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别集丛刊:刘将孙集(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一九三二至一九二七年陈垣先生的《兀西域人华化考》发表,文章不仅对这二兀史上极重要而前人未曾留意的课题作了充分研究,而且对元代文化进行了全面论述,他说:儒学、文学均盛极一时。二但是长期以来,对元代文化、文学的评价,由于种种原因,却仍有歧义。元史研究一直是很有成绩的,关趁兀代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的研究也有不少进展,但一些成果似也没有及时为文学学科吸纳。文学方面,元曲是显学,其它文学形式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元代诗文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受到一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一九八七年下半年,经所内同仁的讨论,初步确定些兀代文献整理兀代文史研究作为研究重点。一九八八年十月,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提出编纂《全元文》的立项申请,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专家评审组,经研究建议先进行元人文集的普查工作,批准了《国内所藏元人文集版本目录》的立项。
《元代别集丛刊:刘将孙集(繁体竖排版)》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
《驳圣伯夫》内容简介:本书既非论文亦非小说。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然后笔锋一转,作者强
聊斋志异选:英文 目录 CONTENTS Preface 1. Candidate for the Post of City God 2. The Mural ...
中国散文史-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 本书特色 《中国散文史》被称为中国古代散文史的开山之作,日后不断重印,影响极大。从那以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未见...
求知篇-中外名言佳句精粹 本书特色 《中外名言佳句精粹:求知篇》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求知篇-中外名言佳句精粹 内容简介 地域的广泛和历史的积聚,历世历代见诸古...
世界的影象 本书特色 《青春读书课》中学生系列人文读本,一共7卷14册,原本是深圳育才中学“拓展性课程”——校本实验课程的语文教材。在正式出版之前,已经在民间悄...
雾都孤儿 内容简介 世界文学名著以其优美的文字、丰富的艺术表现及所展现的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长期以来一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世界文学名著的阅读,对人们...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本书特色 继李国文,史铁生,梁晓声,刘震云,联袂推荐耿立历史散文,《遮蔽与记忆》后的又一全橷力作。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内...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影印本) 本书特色 《中国新文学大系》影印本出版说明《中国新文学大系》为鲁迅、茅盾等编选的中国新文学运动**个十年(一九一七——一九...
这是一座被移植的工人新村、一群被移植的城市精神。性格迥异的姐妹二人,深处其间,在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夜晚”,暗自体味都市边
哈尔滨-东京-莫斯科:一个苏联外交官女儿的回忆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位苏联外交官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斯拉乌茨基的生活和经历,描述了上个世纪30-40年代在...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文学卷 内容简介 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的一个分支,本卷试图从现、当代文学的各个侧面评述有关论辩的历史情况及各方观点,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庚辰本(精装四册) 本书特色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套装全4册)》:红楼梦古抄本丛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庚辰本(精装四册) 内容简介 要...
人文社现代作家集编选研究:1951-1966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来展开论述。**部分交代了新中国文学的发生及与民国文学的差异,同时梳理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
上方山兜率寺 内容简介 上方山自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开山建寺以来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1400多年的佛教文化积淀使上方山成为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这座北...
沙郡年记 本书特色 《沙郡年记》在这部融合了现代自然美学和生态恢复实践的作品中,作者基于实地游历、考察美国20世纪以沙郡为代表的荒野,描述其间的发展变化。对飞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生辅学读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自已拯救自已:英文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是西方成功学的开山之作。全书以一句古训“自助者,天助之”贯穿始终,通过历史上各界名人生动而具体的事例,论述了一个人的幸福与...
文件检验与侦查断案 内容简介 摹仿的签名怎样辨别真伪,伪造的印文如何识别真假,被挫掉的金属号码能否复原再现,尺划的字迹如何确定书写人,书面语言怎样判断书写人的年...
最经典的外国艺术名作导读 内容简介 “艺术”一词的涵义很广,甚至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大致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 从世界范...
1949-1976-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从“制度”层面切入中国当代文学,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颇有“柳暗花明”之感,而“制度”无疑也是研究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