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因江河而生存,人类文明因江河而发育。人类从来没有忽视江河对生存状态和自然环境的巨大作用,也没有停止过对江河演变历史的关注。
但是,人类在为江河孕育出的人杰鬼雄甚至芸芸众生所作的传记层出不穷、连篇累牍时,却不曾为伟大的母亲江河作传。在世界范围内,除了瑞士学者和文学家埃米尔·路德维希的《尼罗河传》之外,迄今为别的江河所作的传记就十分罕见了。不过,《尼罗河传》这部世界名著的诞生,激活了人们的思路,一条江一条河也可以像一个人那样被写成传记。江河是超越人类的,任何伟人都会成为过去,而江河却千古不废万年长流。
在《尼罗河传》问世64年以后,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树碑立传的《大江大河传记丛书》出版了。这是河北大学出版社的一个高明的策划、智慧的选择,是具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和学术意义的一项宏伟工程。
《塔里木河传》于是应运而生。
塔里木河很少为外界所认识,它的知名度不仅不能和**批列入《大江大河传记丛书》的黄河、长江等相比,甚至也不能与尚未列入“丛书”的其他大江大河相比,它只是一条两千多公里长的内陆河流,地处西部边疆,流经大漠荒原,自生自灭,默默无闻。然而,塔里木河却是一条独具个性、不同凡响的河。它在历史上一直担负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塔里木河在历史上担当过重要角色,四大古老文明由她而交汇,丝绸之路依托她而开通,西域文化因她而发育。书中描绘了塔里木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绚丽多姿的塞外风光,再现了文明演进的历史,展示了塔里木河卓尔不凡的个性和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塔里木河深沉的爱意和忧思。
每当盛夏山洪暴发之际,和田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就像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射出的三支利箭,直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一个靶点——肖夹克。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小渡口,却成就了一条中国*大的内陆河流——塔里木河。
三河在肖夹克汇聚,就出现了波涛翻滚一泻千里的塔里木河巨浪。
自叶尔羌源头至肖夹克,塔里木河源流长度是1116公里,从肖夹克至罗布泊是塔里木河干流,长度是1501公里。塔里木河全长为2617公里。减去台特马湖到古代终点湖罗布泊的距离,塔里木河长度为2437公里。再减去断流后大西海子水库至台特马湖的长度,如今塔里木河的实际长度是2137公里。
塔里木河流域及其源流面积105万平方公里,比黄河流域的面积还多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约有十个浙江省那么大,还相当于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面积的总和,而流域人口却只有八百多万。
和田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汇成塔里木河的格局,是现代形成的。在古代,塔里木河的势头要比现在宏大得多、豪壮得多,那时它吸纳的不仅是三条河流,而是塔里木盆地大部分水系,加入塔里木河滔滔巨浪的河流多达数十条。
那是怎样的景观啊!
山洪到来的时候,汹涌澎湃,涛声震天,唤醒了河岸上的一切生命。那漫溢横流的河水,使干涸中等待了一年的胡杨树的叶子舒展开来,高大的树干显出强壮的英姿。红柳迎风伸展着柔韧的枝条,小小的花朵一团团、红艳艳。聚集了一身芬芳的沙枣花,再也忍不住地喷发出浓郁的奇香。波斯人早年带来的荷兰郁金香,在塔里木河水的滋润下又一次绽开了美丽的花苞。园林挂满了青果,葡萄藤坠下了串串珍珠。杏子早就成熟了。紧接着,甘美香甜的西瓜、甜瓜也相继开园。
野鹿也回到河边饮水了,因为平时的河水太咸太苦。鸟儿尽情地戏水,往常的干河床里没有这么多浪花。挨过冬春苦日子的新疆虎,经过滋补又重振了虎威。野骆驼装满了胃中的水囊,在沙漠瀚海中奔跑得更快。被洪水吓得四散逃跑的野兔、羚羊,爬上高大的沙丘回望浊浪涛天的河水,眼中流露出惊异和茫然的神情。特别是那著名的塔里木大头鱼,在潮头跳跃,更是欢喜若狂。
塔里木河及其各条源流,保持着无拘无束的野性风貌,散发出超凡脱俗的原始韵味,呈现出亘古荒原如诗如画的风景。它们年复一年周期性的洪水泛滥,如同花开花落一样成为不变的规律,成为一种生命的冲击波和远古优雅的节奏。它的如期而至,使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各河源流域百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广袤大地和沙漠,气象万千,溢满活力,平添了世人罕见的奇观异趣。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在变,雄踞周围的卓山大系的山势在变。塔里木河及其各条源流自然也在变,河水的势头变小,汇人的河流也逐渐少了,这是吞噬生命之水的沙魔和生性贪得无厌的人类合谋,对塔里木水系扼杀的结果。
然而塔里木河却不顾这些,一如既往地流着,从古代流到今天,毫无怨言地给塔克拉玛干这“死亡之海”、“生命禁区”带来营养滋补的“生命之水”,给亘古荒蛮的沙漠瀚海、戈壁荒滩注入了生机活力,文明因子。
它的历史非常古远,聪明的人类从它的童年时代开始为它立传,记下了它生命之初的美丽童话。
塔里木河巨浪给生灵万物带来沐泽的地域非常辽阔,仅干流流域的面积就达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和江苏两省面积的总和。而在古代,有三十多个城郭之国在它的哺育下休养生息,又在它哲人般无言的观望下立国破国,进行着帝王的更替、朝代的变迁。
无论历史发生怎样的沧桑沿革,塔里木河总是不知疲倦地奔腾向前,不屈不挠地迎接着未来。
漫漫沙漠茫茫瀚海,波浪起伏无边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只呈现出一种灰黄的颜色,是那么单调,又那么荒凉。
而充满青春活力和浪漫激情的塔里木河,却像一条绿色飘带,不失时机地散落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庞大的躯体上,使亘古荒漠顿时变得生机盎然。
每当清晨,塔里木河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齐迎接初升的太阳。太阳是那么古老,在河流和沙漠的上空照耀了几百万年、几千万年或者几亿年,每天都是那样美丽而和蔼地照耀着,始终是那么宽厚和博大、温存和热烈,无私地把光和热给予河流和沙漠,大地和绿洲。
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沙漠才变得通体明亮,一片金黄。各种形状的沙丘如画中之物,一个个高大的沙丘连接成起伏的沙梁,如大海的惊涛,震撼人心;一道道弯曲的小沙丘,恰似一弯弯秋日的新月,赏心悦目;一座座尖顶塔形沙丘,又酷似排成队的金字塔,列阵威严;一层层浅浅的波浪形沙丘,犹如一根根羽毛,轻盈飘逸。这一切都处在静止状态,万籁无声。沙海毕竟没有大海的喧嚣和逼人气势,倒有一种巨大而漫长的历史苍凉感。
靠近塔里木河岸的绿色走廊,又是别有一番风光,这是塔里木河水的杰作。
王嵘,1938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历任《新疆文学》负责人、《新疆艺术》主编、新疆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职。长期从事西域文化研究,多次到塔里木河流域进行学术考察。出版过学术专著《西域文化的回声》以及《无声的塔克拉玛干》《最后的密境——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秘密使者》《遥远的爱》《林基路》等多部作品,主编的学术著作有《丝绸之路乐舞艺术》《丝绸之路造型艺术》《西域考察与研究》等,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西域艺术文化研究系列论文数十篇。
文化研究-第12辑 本书特色 大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日常生活经验,在塑造国民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陶东风编著的《文化研...
创世纪的一天早就开始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瑞士著名作家埃里希·冯·丹尼肯写作的关于神话传说和人类起源的探索文章。我们是自然进化还是外星人的地球遗传?世界上真的有神...
《最初的化石猎人》内容简介:本书探讨化石对古代人类社会中的神话、传说和流行观念的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古人有关生物与演化的
精彩摘录一心三智:三智即是(1)一切智,是知一切法之总相的声闻智及缘觉智;(2)道种智,是知一切法之种种差别道法的菩萨智;
汉语成语精华辞典 本书特色 本书脱胎于被吴小如先生盛赞为“近年学术界扛鼎之伟制”的《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以更严谨的渊源考证、更精练典雅的释义、更丰富的词汇信息...
天下歸元:瀟湘書院當家花旦,新穿越小說代表作家。於流光綺麗文字中看見闊大沉雄新天地,遂執筆為文,慢撥心事ㄠ弦,暗設流年陷阱,以中文之溫存博大撰文,於驚風密雨、眾...
上海弄堂游(汉英对照) 本书特色 大家喜欢上海这座城市,许多人穿街走巷拍了好多建筑照片,但是文字写得很少,能讲清来龙去脉的更少。寿幼森2012年就在网上开设#老...
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 本书特色 作者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对中国文艺学学科反思,本书突出思想史的研究视角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作者注重对对资料的详细钩沉与历史线索的具...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本书特色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教授解读《孟子》。包括导读、原典、注释、点评四个部分。梁涛教授对孟子其人、其书介绍...
那些医生救不了或放弃的人,其实还有机会活下来!葛森博士的女儿夏绿蒂.葛森和资深医疗记者莫顿.沃克所共同记录的《救命圣经.葛森疗法》,除了延续葛森博士的基 础方针...
封面民国 本书特色 《封面民国》以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时间为顺序,描写了九大民国政要:吴佩孚、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陈诚、宋美龄、宋子文、陈立夫...
孙机,1929年生,山东青岛人。1960年毕业千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国务院授予...
古文字趣谈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西楼望月”及其他、漫谈“家”、可怕的“它”、前字的变迁、想当“初”等。古文字趣谈 目录 前言 序言 日出——旦 落日—...
汉语历史语法散论 内容简介 这本《汉语历史语法散论》选编了大大小小二十四篇文章,是笔者从事语言学研究的部分心得体会。从内容上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六组。**组收录四...
古代文苑 本书特色 “文苑”一词,在我国有着十分悠远的历史。大约在两千年前,古人已经把文人学士集聚之地称为文苑。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文坛或文化界的意思。因此,文...
《城市公共事业企业绩效研究》内容简介:本书科学、全面地评价了我国城市公共事业企业绩效对深化城市公共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推动我
《Docker进阶与实战》内容简介:本书由一个真正钻研容器技术的团队写作,他们不仅仅是在使用Docker,更多的是在探索容器的未来之路
隨著台灣人消費能力提高,一家家精品名牌店進駐,物品因應需求量產化,卻造成每個人身上的物件、隨身使用的物品同質性極高。於是,厭倦了成為滿街提著相同款式包包;穿著同...
日本人的活法 本书特色 2015年,华文出版社出版了徐静波的《静观日本》。这本书一年的时间加印5次,并被引进香港。徐静波在香港版的《静观日本》(香港三联书店出版...
语词和对象(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本书《语词和对象》是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由20世纪下半叶*有影响的美国著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现代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