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老子;孔子;孔门弟子;墨子;杨朱;别墨;庄子等。
《中国哲学史大纲》: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例如行为的善恶,乃是人生一个切要问题。平常人对着这问题,或劝人行善去恶,或实行赏善罚恶,这都算不得根本的解决。哲学家遇着这问题,便去研究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人的善恶还是天生的呢,还是学得来的呢……这些都是善恶问题的根本方面。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想,方可希望有一个根本的解决。
《中国哲学史大纲》所获得的赞誉无以复加,它被视为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实在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一部划时代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是中国思想史研究上的开山之作,为胡适的学术地位奠定了一块不可撼动的基石,他那敏锐的观察力,致密的组织力,大胆的创造力,都是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是中国近代**部系统地应用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写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具有反封建的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哲学史发展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哲学史大纲》简体横排,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加上后记,对作者其人及其书予以简要介绍,有助于现代读者加深理解。加上少量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使读者知人论世、知世论人。选目精当、装帧得体、印刷精美,既是文史爱好者了解民国学术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值得书友珍藏的珍品。
插图:大凡一种学说,决不是劈空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如果能仔细研究,定可寻出那种学说有许多前因,有许多后果。譬如一篇文章,那种学说不过是中间的一段。这一段定不是来无踪影,去无痕迹的。定然有个承上起下。承前接后的关系。要不懂他的前因,便不能懂得他的真意义。要不懂他的后果,便不能明白他在历史上的位置。这个前因,所含不止一事。第一是那时代政治社会的状态;第二是那时代的思想潮流。这两种前因、时势和思潮,很难分别。因为这两事又是互相为因果的。有时是先有那时势,才生出那思潮来;有了那种思潮,时势受了思潮的影响。一定有大变动。所以时势生思潮,思潮又生时势,时势又生新思潮。所以这学术史上寻因求果的研究,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现在要讲哲学史,不可不先研究哲学发生时代的时势和那时势所发生的种种思潮。中国古代哲学大家,独有孔子一人的生年死年,是我们所晓得的。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当西历纪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当西历前四七九年。孔子曾见过老子,老子比孔子至多不过大二十岁,大约生于周灵王的初年,当西历前五七。年左右。中国哲学到了老子、孔子的时候,才可当得“哲学”两个字。我们可把老子、孔子以前的二三百年,当作中国哲学的怀胎时代。为便利起见,我们可用西历来计算如下:前八世纪周宣王二十八年到东周桓王二十年,西历纪元前八〇〇年到前七〇〇年前七世纪周桓王二十年到周定王七年,西历前七〇〇年到前六〇〇年前六世纪周定王七年到周敬王二十年,西历前六〇〇年到前五〇〇年这三百年可算得一个三百年的长期战争。一方面是北方戎狄的扰乱室王时,常与狁开战。幽王时,戎祸最烈。犬戎杀幽王,在西历前七七一年。后来周室竞东迁以避戎祸。狄灭卫,杀懿公,在前六六〇年,一方面是南方楚吴诸国的勃兴楚称王在前七〇四年,吴称王在前五八五年。中原的一方面,这三百年之中,那一年没有战争侵伐的事。周初许多诸侯,早已渐渐的被十几个强国吞并去了。东迁的时候,晋、郑、鲁最强。后来鲁、郑衰了。便到了“五霸”时代。到了春秋的下半段。便成了晋楚争霸的时代了。这三个世纪中间,也不知灭了多少国,破了多少家,杀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只可惜那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的情形,已无从详细查考了。我们如今参考《诗经》《国语》《左传》几部书,仔细研究起来,觉得那时代的时势,大概
《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从宗教战争的硝烟中燃起了一道教训:任何宗教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若不面临挑战显
阳明学刊-第五辑 本书特色 《阳明学刊》的创办及出版,为研究王阳明学术思想提供了一个相对集中的场地。但由于王阳明出入于释老,直承象山,遥接孔孟,下启明清数百年学...
明末清初江南士人日常生活美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审美角度对明末清初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其艺术精神与历史面貌。为凸显出江南地域与士人身份的特点,本...
论语 本书特色 《中华国学百部: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死后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辑录整理而成。论语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
钱穆是近代国学大师,生平著作不辍,生前出版著作50余种,经门人故旧收集整理汇聚于本书集其大成。全书分为三大编,精装54钜册,
先秦思想史论简述与专论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作者三部分文稿,一为“思想之历史进程”,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自殷商至荀子的思想与哲学。第二部分为专论,收入论文...
鉴人智源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曾畅销美国的中国典籍,193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施赖奥克把《鉴人智源》译成英文,取名《人类能力的研究》,立即风靡西方世界,特别是受到...
《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是作者2004年访问北京大学时发表的有关后现象学和技术科学的系列讲座的演讲稿,是将美国的技
学佛者的信念:《普贤行愿品》讲记 内容简介 这本《学佛者的信念》一书,是闽南佛学院济群法师受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净慧法师的邀请,於一九九六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法会期...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文集-第五卷 本书特色 方立天,浙江永康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特批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人民...
儒家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本书特色 张锡勤编著的《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和社会文化的流变,深入探讨了儒学在中国近代衰落的过程和原因,本书资...
现代犹太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对18世纪以来的犹太哲学、特别是20世纪犹太哲学的主要代表科恩、拜克、罗森茨维格、布伯、海舍尔和开普兰的宗教哲学作了系统的介绍和深入...
荀子--全文注释本 内容简介 荀子,名况,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
法尊大师文汇 本书特色 《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主要是佛学、哲学、史学内容,具有文献性质、学术性质、统战性质。强调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弘扬祖国优...
西方哲学史 本书特色 《西方哲学史》:名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西方哲学史 内容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面介绍了人类已有知识,被誉为“中国现代*伟大...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本书特色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说文通训定声》凡18卷,是一部按古韵部改编《说文解字》的书。全书以谐声声符为纲,按音分别归属古韵十八部。同从一声符孳衍的
人生之心境情调 内容简介 本书由博士生导师们将自己几十年的文章、专著予以检索,把其中那些虽时过境迁但仍有思想洞见、亦富辞采的文字截取而成。这些文字经过了风貌的淘...
季羡林谈人生-唯一亲定自选集-精装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
潘多拉的种子: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 本书特色 一万年前,**位农夫在肥沃月湾播下种子,仿佛掀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从此,人类这个物种在生活方式上做了根本的改变:放弃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