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此商品有两种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前言
上卷
捭阖**
反应第二
内揵第三
抵巇第四
中卷
飞箝第五
忤合第六
揣篇第七
摩篇第八
权篇第九
谋篇第十
决篇第十一
符言第十二
转丸第十三(亡佚)
胠乱第十四(亡佚)
下卷
本经阴符七篇
持枢
中经
附录一 鬼谷子篇目考(秦恩复辑)
附录二 鬼谷子佚文(秦恩复辑)
动静,隐藏着什么变化。什么叫做量权?就是测度大小,计算多少;财物是有是无,人民是多是少;哪些有余,哪些不足,程度如何。辨别地形的险要和平坦,何处有利,何处有害。计谋哪些是优,哪些是劣。君臣之间,与谁亲近,与谁疏远;哪些贤能,哪些平庸。客卿的智慧,谁低谁高,谁多谁少。观察天象时序的变化,何时吉祥,何时凶灾。诸侯之间的亲蔬关系,哪个可以利用,哪个不可以利用。老百姓的心理向往谁背弃谁,有什么变化,怎样是安全,怎样是危险;他们喜爱什么,憎恨什么;反复揣度,怎样利用才是方便。能了解这些方面,就叫做衡量权势。揣度实情,一定要在对方非常高兴的时候前去,采用各种办法尽量满足他的欲望;人有欲望,就难以隐瞒实情。一定要在对方非常恐惧的时候前去,采用各种手段尽量增强他的恐惧;人有恐惧,就难以隐瞒实情。人的情感欲望会在喜惧的时候发生变化,真实的意图就难以隐瞒。如果感动仍然不发生变化的,就要暂时撇开不与他交谈,而要去询问他平时所亲近的人,了解他安然不动的原因。情感在内心发生变化,会在外部表现出来。所以一定要经常通过外部表现,了解他内心的隐情。这就是所说的揣测內心深处的实情。【原文】2。故计国事者①,则当审权量;说人主②,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③。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①。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大本也o,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先事而至,此*难为。故日揣情*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故观蜗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生事者,几之势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注释】o计国事者:谋划国事的人。 说(shui):游说,说服。 此句意谓谋虑出乎量权,情欲出于揣情。 数:术,方法,策略。 先王:古代的贤君。 圣智:圣人智者。 索:求。 大本: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大”字是衍文。本,根本。 难为:难做到。指先事而至,即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已推测出来。“人莫先事而至”,台湾萧登福据他本作“人莫能先,先事而生”,又一本作“人莫先,先事而至”。 o时:通“伺”,等候。 蜗(vuan)飞蠕动:泛指昆虫的飞动。蜗,蚊子的幼虫。蠕动,指虫子爬行。 生事:成事。 美:俞樾《诸子平议·补录》认为当作“变”,陶注日“可以成生事之美’’是其所据本已误。俞说未必是,“美”字当属下句读,见下注。 几:事物微小的变化的征兆。 上句“美”当属此句读,美生事者,即美于成事者,指善于成事的人,总是能把握事物变化的微小征兆以及发展趋势。 ①饰言:修饰言辞。 文章:指占辞有文采、华美。【译文】2.所以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就应当详尽地衡量权势;说服国君,就应当周密地揣度实情。谋略思虑情感欲望都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可以使人富贵,可以使人贫贱,可以使人得到尊重,可以使人受到鄙视,可以获得利益,可以使人受害,可以使事情成功,也可以使事情失败,使用的方法都是一致的。所以即使有先王的治国之道,圣人贤者的谋略,不揣度实情就无法探求隐伏的变化。这是谋略的根本,游说的法则。常常有事情发生,人们不能提前预料得到,提前预料是*难做到的。所以说揣度实情*难把握良机,进言献辞必须经过深谋远虑。所以观察小飞虫的一蠕一动,都会形成利害,发生事端。善于处理事情的开始,在于把握征兆变化的趋势。这也是揣度实情要修饰言辞使有文采然后再发议论的道理。【评析】“揣”指揣情,即揣度、琢磨对方心理和真实情况。本篇论述了“量权”和“揣情”两部分内容,量权是衡量比较天下权势的强弱。揣情是揣度琢磨诸侯内情的真伪,是为谋士游说诸侯国君服务的:从事政治外交活动,在当时主要靠游说和谋略,好的谋略要以明了天下权势为基础,游说成功要以洞悉对方内情为保证:因此,量权、揣情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本文的中心论题。文章开篇就指出:“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天下权势不衡量得清楚明白,就不知道强弱轻重所在;诸侯的内情不揣摸得清楚明白,就不了解隐藏在深处的动静变化:出谋划策就难免失误,游说就难以成功。接下来文章逐次阐述了量权”和“揣情”。所谓“量权”,实际上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地域的大小;人口的多少;财富的有无;百姓的富裕和贫困比例,什么有余,什么不足;地形的险要平易,哪些有利,哪些有害:众人的谋虑,谁优谁劣;君臣的亲疏关系如何.谁亲谁疏.哪些人贤能,哪些人不肖;国内客卿的智慧,谁少谁多;天时的自然现象造成了灾害还是喜庆,哪里是吉,哪里是凶;诸侯之间的外交关系,谁被任用,谁不被任用,老百姓的心理有什么动向,向谁背谁,哪种情况安全,哪种情况危险,喜欢什么,憎恨什么;对以上情况反复推敲,怎样做才会有利。总之,熟悉国情是出谋划策、治理国事不出差错的客观依据。所谓“揣情”,是指揣度、琢磨诸侯的内心世界,这比有客观依据的量权更加困难。因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的身分、地位、脾气、禀性各不相同,而内心的情绪又是千变万化的。作者根据人的情感表现的一般规律,揭示出揣情的技巧和方法。一是把握时机。人的情感在欲望强烈喜惧非常的时候难以掩饰真实情感,抓住这种时机,揣摸内心的实情。文章里说:“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失其变。”也就是在对方特别高兴的时候,来探知他所喜好的事情;或者在对方特别害怕的时候,来探知他所害怕的事情,使他的喜恶情绪发挥到极点.从而了解内心的真实情感。二是旁敲侧击。“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这是说当对方难以被喜惧所动,无法用**种方法来了解内情时,不妨采用这种方法,暂时把他放置一边不同他说话,转而从他平时亲近的人口中去打听,了解他的心思所在。陶弘景注说:“虽因喜惧之时,以欲恶感动,尚不知其变,如此者,乃且置其人,无与之语,徐徐更问斯人之所亲,则其情欲所安可知也。”这种方法可以作为正面使用揣情术的补充。三是察颜观色。“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一个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必然会通过言语、行为、表情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长期观察人的外部表现,就能了解他的内心实情。陶弘景注说:“夫情貌不差,内变者必见外貌,故常以其外见而知其内隐。观色而知情者,必用此道。”这种方法,比不上前面两种方法快速,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分析,而且人的内心情感也不像在情感欲望强烈时那样容易暴露,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判断、理解能力,才能运用成功。…
鬼谷子,姓王名诩,战国时代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其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著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民间称其为王禅老祖,中国春秋战国史上一代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经常进入梦云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鬼谷,所以称鬼谷子先生。鬼谷子为纵横家鼻祖。鬼谷子招收徒弟从不挑剔。他的学问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只要学会一门便可纵横天下!!“鬼谷”之名,由其出生地或隐居地(今河南登封县内的归谷山)而得,因“鬼”、“归”二字同音相近,一音之传,兼之“鬼”字更富传奇色彩,故将“归谷”习称为“鬼谷”。生平事迹最早记载鬼谷子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苏秦列传》中说:“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子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道教认为鬼谷先生为“古之真仙”,曾在人间活了百余岁,而后不知去向。《鬼谷子》一书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鬼谷子先师被喻为纵横家之鼻祖的原因是其下有苏秦与张仪两个叱吒战国时代的杰出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鬼谷子先师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擅长于外交家的纵横之术,更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称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他著有《鬼谷子》一书,又叫做《捭阖策》。民间亦有传说鬼谷子是命理师的祖师爷。鬼谷子先师从衣、食、住、行、医等、了家理财、治国方案、外政外交、兵书战策、兵器发明、天文地理、神奇推算、养生教子等等可以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鬼谷子先师据传说是为个人而笑天下之人。也可以说是个难驾驭之人。他的书籍流传甚少,多为抄译。冶铜炼铁、钨铁铸剑、过目不忘、贫富均化、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利用空气动力的人,热气球等!鬼谷子先生曾任楚国宰相,后归隐卫国授徒,鬼谷位于河南省淇县淇谷云梦山,因鬼谷子先生在此授徒为名。
旧约篇-圣经故事-名画全彩版 本书特色 《圣经故事/旧约篇(名画全彩版)》按照《旧约》书卷的编排顺序,采用大量绘画作品来展示每个故事情节,每幅插图都配有简单的故...
西方创新思维方式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哲学史、逻辑史、科学史、社会发展史为基础,研究了西方原始形象思维、探索发散思维、神学信仰思维、游移怀疑思维、经验归纳思维、理...
先秦儒家的公私之辨 本书特色 《先秦儒家的公私之辨》结构正是围绕上述内容的逻辑展开:**章介绍先秦儒家“公私有机论”的思想来源,第二章分析证成“公私有机论”的理...
汉化佛教与佛寺-白化文文集 本书特色 白化文编著的《汉化佛教与佛寺》内容包括:佛光的折射、释尊的生涯、佛像与佛寺、山门与天王殿、大雄宝殿、菩萨、观世音菩萨、中国...
名家品论语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中华大地“国学热”,确切说是“儒学热”悄然兴起,愈演愈烈,且有方兴未艾之势。引发各方人士对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到底是进步还是逆流...
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 内容简介 《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作为处女作在思想上是*不成熟的,而且所论及的中国文化也是我本人功力*薄弱的一个学术领域...
李觏集 内容简介 李觏是北宋中叶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家。本书收集他的全部现存著作,是研究李觏思想及北宋社会的重要资料。李觏集 目录 直講李先生文集序自序卷** 賦...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内容简介 本书按专题编排,以时间为序,内容均选自公开发表的文献。毛泽东的论述选自《毛泽东选集》;邓小平的论述选自《邓小平文...
法尊大师文汇 本书特色 《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主要是佛学、哲学、史学内容,具有文献性质、学术性质、统战性质。强调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弘扬祖国优...
“冯友兰作品精选”收入作者大部分重要论著,由我店分两辑出版。先行付梓的第一辑七种是:《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
潘雨廷(1925-1991),当代著名易学家。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教育系,后师从周善培、唐文治、熊十力、马一浮、杨践形、薛学
中国人的修养 本书特色 1.邀请国内*顶级的国学专家撰文、定调国学大师楼宇烈先生亲自写序推荐,从中西文化对比、传统文化复兴角度寄语年轻人多读民国大师的经典作品。...
原本大学微言-(全二册) 本书特色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
《佛典选读》宗旨是帮助读者阅读佛典,将阅读对象定为一般读者,故“注释”和“导读”大多以简洁明了为特征,尽量化繁琐为简约、
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对马克思在20世纪的影响和资本主...
冒鹤亭京氏易三种 本书特色 《冒鹤亭京氏易三种》内容简介:民国期间历任北京政府财政部顾问,浙江瓯海(温州)、江苏镇江、淮安等关监督,农商部经济调查会会长,国民政...
《人物志》一般中国人谈人力资源,都是奉西方管理学为至臬。殊不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与悠久的
南怀瑾智慧全解:三千年读史,九万里悟道 本书特色 南怀瑾的很多话语视角独特而又平实,充满智慧与哲理,能给我们带来极深的文化认知与人生启迪。本书立足他的著述精言,...
1907-1950-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共分七章。**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美国社会...
大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学》原文结合注释和今译,并加以点评。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对生命的体悟,启人心智,发人深省。书中生动的故事和质朴的哲理将影响无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