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美学,也称存在论美学,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是后实践美学的代表性主张之一,它力求在外来因素的纵横交错中,追问与把握美的本真的存在。本书从存在美学得以开启与形成的思想环境和学术资源开始,廓清了围绕本体论与存在论问题产生的种种歧见,以便为美学的创建找到可靠的哲学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初步营造了自己的理论结构,诠释了海德格尔存在论中的艺术审美之思,界说了有关的基本规定,批判了世纪之交成为热点的审美主义,重建了美的信念。本书是国内**部对存在美学进行全面论述的著作。
《存在美学的构筑》:艺术体现出比哲学更伟大的勇气。哲学家下达过禁令:“一个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当沉默。”相反,艺术却要通过自己作品的开启,去把握无法言说的黑夜星光之闪耀。
《存在美学的构筑》内容简介:存在美学,也称存在论美学,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是后实践美学的代表性主张之一,它力求在外来因素的纵横交错中,追问与把握美的本真的存在。《存在美学的构筑》从存在美学得以开启与形成的思想环境和学术资源开始,廓清了围绕本体论与存在论问题产生的种种歧见,以便为美学的创建找到可靠的哲学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初步营造了自己的理论结构,诠释了海德格尔存在论中的艺术审美之思,界说了有关的基本规定,批判了世纪之交成为热点的审美主义,重建了美的信念。《存在美学的构筑》是国内**部对存在美学进行全面论述的著作。
针对这一说法的逻辑主义倾向,我指出,海德格尔存在论在方法论上是一种发展了的现象学,并着重对黑格尔的逻辑主义本体论进行了评析。至于现象学方法本身,尚未来得及给予充分的论述。现在苏文提出这个问题,倒不失为有益的契机,使得我们的讨论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展开。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对现象学的探讨将是把握存在论的一项预备性工作。然而上述这一重要的分歧点,即海德格尔存在论究竟是逻辑主义还是现象学的方法,苏文却奇怪地未置一词。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大谈现象学,不知能否认为他又倒向了我这一边。至少他没有附和朱先生,说抽象逻辑构造才是存在论的方法。那么,海德格尔现象学思想的确切内涵究竟是什么?苏文认为,“解释学化了的现象学才真正成为海氏存在论的方法”。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具有解释学的倾向,这一点世所公认。要提请注意的是,张文同样介绍了“先在性觉知”对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谈到了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质疑,以及时间性境域对存在绽露的规约性。其中虽未明确使用“解释学化”的字眼,但人们不难觉察到,在德国哲学传统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那种东西,即伽达默尔所谓的唯心论的“天真假定”,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中已荡然无存。不过,一般地谈论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解释学化”,还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容易把现象的意向性构成继续当做主体的一种理解的结果,当然现在这一主体的有限性和时间性得到了强调。
张弘,1945年2月生于浙江桐乡,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东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在辽宁师范大学任教,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包括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欧美文学史、中外文学关系史、比较文学理论及文化批判。出版专著《美之魅——2a世纪前的西方艺术和审美沉思》、《我心中的缪斯——西方文学经典的现代解读》、《临界的对垒——1989--1999学术文化论集》、《中国文学在英国》等六种,译著《阐释学与文学》、《中世纪的知识分子》等四种,在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有关海德格尔与存在论美学及其他主题的学术论文80余篇。专著和论文分获教育部和上海市奖项及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
《敬虔生活原理》包含了1559年最终版《基督教要义》的基本框架和要素,对使徒信经、十诫和主祷文进行了清晰的解释。它不仅能够帮
李泽厚对话集-浮生论学 本书特色这是“小老乡”陈明“勾引”出的李泽厚思想读本。 完全实录,真实现场, 这里有生活中的李泽厚, 这里有真性情的李泽厚, 这是...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五章,对古代印度的社会与宗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汉代至清代佛教的兴衰变迁;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现状与思考;以及亚...
大家手笔 本书特色 该选题源自2013年8月人民日报开办的一个品牌栏目,赢得了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好评。由任理轩主编的《大家手笔》包含内容相当丰富,囊括经济、政治、...
华夏文库 儒学书系 国家情怀 儒家与族谱 内容简介 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族谱依然被今人关注着。它与正史、方志并称为中国古代历史的三大支柱。在历目前,它发挥着保存...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下卷) 本书特色 罗素《西方哲学史》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关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的成果,代表当今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儒学问题研究的富有创新性的高水平...
闲暇(文化的基础) 本书特色 越是反复细读皮珀这本书,越是感觉这实乃一本充满真知灼见的智慧之书,他以言简意赅的笔调点出我们早已忽略多时的生活道理:如何追求并擅用...
上帝国的信息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的构成与其原初的目的分不开,其着眼点不在讲解新的东西,即笔者尚未讲过的东西,而是对构成笔者的思想与意愿、信仰与希望的内核和重点作...
1939年,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受聘为复性书院主讲,总持讲学事宜,复性书院设在四川省乐山县乌尤山的乌尤寺,风景绝佳。复性即复明
王闿运辑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王闿运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经学方面有《春秋公羊传笺》《论语训》等;史学方面有《湘军志》《湘潭县志》;文学方面有《湘绮楼诗》《湘绮...
本书共九卷,分内、外两篇。内篇三卷,讲《河图》、《洛书》与阴阳、八卦、五行的关系;外篇六卷,讲《河图》、《洛书》在诸多领
出版说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在日本发展、壮大和向帝国主义转变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产业工人的出现
本书收录了儒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在复性书院讲学期间答复院内、院外学者的书信,以及平时对学生的示语和批语,是先生教育实践的重要
受益一生的北大国学课 本书特色 文思主编的《受益一生的北大国学课》精选了章太炎、吕思勉、刘师培、鲁迅、梁启超等学者的作品或演讲录,入选的这些学者或者是曾在北大学...
卜筮正宗 本书特色 《卜筮正宗》,清人王洪绪辑撰,宏道堂梓行,十四卷,十四册一函全。半页九行,每行二十字。书页宽大,左右双边,版心单鱼尾。《卜筮正宗》是...
周易文化大学讲稿 本书特色 《周易》素称“群经之首”,影响中国思想文化数千年。其文辞之晦涩,令人望而却步;其思想之宏大,又令无数士人、学子竞相钻研,其著作浩浩不...
本传记由曾任山西大学西斋总教习的苏慧廉教授撰写。他作为李提摩太的亲密朋友和同事,从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出发,写出了这位
中华圣贤讲什么 本书特色 《中华圣贤讲什么》为概述古代圣贤思想或学说的普及读物,采取总-分-总的叙述方式,由“儒道为中国文化的主体”(赵...
《虚云老和尚法汇》凝聚其毕生佛学思想,内容丰富,虚云和尚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内容有:元旦上堂、元宵、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