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选题源自2013年8月人民日报开办的一个品牌栏目,赢得了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好评。该书包含内容相当丰富,囊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领域,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为主。特色是鲜明的,作者都是已知的大家、欲知的大家和可知的大家。基调属主旋律,推动时代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展现理论自信,彰显学术繁荣;体现问题导向,针砭时弊,回答现实问题,有所创新和突破;文风多为“短实新”,一篇千把字,一事一议,精耕细作、逻辑井然,语言尽可能轻松活泼;刊行在“新闻纸”上,讲时效、增时效,是“微时代”难得的“悦读”佳品。
该选题源自2013年8月人民日报开办的一个品牌栏目,赢得了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好评。由任理轩主编的《大家手笔》包含内容相当丰富,囊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领域,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为主。特色是鲜明的,作者都是已知的大家、欲知的大家和可知的大家。基调属主旋律,推动时代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展现理论自信,彰显学术繁荣;体现问题导向,针砭时弊,回答现实问题,有所创新和突破;文风多为“短实新”,一篇千把字,一事一议,精耕细作、逻辑井然,语言尽可能轻松活泼;刊行在“新闻纸”上,讲时效、增时效,是“微时代”难得的“悦读”佳品。
左读右读冯友兰-一代哲学大师学问世界的新透视 本书特色 论究新知,榷商国故,解读冯友兰学术世界的真实底蕴; 推本求原,核始要终,透视冯友兰学人世界的分际脉络; ...
精神科学引论:第一卷 本书特色 《精神科学引论(**卷)》是狄尔泰系统论述其所创立的“精神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代表作品。19世纪末,欧洲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对自然科...
生活中的逻辑学 本书特色 《生活中的逻辑学》一书主要是从社会生活中选取成功与失误的许多典型事例,进行逻辑分析,用具体事例说明逻辑推理的无穷妙用,深入浅出地教会我...
主体生成论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针对国内外哲学界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对置起来,将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实践对置起来的做法,针对“主体死亡论”,在中...
哲学.语言与生活-论维特根施坦的语言哲学 内容简介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教育也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高阶段。博士论文则是博士研究生成果的*后集成。博士论文是如何写成...
六祖坛经 本书特色《六祖坛经》记载了一位觉悟者的开示,惠能觉悟了本来具足的佛性,释迦牟尼在觉悟之后,感叹原来众生都有这个佛性。对不再满足于富华人生、发愿了生死的...
王蒙-庄子的快活 本书特色 《庄子的快活》:老庄不能当饭吃,但是可以当茶喝,当清火消炎药或者当仙丹服用。培养一种“无穷感”,这不是忽悠,而是扩充心胸的必须。为什...
本书作者既联系尼采的生平和写作等传记性因素同时又超出这些因素来理解尼采,探讨尼采个人性哲学思考的普遍的意义。在他看来,尼
实践与真理-认识论研究 本书特色 本选题是陶德麟先生认识论研究方面代表性文章的结集,共分四部分:*部分“真理标准问题探析”收录1978年...
杜威从1903年后开始转向实用主义,在此后的整整半个世纪时期内,正是美国工业化运动蓬蓬勃勃进行的时期。杜威的《哲学的改造》一
审美现代性批判 内容简介 现代性是当代思想界的热点问题,它关涉到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审美现代性批判》确立了一个批判性的视野,从现代性的问题史入手,以启蒙现代性...
混沌状态的清晰思考 内容简介 混沌理论代表了当今科学家对于世界的*新看法, 它不再如牛顿认为的那样明确和有序, 整个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与随机性。作品在详细介绍了...
喜舍-智慧之法 本书特色 无数读者期盼已久的励志经典;丛书全球销量逾二百多万册。喜舍-智慧之法 内容简介 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
孔子的活法:《论语》里的人生之道 本书特色 《论语》的思想代代相传,它已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中,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生活中的...
生活在战争不断的以色列国土上的以色列人,他们关心战争和冲突,也关心证券和经济。新一代以色列人可以抛开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在香港市區林立的唐樓中,分布著一批俗稱「道堂」或「道壇」的宗教組織,從事「扶乩」這一中國古老的降神術以及誦經活動。這類屬
道德经释义(修订版)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传统文化爱好者,哲学爱好者、研究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会让你想起仙风道骨的老子,还是想起摇头晃脑的...
这是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绝学,当你捧读本书时,你已经站在人生的高点上。凡是按《止学》要旨去做的人,均获得了出人意
isbn: 9787542630971作者简介 威廉·文德尔班(WilhelmWindelband,1848—1915),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创始人...
英文版总主编托马斯•奥登(ThomasC.Oden),生于1931年,分别于1958、1960年获耶鲁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古代基督教研究方面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