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街》第二期仍然坚持“纪录、探索、批评”的理念,邀请中国*好的记者、作家,关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写*好看的故事,带给读者沉静、愉悦的阅读体验。
林兆华、孟京辉、田沁鑫、牟森,这四位被称为中国当代先锋话剧的代表。他们*早从1980年代开始,突破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理念,探索新的话剧形式。今天,小剧场话剧遍地开花,商业上获得成功,却失去了当年的实验精神。而没有实验精神,也就不可能有伟大的作品。记者分别访问四位曾经的先锋人物,他们有着迥然不同的个性、人生经历,对于今天的话剧创作,他们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先锋已死?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正值北京青年戏剧节。大部分剧目仍然令人失望,但仍有个别令人眼前一亮,同时,在北京皮村举行的新工人文化节上演的、由农民工(新工人)演出的话剧《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梦想》,也酝酿着“民众话剧”的可能。我们写下这个耸动的标题,是希望呼唤每一代人当中不甘平凡者内心的冒险精神,来为这个世界添加新的可能,而非加固其庸常之处。
印度和中国,是当今世界*瞩目的两个国家,同为历史古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也经常被拿来比较。帕拉维•艾亚尔(pallavi aiyar)是印度记者,她曾在中国生活五年。在这五年当中,她常常面对这个问题:你觉得印度和中国哪个好?如果可以选择,你想生活在中国,还是印度?《印度记者在中国》一文,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比较了印度和中国的不同之处。
哈金出生在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现居美国。2000年,他的小说《等待》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使他成为英文世界*受肯定的华人作家。1980年代末之后,哈金从未回过国。他接受了《单向街》的专访,谈论他热爱的文学,讲述用非母语写作的孤独。
在中国电影谱系中,应亮会是张艺谋、贾樟柯之后的第三个标志性的人物。但困惑在于,张艺谋在《红高梁》之后便拍出了《代号美洲豹》,迫不及待地尝试过《英雄》式的堕落;贾樟柯在拍摄《世界》的时候已流露出其处世的圆滑,和不担当,以至《二十四城记》成了一次让年轻人乏味,让年长者绝望的表白。我们已经习惯了中国艺术家的退缩,蜕变,和褪化,多一个应亮会怎样?在对应亮的访谈《孤独的勇气》中,记者试图寻找答案。
《图书帝国》,描写的是民营出版业巨头之一——磨铁文化。磨铁曾经出版过《北京娃娃》《草样年华》《诛仙》《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等多部畅销书,开创了“草根文学”、“玄幻武侠系列图书”等多种出版行业运作的先河。在以小巧、灵活为原则的中国民营出版行业,磨铁如同一艘急速前进的巨型航空母舰。磨铁的创办人沈浩波是一名诗人,面对“畅销书就是垃圾”的指责,他有自己的见解。
闹闹,媒体人,占星师,八零后年轻人的icon。她认为,星座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荣格与占星学》中,她讲述了荣格——这位心理学宗师对于占星学的重要贡献,正是他将精神分析与占星学熔炼在一起,将密室占卜的古代占星学转变为性格分析为特点的现代占星学,焕发了这项神秘学说的青春。
本期同时还邀请了台湾作家张大春创作小说《狮子头》,张铁志写作《u2:政治摇滚先锋队》——摇滚乐队u2许多歌曲的创作都起源于一个政治事件,赖声川讲述自己的话剧创作历程。
《单向街002:先锋已死?》中国公共社会中清新而令人尊敬的声音。
《单向街002:先锋已死?》仍然坚持“纪录、探索、批评”的理念,邀请中国*好的记者、作家,关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写*好看的故事,带给读者沉静、愉悦的阅读体验。先锋已死?写下这个耸动的标题,是希望呼唤每一代人当中不甘平凡者内心的冒险精神,来为这个世界添加新的可能,而非加固其庸常之处。《单向街002:先锋已死?》从话剧、图书、摇滚乐、非母语写作、独立电影大众文化领域探讨先锋的可能。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总有一些不安分的人。他们或者不安于沉闷压抑的现实,或者不服从僵化的思维与表现形式,他们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冲破惯性生活的桎梏,这些当时看来不合时宜的人,正是创造的源泉,为人类的智慧探索着可能性,在每个领域,这样的人都可被称为“先锋人物”。20 世纪80 年代,后来者把那个年代描述为精神探索的黄金年代,“文革”的政治现实刚刚被打破,意识形态领域开始了艰难的试探,商业的浪潮从沿海开始卷动,但物质主义的价值观还远远没有统治中国,文学艺术延续着旧日的中心位置,只是规则一定要改变了。当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林兆华很不满足:“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口,搞戏剧的这么多人,怎么只有一个主义(现实主义)?看一个戏就可以了解全国的戏剧状态。”林兆华想要打破铁板一块的文艺教条,做些不一样的东西。1982 年,由他执导、高行健编剧的《绝对信号》在剧场上演,这部话剧打破了统治中国多年的“现实主义”美学,被认为是中国当代先锋话剧出现的标志。此后,所谓先锋话剧创作者——尝试表达时代精神、探索戏剧形式的人们——一直进行着艰难、断续的探索。这些尝试通常都要冒很大的风险,有体制的风险(话剧上演之前同样要经过审查),也有市场的风险(这是一种昂贵的艺术),而最大的风险来自自身头脑的禁锢,20 多年过去,创作者是否还能保持探索的力度,能否真正成为“时代神经的末梢”、发掘当代人的灵魂,并因这种力量把人们聚集在剧场,接受一次灵魂的洗涤?在这种时候,也许对先锋话剧做一个检视是必要的。主人公耀眼而清晰,林兆华——剧评家李静认为就话剧探索的严肃性而言,他是“中国唯一的话剧导演”,孟京辉——无论外界的褒贬如何,他把观众拉回了剧场之内,田沁鑫——性别赋予她激情和另一种思考的方式,话剧导演牟森——他一度被称为最先锋的话剧导演。我们为他们的努力和成就致敬——包括先行者高行健,同时也不应忘记,当代中国还没有产生出伟大的话剧作品。今天的话剧市场并不寂寞,在票务网站上,在街边的宣传画上,可以看到许多“时尚爆笑喜剧”、“都市情感剧”,尽管坐在剧场里,通常不知道这些“喜剧”的笑点在哪里,但一代观众已经成长为文化消费的主体。话剧,从当年尝试空间形式、讨论前沿命题的艺术形式,成为下班后减压发泄的小品。前述提及的四位导演中,牟森不再导演话剧;林兆华始终不放弃戏剧信念,观众也越来越少;孟京辉找到了一条轻盈、讨巧的方法,获
[顾玉玲]台湾国际劳工协会秘书长。长期投入外籍劳工(外劳)运动,2008年出版《我们——移动与劳动的生命纪事》,深入探讨外劳在全球化潮流下的生命故事。本书中《俊兴街224巷》节选自《我们》中的一章。 [哑河]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从事过报纸编辑记者、医生、保险、建筑工人、农民、社会工作和杂志编辑记者、策划、评论员等工作,正在创作《一个人的中国》。[刘晋锋]《新京报》编辑,热心社会话题,近来关注30岁女性的情感和婚姻问题。[周雅婷]80后记者,曾留学英国,研究人类组织行为学,最近的对象为“80后&富二代”的社会群体。现任职于《时尚先生》。[一谋]自由撰稿人。独立影评人。自言,所谓自由就是不涉足任何圈子。所谓独立就是不依赖这个生存。[杨宏伟]版画家,1968年生于天津。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他最近的个人画展是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离木》。本书中版画均为他的作品。[卢恒]摄影师,1970年代生于巴西。作品多出自在中国的长途旅行。曾举办《起程》个人摄影作品展。[高远]摄影师。1981年生于江苏。长于人物和报道类专题拍摄,目前正在拍摄一系列观念摄影作品。现任职于现代传播集团。[杨典]生于1970年代,执迷于诗、书、画等传统艺术,教授古琴。著有《花与反骨》等文集。[张大春]1957年生,山东人。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被誉为“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之一”。最新作品为2007年出版的《认得几个字》。[张铁志]政治与文化评论者,2004年出版《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2007年出版《反叛的凝视:他们如何改变世界》。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赖声川]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现任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及驻校艺术家。29岁开始剧场创作,被誉为“台北剧场最闪亮的一颗星”。[闹闹]电视媒体人,星座专家。她相信,星座是一种生活方式。她最近的一本书是《2010年星运魔法书》。
读书指南-精校版 本书特色 《读书指南》是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和《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的合集。前者介绍中国基本典籍,说明各书特点、读法,文字浅显简...
罗伊·麦德维杰夫(Рой Медведев),男,生于1925年11月4日,格鲁吉亚梯比里斯城人,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俄罗斯劳动人民社会党主席之一。在长达几十年...
《找灵魂》补遗-百家小集10 本书特色 邵燕祥在编著《沉船》《人生败笔》过程中,检点旧卷宗,有从1940年代到1970年代发表或未获发表的文学习作,其中...
社会学家茶座(第19辑) 内容简介 《社会学家茶座》既有正襟危坐、渊懿博雅之高文;也有谈古论今、回味绵长之小品;学界高人,文坛新秀,于斯雅聚;或冷眼观世,哀民生...
《红十字运动研究》2018年卷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展示了过去的2017年国内学术界在红十字运动历史和现状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观点, 所选的相关文章数十篇, 按内容...
纐纈厚,1951年出生于日本岐阜县,现任日本国立山口大学副校长,同时还担任日本东亚历史文化学会会长、日本平和学会理事等职。日本近代政治史、军事史学家。日本一桥大...
新号外1-写在新闻纸背面 本书特色 一套传媒业界和新闻院校师生必读的经验之书,也是普通百姓窥探“舆论喉舌”、“刀锋舞者”生存状态的揭秘之书。新京报经典报道精选集...
中国档案保护史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不断修改、充实而完成的。该专著是他多年来在档案保护史学方面研究的凝练与升华。全书以通史的体裁,从档...
有一片广袤的土地,从德国以东,跨越俄罗斯而绵延至近东,它始终让人感觉陌生,它被频仍的战火与灾祸撕裂。纳韦德•凯尔曼尼沿着当今在欧洲重新出现的壕沟长途跋涉:从他的...
启功全集-第19卷 本书特色 《启功全集》各卷文字均以规范简化字横排。不能按有关规定以简化字表述的古今专名、古籍原文以及作者习用的写法等,力求保持原貌,各卷统一...
舆图要录:北京图书馆藏6827种中外文古旧地图目录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前身)1997年1版1印★ 国图善本特藏部舆图组编纂★...
作品目录导论 一 考试、书籍与知识 二 研究史回顾 第一章 清代科举的知识规划、考试实践与士子群体的知识养成 一 “道一风同”:
新闻.如何改变世界-新闻影响力及深度效果研究 本书特色 《新闻,如何改变世界:新闻影响力及深度效果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市教育高地建...
从奴隶到公民 内容简介 这些遭受屈辱和痛苦的人是怎么挺过来的?19世纪60年代起,英、法、美先后宣布废除奴隶制,并赋予奴隶同等的公民权,为什么直到1963年,马...
《国学论文索引》全编-(全四册) 本书特色 《国学论文索引》全编(全四册)国家图书馆在1929-1955年曾编印过五编《国学论文索引》。这套索引收录1905-1...
辽代汉官集团的婚姻与政治 本书特色 由于《辽史》粗疏,辽史相关研究比较薄弱,近年来在辽宁省朝阳、阜新以及内蒙赤峰等地发现较多辽墓,并伴有墓志出土,为研究辽史提供...
刘师培与中西学术 内容简介 李帆同志的《刘师培与中西学术》,正是着重从学术的角度来研究刘师培。刘师培生于经学世家,自幼承传家学,少年时即“以绍述先业、昌扬扬州学...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研究与实践 本书特色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研究与实践》记述了北京理工大学团委在大学思想引领各项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从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
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有《传统,记忆与希望:鲁迅与批判历史意识》、《悲剧视角,创伤感觉,历史蒙太奇》、《以创伤基调的革命后历史:本雅明的启...
明清徽州灾害与社会应对 本书特色 吴媛媛著的《明清徽州灾害与社会应对》选取的区域是地处皖南的徽州地区,对该区域研究的一个重要优势就在于该地区除了留存有大量的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