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籍山东诸城,那是潍河由西向东再转向北流的地方。在清代末年,祖上因逃荒渡海,来到辽宁海城牛庄西头台村,居于太子河下游左岸。后来,父亲外出做事,来到河北。1941年初夏,我便出生在河北省平泉县,那是滦河左岸支流瀑河之侧。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到沈阳,又回到浑河边。童年时,偶尔也到姥姥家去玩,姥姥家的门口就在浑河一条小支流桃仙河的岸边,姥姥家门口西边的河沿,就总有三五人在那里倚岸垂钓。然而,这些关于河的记忆,除了听家里大人的口传外,留在我印象中的,都已很模糊了。
1950年春天,我9岁时,全家迁来哈尔滨,从此便喝松花江水长大,成为松花江母亲河儿女中的一员。在松花江流域,在祖国的东北边疆,来自山东、河北和辽宁的移民很多,差不多有一半以上,在我的身上,我的血管里,恰恰汇聚着这三省移民的影子。但我只承认,我是松花江的子民。五十多年来,我在松花江母亲河的臂弯中长大,我深感母亲河的体恤与温暖。松花江母亲河的胸怀多么温馨啊!我曾在母亲河的草地上踏春、嬉戏,也曾在母亲河柳丛繁茂的岸边钓鱼、捞虾,我还曾在母亲河的江汊子里游泳泛舟,唱一支歌儿,迎朝霞如火,送夕阳满天,在荡起双桨的同时,也把我们的爱,寄予给我们亲爱的母亲河——松花江。
后记
将图片初步搞定,又核对好主要参考文献之后,这部《松花江传》终于可以说“完稿了”。但完稿的*后一件事,还要例行公事地写一篇“后记”。首先,我要感谢河北大学出版社给我写这部书的机会。我憧憬这样一本以松花江为传主的书,可以说很久了。哈尔滨市的一家科研所曾为此项工作运作了两三年的时间,我也忝列其中,然而终因种种原因而搁浅。河北大学出版社设计策划的这套《大江大河传记丛书》,的确是高瞻远瞩,它的前几本书甫一出版,就被台湾某家出版公司买走了版权,更说明了此选题具有前瞻生和重要的文化意义。大河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关注大河文明,只有盛世才能做到,因此不妨说这套丛书,真是功在当代,利被后世。
我有幸成为《松花江传》的作者以后,经过任文京先生的帮助、指导,逐渐进入角色。此书能够完稿、出版,任文京先生和杨金花主任,功不可没。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这本书不会这样顺利地出版,因此我要衷心地感谢他们。
其次,我还要感谢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我以重要帮助的朋友与同仁。黑龙江省史志办公室的柳成栋先生给我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且,我们一起结伴游长白山、看天池,在各处拍照,成为本书写作过程中*好的一段回忆。
松花江是一条富饶而美丽的大江,也是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江。千百年来,她那滔滔不绝的江水哺育了一代代各族儿女,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作者怀着诚挚的感情,多次走进松花江,用优美的笔触叙写松花江的历史变迁、经济发展以及生务环境全方位地展示了母亲河的迷人风采。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东西南北中,奔流着许多大江大河。这些大江大河,在养育中华民族各兄弟成员的历史进程中,都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她们是中华民族和东方人类文明的摇篮群。黄河有黄河的贡献,长江有长江的功绩,珠江有珠江的光辉,雅鲁藏布江有雅鲁藏布江的风采,塔里木河有塔里木河的波光,淮河有淮河的胜迹……在祖国的东北,辽河无疑是气势不凡的壮河,而松花江(其中她与黑龙江的血脉联系早就无法分割)更是位于东北亚的中华民族值得骄傲与自豪的又一个伟大而可爱的摇篮母亲河。
在黄河、长江流域,以汉族这个融多民族血统为一体的混合民族,建立了中原文化圈,在中原文化圈的周围,历史上所谓的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诸兄弟民族也在其相应的地域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圈。这些周围的文化圈是中原文化圈的外延,同时也和中原文化圈有着难以理清的交织和纠葛。松花江这条大江,以她悠远的历史所形成的“东北夷文化圈”,从远古时代起就和中原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尽管“夷”或“狄”在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为主体的视角看来,其中不无轻蔑或藐视,但那只能是历史在封建时代留下的某种观念形态,并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历史的全貌。进入21世纪,笔者在民族大融合的今天,仍然使用“夷”这个词,其一是因为使用方便,其二也是为了“正名”。像“东北夷”这个词,实际上它只是“东北地区的人”在古代时的一个称谓符号,它和称“东北那群邻居”其实并无多少差别。
范震威,1941年生,河北平泉人。曾任教师、技术员、编辑、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后,专职从事写作。主要著作有:《唐代应试诗注译》(合作)《李白的身世、婚姻与家庭》《燕园风雨四十年——严家炎评传》(合作)《世纪才女苏雪林传》《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松花江传》《辽河传》等,另有论文、江河随笔、文史随笔一百五十余篇。
張愛玲本名張煐,一九二○年出生於上海。張愛玲在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撼動文壇,是四○年代上海最炙手可熱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背景,在蒼涼的氛...
众神的狂欢 本书特色 埃里希·冯·丹尼肯当今世界畅销书作家有32部作品问世累计在全球销售63‘000’00册被翻译成35种语言作品常年位列美国、德国、英国、意大...
老子的智慧 本书特色 老庄思想,博大深邃,是中华智慧的根基之一;林语堂幽默睿智,文若流水;这两者的结合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老子的智慧》。林语堂突破桎梏,以庄释老,...
中国观音与人文遂宁 本书特色 遂宁为什么被认定为国家“观音文化之乡”?遂宁为什么被誉为“中国观音故里”?遂宁观音道场为什么得到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庶民百姓的认可崇拜...
皓首学术随笔--戴逸卷 本书特色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皓首学术随笔》系列丛书称为“学术随笔”。所收各篇,门类繁多。这套书叙事谨严有据,文笔条畅清新,给人以大量的知...
线装经典二十四史精华/线装经典 本书特色 《二十四史精华》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它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历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科技等方方面面,可...
《掬水月在手》以同名传记电影大量采访素材为基础,将百万字录音稿系统整编,辅以百余张高清剧照、手稿信札,补充了因影片时长所限无法展现的更多内容,立体展现古典诗词大...
西藏艺术 内容简介 中国西藏基本情况丛书。西藏,无论是人口相对稠密的城镇、乡村,还是荒无人烟的草原,无论是崇山峻岭的山口,还是碧波荡漾的湖畔,到处都闪耀着艺术的...
紫禁城里的老北京 本书特色 在数百年的历史中,紫禁城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众多历史大事,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源头。这里的每座宫殿、每处亭台,甚至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
菊花与刀 本书特色 《菊花与刀》是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曾被翻译成英、法,中、日、西等20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100...
中国俗文化丛书 修养生息话家庭 内容简介 《休养生息话家庭》主要内容:俗文化,古而不老,历久而弥新。它在人们的身边,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思想、观...
安海嗦啰嗹 本书特色 《安海嗦啰嗹》由陈燕婷所著,安海嗦啰嗹习俗“嗦啰嗹”也称采莲,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称这是古越族人的遗风,歌唱中的“嗦啰嗹”就是古越...
应用文写作-第三版 本书特色 在第二版出版说明中我们有过这样的表述:“不断修改使之日臻完善,是我们教材编审者的长期任务。”社会实践给我们的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教...
《新零售实战:商业模式+技术驱动+应用案例》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近10年新零售的实战经验总结,分为模式、技术和应用三大篇。模式
精彩摘录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我想,若能把“拜水”和“问道”这两件事当作一件事,那么,也就领悟了中华文化的一大秘密。——引
「那到底意味著什麼呢?那六具白骨。」「是你自己呀」。奇奇說。「這是你的房間噢,在這裡的全都是你自己喲。一切的一切。」「我的房間。」我說。「那麼,海豚飯店呢?那裡...
中国文化经典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四篇分别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四个精神支柱,即克己修身、天人相应、贵和尚中、阴阳五行,所选诗文多是文化经典中人文精神丰厚的篇章。本书可...
标点符号规范使用手册 内容简介 我国标点符号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从古代的句读符号到现代的新式标点,再到今天的标点符号,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逐...
日本边境论 本书特色 ★《菊与刀》之后,重新认识日本的**著作★上市20天销量15万,2010年日本新书大奖**名★累计销量达1000000册的年度革新之书★入...
领导力书系,由颉腾文化策划出版。带你看清当下复杂的商业环境,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提升文化软实力、产品创新力、企业应变力和个人领导力。内容简介 ★★★★★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