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各行为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度与相关度也越来越高。世界格局在向多极化转变的历史过程中,各种新旧问题层出不穷,而且更加复杂化,任何国家都难以完全凭借自身力量维护安全。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具有挑战性——核武器扩散、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恐怖袭击、疾病蔓延、自然灾害以及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对人类的生存影响是多方面和深刻的。技术的进步,交通、通讯的发展在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各类武器破坏性增大、疾病借助现代化交通条件迅速传播以及正确与错误的信息借助便捷工具同样快速蔓延等因素的存在,使危机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升级且极具复杂性,进而增加解决问题的紧迫感和难度。联合国大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上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事关国际社会和平与安全、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进行积极的协商,达成共识并迅速采取措施,以应对各种突发性问题,处理各种威胁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目标必将是今天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国内外尚无专门研究该问题的专著,本研究将填补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自1947年开始,特别联大的召开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而紧急特别联大也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该书通过对历届特别联大总结研究,力图对特别联大的发展做出一种规律性的总结,来提升国际社会对特别联大这种国际社会解决问题机制的认识,使国际社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达成共识,促使国际问题朝着更加明朗化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此项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内容简介: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各行为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度与相关度也越来越高。世界格局在向多极化转变的历史过程中,各种新旧问题层出不穷,而且更加复杂化,任何国家都难以完全凭借自身力量维护安全。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具有挑战性——核武器扩散、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恐怖袭击、疾病蔓延、自然灾害以及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对人类的生存影响是多方面和深刻的。技术的进步,交通、通讯的发展在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各类武器破坏性增大、疾病借助现代化交通条件迅速传播以及正确与错误的信息借助便捷工具同样快速蔓延等因素的存在,使危机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升级且极具复杂性,进而增加解决问题的紧迫感和难度。联合国大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上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事关国际社会和平与安全、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进行积极的协商,达成共识并迅速采取措施,以应对各种突发性问题,处理各种威胁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目标必将是今天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国内外尚无专门研究该问题的专著,本研究将填补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自1947年开始,特别联大的召开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而紧急特别联大也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该书通过对历届特别联大总结研究,力图对特别联大的发展做出一种规律性的总结,来提升国际社会对特别联大这种国际社会解决问题机制的认识,使国际社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达成共识,促使国际问题朝着更加明朗化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此项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联合国大会第一届特别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1947年4月28日至5月15日,联合国大会召开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届特别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会议分别听取了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就巴勒斯坦问题所作的陈述,并通过了一项题为《巴勒斯坦问题特别调查团》的决议[决议文号为A/RES/106(S-1)],决定设立巴勒斯坦问题特别调查团,要求该调查团就巴勒斯坦问题拟具报告,以供下届联合国大会审议。一、巴勒斯坦问题的形成巴勒斯坦古称迦南,位于中东地区的中心,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它西濒地中海,南邻西奈半岛,扼亚、非、欧三洲要冲。长期以来,巴勒斯坦一直是强邻和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在历史上多次出现过部族的迁徙和后来者征服先来者的情况。历史上,巴勒斯坦最早的原始居民是迦南人。公元前13世纪,克里特岛和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人移居迦南,将该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人的土地”。这个名称沿用至今。犹太人古时称为希伯来人,他们和迦南人、阿拉伯人等其他古老民族一起曾共同生息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公元前1020年至公元前923年,犹太人在此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后来,希伯来王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消灭了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又占领了犹太王国,数万名犹太人被作为俘虏押回了巴比伦,开始了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时代,结束了犹太人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征服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为反抗入侵,犹太人曾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但最终失败。经过三次大起义和三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公元636年到1099年,巴勒斯坦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自此,巴勒斯坦地区的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阿拉伯人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公元11-12世纪,欧洲十字军占领了巴勒斯坦。公元1187年,埃及苏丹萨拉丁打败十字军,接管了巴勒斯坦。从1517年起,巴勒斯坦又被奥斯曼帝国纳入版图,奥斯曼帝国统治巴勒斯坦达400年,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从阿拉伯帝国开始的1300多年里,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民族特征始终没有改变,阿拉伯人一直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从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以来,该地区的犹太人急剧减少,1880年只有两万多人,1918年也只有五六万人,仅占当地居民的8%。到20世纪
仪名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层空间国际关系》负责人。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致力于中国走向国际社会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多边外交及外交语言等。著有《20世纪国际组织》、《中国与国际组织》、《信息全球化与国际关系》、《防止荒漠化全球行动》、《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的新篇章》以及《国际日》、《国际周》《国际年》等。
《一本书讲透税收筹划》内容简介:本书以活泼的笔法、轻松幽默的语言,介绍合法避税与税收筹划的实操秘诀,传播依法纳税、科学筹划
J. F. C. 富勒(1878-1966),全名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John Frederick Charles Fuller),英国将军,享誉世...
《中世纪探骊》内容简介:本书以新中世纪学开篇,在后现代学术语境中,透过历时性话语解析的镜像,追踪欧洲中世纪历史相对冷僻的诸
美国国际形象建构-美国之音新闻报道 本书特色 宋颖编写的这本《美国国际形象建构:美国之音新闻报道》是从中国学者的视角全面梳理美国之音历史的**次尝试,涉及美国之...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本书特色 战国时期,世外奇人鬼谷子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孙子,另一个是庞涓。庞涓先于孙膑出山,鬼谷子将失传的《孙子兵法》独传于孙膑。庞涓率魏...
刘海川,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领域主要为西方近代早期哲学、道德和政治哲学。
希特勒四大爪牙之一邓尼茨 本书特色 《希特勒四大爪牙之一邓尼茨》是一部人物传记小说。讲述了希特勒的爪牙邓尼茨的一生,邓尼茨是一个对于海上作战工具和作战形式独具眼...
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 内容简介 本书可说是作者的代表作,是对1989年后西方左翼悲观的“后社会主义状况”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批判性反思...
纵议院之世界趋势 本书特色 2013年,凤凰网博报为拥有家国情怀,关心时事热点的主流人群,开设全新视频访谈节目“纵议院”。它以凤凰网博报为平台、凤凰网视频为依托...
世界谍战和著名间谍大揭秘-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他们凭借着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手段,攻下一道道坚硬的防线,获取一个个重要的情报。他们的工作总是与*...
新中国成立初期娼妓改造研究 本书特色 《新中国成立初期娼妓改造研究》介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在构建民主的...
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论 本书特色 郑林华所著的《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 论》从墨家思想这一新视角初步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源...
甲午海战钢笔画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甲午海战的几个重要战场, 包括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保卫战三个部分。同时通过钢笔画的形式再现了当年海战的惨烈, 也思考...
《ISIS文库·兵器文化系列:机关枪的社会史》系《ISIS文库·兵器文化系列》之一。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清晰地梳理了机枪如何产生、
智库.公共政策和专家治策的政治学 内容简介 本书阐释了智库、公共政策和专家治策三者之间的矛盾并详述了它对于政策制定的实践,对于议程设置的学术辩论,以及对于利益集...
《生存,并不是苟活:鲁迅传》内容简介: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鲁迅去世后,他多次撰写回忆文章,内容
铁与犁:百年中日关系觉思录 本书特色 现实呼应着历史,历史启示着未来。未来,在中国与日本的相互关系中,只能有三个选择:友好、对抗、并立。友好,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就...
土地的黄昏--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文化研究中国化的实验性著作。本书试图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方法,对中国乡村经验及其微观权力形态进行全...
日本海上保安厅-世界舰船 本书特色 日本海上保安厅(简称JCG)隶属于日该国土基础设施交通省。现有各类人员12255人,每年经费预算约1682亿日元。其总部设在...
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覆灭记 本书特色 战列舰“俾斯麦”号(Bismarck)的军旅生涯异常短暂,其中在海上航行的时间只有区区九天,然而她所引发的关注热情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