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一個獻禮,獻給這個動亂時代的心靈導師,也是作者的老師,頂果欽哲仁波切,同時獻給作者的心靈同伴,以及會讓眼睛在這些文字和圖像上停留一會兒的人們。一九六七年,作者旅行到印度大吉嶺,遇到了他的第一位老師,加哲康加仁波切。他從一九七二年開始常住在喜馬拉雅山區。在康加仁波切離開這個世界之後,他有幸和欽哲仁波切相處十二年,從不丹到印度到尼泊爾,服侍著他並向他學習。在那過程中,他剃度出家,成為佛教僧侶。十二年中,他有幸陪伴欽哲仁波切到西藏訪問三次。
這些年來,他拍了許多相片,拍的是他的老師們以及圍繞他們的世界。他這麼做的主要願望是希望能夠分享他們世界中不可思議的美麗、堅強,和深度。
根據佛法的教義,每一個眾生都具有佛性。現象世界如果沒有被煩惱心錯誤看待,他的自然狀態就是圓滿。佛教相信正面的特質,好比善心,能夠反映人們的基本和真實本質。於是透過攝影,他希望能夠呈現人性的美。即使在激烈的痛苦之中,尊嚴和美是可以存在的;即使是面對毀滅和迫害,希望還是能夠存在的。這些話尤其應驗在西藏和西藏人民的身上,因為即使他們面對著種族和文化的殲滅,他們還能成功的保持住自己的喜悅、內在力量,和信心。
禅与悟 本书特色 所谓侠义,就是济弱扶倾,打倒强权的气度。而交朋友不外是交心,只有交心的朋友,才能持久,感情也才能巩固。遇到事情时,便会互相帮助,彼此扶持。真正...
般若心要 内容简介 《般若心要》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从心入手,介绍、供养给同参们般若体性,为般若之根本,离于般若体性亦无所谓般若。由般若体性——心自性、法自...
藏密文库021-唐卡中的三界 本书特色 走进神奇的佛教三界,了解生命的轮回流,100幅精美传世唐卡,展示三界众生百态。三界概念抽象深奥,不易理解,但西藏美丽的唐...
易学与中医-张其成讲读《周易》-(修订版) 内容简介 学会六十四卦,沿着易道主干,解密神奇易图,*终必将对易学与中医之间的奇妙联系产生浓厚兴趣。易学与中医,看是...
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PierreJosephProudhon1809~1865法国政论家和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奠基人之一。180
周易文化大学讲稿 本书特色 《周易》素称“群经之首”,影响中国思想文化数千年。其文辞之晦涩,令人望而却步;其思想之宏大,又令无数士人、学子竞相钻研,其著作浩浩不...
拉纳先验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卡尔·拉纳早年致力于托马斯知识论的先验形而上学研究,把自己的先验哲学规定为“关于对启示之顺从能力的本体论”。其先验哲学的基本论题是“上...
清代中后期儒者的儒教意识-第七辑 本书特色 《清代中后期儒者的儒教意识(第7辑)》是儒教资料类编丛书。清代中后期儒者的儒教意识-第七辑 目录 论文 清末儒者的儒...
佛是过来人 本书特色 一说到佛法,很多人就会敬而远之,总觉得佛法是神秘、玄妙的东西。其实佛法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哲学思想,佛法就是一种极为朴素的生活智慧。所谓“...
【编辑推荐】《古典学术史(上卷):自肇端诸源至希腊化时代末》为德国知名古典学者鲁道夫·普法伊费尔关于古典学研究的重要作品
本书基于政治哲学的研究思路,于《扎拉斯特拉如是说》条分缕析进行全面阐释,特别是关于文体风格的细究,独步于西方思想界。尼采
《古兰经》、圣训精选系列丛书.亲情篇(汉文、阿拉伯文) 本书特色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主编的《古兰经圣训精选系列丛书(亲情篇)》共收录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关于...
经济与伦理 内容简介 道风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今年是一个喜庆年。在这十年中,研究所鼎力推动汉语学术研究,在中国现代学术舞台上扮演了一个同类学术...
挖掘你心中的宝藏吧!它能带你直接走向心生恐惧的地方。它能帮你面对生命中的烦恼和难题。它能辨别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它能
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杜威价值论研究 本书特色 余泽娜编著的这本《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杜威价值论研究)》共分五章。**章探讨了杜威的哲学立场,为进一步研究其...
新书--汉译名著:自我的超越性 本书特色 《自我的超越性》是萨特*早的著作。此前出版的仅有的两部作品严格说来不能算作哲学研究。其一是1927年发表的有关狄骥(D...
现代欧洲思想史-新评价和新视角 本书特色 《现代欧洲思想史--新评价和新视角》为两位著 名的思想史研究学者多米尼克·拉卡普拉和斯蒂文· l·卡普兰主编...
本书是一本论述舍勒情感现象学的专著。舍勒是一位著名的现实学哲学家,但作者着重研究舍勒的情感心理现象理论。全书共分11章,详
尼采新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鼓应在《悲剧哲学家尼》之后所做的尼采研究的几篇重要论文的汇集,在中国的尼采研究中可谓独树一帜。书中对尼采哲学的几个重要概念、...
中国认识论史(2008/10) 目录 **章 认识的童年——原始思维一 从古猿智慧的产生到人类思维的过渡二 原始人的思维活动及其表现三 神灵观念与图腾崇拜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