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以其对人生的深刻写照及对文字的高超运用技巧,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往的圣殿。随着岁月的流逝,经典的魅力更是历久弥新。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佳作,面对卷帙浩繁的鸿篇巨制,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紧张的时代,读者何从入手,才能找到一窥文学堂奥的门径呢?
为此,我们汇集了文学界著名的学者专家,共同营造一座“文学讲堂”,在这里他们凭借自身丰富的研究成果,深厚的文学理论修养,以生动的语言,独到的见解,通俗易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文学的奥义,并选有能够反映作家主要创作思想和风格的代表性作品,引领广大文学爱好者领略经典的魅力。
米·布尔加科夫(1891-1940),苏联作家。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的教授家庭。1916年于基辅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从医。1920年弃医从文,开始写作生涯。著有中篇小说《不祥之蛋》(1925)《魔障》(1925)《狗心》(1925)等,剧本《图尔宾一家的命运》(1926)《佐娅的住宅》(1926)《紫红岛》(1928)等。他一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在他逝世二十六年后才得以公开发表。其他著作有剧本《莫里哀》(1936)、传记体小说《莫里哀》(1962)等。
重读武则天 内容简介 全书对武则天的重大人生经历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薄命宫女到一代女皇,从蕙质兰心到玩弄权术,她稳稳占据大唐权势中心,成为庙堂之主宰;她在凄绝人性...
梁启超家族百年纵横 本书特色 探究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不能不读梁启超。梁启超及其家旅成员不仅活跃于近现代中国政治舞台,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自是不可...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第13卷)》内容简介:本书主题论文涉及社会企业与牟利企业、社会交换理论视野下行业协会生成的动力机制、养老
记丁玲 本书特色 丁玲女士的一生,可以说只有作者沈从文先生知道得*清楚。《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记丁玲》从丁玲的故乡和她的父母写起,作者特有的那枝...
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 内容简介 杜甫是*伟大的中国诗人。宇文所安说: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杜甫几乎超越了评判。一生多历动荡漂泊的杜甫,面对贫穷、....
曹操-我心中的战神-青少插图版 本书特色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起于行伍之间,*终三分天下有其一;他也曾年少轻狂,不修学业,而官渡之战却奠定其北方霸业,天...
尼采自传-重估一切价值-图文本 内容简介 无疑,尼采是哲学史上“翻页”的人物,如果说苏格拉底开创了两千多年来西方哲学的传统,那么尼采则是这~体系的掘墓人。...
洪武大帝朱元璋上下 目录 上册楔子一、昏君荒淫 官逼民反二、绝处逢生 英雄从军三、出世建功 还俗成婚四、出谋划策 杀敌立功五、夫妻恩爱 生死同心六、礼贤下士 心...
蒋介石十三太保的最后结局 节选 bsp; ●在战俘营中,学达摩面壁,面对同窗故友,一言不发。在解放军官训练班读书,被共产党的作风感动,努力转变思想。并写下了《自...
《铁棺材》从一个二战德军潜艇艇长的角度,采用回忆录的方式,为读者介绍了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西洋上的潜艇作战细
1983年,当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PritzkerPrize)时,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大
我的求学之路 本书特色 《我的求学之路》忠实地记录了一代国学大师的艰难求学历程,所选文章皆为季羡林所写的关于回忆求学、师友的散文,《我的求学之路》共分为三辑:*...
发现之旅73:雷诺阿——优雅自然的美 本书特色 “对我而言,一幅画应该是可爱、令人愉快又漂亮的东西,”雷诺阿曾如此表示。在五十多年的画家生涯及数以千计的画作里,...
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 本书特色 早在1920年代,高本汉(1889—1978)就因其在中国方言和语言史领域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而蜚声国际,...
民国女人-岁月深处的沉香 本书特色 近年来,民国女人这个群体总是在被有意无意地关注着。她们美貌优雅,才艺出众,气度亦不让须眉,许是她们的集体光彩过于耀目,至今仍...
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两位独具特点的学者——陈寅恪、傅斯年的分析论述.进而...
世界十大文学家---狄更斯传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以作家的人格为中心的传记丛书,作家的人格,既表现在创作中,也表现在他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作家的理想追求、精神...
葛吉夫-生活中的大师 本书特色葛吉夫是20世纪初在欧美很有影响力的一位灵性大师。作为在他身边的生活了多年的弟子,契科维奇在晚年追忆了许多有关葛吉夫的往事。他以*...
简.奥斯汀传-嫁给文字的女人 本书特色 简·奥斯汀,英国著名小说家,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自己的“小世界”。今天,简·奥斯汀...
影中行 本书特色 莱辛的生活之河与文明之湍流不期而遇,交汇出时而跌宕,时而静静流淌的咏叹曲。《影中行》早有莱辛一贯的嬉笑怒骂和少有的脉脉温情。——《卫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