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文史中国”丛书之一种,是专为青少年读者编写的通俗历史读物。全书通过不同侧面,用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对先秦时期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等百家争鸣的盛况进行了详细描述,全面展现了先秦时期思想开放、文化发达、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
《百家争鸣》:中宣部“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
《百家争鸣》主要内容简介:2005年,中宣部策划组织的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点出版工程——“民族精神史诗”全面展开。《长城丛书》之“文史知识”部分,又被吸纳为这项重大文化工程之一,并以《文史中国》为名,正式启动。
插图:商鞅入秦商鞅又名公孙鞅、卫鞅,是卫国破落贵族的后裔,喜好刑名之学,胸怀抱负。他先到魏国求仕,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为家臣,得到公叔痤的赏识。公叔痤病重,曾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但没有得到重视。公叔痤死后,商鞅西行人秦,四说秦孝公,最后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开始了秦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变法。李斯入秦公元前246年,一身尘土的楚国人李斯来到了秦国都城。李斯本为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人,为著名思想家荀子的学生。他曾担任郡中小吏,很不如意。他有感于厕中鼠与仓中鼠命运之不同,发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专门研习帝王.之术,学成后,审时度势,认为楚王不能成就大事,而东方六国都很孱弱,于是辞别恩师,西行人秦。投到丞相吕不韦门下为舍人,后被任为郎,得到秦王赢政的重用,他劝说秦王嬴政(即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一统天下,被任命为长史,秦王采纳他的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诸侯,离间六国君臣。秦王十年(前237),下令驱逐六国客。
洛阳出土墓志卒葬地资料汇编 内容简介 片断:宣武村后记:9年,我们在修改、增朴《洛阳出土仄代墓志目录》一书的过程中,就有了特墓志中墓主人的卒葬地收录整理出版的想...
虚室止止集 本书特色 陈支平编写的《虚室止止集》共分为四卷,分别 为经济史研究、闽台历史文化研究、思想文化及其他 和方法论笔谈。在卷一至卷三中,作者以其深入细致...
抗战十五年·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 本书特色 认识昨天,才能在战争之前,避免战争的发生,才能在战争发生后,赢得战争。从那一时期的影像中,我们看...
欧洲文明的经济与社会基础-(全2册) 本书特色作者通过掌握新的研究方法和材料,反驳了传统的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与罗马之间关系的史学理论,重新揭示了罗马与日耳曼这两个...
想了解一个国家的特点,身为外国人好像有所助益:还有谁比法国贵族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更明白美国的特性呢?死于200
《Prometheus监控技术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重点阐述云计算时代监控系统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Pr
索恩罪行与沉默/直面耶德瓦布内犹太人大屠杀 本书特色 荣获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大屠杀类别) Winner of the National Jewish Book...
《庆历四年秋》内容简介:一次小小的酬神聚餐,引发了朝局的轩然大波,背景是北宋中期的庆历新政。作品展示了从宫廷到市井广阔的生
中亚通史-(现代卷)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的独立,中亚问题开始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虽然近年来国内也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研究中亚政...
左传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本书特色 朱文叔编著的《左传故事》内容介绍: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女娲造人、刻舟求剑、苏武牧羊、美人计、...
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苏门答刺古国考 本书特色 《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主要对我国史地方面的外国语译名作了研究、考证。《苏门答剌古国考》根据中国古籍、马...
《文明的故事3:恺撒与基督》内容简介:《恺撒与基督》,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3卷。罗马帝国的灭亡既非由于
《跨文化研究(2019年第2辑/总第7辑)》内容简介:本书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其主旨是瞩望
《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内容简介:在盟军轰炸德国期间,文化珍宝的损失比家园的毁灭更让希特勒痛心疾首。希特勒的幕僚对这个事
钱其琛同志是国际政治舞台上深孚众望的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他自上世纪中叶即投身中国外交事业,今年3月,他退休后,以半年时间把
《江村经济》内容简介:☆中国社会学奠基之作,社会学泰斗费孝通实地调查研究经典。费孝通先生家人授权出版。☆在江村读懂中国的乡
继击败前任首相、战胜英国国王之后,弗朗西斯•厄克特的声望抵达巅峰,即将成为英国历史上连任时间最长的首相。而随着年纪增大,政
我们.PEOPLE.2011.3.25民间记忆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时代的浓缩,一份珍贵的纪录。《我们·PEOPLE:2011.3.25民间记忆》从全国各地的摄影...
《敬业乐群》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中的一种,着眼于敬业乐群这一重要的价值取向,编选中国古人关于敬业、乐群方
这本中国史探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诸多基本问题,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文化、经济、社会、对妇女的态度、对外政策、移民以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