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渊雷医书合集》:陆氏学识广博,蜚声医界,提倡中西医汇通,对仲景学说能“用古人之法,释以今日之理”,且推陈出新.疗效显著。陆氏著有《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等书,以近代医学评述医经,独具见解。
《陆渊雷医书合集》内容简介:陆渊雷为近现代医家(1894-1955年)。字彭年,江苏川沙县人。自幼聪颖,攻习经学、小学、天文、历算,于医学亦多所涉猎,尝师事恽铁樵,并协助其举办函授学校,又执教于上海多所中医院校。后又与徐衡之、章次公等人创办上海国医学院,自任教务长。后又任学术整理委员,并创刊《中医新生命》及遥从(即函授)部。1949年后,又历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顾问、中医学会主任委员等。陆氏在学术上参汇中西两种医学,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之代表人物之一。
陆渊雷(1894-1955),名彭年,江苏沙县(今上海市川沙县)人。早年师从朴学大师姚孟醺治经学、小学,通诸子百家,工书法、金石,熟悉近代数、理、化、天文等近代科学,尤精于天文历算,并通晓英、法、德、日诸国文字。1919-1925年先生曾执教于多所大中院校,讲授天文、航海、国学等,授课之余,研习中医学术。其父震甫公,亦儒亦医,故陆氏早年就阅读古医籍,早岁问学于章太炎先生,1925年师从恽铁樵先生,并协助创办函授学校。1927年悬壶沪上,1928年先后任教于中医专门学校和上海中国医学院,1929年,与徐衡之、章次公一起创办上海国医学院,聘请太炎先生为院长,自任教务长。1932年办遥从部,创办《中医新生命》杂志,1931年后任中央国医馆常务理事,学术专任委员会委员等职。一直致力于整理和发扬中国医学,著述甚多,有《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陆氏论医籍》、《中医生理术语解》、《生理补正》及《病理补编》等。丹波氏云:温针,诸注欠详。王纶《明医杂著》云:问: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取效。答:古者针则不灸,灸则不针,未有针而加灸者,此后人俗法也。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温经通气而已。仲景楚人,此岂古温针之遗法耶。柯氏云:坏病者,即变证也。若误汗,则有遂漏不止、心下悸、脐下悸等证;妄吐,则有饥不能食、朝食暮吐、不欲近衣等证:妄下,则有结胸痞硬、协热下利、胀满清谷等证;火逆,则有发黄清血、亡阳奔豚等证,是桂枝证已罢,故不可更行桂枝汤也。桂枝以五味成方,减一增一,便非桂枝汤,非谓桂枝竞不可用。丹波氏云:坏,成氏读为古坏切,云为医所坏病也,乃似于义不稳,有太阳病为医所坏,转为少阳、为阳明者,则不得谓之为坏病也。《巢源》云:或已发汗吐下,而病证不解,邪热留于腑脏,致令病候多变,故日坏伤寒。《外台秘要》引文仲云:伤寒八九日不差,名为败伤寒,诸药不能消。又引《古今录验》云:伤寒五六日以上不解,热在胸中,口噤不能言,唯欲饮水。为败伤寒,医所不疗。《千金方》作坏伤寒,所谓败伤寒,盖是坏败之义。即坏病耳,当互证也。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不知者。伤寒因皮肤汗腺及浅层动脉之紧张,热血不得达于肌表,故恶寒而脉紧。紧者紧张,与弦脉稍近,非急速之谓。中风反之,故恶风而脉缓。恶风由肌腠疏松,不耐风袭之故。脉缓谓宽柔,非谓迟缓。伤寒之体痛,亦因发热汗不出所致(详二卷三十六条)。呕逆则为兼见之或然证,非正证,然亦可见正气有上逆之势焉。成无己《明理论》云:恶风则比之恶寒而轻也。恶寒者。啬啬然憎寒也,虽不当风而自然寒矣。其恶风者。谓常居密室之中,帷帐之内,则舒缓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当风。淅淅然而恶者,此为恶风也。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云:人之感邪气,其表虚泄而汗出者,名为中风,其表实闭而无汗者,名为伤寒。其实,受邪之风寒,不知果何如,只就其表虚表实,有汗无汗,而立其目,以为处疗之方耳。故不日此伤寒也,此中风也,而下名为二字,其意可自知也。渊雷案:风与寒皆为六淫之一,古人以为外感病之病原。考其实际,风乃空气流动之现象,寒乃人体之感觉,初非真有一种物质名风名寒者,人而客于人体也。所以名为中风,名为伤寒,亦自有故。《内经》之法,以寒属冬,以风属春,春主舒散,冬主敛藏,此固征诸外界事物而可信者也。热病之无汗者,肌腠收缩,有似乎冬之敛藏,且大多数发于冬日,故名之为伤寒。其有汗者,肌腠疏缓,有似乎春之舒散,且大多数发于春日,故名之为中风。《伤寒论》虽非《内经》嫡胤,要亦有其因袭之处,后人误以为真有风寒之邪。入而客于人体,非但违背事实,抑亦不知古人命名之意矣。此两条。言太阳病又分中风、伤寒两种,即所谓子目也。此所谓中风。绝非猝然倒地、口眼喁斜之中风,此所谓伤寒,亦非书名《伤寒论》之伤寒。猝然倒地之中风是脑病,此中风是外感热病,犹俗所谓伤风耳。书名《伤寒论》之伤寒,是广义的,包括多数急性热病而言,此伤寒是狭义的,亦是外感热病。故《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虽系伪书,然伤寒之中又有伤寒,即是广义狭义之别。可见伤寒之名,自古相传有广狭二义也。夫俱名中风,而有迥然不同之两种病,俱名伤寒,而有广狭不同之两意义。虽似漫无准则,但此等名称,有长时间之历史沿革,若欲率然重为订定,则尚非易易也。中风与伤寒,皆是太阳病,故皆见脉浮发热恶寒之证。太阳既必脉浮,可知中风之脉缓,是浮而缓,伤寒之脉紧,是浮而紧也。抑缓之与紧,是脉象,是指端之触觉,初学者骤难辨析。凡鉴别诊断,当取显然易见之证候,故中风伤寒之鉴别法,不在脉之缓紧,不在热之已发未发,不在恶风恶寒之异,不在体痛呕逆与否。而在病人之有汗无汗。且缓脉常与自汗并见。紧脉常与无汗并见。中风条固明言汗出,伤寒条则未言无汗,然而知其无汗者,以其言脉紧也。凡无汗之病人,其皮肤必干燥,若皮肤略觉潮润,或时时微汗出,即为有汗。中风伤寒,皆因抵抗病毒而发热。发热者体温过高,不适于生活。于是出汗以放散其热。是中风虽已发热,而调节体温之机能,犹未失生理常态也。伤寒则发热而不汗出,此必因毒害性物质影响,使皮肤汗腺失其调节之职,有以致之,故伤寒之毒,当盛于中风。临床上,伤寒之热度,亦高于中风。
作品目录内容节选:第一章 她抱着他的肩膀,不知能依赖多久的肩膀 叶小歌走进名家俱乐部大厅时,沙发上坐满了争奇斗艳的女孩。他
靈魂停駐在兩種身體中──靈妙體和肉身體。肉身體是由塵土與水所構成,所以會隕落、會死亡。但那些由細微如絲狀的思想、感受、振動所構成的靈妙體,則會繼續。這些由細微能...
协和临床用药速查手册 本书特色“临床有风险,用药需谨慎”,虽是套用其它行业的用语,对医生来讲,也同样为很好的警示。 另外,多说一句,手册可以做成电子版,但我更偏...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本名夏尔- 爱德华. 雅内莱(Charles-Edouard Jeanneret),20 世纪伟大的建筑师,也是优秀...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J.D)。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梅汝...
作者简介:橙乃真希:日本小说家,现居住于东京墨东区。从2000年起开始在网络上连载小说,在这段期间因《魔王勇者》实体书化而出道。兴趣是随手乱写些东西与沉浸在书中...
果树营养失调症原色图谱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果树氮、磷、钾、钙、镁、硫、硼、铁、锰、锌、铜、氯等元素营养失调症彩色照片170余张,直观地再现了不同果树营养失调症...
林少波,职业规划师。从事成功励志与职场生存的工作与研究,致力于为广大民众提供成功思维培训课程和员工培训服务。讲课风格以“情绪感染”、“气场吸引”、“思维带动”、...
刘静,被称为“军中奇才”。一生惜墨如金,只留下三部作品:《父母爱情》持续热播、屡破收视纪录;《尉官正年轻》被顶级影视公司近期巨献;《戎装女人》炙手可热;三部作品...
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是世界最受欢迎和最受尊敬的作家之一。作为世界顶尖企业和知名组织广泛使用的工作指南和培训工具,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一种...
吉姆•彼特瑞克沉迷于音乐已有四十五个年头,而他的旅程好像还刚刚开始。他单独或共同创作了大量Top 40热门单曲,例如与南方摇滚传奇.38特种手枪乐队(.38 S...
用照片和图画让“单位”看得见,让近80种单位带来具体的感受。单位是如何定义和命名的,节、马赫、加仑、桶、磅这些单位有什么方便?理解似懂非懂的单位,提高对数理化的...
作品目录序讲 现代画派及其先驱――古典派,浪漫派第一讲 现实主义的绘画――写实派第二讲 近世理想主义的绘画――拉斐尔前派,
Niccolo Machiavelli taught that political leaders must be prepared to do evil th...
精彩摘录他听见室内正在奏伦巴音乐,年轻人一个一个接龙跳舞,每人紧紧握住前边那人的腰,起劲地舞动。——引自第2页她不至于天
作者 | 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1751-1836)美国制宪会议代表,拟定“弗吉尼亚方案”,勾画宪法蓝图;数次重要发言,扭转会议进程;留下...
林毓生(Yu-sheng Lin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系教授、当代著名学者,1934年生于沈阳,原籍山东黄县,7岁时移居北平,14岁随家人迁入台湾...
蔬菜病虫害防治彩色图鉴 本书特色 杨军玉主编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彩色图鉴(精)》分为基础篇和各论篇。基础篇包括植物病害基本知识、昆虫基本知识和农药基本知识。植物病...
七月流火:双子女,型血,半宅属性,五月出生,生性乐天,其貌不扬,中等偏土,生活平凡,偶尔小资,喜欢看书聊天和聚会,热爱一切美食美景和美人,总的来说,是一个九十年...
编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