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民国时期黄埔北伐的经过,包括北伐前的南北政局、北伐的基本过程、二次北伐等重大史实,内容涉及国民党内的左右派之争、国民党右派之活动、国共合作及*终破裂等。全书均由北伐的亲历者口述,内容翔实,细节丰富,可信度高,允为珍贵史料。
“口述历史辑要丛书”是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搜集、编撰的120余种民国时期名流硕彦的访谈录中,精心筛选,按专题分册辑录而成。所辑图书均系首次在大陆出版,可以说是继沈云龙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资料》和台湾版《传记文学丛书》之后,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又一史料全、涉及面广、忆述人物关键、史料价值极高的大型系列读物。 本书为该丛书中的一本,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黄埔北伐的经过,包括北伐前的南北政局、北伐的基本过程、二次北伐等重大史实。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黄埔北伐
《黄埔北伐(亲历者口述实录)》讲述了民国时期黄埔北伐的经过,包括北伐前的南北政局、北伐的基本过程、二次北伐等重大史实,内容涉及国民党内的左右派之争、国民党右派之活动、国共合作及*终破裂等。全书均由北伐的亲历者口述,内容翔实,细节丰富,可信度高,允为珍贵史料。
一、北伐前的准备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一分为三,把持着北京政局,拒绝恢复约法,全国陷入军阀割据状态。打倒北洋军阀,实现全国统一也成为孙中山此后人生的最大宏愿。为此,他曾在1917年、1922年、1924年三次督师北伐,可惜都因条件缺乏,无果而终。特别是第二次的北伐,因为陈炯明的叛变而使孙中山遭受巨大打击,不仅使其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挫折,而且自己的以及夫人宋庆龄的人身安全都遭遇大祸。事变发生后,孙中山决定接受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确定了联俄联共之政策,改组国民党,允许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至此广东革命形势焕然一新,为此后国民政府的北伐打下了良好基础。正当南方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时候,北方政局发生了很大改变。1924年,北方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将领冯玉祥临阵倒戈,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总统曹锟,联合奉系组织北京临时政府,并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乃毅然北上,途经天津抵达北京,全国舆论为之注目。可惜就在此时,孙中山不幸罹患肝癌,经治疗无效,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于北京。早在孙中山确定“联俄容共”政策时,国民党内对此就意见不一,并逐步分裂成左右派。孙中山逝世后,这种斗争开始表面化。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不断制造事端,排挤中共在国民党内的影响力。从而为后来国共的分裂埋下了隐患。但此时国共都面临着完成孙中山北伐遗愿的历史重任,国共的斗争还暂时得到抑制。1925年,革命军经过东征而扫荡了盘踞于广东东部的陈炯明残余势力,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同时实现了广东与广西的统一。北伐的条件逐步成熟。本章主要讲述陈炯明叛变经过,联俄容共政策之形成,孙中山北上与逝世经过,孙中山逝世后的南方政局等方面的内容。关于两广统一问题,也关系北伐甚大。本丛书所涉及的传主白崇禧、潘宗武(均为桂系重要人物)对此述之甚详,相关内容已收录入《民国军阀》卷,此处从略。口述者简介马超俊(1886~1977),字星樵,广东台山人。国民党元老,擅长劳工运动,参与过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重大政治活动。与孙中山先生关系密切,亲历过孙中山北上与逝世全过程。袁同畴(1901~1986),字梧江,湖南汝城人。1924年春到广州,加入国民党,黄埔军校成立后,历任军校办公厅中尉秘书,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党部第三届执行委员、第四届常务委员,黄埔军校校史编纂委员会总编纂。参加北伐战争,随军至汉口后转赴日本学习。1928年
胡文生,湖北建始人。历史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台湾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两岸关系等。著作有《向西方学习——走近胡适》、《清代台湾》(合著)等。
百年重大考古发现秘闻录 内容简介 [书摘:]继王懿荣首开收藏甲骨之风后,有些金石学家也陆续加入到搜购、收藏的行列中。其中有一位有心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
本书已被公认为西方学界关于当代中国转型和流动人口的最重要文献,曾获美国列文森中国研究图书奖。20世纪末,中国与世界大部分地
《期权新世界》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讲解灵活应用期权的实战书,建立在作者多年的投资实战的基础上,从独特的角度解析期权,并一步步
世界大串联-胡平文集 内容简介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
血榜-中国科举舞弊案 本书特色科举制度创立于605年,至1905年停废,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之久,是全世界存在时间*长的考试制度。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
东亚海域一千年:历史上的海洋中国与对外贸易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个人过去一二十年间有关海洋史研究的一些文章。个人研究的重点原本放在明、清社会经济史,但因为硕士、博...
《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内容简介:卢那察尔斯基一生著作门类繁多,范围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教育、科学、外交、宗教、建筑、文艺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第一帝国》包含:《秦并天下》、《汉武的帝国》、《两汉两罗马》、《三国纪》、《魏晋风度》、《南朝,北朝
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林传甲日记(全二册) 本书特色 编辑出版《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旨在为学术界提供完备、可靠的基本资料。日记体裁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其他...
草原帝国(缩译彩图本) 内容简介 我们甚少将目光投身中亚,而恰恰是对中亚的无数次争夺,改写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无论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还是鲜卑人、契丹人、女真...
实话实说红舞台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拉开大幕;五彩缤纷;辉煌“绝唱”;登台亮相;梦幻银幕;首席电影;“红灯”高照等。实话实说红舞台 目录 ...
《江户时代》内容简介: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封建制度的最后一个时代,是为当今日本留下很多遗产的时代,是日本文化全面走
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唐宋史料笔记 内容简介 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八八○——九五六)撰。王仁裕字备辇,天水人。少时以狗马弹射为乐,年二十五,始就学,后以...
大后方 本书特色 本书把战争从铁血前线移向广袤大后,战争的胜负在战场之外方,从拼杀的将士移向支撑抗战的四万万同胞,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立体的、全方位的战争。作者以真...
西洋器物传入中国史话-中国史话 内容简介 本书由隋元芬编著。本书讲述了:19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的统治下,主要还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国家。但当时西方各国却早...
新加坡樟宜战俘营,是二战期间日军在东南亚地区所建立的最大的战俘营。它是作为日军修建缅泰死亡铁路的中转基地的身份而存在的,
《读懂古诗文,吃透现代文(四年级)》内容简介:《读懂古诗文,吃透现代文》系列由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作序推荐,根据温儒敏1+X语
西汉经济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分四章,首先介绍了西汉以前中国经济发达不平和、封建制度分...
《Python金融数据挖掘与分析实战》内容简介:这是一本金融数据挖掘与分析领域的实战性著作,它能指导零Python编程基础和零数据挖掘
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科学、帝国与文化遭遇(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内容简介 清朝建立之初,曾和世界各国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接触。后来中国的大门一度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