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玄学是那样高深奇妙,神秘莫测,不由望而却步,不敢问津。“玄学”之意,是从《老子》、《庄子》和《周易》身上吸取来的。古人认为《老子》、《庄子》和《周易》是三部深奥奇妙的书,其内容之奥妙,真可以说玄之又玄,所以称之为“三玄”,而把研究和发挥“三玄”的学问称为玄学。“玄”,即是深奥奇妙的意思。人生在世,抬头所见,浩瀚浑朦、幽深洞远,低头所见,苍苍茫茫、敦厚坦荡,这就是天地。日月轮回天地之间,周而复始,明晦更替,永无止息,这便是寰宇。好奇求知的人类立于天地之间,不禁要问:天地由何而来,寰宇有无边际,日月何人所推,星辰何物所系,万物何以繁衍,物灭何处所归,生死何所主宰,人生何所遵循,“三玄”即是从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出发,探寻并解答着这些问题,其微言妙理撼人之心。
以解说、阐述、发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主要内容的玄学,主要产生于公元三、四世纪左右,即三国之后的魏晋时代,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高蹈飘逸的闲适人生》:就实而论,它确有深奥微妙之处,不然的话,何以称之为“玄学”?然而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要知道,正F茁学之巅的风流才子王弼仅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才俊,而不少玄学名士,如裴颁、欧阳建等。离世之时也不过三十出头。玄学奥妙,正因为其奥妙,所以才涵有无穷韵昧,使人为之倾倒。玄学可探,正因为其可探,所以勇者先登,得以领略其中的无限风光。
《魏晋玄学:高蹈飘逸的闲适人生》讲述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崇尚高谈阔论的时期,通过辩驳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而这些玄妙的思想又都是阐发和辩论老子、庄子和列子的玄学思想为主。《魏晋玄学:高蹈飘逸的闲适人生》通过白话故事的方式介绍魏晋时期的名家学说,其中有崇尚有的,也有崇尚无的还有主张非无非有的,亦有辩论名和心、言与意的,等等。《魏晋玄学:高蹈飘逸的闲适人生》是一本关于魏晋玄学的通俗读物。
玄风是从评论人物刮起的。汉代有评论人物的制度及风气。开始是由乡里推荐贤士,层层上举,列举其优秀品德,以供皇帝选拔任用,之后渐渐形成对一般人物的评论、褒贬。在儒家学说处于独尊的时代,衡量人主要从道德品行高低来看。而道德品行之中,以孝顺父母的行为最为高尚。儒家认为“孝”是最根本的德行,因为人都是由父母生养出来的。父母赋予了子女生命,又育养子女长大成人,父母便是子女的天地和根本。因此,子女不但应当敬爱父母,尊重父母,而且应当遵从父母之命,继承父母之志,这样才可以配得上人的称号。按照这种观念行事,便称之为“孝”,背逆这种观念行事,便称之为“孽”。儒家的祖师孔子崇尚“仁”,但把“孝”看作是仁的根本,认为人如果行孝,便不好犯上作乱。战国末期秦国国相吕不韦的门客作《吕氏春秋》,认为刑罚类型大约有三百之多,其中最重的是用来惩治不孝的。到汉代乡里推举贤士,以孝为最优秀的品德,因此推举上来的贤士被称为“孝廉”,推举贤士的制度被称为“举孝廉”。汉代末年,孝廉徒有其名而无其实,成了一些豪门大族子弟欺世盗名、升官求仕的一条途径,世有“举孝廉,父别居”的诗句,讽刺孝廉的虚伪。因此,尚孝的观念开始削弱,出现了做人以“仁”为先还是以“孝”为先的辩论。这一辩论表面上是儒家学说内部关于评论人物的着重点的歧议,实际上反映了对汉代儒家学说的怀疑,由此引发了非儒家的各种学说,特别是道家学说的振兴。当时有一位学者,名为延笃,曾做过议郎侍中、左冯翊、京兆尹等京中之官,很受皇帝赏识,后告病退休,在家教书。他认为“仁”和“孝”都是人应当具备的品德,不好分主次、先后。如果非要分的话,可以说“仁”的品德更为高远。因为“仁”的主旨在于施爱于万物,而“孝”的主旨在于尽心于亲人。施爱于万物则有助于周济、资助事物的成功;尽心于亲人则有助于培育、存养自身的道德。周济、资助事物的成功则功绩弘大,培育、存养自身的道德则事小功少。因此,虽然按照古人的说法,“孝”是“仁”的根本,“仁”是“孝”的枝叶,根本先生而枝叶后萌,但是枝叶庞大而根本却无法包容它。
王德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编审。1944年生。196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多年来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尤着力于道家及老庄。 主编《中国文化百科》、《中国哲学小百科全书》。个人专著主要有:《道旨论》,获中国第三届“全国优秀图书”奖;《老子演义》,有中、日、韩三种文本;《庄子神游》;《列子御风》;《玄学漫话》;《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以道观之——庄子哲学的视角》;《老子指归译注》;《严君平评传》;《智慧论》。 社会职务主要有: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兼编辑委员会主任、全国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从1 992年开始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津赔。
夕阳山外山:弘一大师赠言故事100例 本书特色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
谈美书简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
《劝戒与格言》内容简介:叔本华认为,人这种生命现象也是求生意志的客体化,是一切生物中需求最多的生物。当人的生命现象为人的
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 内容简介 《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看上去是一部学术著作,实际上它是在作者授课讲稿的基础上形成的,严格地说,这不是一部著作,而是一部教材。《...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第二版) 内容简介 古今中外有数不清讨论道德问题的书,它们的内容非常之不同。当你拿起一本这一类的书时,完全无法把握它的着重点在哪里。是偏重于哲...
《山西寺观壁画》特点为:一此书是系统记录山西古代寺观壁画现状的资料性图集。全书以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后获得的文字资料为主,
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王制》义疏:一场古老的论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一场古代的大论争来读《王制》。这场论争就是:哲学对政治共同体有何作用?也就是说,理论对实践...
德国古典哲学 目录 总序分卷序**章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节 路德与宗教改革的影响第二节 莱布尼兹一沃尔夫的哲学遗产第三节 莱辛、赫尔德与德...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鲍鹏山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新春开年大戏——《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讲座整理而成。本书不拘泥于传统的讲学方式,而是集经典的智慧体...
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研究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论,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留下明确...
良心是什么?道德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讲良心、有道德?善是什么?恶又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区分善恶?在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和个人利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 本书特色 人们流连物欲的享受时,往往易使心灵的本性迷失。名利场的奋战,时有悲观、彷徨、失意的心绪。保有心灵的宁静,内心清澈不...
马克思恩格斯箴言 本书特色 本书编选组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展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宽广视野和博大情怀,从手稿、书信等珍贵文献中精选了马克思、恩...
论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喻和《泰阿泰德》讲疏 本书特色 《论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喻和讲疏》如果我们说,一直到康德,西方哲学的可能性之根据,就在于我们的对话的这...
简明马克思主义史 本书特色 《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简明马克思主义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十五”规...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理由与求知科学哲学研究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入美国著名哲学家达德利·夏佩尔的19篇论文,是西方公认的反映作者独创论的代表作品。各篇论文围...
《国学知识大全》是吕思勉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国学的开示门径之作,写就于先生的学术盛年期,在民国时期一经出版,即受到当时
在一个你无法把握的世界里,你能否让自己的有限的一生散发出人性的极度光辉?在西方古代,这是以“斯多亚派”的名义进行思考的哲
上帝的居所-60座经典教堂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四色印刷的精美图文书,书中汇集了中外60座经典教堂,这些教堂刻画了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同一个表情:同样的肃穆与宁静,...
金刚经讲记 本书特色 以指月之指入般若之门“八经五论”,总揽佛法要典,超越宗派界限。或为早期佛陀的原始教法、或为祖大德的核心论著,或为南传核心,或为北传要典,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