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主持与圣严、星云等合称“当代四大名僧”:的净空法师详述了佛教的根蒂与入门,解除世人信仰上的偏知邪见,还以正见正途,提炼佛法候选的纲领与心法,助人获得圆满智慧。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与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
《认识佛教》内容简介:佛教究竟是什么?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佛教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究竟是什么?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佛教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此疑问就会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由这些称呼就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就宗教而言,上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我们与菩萨是前后期的同学,菩萨是我们的学长,此事一定要清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语,译作“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若不是直接指导我,则称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教过我的课,没有指导过我。所以,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于此。代表和尚教学的老师称做“阿阁黎”。阿阁黎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做我们的模范,我们可以跟他学习。这些名称只有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没有。由此可以证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再从佛教道场的组织(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两三千年来就实行艺术教学。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下面有三位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名称虽然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主管的事务跟现代学校里的教务、训导、总务没有两样。可知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学校。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我们从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可见它的确是一
净空法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南昆士兰大学荣誉博士,澳洲净宗学院院长、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董事主席。 净空老法师,法名觉净,字净空,一九二七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俗名徐业鸿,一九四九年旅居台湾省,一九五四年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桐城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与儒佛大家济南李炳南老教授,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十三年,而于佛教净土宗着力最多。 一九五九年,法师于台北临济寺剃度,遂以恢复圣哲伦理道德教育、弘扬大乘佛法慈悲精神为己任,至今讲经教学五十年,从无间断。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说,大开印赠经典及运用影音设备、网络、卫星电视普及仁慈博爱之全民教育的风气。至今已印购六千五百套以上的《大藏经》赠送全球高等学府、国家图书馆及各宗教团体。曾受聘任台北十普寺三藏学院教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中国内学院院长。创办华藏视听图书馆、佛陀教育基金会与澳洲净宗学院。指导新加坡净宗学会创办“弘法人才培训班”。现今全球有百余所的佛陀教育机构聘请法师为永久导师;成千上万的听众,通过远程教学向法师学习。 除讲经教学外,法师对各类医药、教育、慈善救济事业也非常关注,不分国家、宗教、族群,平等真诚地贡献力量。一九九七年始,旅居新加坡三年,致力团结新加坡九大宗教,告知世人“世界不同宗教确实是可以团结的”!先后荣获美国得州荣誉公民、达拉斯荣誉市民、澳大利亚图文巴荣誉市民、印度尼西亚宗教部最高荣誉,以及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南昆士兰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与荣誉教授。二○○五年,荣获英国女王AM勋衔,再次肯定了法师对多元文化教育与宗教团结的卓越贡献。半个世纪以来,法师足迹遍及五大洲。多次代表各大学至亚、澳等地参加国际和平会议;数次陪同新加坡九大宗教、印度尼西亚五大宗教代表团,访问中国、罗马、埃及等宗教圣地与大学。所到之处,不仅深受佛教信众的拥护爱戴,而且与各宗教人士亲切交流,真诚学习,成为坦诚相待的老朋友。 …… 简言之,“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净空老法师立身处世不变的原则。“仁慈博爱”,“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是他讲经教学的纯一主旨。“诚敬谦和”、“普令众生破迷启悟、离苦得乐”则为其生命的真实意义。
了凡四训 本书特色 明代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训》,是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本劝善书。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该书主要阐述“命由...
《易学入门》被称为“生活易经”。曾有学生在华尔街股市运用张氏易经卦法取得3000倍盈利的战绩。本书是根据1989年5月30日在北京中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同学文献的整理、研究,这是一个浩博、繁难而又有趣的工作,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祖宗世世代代的工作,为全人类积累下了一大笔遗...
孔子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内容简介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波及中外,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
英吉利教会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以罗马天主教会在不列颠为主要内容,记述自奥古斯丁受命来不列颠布教开始直到罗马天主教在各国相继取得胜利前后一百余年的历史。全书五卷,如...
《现象学十四讲》认为,现象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使我们前哲学的生活、经验与思考获得正当有效性。对于我们这些受过近代科学启蒙
乾嘉学派研究 内容简介 作者将乾嘉学派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力求准确梳理乾嘉学派的形成、发展、蜕变及向近代学术演进的过程,其中既包括对众多学者深入的个案探讨,也...
正智与生活-30年闻思佛学的心力路堤 本书特色 《正智与生活:30年闻思佛学的心力路堤》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正智与生活-30年闻思佛学的心力路堤 内容简介 简介...
周易举正评述 目录 **章 导论一、郭京与《周易举正》二、郭京《周易举正》序三、举正谬误之种类四、《周易举正》所根据之理由与思辨方法五、《周易举正》评述之先驱六...
周易通演 内容简介 继《周易通读》与《周易哲学和古代社会思想》之后,张吉良先生又完成其第三部易学著作——《周易通演》。此书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人文易同科学易贯...
徐复观,中国新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著作《中国人性论史》与唐君毅的《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湛称是当代这一学术领域中的双
内丹解码-李西月西派内丹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追述了内丹清修派和双修派的发展历程,对内丹学基本理论作了全面扼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李西月内丹双修理论中涉及的性命...
王阳明全集-补编 本书特色 王阳明是传统中国后期与朱熹并立的大儒,其思想不仅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占据核心地位,而且“风行天下,传遍中国,走向世界&rd...
人文假设 本书特色 人们在使用人性和文化这两个常用词的时候,往往不能自觉意识到它们背后的学术歧见。换句话说,通常人们不能清晰辨认它们不同的元叙事,从而不可避免地...
【编辑推荐】《古典学术史(上卷):自肇端诸源至希腊化时代末》为德国知名古典学者鲁道夫·普法伊费尔关于古典学研究的重要作品
叔本华静心课 本书特色 哲学大师的人生智慧!权威经典译本!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避免二者的*好方法,莫过于增长你的心灵财富。让叔本华为你按下心灵的静音键。...
坛经现代读 本书特色 炎热的六月底,我又收到他的信,说是已经从市区迁居多间:“此乡间面对观音山,后为大海。有时静观白鹭齐飞,闻金蝉狂鸣,真乡村之乐也。”一股凉爽...
佛陀之心 本书特色 国际知名禅师一行禅师的佛法讲堂长销美国的基础佛法畅销书佛教基本教义*生动的阐释佛陀之心 内容简介 一行禅师以自身的禅修体悟以及深入浅出的笔法...
中国哲学史-(四) 本书特色 哲学史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认识的发展进程,看到各个哲学派别的斗争和转化,学到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汲取精神营...
十三经概览 内容简介 2000多年来,儒家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塑造中华民族人格心理有着重要作用,产生着深远影响,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思想资源。十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