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发迹,创办洋务运动他的声望达到顶点。在甲午海战中他苦心经营的海陆军全军覆没。梁启超深刻地分析了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种种失误。指出即使没有这些失误,李鸿章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因为世界的竞争是国民智力和创造力的竞争。彼时日本各国已经开化。民众在世界眼光和参政热情上已经大大领先,而满清政府仍然禁锢民智民力,失败也就难免了。
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李鸿章创办的官督商办的官僚资本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官僚既不懂工商业的技术和管理,反而把它当作渔利的工具,不仅企业没有效率,更压制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限制了他们的参与热情,窒息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作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后作者忧虑地说,在晚清政府中李鸿章是*具有世界眼光、*有能力和品格的一个人,尚且不能避免失败的命运。今后内忧外患的风潮。将要比李鸿章时代还要严重数倍,但要想再找一个像李鸿章这样的人,也几乎不可能了。想到中国未来的前途,不禁毛骨悚然,不知道*终是什么局面。
今天的中国,再次面临千年未遇之大变局,重读晚清变革总设计师李鸿章,看他如何突破政治、经济、外交的困局,梁启超的文言文汪洋恣肆,雾满拦江的白话文翻译通达流畅,堪称合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已有长足的进步,政治体制改革却步履维艰,且不得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局。在新一轮的历史大螺旋中。没有了亡国灭种的紧迫感,也仍未建成一个理想完善的公民社会,一百多年前梁启超“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的警告,在大同世界出现之前,永远不会过时。
——章立凡
李鸿章其实不知道国家事务,不知道国家是什么,不知道国家与政府是怎样的关系,不知道政府与人民的权限,不知道当大臣应尽的职责。他对西方富强的原因其实是不知道的,以为我国的政治、教化、文明、物产、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赶不上的不过是枪炮、轮船、铁路、机器罢了。我们就学这些,洋务运动就完成了。这就是现在举国异口同声的论调,而李鸿章实际上是他们三十年前的前辈他们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只不过让他们的丑陋更加暴露出来,终究不会成功是必然的。
李鸿章这么忠诚,有这么敏锐的洞察力,他又长时间担任重要职务,掌握大权,但成就却仅仅到了今天这个水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却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还有内政;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还有国民。每天责备他人看不清时局,而他自己对时局就没有弄明白;每天责备他人搞派系,旧习气难以消除,而他自己的派系、旧习气跟那些人比起来,也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他不知道今天的国际竞争,不靠国家而靠国民;他不知道西方各国能够消除派系、消除旧习气,通过新政而富强的,那种改革的动力都是来自下面而不是上面。
——梁启超
《李鸿章传》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发迹,创办洋务运动他的声望达到顶点在甲午海战中他苦心经营的海陆军全军覆没梁启超深刻地分析了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种种失误,指出即使没有这些失误,李鸿章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因为世界的竞争是国民智力和创造力的竞争彼时日本各国已经开化,民众在世界眼光和参政热情上已经大大领先,而满清政府仍然禁锢民智民力,失败也就难免了。
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李鸿章创办的官督商办的官僚资本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官僚既不懂工商业的技术和管理,反而把它当作渔利的工具,不仅企业没有效率,更压制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限制了他们的参与热情,窒息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作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后作者忧虑地说,在晚清政府中李鸿章是*具有世界眼光、*有能力和品格的一个人,尚且不能避免失败的命运今后内忧外患的风潮,将要比李鸿章时代还要严重数倍,但要想再找一个像李鸿章这样的人,也几乎不可能了想到中国未来的前途,不禁毛骨悚然,不知道*终是什么局面。
有关中国封建社会之定义及分期,学界历来众说不一。中国秦代以后形成的封建主义,与马克思看到的西欧封建主义是不同的,西欧的封建制度是建立在分散的贵族领主制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封建制度则是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帝制,形成了超稳定的社会结构。西欧有地方自治的历史传统,像英国《大宪章》就是贵族联合起来限制王权、改革法律和司法的范例,由此也在一定范围内确立了平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保障了教会不受国王的控制。而中国则没有这样的历史传统,中央集权的帝王专制形成之后,皇帝口含天宪,权力不受制约,专制垄断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时至今日,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四部族政权之私心
李鸿章是当时内外公认的中国权臣,他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作者曾举李氏与俾斯麦的对话为例,诠释晚清中国的权力结构及李在其中的位置。李鸿章环游欧洲,曾问德国前首相俾斯麦:“一个做大臣的人,想要给国家尽力办事,但满朝官员与之意见不合,群起牵制掣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自己的主张,有什么办法呢?”俾斯麦回答说:“最重要的是得到皇帝的支持,得到支持就能独揽大权,还有什么事办不了?”李鸿章说:“比如现在有一个大臣,他的君主无论谁的话都听,君主身边那些大臣侍从,经常狐假虎威,借君主的名义干涉大事。处于这种境况该怎么办呢?”俾斯麦想了很久才说:“既然做了大臣,以至诚忧国,想来没有不深获君心的,惟独与妇人小孩共事,就很无奈了。”
梁启超详析了清王朝任用满汉大臣的亲疏之别,认为满清以几十万外来民族统治上亿原住民,难免存在门户之见,“故二百年来,惟满员有权臣,而汉员无权臣”,“自咸丰以前,将相要职,汉人从无居之者(将帅间有一二,则汉军旗人也)”。清廷后来擢用曾国藩、胡林翼等汉员,实因洪杨难起,政权有倾覆之危,时势使然,不得已而为之,但并不信任他们。曾国藩“自金陵克捷以后,战战兢兢,若芒在背。以曾之学养深到,犹且如是,况李鸿章之自信力犹不及曾者乎?”
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来,虽然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并沿袭其政治制度,但政治权力的内圈仍为亲贵觉罗,世代靠钱米俸禄吃饭的八旗子弟则是其外围,形成了一个靠族群血缘维系的特殊利益集团。二百余年岁月的消磨,令这个“弓马得天下”的民族活力尽失,同光以来汉臣的崛起及由其主导的改革,不断触发他们对统治特权及既得利益的疑虑和危机感。
钱穆先生认为清代“可以说是全没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据着明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著有《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雾满拦江。传统文化研究者。著名作家,实战派企业管理研究专家。已出版著作《推背图中的历史》《烧饼歌中的历史》等在《当代》、《十月》、《今古传奇》等杂志发表小说百万余言,代表作品有《黄泉客》,《兽兵》,《兵变玄武门》等。
郭守敬-长篇历史小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古代科学家郭守敬的完全成长纪实,纪述了三岁丧父母,十七岁制成莲花漏,浑天仪,十八岁完成邢州北脉治水,被忽必烈誉为巧思绝...
海明威评传(精装)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学生;普通读者。海明威的作品与他的人生经历相互印证,密不可分,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和事件都与海明威本人的经历相...
启功:诗书继世 本书特色 他(启功)的“先生之风”,如北冥之鲲化为鹏,一展翅,就“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比喻还要加点解释。学新潮语,解释也可分层面,浅一层的是...
莫言与红高粱家族 本书特色 《莫言与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大哥和莫言的侄子撰著讲述他们与莫言的家族往事,他们以亲人的身份回忆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成长,他...
俞敏洪口述-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本书特色 **部由“中国*有钱的教师”、“学生规模*大的校长”、“知识分子成功创业的典范”俞敏洪口述(自述)的作品。具有俞敏...
富兰克林传 内容简介 富兰克林比莱布尼茨或牛顿,弗霍德里克或伏尔泰更为声名远播;他的性格比他们中任何一个或他们加在一起更受爱戴和赞扬。……政府和人民、国王、朝臣...
李立三,中国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的同生死共患难的妻子李莎是苏俄人。本书即为其妻子对李立三生平事迹的回忆。这里有苏联,有
难得是糊涂-郑板桥传 本书特色 孙家佳编著的《难得是糊涂(郑板桥传)》内容 介绍:纵观郑板桥的一生,从“一官归去来”到“三 绝诗书画”,我们可以看出,...
张潮研究 内容简介 张潮,安徽歙县人,清初著名学者,一生遵循“立品须法乎宋人之道学,涉世宜参以晋代之风流”的修身原则,交游甚广,著述颇丰,在清初文坛享有很高的声...
存在的瞬间 本书特色 伍尔芙拥有近乎天界的美,创作成就斐然,却患忧郁症在59岁投河自尽,令人迷惑和不解,本书“对症下药”,通过伍尔芙自己对生命的解读,亲自为读者...
世纪老人的话:吴祖光卷 本书特色 由著名学者进行世纪回顾,以与世纪老人对话的方式,展示学术大师在世纪风雨中的经历和感悟,言谈话语中反映了学术大师的境界和风采。《...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另两位是美国的国父华盛顿和美国内战中力挽狂澜的亚伯
晚清十杰 内容简介 因为战功卓著而位极人臣的李鸿章在他死后一直戴着一项“卖国贼”的帽子。《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将水深火热的中国推向万动劫不复。然而在我...
我的父亲高更 本书特色 《我的父亲高更》借由保拉·高更之笔,我们眼前的艺术家高更,这位天真的“野蛮人”,形象更加丰满动人了。我们得知,他的父亲曾经在理想与现实中...
我所认识的路遥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长篇纪实文章,本书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名为“激流中的水手”。主要写路遥的成长轨迹。中部名为“兄弟情深”。写我和路遥长达三十...
《一千零一夜》内容简介:本书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一国王痛恨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
张居正大传-全新修订典藏版 本书特色 张居正出身寒微,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此后...
三毛台北地图 本书特色 内地 “文艺青年”赴台必读台湾自由行首本*文艺路线图用三天走遍三毛48年的人生内地首本文艺青年赴台自由行配套读物台北市前副市长李永苹写序...
用一生创造飞翔-著名飞机设计师陆孝彭的传奇人生 内容简介 陆孝彭是著名的飞机设计师。本书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回忆和采访记录为基础,展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孝彭立志为...
王芳回忆录 本书特色 王芳,原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一位传奇式人物,就在这本《王芳回忆录》中回首了往事,口述了鲜为人知的经历。从与国民党间谍特务机关斗智斗勇、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