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
本册上起孔子,下至秦代,对儒道墨名四家思想,其内容之异同出入,其年代之先后递变,均有精确分析和详密考订;对于古今聚讼之问题,如《易传》与《小戴礼记》诸篇之融会儒道,《大学》、《中庸》两篇中所未经阐发之新义,也有独到见解和圆通论定。几篇论析名墨内涵及其传承衍变关系的文章也值得注意,如对《墨经》和墨学晚期吸取儒道后思想之变化的分析,对惠施、公孙龙之间的内部分歧及与西方逻辑学的异同等的论述,也深入浅出,独辟蹊径。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本册上起孔子,下至秦代。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2)》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本册上起孔子,下至秦代,对儒道墨名四家思想,其内容之异同出入,其年代之先后递变,均有精确分析和详密考订;对于古今聚讼之问题,如《易传》与《小戴礼记》诸篇之融会儒道,《大学》、《中庸》两篇中所未经阐发之新义,也有独到见解和圆通论定。几篇论析名墨内涵及其传承衍变关系的文章也值得注意,如对《墨经》和墨学晚期吸取儒道后思想之变化的分析,对惠施、公孙龙之间的内部分歧及与西方逻辑学的异同等的论述,也深入浅出,独辟蹊径。
国人学者,颇谓中国根本无哲学,倘有之,亦以属于人生哲学者为主,而宇宙论则付阙如。窃谓斯二义,当分别而论。中西学术途径异趣,不能尽同。严格言之,谓中国无如西方纯思辨之哲学,斯固洵然。若谓中国有人生哲学而无宇宙论,则殊恐不然。人生亦宇宙中一事,岂可从宇宙中孤挖出人生,悬空立说。此在中国思想习惯上,尤不乐为。故谓在中国思想史上,人生与宇宙,往往融合透洽,混沦为一,不作严格区分,以此见与西方哲学之不同,是犹可也。谓中国有人生论而缺宇宙论,则断乎非事实。亦可谓宇宙论之起源,乃远在皇古以来。其时民智犹佳,而对于天地原始,种物终极,已有种种之拟议。言其大体,不外以宇宙为天帝百神所创造与主持。人生短促,死而为鬼,则返于天帝百神之所。此可谓之素朴的宇宙论。中西诸民族,荒古以来,传说信仰,大率如是,并无多异。迨于群制日昌,人事日繁,而民智亦日启。斯时也,则始有人生哲学,往往欲摆脱荒古相传习俗相沿的素朴宇宙论之束缚,而自辟藩囿。但亦终不能净尽摆脱,则仍不免依违出入于古人传说信仰之牢笼中,特不如古人之笃信而坚守,此亦中外各民族思想曙光初启之世所同有的景象。其在中国,儒家思想,厥为卓然有人生哲学之新建。然孔子不云乎?日:“天生德于予。”又日:“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又日:“丘之祷久矣。”又日:“敬鬼神而远之。”然则孔子于古代素朴的天神观,为皇古相传宇宙论之主要骨干者,固未绝然摆弃也。墨家继起,主天志明鬼,无宁为重返于古代素朴的宇宙论,而依附益密。独至庄周老聃氏起,然后对于此种古代素朴的宇宙论,尽情破坏,剖击无遗。盖中国自有庄老道家思想,而皇古相传天帝百神之观念始彻底廓清,不能再为吾人宇宙观念之主干。故论中国古代思想之有新宇宙观,断当自庄老道家始。窃尝观之西土,如斯宾诺沙费尔巴哈诸人,其破帝蔑神之论,极精妙透辟矣,然彼辈已起于中古以后,而其议论意趣,尚犹不能如我土庄周老聃之罄竭而畅尽。则道家思想之为功于中国哲学界,洵甚卓矣。宇宙论与人生论既必相倚为命,而中国古代道家之新宇宙观,又甚卓绝而高明,故自有道家思想,而各家所持之宇宙观,乃亦不得不随之以俱变。墨家天志明鬼,与道家新义绝相远,其求变较难,故墨家之后起为名家,乃从另一路求发展。儒家之于天帝百神,本不如墨家之笃守,故其变较易。但如苟子之《天论篇》,乃欲一依儒家之人文,尽破道家之自然,其论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分析哲学导论》内容简介:学会析哲学,做分析哲学,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分析哲学“不可爱”。想从分析哲学中得到快乐,需要一
中国思想研究法-蔡尚思著作集 本书特色 《蔡尚思著作集:中国思想研究法》的第六章第七章是《中国思想研究法》全书的中心而为我费大力气对中国文化,学术、思想精华方面...
金刚经 心经 坛经-中华经典藏书 本书特色 《金刚经 心经 坛经》为中国佛教史上三部核心经典的合集出版。《金刚经》、《心经》、《坛经》在中国佛教中拥有崇高的地位...
庄子我说 本书特色 1. 著名作家冉云飞全情解读庄子,本书内容曾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阅读教材。新序为作者2012年于长江商学院授课之讲义。一个人在精神上的...
淮南子-古典名著白文本 本书特色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著作。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
#汉译经典034-性与性格 本书特色 该书出版后,魏宁格曾说:“我面临着三种可能:绞架、自杀,或者连我自己都不敢想象的辉煌。”维特根斯坦、卡夫卡、劳伦斯、乔伊斯...
行进在哲学与生活之间 本书特色 《行进在哲学与生活之间》:在哲学与生活之间徘徊,是思想者的生活常态,崇高的理想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琐碎的现实如何得到升华,愿...
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 内容简介 《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乃是纪念碑式的著作,是检索俄罗斯宗教文化史的主要文献指南。我没有局限于研究纯粹的神学著作,他也包容了所有同东...
致良知论(王阳明去恶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是自孟子以来性善论发展的成熟形态。其所谓良知主要有三层含义:道德标准、道德主体、存在自身。阳明认为良知...
杀死弗洛伊德-20世纪文化与精神分析的消亡 本书特色 《杀死弗洛伊德(20世纪文化与精神分析的消亡)》由加拿大托德·迪弗雷纳著,是一部华丽而又滑稽的讽刺作品,由...
醒客悦读-以头撞墙 内容简介 本书由北京大学等高校著名俄罗斯思想研究专家翻译,集中展示了这位现代存在主义大师以人的头颅撞击理性的大墙,以及宣扬“惟其荒谬,故而可...
社会契约论,一名,政治权利原理 本书特色 《社会契约论》被称为“法语世界中*伟大的著作”,它不仅是伟大的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更是卢梭*引以为荣的著作。《...
本书以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现象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时间”与“存在”为主要讨论对象。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着重疏解胡塞尔手
这本《思想的界碑——西方政治思想史讲稿》虽然谈的也是思想史的人物,但均不属于专著式的笔法,而是演讲体,大致勾勒了十位经典
伦理篇-稻盛和夫的关怀-如何确定21世纪新伦理观 本书特色 全人类迫在眉睫的生存与毁灭,全社会迫在眉睫的持续与崩溃,每个人迫在眉睫的坚守与沦丧;首次以东方文明的...
是我不是我:黄老师法语 本书特色 佛法大乘的根本在般若,小乘的根本在业力,面般若与业力实际上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的中道实相,所以小乘“万法无...
四书辞典 内容简介 针对目前在国内外在学术界、政界、商界、思想界,乃至观念思想诸多领域中流行的影响颇大新儒学和国学思潮,我们要认清新儒学和国学,就必须了解其发展...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蔡元培所著的《中国伦理学史》为《中国文化艺术名著》丛书中的一本,是我国近代**部伦理学史专著,是**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本书特色 本书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的一部代表作。原书*初发表于1929年,1936年在美国出版了英译本。全书论述了知识社会学...
《雅斯贝尔斯》是一部研究雅斯贝尔斯的力作,它指出雅斯贝尔斯的学术努力,就是要将哲学从“自我遗忘”的状态中解救出来,重新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