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中国: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看中国》: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a&Globalization)是由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所发起和海内外六家知名研究机构和学会参与支持的新型的中国与全球化研究智库。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吸引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专家参与,致力于研究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重要课题,为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战略性、可行性、及时性的建议和政策研究,成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高端国际智库,为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力争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提供独立、客观和有建设性的研究。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的研究重点包括:建言献策,国际问题,国际人才,可持续发展,企业国际化,华侨华商等领域。中心通过研究、出版、讲座、圆桌午餐和论坛等一系列的方式,研究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研究和政策对策,供国家和有关部门和机构采纳,成为中国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高层次的智囊团和思想库。
《建言中国: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看中国》主要收集了35篇主要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撰写的有关文章,围绕国内近年来一系列的热点和重要话题,分了三大部分。**部分是有关中国的人才和教育的话题,涵盖中国的人才引进与培养,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国留学人员与海归潮。第二部分是有关中国模式与中国形象,包括中国模式,中国的走出去与国际化,中国的国家形象与软实力的输出。第三部分是中国经济转型与对策,其中涉及了经济转型及对策,对付金融危机挑战等。
插图:人们说科技和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然而,技术与知识由人而来,为人所掌握,不过是人的创新和创意而已。人们说“货币战争”至关重要,掌握财富分配的金融最为根本,然而,所有的货币、资金以及实物,都掌握在人的手里,金融衍生物不过是聪明人的游戏。人们说能源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然而弹丸之地、四面受敌、不产几吨石油的以色列能够对抗中东石油国家半个世纪……许多国家还为落后寻找了人口过多、土地与资源均量少、国家发展起步晚、自然灾害多、传统文化不利于现代化等种种借口,然而,同样是起步较晚、非世界交通咽喉位置、人多地少、多火山地震同时资源贫瘠的日本,却依靠能揽全世界资源为己所用的人才资源,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人均收人一度高居世界第一。人才战争所争夺的对象,正是那些能够左右全世界经济、军事、金融、能源、科技等所有重要领域命运的顶尖人才。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大国首先是人才大国。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核心的生产力。世界银行一份报告就指出,当前世界工厂、土地、工具以及机械所凝聚的财富日益缩水,而人才资本对于一国的竞争力正变得日渐重要,在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美国,人才资本“与实物资本相比,重要性要高出三倍多”。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争夺高端人才的竞争才会日益激烈。截至2005年,全世界已经约有1.91亿人在出生国以外工作,地球上每3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是移民。在安哥拉、布隆迪、肯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塞拉利昂、乌干达、坦桑尼亚,33%—55%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已经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工作。而海地、斐济的比例超过60%,加纳达到83%。在中国、印度、俄罗斯,甚至都有超过50万以上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流失到西方发达国家。与此同时,美国仅仅在1990年到2000年间就接受了415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移民,欧盟当时15个成员国10年间也接受了200多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印度媒体就把这种“培养阶段”由本国投入成本、“产出阶段”却去了外国贡献的情况称为“奶牛现象”:牛的嘴巴在印度,吃的是印度的草,挤奶的却是外国人。很显然,人才流失是以削弱自己的方式去增强了对手,不仅仅是人才教育、培养、培训、替代成本的不可收回,还意味着经验、理念、技术、知识、资金的损失,最严重的是自身因此错过重要的发展机遇。一位加拿大经济学教授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掠夺最有才华的人,尤其是从小国、穷国吸引有智之士,可能会损及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出于最糟糕的考虑,可能会让这些国家一败涂地。”美国是全球人才竞争中最大的人才流入国,时至今日,美国大学37%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并非美国公民。在2006年美国专利申请备案当中,外籍居民在发明者或合作发明者中的比例已经达到24.2%。到2005年,全美各地由移民创办的公司已经创造了520亿美元的产值和45万个就业机会。
王辉耀,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商会创始会长及2005委员会创始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侨联华商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北京市政协顾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兼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加拿大西安大略 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的董事长。 曾任国家对外经贸部官员,加拿大驻香港领事团首席商务经济参赞,全球最大工程咨询公司SNC-Lavalin国际公司董事经理和世界第三大项目管理公司AMEC-Agral国际公司副总裁,并担任过GE、西门子、ABB、三菱、阿尔斯通等多家跨国公司的高级顾问。 在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上被誉为“新华商的代表人物”,被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杂志评为中国首届“中华海归十大创业人物”。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奋斗经历和发展轨迹,堪称开放式人生成功者的代表,《嘹望》周刊评价说:“王辉耀从北京到海外的远征,无疑是中国更加开放所产生的独特现象之一。” 在东西方沟通、国际商务管理和国际人才方面有着广泛的实践和研究,发表相关著作和畅销书多部,包括《我在东西方的奋斗》、《新华商之路》、《MBA通才之道》、《海归时代》等。
《布莱顿少年冒险团3:失落山谷的秘密》内容简介:菲利普、黛娜、杰克和露西安的朋友比尔邀请他们乘坐他的新飞机进行一次夜晚飞行。
邹容集 本书特色 《邹容集》由张梅编注,收入作者的代表作《革命军》及其他作品,包括零散诗文、书信等。另附录有“邹容史事相关报章材料”、“碑表传记”、“怀念诗文”...
突出部战役-希特勒的最后疯狂 本书特色 《突出部战役:希特勒的*后疯狂》:战争史专家精心撰写,详尽描述了惊心动魄的战场画面,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生动再现人类复杂...
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全三册) 本书特色 海军是一个国家保卫海疆权益的主要力量,我们国家也面临着海洋权益纷争的现实局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鉴古知...
民族主义:历史.形式.后果 本书特色 《民族主义--历史形式后果(阅读公共空间)》作者(汉斯-乌尔里希·维勒)在书中提出民族主义是西方特殊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下的...
形势与政策 本书特色 本书为“高等教育基础课通识课系列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外交等领域。同时根据形势与政策的变化,针对国内...
走向权利的时代(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对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的研究,书中共分六篇,分别是权利观念、权利保护机制、基本权利、特定主体的权利、乡民的权利、问卷调...
公民与文明社会 本书特色 《公民与文明社会》是以马歇尔在公民权利的历史发展方面开展的开创性工作以来有关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议题*广泛、*综合的检验。聚集于发达的工业...
二战秘史 本书特色 本书关注二战正面战场之外的历史,把目光对准普通人的战争经历。内容包括沦陷国家的抵抗运动、情报工作,也包括盟军国家后方人们支持战争的行为,更包...
《2023中国高职高专院校排名》内容简介:本书由全球知名的高等教育评价机构——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2023软科中国高职
虎贲独立师-国民革命军第82师抗战纪实 本书特色 本书稿以国民革命军第82师为主旨,详细叙述了该师从建立到发展壮大、历经数次内部变革、领导层数度易人、英勇抗战及...
起点-亲历中国改革开放 本书特色 这本书里所选的文章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中一个又一个重大事件,发表于著名的历史类杂志《炎黄春秋》。《炎黄春秋》是追求历史真实的刊物...
《边地寻踪》内容简介:由于边地往往处于不同国家、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传统的交界之处,边地的生活景观和文化景观与内地相比,具有
唐宋变革期枢密院研究 内容简介 政治体制上的变革是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书以中晚唐、五代、十国、北宋前期作为一个唐宋变革期,在这样的时空之内观察枢密...
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 本书特色 富有启发意义且文采斐然的作品,这部著作呼吁要拯救我们现在所居住的这个世界。——《纽约客...
变迁与交融-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张世友编著的《变迁与交融》的特点在于既有历史剖析,又有现实述论。就历史剖析而论,主要体现为我们从不同的历史...
党和国家知名文献出台记-读懂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的文治史 内容简介 《党和国家知名文献出台记》所涉及的33篇党和国家知名文献,上至20世纪30年代,下止20世纪90...
《etcd技术内幕》内容简介:etcd是一个可靠的分布式KV存储产品,由CoreOS公司开发,其底层使用Raft算法保证一致性,主要用于共享配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内容简介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分上、中、下三册。本书为下册,时间从一九九六年三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后,以一九九七年九月党的...
列宁选集-2 本书特色 《列宁选集》第三版同第二版相比有较大调整,力求以更加合理的结构和精审的编目,完整准确地反映列宁思想的精华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