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籍山东诸城,那是潍河由西向东再转向北流的地方。在清代末年,祖上因逃荒渡海,来到辽宁海城牛庄西头台村,居于太子河下游左岸。后来,父亲外出做事,来到河北。1941年初夏,我便出生在河北省平泉县,那是滦河左岸支流瀑河之侧。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到沈阳,又回到浑河边。童年时,偶尔也到姥姥家去玩,姥姥家的门口就在浑河一条小支流桃仙河的岸边,姥姥家门口西边的河沿,就总有三五人在那里倚岸垂钓。然而,这些关于河的记忆,除了听家里大人的口传外,留在我印象中的,都已很模糊了。
1950年春天,我9岁时,全家迁来哈尔滨,从此便喝松花江水长大,成为松花江母亲河儿女中的一员。在松花江流域,在祖国的东北边疆,来自山东、河北和辽宁的移民很多,差不多有一半以上,在我的身上,我的血管里,恰恰汇聚着这三省移民的影子。但我只承认,我是松花江的子民。五十多年来,我在松花江母亲河的臂弯中长大,我深感母亲河的体恤与温暖。松花江母亲河的胸怀多么温馨啊!我曾在母亲河的草地上踏春、嬉戏,也曾在母亲河柳丛繁茂的岸边钓鱼、捞虾,我还曾在母亲河的江汊子里游泳泛舟,唱一支歌儿,迎朝霞如火,送夕阳满天,在荡起双桨的同时,也把我们的爱,寄予给我们亲爱的母亲河——松花江。
后记
将图片初步搞定,又核对好主要参考文献之后,这部《松花江传》终于可以说“完稿了”。但完稿的*后一件事,还要例行公事地写一篇“后记”。首先,我要感谢河北大学出版社给我写这部书的机会。我憧憬这样一本以松花江为传主的书,可以说很久了。哈尔滨市的一家科研所曾为此项工作运作了两三年的时间,我也忝列其中,然而终因种种原因而搁浅。河北大学出版社设计策划的这套《大江大河传记丛书》,的确是高瞻远瞩,它的前几本书甫一出版,就被台湾某家出版公司买走了版权,更说明了此选题具有前瞻生和重要的文化意义。大河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关注大河文明,只有盛世才能做到,因此不妨说这套丛书,真是功在当代,利被后世。
我有幸成为《松花江传》的作者以后,经过任文京先生的帮助、指导,逐渐进入角色。此书能够完稿、出版,任文京先生和杨金花主任,功不可没。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这本书不会这样顺利地出版,因此我要衷心地感谢他们。
其次,我还要感谢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我以重要帮助的朋友与同仁。黑龙江省史志办公室的柳成栋先生给我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且,我们一起结伴游长白山、看天池,在各处拍照,成为本书写作过程中*好的一段回忆。
松花江是一条富饶而美丽的大江,也是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江。千百年来,她那滔滔不绝的江水哺育了一代代各族儿女,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作者怀着诚挚的感情,多次走进松花江,用优美的笔触叙写松花江的历史变迁、经济发展以及生务环境全方位地展示了母亲河的迷人风采。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东西南北中,奔流着许多大江大河。这些大江大河,在养育中华民族各兄弟成员的历史进程中,都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她们是中华民族和东方人类文明的摇篮群。黄河有黄河的贡献,长江有长江的功绩,珠江有珠江的光辉,雅鲁藏布江有雅鲁藏布江的风采,塔里木河有塔里木河的波光,淮河有淮河的胜迹……在祖国的东北,辽河无疑是气势不凡的壮河,而松花江(其中她与黑龙江的血脉联系早就无法分割)更是位于东北亚的中华民族值得骄傲与自豪的又一个伟大而可爱的摇篮母亲河。
在黄河、长江流域,以汉族这个融多民族血统为一体的混合民族,建立了中原文化圈,在中原文化圈的周围,历史上所谓的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诸兄弟民族也在其相应的地域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圈。这些周围的文化圈是中原文化圈的外延,同时也和中原文化圈有着难以理清的交织和纠葛。松花江这条大江,以她悠远的历史所形成的“东北夷文化圈”,从远古时代起就和中原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尽管“夷”或“狄”在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为主体的视角看来,其中不无轻蔑或藐视,但那只能是历史在封建时代留下的某种观念形态,并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历史的全貌。进入21世纪,笔者在民族大融合的今天,仍然使用“夷”这个词,其一是因为使用方便,其二也是为了“正名”。像“东北夷”这个词,实际上它只是“东北地区的人”在古代时的一个称谓符号,它和称“东北那群邻居”其实并无多少差别。
范震威,1941年生,河北平泉人。曾任教师、技术员、编辑、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后,专职从事写作。主要著作有:《唐代应试诗注译》(合作)《李白的身世、婚姻与家庭》《燕园风雨四十年——严家炎评传》(合作)《世纪才女苏雪林传》《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松花江传》《辽河传》等,另有论文、江河随笔、文史随笔一百五十余篇。
年画 本书特色 《年画》: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情感的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
飘洋过海的客家人 本书特色 本书是《客家文化系列丛书》之一,为了迎接"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由大河报与河南大学出版社联合策划出版,内容丰厚,视点新颖,为万...
徽州文化地理研究选集:第一辑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师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13篇徽州文化地理研究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徽州村落》目...
咬文嚼字合订本1996年(精装) 本书特色 《咬文嚼字》(合订本96)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妙趣横生,能让人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更深的了解,使人用言更为规范。咬文嚼...
不够漂亮也不够聪明,是不是只能做一个毫无存在感的人?如果有一种胶囊,服用后能改变这糟糕透顶的命运,你愿意付出自己珍贵的东西去交换吗?相貌和成绩都一般的周末经常遭...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本书特色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
原道-第26辑 本书特色 本辑收入的20余篇论文,分为三大板块:“费顾之争与国族建构”专题(讨论中外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思想与学术、读书与评论。原道-第26辑 ...
孙机(1929年9月出生),男,山东青岛人,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研究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在断代研究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几乎...
读库-1105 本书特色 两月一辑的《读库》系列丛书出版已近六年,以“有趣、有料、有种”的内容,精当的编排手段,厚重大气的装帧设计,扎实精致的印制质量,越来越受...
辜妤洁:有点迷糊有点任性有点漫不经心,一直一直做梦的鱼星人。第十二届、第十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花火第一届魅丽文化超级明星文学新人选拔赛全国冠军。已出版...
于君方教授40年教學願力之作,中文版上市!2020年英文版出版,即獲歐美諸多學者讚許,並採用為教科書。☆ 專題涵蓋:經論介紹、佛菩薩信仰、節日儀式、宗派(天台、...
法老的国度 本书特色 近两百年前,如密码般充满神秘性的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解,为沉寂已久的古埃及文明展露了一线曙光。对古埃及文化的深入研究,更让许多的问号都成了惊叹...
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二) 本书特色 《古代汉语(2)同步辅导》:名校名师联手打造,系统归纳重点难点,精选典型同步练习,紧密联系考研,跻身更高层次。古代汉语同步辅...
奥斯卡、柏林、威尼斯终身成就奖,戛纳金棕榈得主波兰国宝级大师瓦伊达的实战拍片指南◎ 编辑推荐安杰伊·瓦伊达是波兰国宝级电影大师,“波兰电影学派”领军人物,囊括奥...
酒喝多少才不会影响健康?喝咖啡会致癌?红酒泡洋葱真的能降压?……你是否听说过这些健康信息?健康已成为每个人最为关切的话题,但也因这种心理,容易被网络上或周围人的...
大众讲坛 第一辑(2008/3) 内容简介 “大众讲坛”是山东省图书馆与《齐鲁晚报》联合创办的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性文化系列讲座。自2006年3月25日正式开讲以...
中国精神:四千五百年前的先祖如何教导后裔 本书特色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
古罗马人的阅读 本书特色 本书截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把公元1世纪西方的罗马帝国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解读了作家、书籍与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罗马社会中作家...
民间的一种记忆-今天的中国人如何编修家谱 本书特色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传统家谱例析》,主要分析传统家谱是怎么编修的,存在哪些问题,下篇为《新编家谱例析》,...
土地之魂-中华农业文化揽胜 本书特色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