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印象,清王朝的*后改革是以“皇族内阁”的骗局和闹剧作为收场的,充满了荒诞气氛。海外学者雪珥将自己定位于“历史拾荒者”的角色,以新闻记者的敏锐和律师的严谨两项从业训练与经验,从堆积如山的史料中爬捡出许多被忽视和遗忘的真相。正如他的比喻,追寻历史真相如盲人摸象,许多人摸到了象的屁股,他却拽住了象的尾巴。
时至1909年,改革已前所未有地成为大清国的全民共识及主流话语体系的主旋律,意欲在国内挺腰,在国际昂首。然而对于摄政王载沣来说,*为郁闷的是,精心设计的改革,在经过官僚体系的执行后总是会“烂尾”:明明是利国利民的仁政,*后却被大小领导干部转变为扰民和敛财的工具。新的社会矛盾纠结缠葛,旧的官僚体制处处掣肘,大清国这艘巨大的航船行驶至暗礁林立的险滩。1909年这个春天的故事,竟是一步步演绎成了王朝悲剧……
有资于治道•中国改革百年回望
改革*大障碍在内耗 金銮殿内外的众生写相
历史照进现实 •风景旧曾谙•如何才能不折腾
大国博弈 时不我待 变法图强 天助自助者
《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一贯印象,清王朝的*后改革是以“皇族内阁”的骗局和闹剧作为收场的,充满了荒诞气氛。海外学者雪珥将自己定位于“历史拾荒者”的角色,以新闻记者的敏锐和律师的严谨两项从业训练与经验,从堆积如山的史料中爬捡出许多被忽视和遗忘的真相。正如他的比喻,追寻历史真相如盲人摸象,许多人摸到了象的屁股,他却拽住了象的尾巴。时至1909年,改革已前所未有地成为大清国的全民共识及主流话语体系的主旋律,意欲在国内挺腰,在国际昂首。然而对于摄政王载沣来说,*为郁闷的是,精心设计的改革,在经过官僚体系的执行后总是会“烂尾”:明明是利国利民的仁政,*后却被大小领导干部转变为扰民和敛财的工具。新的社会矛盾纠结缠葛,旧的官僚体制处处掣肘,大清国这艘巨大的航船行驶至暗礁林立的险滩。1909年这个春天的故事,竟是一步步演绎成了王朝悲剧……
"醇亲王是个年轻人,他成长的时代正处于现代思想在东方世界取得立足点之际,他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西方世界,其心智和视野并没有因为紫禁城的城墙而受到限制。因此,他可以做到中国其他统治者所没有做到的事情,即立足于现代观点,以透视的目光,从与其他世界强国的对比中来认识自己的国家。——《纽约时报》,1908年11月22日袁世凯和慈禧太后的宪政改革正在由摄政王加以筹备,在执行预备立宪上,他显然是真诚的。的确,很有可能他感到无力逆潮流而动,相信缓慢地往前走,试图减少一些风险。但对于中国引入代议制的不安,不仅限于保守派,相反,一些最开明的官员,由于了解中国人的性格,也担心宪政运动很可能失控。——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费莱齐(henry p. fletcher),1909年8月28日中国初办宪政,一切正在艰难,民意断难即恃,更不可妄恃强力……贵国办理新政,外面极为安帖,一旦有意外不测,危险不可不防。——伊藤博文,1909年10月23日 清政府开始搞改革时姿态很消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之后,它对改革的活动就越来越认真了。可是在这时候,改革并不如康有为和梁启超所主张的那样是为了富国强兵以防御列强的侵略,改革的目的勿宁说是为了保卫清政府不受汉人与外国人两者的攻击。换言之,改革是为了保住清王朝。——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等,《剑桥晚清史》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太平绅士,非职业历史拾荒者,职业商人。曾任公务员、记者、财经评论员、律师,现从事地产、金融、电子商务等热门俗务。除了花费必要的时间去赚取必要的金钱外,其余时间都投入了文物收藏、历史研究和写作,以海外史料解读中国近代史,在华人文化圈中广为流行。和讯博客、搜狐博客、网易博客文化名人。海内外多家报刊专栏作家,著作有《大东亚的沉没》《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看中日战争》等。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太平绅士,非职业历史拾荒者,职业商人。曾任公务员、记者、财经评论员、律师,现从事地产、金融、电子商务等热门俗务。除了花费必要的时间去赚取必要的金钱外,其余时间都投入了文物收藏、历史研究和写作,以海外史料解读中国近代史,在华人文化圈中广为流行。和讯博客、搜狐博客、网易博客文化名人。海内外多家报刊专栏作家,著作有《大东亚的沉没》《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看中日战争》等。
西汉礼制建筑遗址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1958至1960年在西安西北郊发掘的十四座西汉礼制建筑遗址的全部资料,及1956至1957年在同一地区发掘的大土门遗址的资...
《MSC.Marc工程实例详解》内容简介:本书结合一系列的工程应用实例,系统地讲解MSC.Marc在工程领域的数值模拟分析。全书分为三篇,
谋定天下谋扫四海元朝开国奇谋 本书特色 姜若木编著的这本《谋扫四海(元朝开国奇谋)》以谋略为纲,运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如何采取一系列政...
史记白话故事大全集 内容简介 《史记白话故事大全集(经典畅销书)》内容简介:《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青海卷 本书特色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青海卷》以历史的视角、纪实的笔法,将青海各族儿女响应抗日救国的号召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为争...
胡适研究 本书特色 李敖是世界上*特立独行的理想主义者,他写过一百多本书,其中九十六本被查禁。自人类有史以来,写禁写之多,被查禁之广,居世界**。李敖一手包办、...
陇上学人文存:张鸿勋卷 本书特色 张鸿勋,敦煌文学研究专家。主要从事敦煌文学研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其中的通俗文学作品方面。他认为这部分作品是现存敦煌文学作品中...
家国万里-中国历史的海外观察 本书特色 邓嗣禹是中国科举制度与朝贡制度理论研究的创始人,早年师从国际汉学泰斗费正清,194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来成为费正清得力的...
《人间烟火》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古代日常生活史的通俗历史作品。作者从古人的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等微观视角,
当代北京服装服饰史话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令人目眩的近代北京服饰、新中国的服饰理念与样式、大变革时代的审美碰撞与服饰多样化趋势等内容。当代北京服装服饰史话当代北...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本书特色 对初学治史者而言,有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那就是严耕望的《治史三书》特别是其中的《治史经验谈》。严先生文如其人,甚少惊人...
《未完成的肖像》内容简介:众人追求且有婚约的西莉亚,竟闪电嫁给一见钟情的德莫特。他们一起经历许多生活的磨难,终于建立一个美
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内容简介 全书分9章论述了前苏联所走过的历史道路, 探讨了苏联解体这一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目录 前言**章 ...
《柏林日记》内容简介:1934—1941年,威廉·夏伊勒作为驻德国记者,目睹、报道了初生的纳粹德国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一步步拖入战
国语-古典名著白文本 本书特色 《国语》是关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
南北朝风云之宋齐兴亡:1:刘宋初年 本书特色 本书一改延续近十年草根说史的调侃笔法,文字幽默简约,风格独特,史实细致且注重考据,为读者倾力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段...
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 本书特色 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在20世纪初曾创了两项世界性纪录:她是惟一在中国宫廷之内一连待了很长时间的外国人,又是惟一替尚健在的中国后...
《叶芝:真人与假面》内容简介:理查德·艾尔曼是美国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凭借三部重磅传记《叶芝:真人与假面》《乔伊斯传》和
中国通史纲要(精装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文革”后国内出版的*本社科史学学术书,也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纲要性和前瞻性的书籍。该书很好地将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起来...
朝贡与入附-明代西域人来华研究 本书特色 自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便与历代中原王朝建立了联系,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既有积极主动,也有近不得已。由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