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下两卷。介绍和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概念、种类、特点和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中国的人与自然关系,伦理和道德、法与法律的关系,伦理和法的共性和差别等。
★ 16开精装,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 本书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提名奖(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提名奖中,法学类图书奖提名奖只有本书和张文显著《法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这两本书)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近600家图书出版单位中评选出100种“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全国重点图书选题,湖南大学出版社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与法》入选
★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环境、生态和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矛盾和永恒主题。
为了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需要采用道德的、法律的、经济的、社会的和科学技术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需要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生态学、环境学等自然技术科学的共同努力,其中道德与法律、伦理学与法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当代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与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主、客二分法”和“主、客一体化”的研究范式、生态人模式、法律调整论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前瞻性和开拓性。
本书分上、下两卷:
上卷包括三章,介绍和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概念、种类、特点和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中国的人与自然关系,伦理与道德、法与法律的关系,伦理与法的共性和差别,伦理与法的融合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的概念、特点和种类,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的发展概况,生态伦理的基本观念和规则,河流伦理和土地伦理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下卷包括两章,介绍和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的概念、特点和种类,环境正义及人与自然和谐观等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的基本理念,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关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法学理论和实践,动物保护法,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与法的研究范式,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与法的生态人模式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所谓关系,是指两个或数个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和作用的状态。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在理论研究中,目前对关系词的使用非常广泛,概括起来,可以将表示关系的词分为两类:一类是明确表示什么与什么之间关系的词,如男女关系表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上下关系表示上与下的关系,三角关系表示A角与B角的关系、B角与C角的关系、C角与A角的关系;二是没有明确某种或某些关系的关系词,或者笼统表示具有共同特征或联系的多种关系的总称的关系词,如社会关系、阶级关系、法律关系、农业关系、物质关系、财产关系、土地关系等。由于第二类关系词没有明确指出某种关系,必须经过进一步的解释才能明确其到底是指什么关系;由于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学派对同一关系词有不同的解释,往往导致这些关系词的多义、歧义和不确定性。例如,社会关系并不是指社与会的关系,也不是指不同社会(如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有些人认为社会关系仅指人与人的关系,有些人认为社会关系是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还有些人认为社会关系是指具有社会性的阶级关系、经济关系、物质关系、精神关系、财产关系、生产力关系的总称;于是,对什么是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包括哪些关系就产生了分歧。同理,阶级关系并不是指阶与级的关系,法律关系并不是指法与律的关系,财产关系并不是财与产的关系,土地关系并不是指土与地的关系,于是对何谓法律关系、土地关系、财产关系就产生了分歧。最简单的关系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双方关系。所谓双方关系,是指由两个方面(事物或现象)构成的状态,如由丈夫与妻子形成的夫妻关系、由上与下形成的上下关系、由主体与客体形成的主客关系、由权利与义务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一些人与另一些人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人与自然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实中的关系不少是多重关系或复合关系(如家庭关系包括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夫妻关系、兄妹关系、兄弟关系等),多重关系表示多种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影响和作用的状态。显然,双方关系是基本关系或关系单元,多重关系是由双方关系组成的复合关系;从研究角度看,最基本的关系或首先要研究的是双方关系,因而研究双方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蔡守秋,1944年生,武汉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历任中国法学会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理事,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主要从事环境资源法律和政策、国际环境法和环境外交、可持续发展法律和政策的研究。
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方向标读本文丛)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化现代性为主旨,荟萃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著名思想家,包括于尔根·哈贝马斯、斯图亚特·霍尔、马泰·卡...
《中古士人流迁与南北文化传播》内容简介:本书以汉唐之间为中心,分别考叙了两汉时期、汉末、孙吴与蜀汉时期、两晋之际、南北朝和
拍手笑沙鸥 本书特色 王跃文2011年度唯一新作《拍手笑沙鸥》隆重出版深度思考社会时政,独到领悟官场文化官场小说**人、《国画》《苍黄》作者王跃文十年沉淀之作,...
陇上学人文存:第六辑:范汉森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院负责编辑出版的省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人文社会科...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 本书特色 在经历了现代性的近3个世纪的构建过程之后,如今批判的锋芒转向了现代性本身。类似的问题重行开始。社会规范的基础来自何处?现代性的...
学妖与四姨太效应:科学文化对话集(增补版) 内容简介 学妖隐形,却神通广大,决定着谁能出场,怎样演出。先有四姨太效应,才有马太效应,成功背后有玄机。吃什么,不吃...
中国表情-部分少数民族民居文化掠影-(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2开精装,825页,重达4.3公斤,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装帧精美,铜版纸全彩图文,色彩明丽★ ...
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上下册 本书特色 《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套装上下册)》是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上下册 内容简介 “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
《ClickHouse原理解析与应用实践》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Clickhouse的指导型工具书,全书总共分为11章:第1章介绍ClickHous
星星点点-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8 内容简介 任何一项有价值的事业,都必须有信心自辟春秋,不惧万壑潆洄,方能灼灼其华。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拐点,本系列讲座意在“长驱直...
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 本书特色 我们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来关切道德之真?首先遭遇的问题就是,关切道德之真,关切社会的伦理秩序。我们深深的关切道德之...
且去填词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学人随笔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来新夏的社会科学随笔多篇。这些随笔作品内容丰富,涉及中国古文化传统的方方面面,且文笔生动流畅,可读性强...
《知识社会》内容简介:在本书中,有很多非常睿智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难以忘怀。比如,彼得·德鲁克先生指出:光有爱国主义精神
陈翰伯出版文集 内容简介 认真研究新中国40多年来丰富的出版实践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高,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规律,这是加快出版改革、发展出版事业的...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秘密签署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当包括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在内的各大国领袖还被蒙在鼓里的时候,蒋介石却早早地判断德国将进攻...
近代思潮与人物 本书特色 该书稿为台湾学者龚鹏程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在提出近代中国有无思想史这个纯粹学术性的问题后,通过指出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存在着诸多的似是而非...
编辑忆旧 本书特色 这是一位老出版人的回忆录。作者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进入以出版《良友》画报闻名海内外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自此与新文学出版结缘。从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香格里拉围城-张宽自选集 本书特色 就像桃花源不可再现,香巴拉和香格里拉也只是一种理想,是真幸福和大智慧的象征,恰似西方传统乌托邦传说中的伊甸园、阿卡狄亚。……...
抵抗通吃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关于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文集,全书收入了众多颇有见地的社会问题研究论文,内容涉及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关于长假的,有关于节食的,有关...
都市文化原理 本书特色 都市文化学是在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中,通过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建构、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