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梦溪的出版概况多以学术专著居多,随笔杂文基本散见于报刊,结集成书并不多见。因此,《书生留得一分狂》稿若能如期出版,当会给作者乃至读者的案头增添一本另种体裁的书。
其实,读罢书稿所收文章,明显感到大多已是在报纸、杂志、图书里发表过的文字,或以访谈纪实、或以游记、或以人物评传、或以社会现实点评等形式出现。尽管如此,我以为将它们结集出版也是有价值的。首先,往大了说,这些文章无论是对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还是对经济腾飞已在世界经济体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当今的中国的文化建设、国人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都有不过时的作用;其次,对现今人们普遍感到浮躁情绪比较盛行的学术界,这些文章有利于指导学者们踏下心来做学问;第三,从这些文章中可以领略作者严谨及负责任的做学问的态度,比如对近些年国内盛行的国学热、国学大师现象,本书稿作者一方面十分赞赏像于丹这样的教授将《论语》等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粹大众化,另一方面又尖锐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国学大师”不是随便就可以提的,更不是随便就可将谁谁谁封为国学大师,具有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中国,国学大师又有几个?第四,这些文章记述表达逻辑性强、写作具文采,尽管论述性特点明显,但读来并不觉着枯燥。
本书书名取自书稿所收第二篇篇名;《书生留得一分狂》又取自作者访问美国女作家木令耆时在她家书房发现的一幅字中的一句,这幅字是由武汉大学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赠予。《书生留得一分狂》稿作者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对自己、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对书赠对象的一种期许--不算太高的期许,只希望保留一分可爱的狂气。”《书生留得一分狂》作者仅将此句提出作为书名,是自勉?更多的应该还是对整个中国文化人的一种期望吧。
《书生留得一分狂》作者刘梦溪的出版概况多以学术专著居多,随笔杂文基本散见于报刊,结集成书并不多见。因此,《书生留得一分狂》稿若能如期出版,当会给作者乃至读者的案头增添一本另种体裁的书。其实,读罢书稿所收文章,明显感到大多已是在报纸、杂志、图书里发表过的文字,或以访谈纪实、或以游记、或以人物评传、或以社会现实点评等形式出现。尽管如此,我以为将它们结集出版也是有价值的。首先,往大了说,这些文章无论是对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还是对经济腾飞已在世界经济体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当今的中国的文化建设、国人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都有不过时的作用;其次,对现今人们普遍感到浮躁情绪比较盛行的学术界,这些文章有利于指导学者们踏下心来做学问;第三,从这些文章中可以领略作者严谨及负责任的做学问的态度,比如对近些年国内盛行的国学热、国学大师现象,本书稿作者一方面十分赞赏像于丹这样的教授将《论语》等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粹大众化,另一方面又尖锐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国学大师”不是随便就可以提的,更不是随便就可将谁谁谁封为国学大师,具有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中国,国学大师又有几个?第四,这些文章记述表达逻辑性强、写作具文采,尽管论述性特点明显,但读来并不觉着枯燥。
“书生留得一分狂”波士顿郊外的女作家女作家的名字叫木令耆。她看上去一点也不狂,满身的幽雅淡如。我是说她家书房的一幅字,武汉大学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写的,是一首《 浣溪沙 》词:“丹枫何处不爱霜,谁家庭院菊初黄,登高放眼看秋光。每于几微见世界,偶从木石觅文章,书生留得一分狂。”第一二句枫霜、菊黄,都指的秋天,故第三句明点“秋光”二字。木令耆长期主持的一本刊物叫《 秋水 》,因此词的上阕似指书赠对象的事业成就和视野胸襟;下阕则是说作家的职业特点了:以小见大、草木皆可成文。“木石”连用,寓《 红楼梦 》“木石因缘”之意,大约是说秋水主人的作品,总不离一个情字吧。尾句是对自己、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当然也是对书赠对象的一种期许——不算太高的期许,只希望保留一分可爱的狂气。我和木令耆相识,是1992年的秋天。哈佛开“文化中国:诠释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应邀前往。临行前王蒙说有几张照片顺便带给她,于是会后的一天下午我们见了面。她开车到我的住地来接,然后进一家餐馆,边吃龙虾边交谈。没有陌生感,如同旧相识。后来她来北京,到过我家里,对我的书房有兴趣。这样一个云淡风清的人,居然不以我的书房之乱为意,也算识有别才了。1998年再次到哈佛,做访问学者,时间充裕,与木令耆有了更多见面的机会。一次是邀我去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看特展,还是她开车来接。尽管天空飘着雪花,波士顿人的雅兴丝毫未减,不仅博物馆前的停车广场早已没有了空位,对面的停车楼里也是车满为患,至于特展的票更是早已售罄。而时间差不多已经到了中午,只好退而求其次,以口福代替眼福。二楼的餐厅有各式品种的主菜和开胃菜,1992年童元方陪我享用过,至今还记得雪鱼和布丁的美味绝伦。没想到波士顿人吃饭的热情也如同看特展一样高涨,二楼已经没有了座位,排队等号也停止了。幸好一楼的咖啡厅还在供应,但仍需排队,足足等了一刻多钟,轮到了我们,木令耆叫了一个汉堡沙拉,我叫的鸡肉沙拉,以为谈话之助。当时正是克林顿因莱温斯基而狼狈不堪的时候,美国的电视、报纸争抢头条,每天都有惊人的报道。甚至,一位长相很不起眼的女士声称,其千金是克林顿的私生女,几天之后就要到白宫去寻夫认父,而且连孩子的照片也堂而皇之地登在报上,并说可以随时接受DNA检查。决心整治克林顿的议员们如获至宝,表示一定把这个意外收获查个水落石出。克林顿则说并无此事。我到美国不久就赶上这场花样百出的猫
刘梦溪,辽宁人,1941年生,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专业。后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暨《世界汉学》杂志创办人、主编,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专聘教授,文艺学学科博士生导师等。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研究方向为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要著作有:《传统的误读》(1996)、《〈红楼梦〉与百年中国》(1999)、《中国现代学术要略》(1997)、《学术思想与人物》(2004)、《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2004)、《陈寅恪与〈红楼梦〉》(2006)等,以及研究陈寅恪、马一浮的专题论文二十余篇和编著《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共三十五卷)、《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共十卷)等。
《文学不死(大家读大家)》内容简介:《文学不死》白先勇阅读其他文学、艺术文本之后,洞幽烛微而得的思考和研究结晶。“文学不会
艺林旧事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记述艺坛往事的笔记小品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作品涉笔成趣,文风简练含蓄,其文言与白话文字均至炉火纯青,笔墨舒...
Go to Gobi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大家良友书局出版★ 全书分为三个主题:以意志力跨越耐力极限的长跑,对逝去奶奶的怀念,以及作者亲身参与的乡村建设实...
《命运的重量》内容简介:《命运的重量——一个艺术家大半个世纪的人生自传》是一本个人的历史回忆录。董克俊,这位被美国的评论家
《珠江论丛(2017年第3辑/总第17辑)》内容简介:本书内容主要讨论了金融与房地产形势、中国明清海上力量的衰弱、人力资源管理的“
拜伦诗歌精选——名诗珍藏系列 内容简介 拜伦是伟大的诗人,又是伟大的革命家。他那些雷奔电激、波翻云涌的诗篇,在他生前便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他死后一百多年来仍在全...
《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膜工业卷》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之一,分三部分对中国膜产业发展现
夜来香花开的时候-季羡林随想录-九 内容简介 大德大智隐于无形,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
中国盒子 本书特色 《中国盒子》是杜君立**本随笔精选集,总共收入了25篇随笔、杂文和散文。这些文章写于2009年到2013年之间,*早发表在杜君立的个...
爱啊美啊人生啊 本书特色 石川啄木的三行短歌对日常生活,四季变化,亲友孩童,乡村风俗等均有独特的描写,并以细腻敏感的思绪对生活中的得到和丧失做出记录。作为年少病...
《卑鄙的圣人:曹操9》内容简介:一件件讲透,曹操收拾三国群雄的卑鄙、奸诈、狠毒计谋; 一页页浸透,曹操体恤天下众生的柔情、仁
唐诗与唐史论集 本书特色谢思炜所*的《唐诗与唐史论集》收入作者近十 余年来与唐代诗歌和唐代历史有关的研究论文。内容 涉及杜甫、白居易等人作品的诗体形式、诗歌语言...
肖开愚是最典型的90年代诗人,如果90年代诗歌能够在诗学意义上成立的话。由于对纤巧诗风的厌恶,也由于对"现时"所采取的乐观
清白家风 本书特色 董桥也是古稀的年岁了,但他的文章劲头不减,甚至是越来越老到,也越来越妩媚风流。董桥的《清白家风》,封面用齐白石国画小品,画的是白菜蘑菇,他说...
《微信小程序开发从入门到项目实践》内容简介:本书采取“基础知识→核心应用→高级应用→项目实践”的结构和“由浅入深,由深到精
生活的回忆-世界名著名译文库-泰戈尔散文选-全译本 本书特色 泰戈尔的散文创作内容涉及广泛,《生活的回忆:泰戈尔散文选》选取了其带有文学传记性的生活回忆、文学游...
《模型摄影与特效场景技术指南》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模型摄影器材介绍、模型摄影构图法则与布光技巧、模型特效场景设计、模
鲁迅与新时期文学 内容简介 本文概括新时期作家对鲁迅“承继式”、“文本式”、“消解式”三种解读方式;并重新梳理与界定鲁迅的“国民性”的概念;论述了文学功能由以鲁...
《手机废人》内容简介:“我已经彻底被手机绑架了!”“希望成为妈妈的手机!”“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低头玩手机”★被生活淹没、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在全面地考察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侨寄之地与设置经过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侨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