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百岁文化老人、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刘绪贻教授的口述自传,一个动荡世纪的个人记忆。平静严密的文字下面是历史变幻的波澜与社会、民族、群体、家族及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奋斗、求索的人生轨迹如映画展开,大量现代中国的文化名人、政界名人的身影、性格、事迹都在此浮现,各种理想、主义和政治、观念的冲突,也披露笔端,一个更真实的现代文化生态让人感慨低回不已。
如您所见,这是一本口述历史作品,采用口述历史访谈的方式完成。
所谓口述历史,按照《大家来做口述历史》一书作者唐纳德·里奇先生的话说,就是“以录音访谈(interview)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
所谓口述历史访谈,同样按照唐纳德·里奇先生的话说,就是“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者(interviewer)向受访者(interviewee)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记录下彼此的问与答”。
(节选一) 再谈谈我对学生运动的态度问题。如前所说,我虽爱国,但一向不问政治。进清华以后,政治却来问我。我属于清华大学第十二级,成立级会时,我意外地被选为级会干事。事后我想,其原因有二。首先,当时左派学生在清华占绝对优势,我是公费生,家境清寒,受左派学生青睐。其次,我的省高同学杨学诚、傅国虎都是清华中共外围组织民族先锋队骨干,杨学诚更是清华地下党的领袖之一,很可能是他们推荐我的。不过,我当时仍然不想参加政治活动,被选为级会干事后,虽一再接到通知,我却从未参加级会工作和活动。但是,我虽不以某种组织成员身份参加政治活动,从政治倾向来说,我是站在左派学生一边的。我也常常以一个中立者或旁观者的身份,参加各种报告会、座谈会、讨论会;阅读校园内的大字报、小字报。有几件事情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记得。西安事变后,有一次,我参与了在作为学生活动场所的“同方部”举行的座谈会,主要讨论应该如何对待、处理蒋介石的问题,并预测其结果。学生们请了两位学术思想对立、政治态度也有差异的冯友兰和张申府两位教授作为嘉宾。经过激烈争论后,同学们请他们两位发言。张先生曾是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并曾代表中共接受朱德入党,此时已脱党,但仍相信共产主义,平时积极支持进步学生运动,在“一二?九”运动中坐过牢。他发言时情绪激烈,声色俱厉。他极力主张杀掉蒋介石,并预言蒋介石一定会被杀。冯先生在学术思想上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不相信唯物论,但他去苏联参观后回校作报告时,却热情赞扬苏联社会,并认为唯物论不可轻视。他曾因此报告坐过牢,是梅校长保释的。他发言时情绪平和,慢条斯理,虽然不求出语惊人,但逻辑性很强,娓娓道来,很有说服力。他认为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看,为了抗战的利益,绝不应该杀蒋介石,蒋介石也决不会被杀。后来的事实证明,张先生的发言错了,冯先生的发言却对了。也是在西安事变之后,当蒋介石获释返南京时,右派学生趾高气扬,乘势搜查了左派学生组织的办公室,并将抢来的左派出版物堆在大操场上焚烧。我的宿舍窗户正对大操场,除看到这个场面并为左派学生抱不平外,还看到两派学生的斗殴。后来了解到,右派学生何炳棣打了左派女同学黄绍湘。如今,这两位同学都已成为著名学者;何是美籍华人,在美国史学界颇有声望。2005年,何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读史阅世六十年》一书中,对此事做过解释,但我觉得说服力不够。
刘绪贻,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1913年5月13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罗家冲,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1938年下半年起在西南联大师从陈达、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学习社会学,1940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并在当时国民政府机关任职,1944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1947年获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武汉大学副教授,旋升教授,是我国早期的社会学家之一。1949年作为进步教授,担任武汉大学协助接管委员会主席,参与了武汉大学的接管。解放后主要从事美国史研究,创建了全国两个美国史研究室之一。他著作等身,史论结合,在学术界产生极大反响,蜚声世界,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就是与杨生茂共同主编的六卷本《美国通史》,被誉为“美国通”。美国总统老布什曾致函感谢他“为增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了解所作的努力”。
余坦坦,《长江日报》主任编辑,江汉大学城市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吴建民传 内容简介 为什么要看《吴建民传》:看一个新中国成立时年仅十岁的普通少年,如何在党的培养教育和自己的勤奋努力下,成长为魅力外交家,创造出卓尔不凡的业绩。...
金庸传--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 本书特色 八十岁的金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有人说他是“文坛侠圣”,有人称他为香港“良知的灯塔”,也有人认为他一钱不值。其实...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萧乾-漂泊者在路上 内容简介 萧乾:漂泊者在路上》,李辉著,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图书之一。本书描写了萧乾作为新闻记者漂泊的一生和他的文人生涯,还...
胡林翼家书 本书特色此书是胡林翼写给家人的信件,其内容包含教子、休养、婚姻、政治、才学等十几个方面,层层论述,纵横捭阖,站在道的高度,解答了人生方方面面的问题,...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及艺术追求和实践的回顾,分两部分,上部以“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为题,记述了作者的成长、求学等等;下
梵·高传【精装】 内容简介 《梵·高传》为文森特·威廉·梵·高的书信体自传,内容为梵·高按照时间顺序写给弟弟提奥的书信,书信中具体反映了梵·高的画作的创作过程、...
重品梁实秋 本书特色 一个作家的人生,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状态的缩影。作者王国华利用数年时间研读梁实秋作品,梳理和打量梁实秋,对这位曾经毁誉不一的著名作...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本书特色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 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为吾图撒合里。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
一生家国:李光耀传奇 本书特色 李光耀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名人,不仅仅因为他是华人,还因为他是世界瞩目的政治领袖。但中国人对李光耀的了解但仅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领...
《华与华超级符号案例集2》内容简介:同一个创意套路又诞生上百个经典案例,20年来不断创新推动中国各个行业。洞悉传奇公司华与华不
五城记(英文版) 本书特色 《五城记》是英国外交官,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凯瑞·布朗(Kerry Brown)的首部自传体作品。该作品讲述了凯瑞&mid...
世界音乐巨匠-肖邦 本书特色 7岁举行音乐会,16岁作出名曲,21岁在巴黎一举成名。尽管在异乡的漂泊已成传奇,心中却永怀着对祖国挚热的爱。世界音乐巨匠-肖邦 内...
《王羲之兰亭序四种》内容简介:东晋永和九年(三五三)春,王羲之与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上巳修禊之会,王
“横站”:鲁迅与左翼文人 本书特色 说起鲁迅与左翼文坛的关系,我们就会想起“革命文学论争”、“两个口号的论争”等。论争是由人挑起的:说到“革命文学论争”,就离不...
《小出纳的自学成才笔记》内容简介:本书以故事和图片的方式,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出纳工作的方方面面,书中呈现了“我”从一个刚刚
《昨日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内容简介:这部回忆录从一位欧洲知识分子的视角再现了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梦鞋匠 本书特色 这是有关一个意大利鞋匠的生平故事。作者之所以细述自己的事业,只因他的毕生理想--那份教他不能自己地献身的工作--才是他*擅于向大家诉说的故事。...
《瞧,这个人》内容简介:尼采在临近精神崩溃时,用纸和笔回顾了自己“超人般”的一生:如何与大音乐家瓦格纳相会、相知又决裂;如
陈夏红2009年4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百科史学”丛书,隆重推出了曹汝霖的回忆录《曹汝霖一生之回忆》。该书此前只在港台地
《今天也要对自己好一点》内容简介:因为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而自责很久? 可以原谅别人的错误,但面对自己却自责不已? 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