九世纪以前的奥地利文学在整个德语文学中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二十世纪以来它就不能不让人乔目相看了!不仅像卡夫卡、穆齐尔在西方现代小...
《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是黄节先生为谢灵运诗所作的笺注。文本部分,系黄节根据明万历焦竑本《谢康乐集》中的诗歌部分重新编
什么时候繁星在天空四落而散,如同铁匠铺中的火星,然后消逝?毫无疑问,你的时光已经到来,你的狂风在劲吹,遥远,最为神秘而不
白马雪山 碧罗雪山 四莽雪山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作品有:山城;偏天角;岩瓦;露营;东哨棚;垭口;四季多美;贡山广场;呼渡;笑声;砍核桃的老妇人;探路;白云深处...
我与地坛 本书特色 或轻读,或精读,方便舒适有所得,亦小说,亦散文,完整人格无所失,读书是一辈子事情,我们要在愉快中阅读!针对当今社会节奏快,闲暇少编就的一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