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自张炜的各种作品集,其中既有发生在那方神奇之地上的神奇故事的讲述,也有对人性的尖锐思考,还有对中国文人的和民间的古老传统的温情和忧虑一其实大多情况下,这三个方面在张炜笔下是纠缠在一起的,无法分开。
张炜的作品里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其人道主义精神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初,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歌颂(如《声音》);第二阶段,是对恶人恶势力非人道主义行为的反抗和鞭挞(如《秋天的愤怒》);第三阶段,则是对整个人类、整个社会中所存在的一切非人道主义因素的揭露和批判。《梦中苦辩》中对杀狗者的诘问是何等痛心疾首,淋漓尽致!
《绿色遥思》选自张炜的各种作品集,其中既有发生在那方神奇之地上的神奇故事的讲述,也有对人性的尖锐思考,还有对中国文人的和民间的古老传统的温情和忧虑一其实大多情况下,这三个方面在张炜笔下是纠缠在一起的,无法分开。
纸与笔的温情尽管最早的文学不是写在纸上的,但用纸和笔成就文学却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它简直是很古老的事情了。更早是用竹简木片、兽皮锦帛加刀锥羽毛之类,用这些记录语言和心思,传达各种各样的快乐和智慧。后来有了纸,也有了很好的笔,如钢笔。这就让文学作家更加方便了,快乐了。他们有可能因此写得更多了吗?当然是这样。但是并不能保证写得更好。纸与笔使作家写得更快了一些,特别是钢笔,内有水胆,不用蘸墨水了,所以中国人一直叫它为“自来水笔”。墨水自来,多么方便,那么写作者在写作时,等待的永远只是脑子里的东西了。而在古老的时期就不是这样,古老的时期,人想好了一句话,要费许多力气才能记下来。现在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是谁处在等待的地位?是工具还是思想?这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在写作中也许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有人以为工具的问题只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小的问题,我不那样看。特别在今天的作家那里,总愿意证明电脑打字机的诸多好处,证明它的有益无害。也许真的是这样。不过另有一些人心里装着的却是一个反证明,他们很想证明它对写作是有害的,只苦于无法像数学家物理学家一样得出求证罢了。在缺纸少笔的时代,在竹简时代,人们为了记录的方便,就尽可能把句子弄得精短,非常非常精短。读中国古文的人都有个体会,那时的文字简洁凝练到了极点,大多数的词只有一个字。现代汉语的词则要由两个字或更多的字组成。把一段古文翻译成现代语文,一般要增加两到三倍的长度。中国古典文学的美,美到了无与伦比,难以取代。有人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美也是不能取代的——那也许,那是因为它就这样了,它已经无法变成另外一种模样了。但是起码现在的人普遍认为,中国文学的最高峰仍然在古代。为什么?理由很多了,我看其中的一个理由大概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因为书写工具的变化,是它的缘故。西方的文学是不是与中国文学走了同样的轨迹,我手里没有更多的资料,还说不准。总之从古到今可以这样概括:工具变得越来越巧妙越来越灵便,文学作品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品质也在改变,但却不是越变越好了。其实文学写作无非是这样:用文字组成意趣,它一句话的巧妙,思想的深邃,着一字而牵连大局——这一切都得慢慢来才行,要一直想好了,再记下来。这个过程太快了不行。工具本身既然有速度的区别,那么速度快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催促和破坏思想了。这是个简单的原理。显而易见,现代写作工
张炜 1956年11月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现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 1975年开始发表诗,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一潭清水》《声音》《玉米》《冬景》,中篇小说《蘑菇七种》《瀛洲思絮录》《秋天的愤怒》,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家族》《外省书》《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散文《融入野地》《夜思》《芳心似火》,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等。 作品在海内外多次获奖,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等多种文字。其中1999年《古船》被评为“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亚洲周刊》),《九月寓言》与作者分别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作家十作品”,《九月寓言》《外省书》《能不忆蜀葵》《鱼的故事》《丑行或浪漫》分别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中国畅销书奖”、“中国最美的书奖”等。新作《刺猬歌》反响热烈。
沈从文与我 本书特色 黄永玉编著的《沈从文与我(精)》讲述了,沈从文对黄永玉的影响,并不在于文学创作的具体而直接的影响与传承,因为两个人的文学理念、风格,其实有...
高海夫文集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三秦出版社出版★ 高海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育和研究数十年,才华横溢,曾参与主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校...
杜牧诗歌赏析 本书特色 八十首精选名诗,注释、题解、赏析等全方位的解读内容,深入浅出的赏析文字,活泼疏朗的内文版面,精美典雅的装帧设计,足以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
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新译(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简介 巴乌斯托夫斯基是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前苏联作家。在前苏联文学界,巴乌斯托夫斯基以抒情散文独树一帜,影响至今不...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内容简介:本书的起因,乃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个问题:“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言两语
人间有味是清欢 本书特色 林清玄散文精选集,精选林清玄创作生涯各时期经典代表作品,分为“人间有味是清欢”“永铭于心&rdqu...
谈自己-巴金选集-10 本书特色 本书是《巴金选集》第十卷《谈自己》。收录了《忆》选(1933-1936),《短简》选(1936),《谈自己的创作》选11957...
讲故事的人 本书特色 《讲故事的人》:约翰·伯格随笔代表作,定居的耕作者和从远方而来的旅者特质的整合辉映,行走成就的无界与,故事引导的纸间旅行。我从不曾想把写作...
萨大人传 本书特色 后记:当划上全书的*后一个句号时,总算长舒了一口气。回想记录、整理的全过程,似乎有些话要说。我为什么会参加到满族说部编辑部的行列之中呢?说起...
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获奖作品,法兰西学院院士、华裔作家程抱一最经典之作!《天一言》是著名华裔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先生的小说代表作,1998年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四季随笔:吉辛101篇手札珍品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乔治·奥威尔、郁达夫、施蛰存、周作人、梁遇春等作家喜爱的散文名篇★知名画手“老树...
宋词三百首 内容简介 《宋词三百首》编者朱祖谋(1857-1931),原名孝臧,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强邨,亦作疆村,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
浮生三记 本书特色 这本动人的散文集里,从人文、科学到棋、桥,亲人、师友,音容笑貌栩栩如生,真挚感人,科普散文则是深入浅出。全书展现人文与科学对弈,情采斐然,并...
中国诗歌-2011年网络诗选-第18卷 二零一一 第六卷 内容简介 《中国诗歌》(月刊)是由著名诗人阎志主编、谢克强执行主编、著名批评家邹建军教授副主编...
河边的战争 本书特色 一场画笔与文学的美妙邂逅, 一份从诙谐叙事中窥见处世哲学的心灵独白。艾伟著的《河边的战争》是“自说自画丛书”中的一本。这是一套关于作家的成...
1915-2015-诗歌卷-安庆新文化百年 本书特色 金肽频主编的《安庆新文化百年(1915-2015诗歌卷)(精)》收录自1915年以来的100年,安庆文学史...
榮獲首屆國家文藝獎的周夢蝶,乃一代傳奇詩人,曾長期在台北武昌街擺攤鬻書自活,澹泊狷介,蕭然一城市之大隱。每有所作,文壇傳
陌生的阿富汗 本书特色 在阿富汗那片土地上,灾难还远未结束,人们依旧生活在贫困和饥荒之中,可是他们如同你我一样,渴望生活,热爱生活。在那漫长的路途中,作者学会了...
“无双毕竟是家山”。一部《家山》,是对故乡的漫长回忆,是和父老乡亲隔着山水的欢谈,重新发现并确认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指归。中国我们的乡土,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中...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不可思议的花草树木》内容简介:《小亮老师的博物课》是“博物君”张辰亮专为5~12岁的小读者们创作的一套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