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内容简介:在法国众多的出版社当中,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不算是经济实力*强的,也不像拉鲁斯、伽利玛出版社那样在某一方面特别权威,但它无疑是法国*有活力的出版社之一。它总是四面出击,显示出罕见的胆识和惊人的勇气,在文学、社科、教育、少儿、译著等方面都作出了骄人的成绩。这一切得益于创始人阿尔班·米歇尔(1873-1943)奠定的出版精神。他是个外省乡村医生的儿子,十八岁到巴黎闯荡,在奥德翁剧院的走廊书摊当学徒。他研究每《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的特点和读者的心理,逐渐悟出了卖书的奥秘,很快从小伙计成了图书采购员,后来又被任命为巴黎*富有地区的书店经理。阿尔班·米歇尔是一个全能的出版人,涉足图书的各个领域:销售、发行、出版。他*显著的特点是具有灵敏的感觉,凭直觉发现写作天才。他认为出版业是一项快乐的冒险事业,而他久经市场历练的敏感眼光则使冒险频频取得成功;由他发现并出版的那些新作家,不断收获许多重要奖项:龚古尔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奖、费米娜奖……
据我们的长辈回忆,布尔蒙,那是上马恩省正中心的一个小镇,长期以来只有三个医生。他们既是接生婆,又是通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忠诚地充当各种角色。可以说,他们足以应付各种情况,因为最偏远的地方也有人赶到这里来看病。为了完全负起自己作为地域中心的责任,这个小镇还得关心周围民众的健康。一八六三年,当地的镇政府人满为患:三个医生死了一个,必须尽快另外找个医生来替代他。巧得很,车匠尼古拉说,他的表弟是个年轻医生,附近勒韦库尔人,愿意到他并不陌生的这个地方来行医。之前一直在孚日山区行医的弗朗索瓦·米歇尔医生,也许正等着命运的召唤,他身穿黑礼服,手提小皮箱,前来这座童年时期生活过的小镇。他洋洋得意地向妻子艾米丽和儿子乔治介绍这个地方。布尔蒙蜿蜒起伏,地处一座高山的斜坡上,下面就是层林叠翠的山谷,平原就像撞碎在悬崖下的海浪,突然断在了岩石跟前。古老的圣母堂庄严地耸起灰色的钟楼,如同平静的草原之海上的一盏航标灯。在十九世纪的时候,这个有七百五十人的小镇显得相当重要,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来参加每年定期举办的集市,活跃着全省的商业和农业生活。小猪集市,马集市,牲口集市,布尔蒙人那么喜欢集市,以至于该地区的人干脆把他们叫做“集市佬”!可居民们毫不理会这种嘲笑和嫉妒:他们自豪地冠以这个头衔,同情地望着在远处挤来挤去的人群。米歇尔医生慢慢地熟悉了他的病人:当然,主要是农民,也有几个拿年金的人,还有一小群警察和制蜡工。活可一点都不少,如果说布尔蒙的生活是惬意的,却也发不了财。病人大多很穷,他们往往送医生一只鸡或一只兔,权当医药费。善良的艾米丽马上就把这些东西拿到壁炉上去烤。这位新来的医生住在镇中心圣尼古拉路一座方方正正的大宅里。他很快得知,这座房子与当地的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人们激动地回忆说,夏尔·博杜安将军就诞生在那几堵寒冷的灰墙后面。这个出生贫苦的人在第二帝国时期建立了军功,让家乡的名字传遍欧洲。在布尔蒙的小酒馆里,人们常常围着酒瓶,讲述他在塞巴斯托波尔河的一座小桥上大败俄罗斯人的故事。大家津津乐道地重复麦克马洪元帅把这位勇敢的战士介绍给拿破仑三世时说的话:“像博杜安这样刚强的男人,不应该在宫中浪费光阴,而应该让他们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现在,将军出生的屋子里充满了孩子的叫声,继乔治之后,又诞生了费迪南和路易。米歇尔医生很快就成了一位显要人物,进了镇议会,与他的两个同事洛蒙医生和科林医生平起平坐。在他一九一五年去世之前,他一直是镇议员,严肃认真地研究林间小道、公共预算和路面滚压等问题。一九。八年,七十六岁的他甚至被选为镇长,当了两年后,他给省长写了这么一封信:“我年事已高,不再适合管理这座城的财政和镇里的事务。”他在布尔蒙镇长任内的最后一个决定,是购买美丽泉的源泉,美丽泉现在还给当地供应饮用水。一八七三年,镇议会曾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镇政府打算提供帮助,让死于阿尔及尔的博杜安将军的骨灰回归故里。这样光荣的任务,大家当然不会不同意。为了让英雄的亡魂能在家乡找到安息之地,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老兵的遗骸将被埋葬在村口,紧挨着其家族的农场。这对小镇来说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镇上的人都觉得站在高处就能感到远处吹来的历史之风。这一切,打乱了布尔蒙人平静的生活,却没让米歇尔医生操太多的心:就在一八七三年的七月二十九日,他的太太给他生下了第四个儿子,取名为阿尔班-儒勒。在同事科林医生和药剂师维尔曼的陪同下,当父亲的去镇政府申报了户口,圣尼古拉路的生活恢复了平静。几年后,又降生了第五个孩子,这回终于是个女孩,叫玛丽一路易丝。季节更替。冬天的雪把布尔蒙四周的草地从秋天的枯黄变得一片洁白,春天到来,又是绿草如茵。现在,米歇尔的孩子们每天上午都要经过崎岖的小巷,前往山下的男生学堂去读书。大的几个孩子显得挺有出息:乔治已经像爸爸那样对科学感兴趣了,路易和费迪南呢,他俩迷上了数学。只有阿尔班坐在乡村学校的课堂里感到厌烦。他透过教室里布满灰尘的玻璃窗,好奇地望着外面似乎充满了希望的世界。远处,可以看见龚古尔,就是那两个著名作家的老家;再远一点的地方,隐约可以看到巴黎公社女英雄路易丝·米歇尔诞生的弗隆库尔,她说不定还是家里的远亲呢!因为在那里的乡下,每一个村里都有米歇尔的远房表亲。这些名字让人想起文学桂冠和政治运动。与那些隐约可见而其实多为想象的沸腾生活相比,布尔蒙的日子似乎太单调乏味了。不过,家里有时会接待一位可敬的先生,他一头波浪形的头发,胡子又浓又密。这就是埃内斯特·弗拉马利翁。这位著名出版人的老家在蒙蒂尼一勒卢瓦,离布尔蒙二十五公里,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上马恩省,但常常回老家。由于思乡念旧,他经常回来拜访亲戚,看望留在当地的几个朋友。他喝着猪油汤,重温着乡村的快乐。他很小的时候就熟悉布尔蒙,当时他的外祖父母住在伊鲁德,离山谷只有一箭之遥。他多次到过外公位于山腰的葡萄园,永远不会忘记秋天的庆典,那是他童年最开心的时候:“人们收获着让你牙齿发颤的葡萄。收获葡萄的那个星期是多么快乐啊!接着,路易外公开始用葡萄榨渣,煮烧酒,蒸馏的味道让我们一个个都醉醺醺的。做出来的烧酒主要还是外公自己喝……”埃内斯特·弗拉马利翁……阿尔班常常在图画书的封面上看到这个名字。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书,晚上,父亲给他讲述,在离这里非常遥远的巴黎,那个严肃的人是怎样出版当代大作家的著作的:埃米尔·左拉、欧仁·苏、阿尔封斯·都德、埃克托尔·马洛……于是,这个常常盯着寸草不生的平原梦想的人,他脑海里的那个世界似乎越来越清晰。这位平和的客人给布尔蒙带来了一丝巴黎的骚动,他走了之后很久,人们还能在屋子里感觉到泰莱斯·拉甘、流浪的犹太人、达拉斯贡的达达兰的影子。阿尔班知道,所有这些文学人物的父亲,可以说就是这位严肃朴实的弗拉马利翁先生。
一口气读懂清朝12帝 本书特色 纵观历史,帝位之争无不是群雄逐鹿,烽烟四起,纵横捭阖,乾坤扭转。一朝为帝,权威之下有多少勾心斗角,暗潮汹涌,宫廷秘案,喜剧悲歌。...
刘源张自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本书特色 从被日本宪兵赶出燕京大学,到漂洋过海求学,再到15年后回归祖国开创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这一学科领域,刘源张院士的一生是一...
作者贝尔纳-加沃蒂(BernardGavoty,1908-1981)1976年当选法国艺术院自由院士。法国艺术院是法兰西学院下属五大学院之一。能当选
民国影坛的激进阵营 本书特色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曾经诞生过一群“风云儿女”,他们是艺术领域激进的左派阵营中的异类,是光影陆离的浮华世界中的波希米亚,他们之间的...
唐宋八大家--苏辙 本书特色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唐宋八大家”之一...
莫迪里阿尼被誉为意大利自泰波罗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他188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里窝那,1906年定居巴黎直至35岁去世。本书分为13个部
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 本书特色 姚金果编著的《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生动讲述陈独秀与前苏联、共产国际之间的恩恩怨怨。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
《地震三书》内容简介:《地震三书》是汶川大地震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的真实记录。收录了写于汶川5·12地震后两个月的亲历记《幸存者
罗素自传 第一卷-罗素文集-第13卷 本书特色 《罗素文集·第13卷:罗素自传(第1卷)》记叙了罗素在1872至1914年间的生活,其中介绍了他的童年时期的生活...
张宗昌全传 内容简介 袁世凯死后,在北洋军阀当中,就实力与地盘而论,张宗昌也就是一个二等军阀,但奇怪的是,中国有很多人知道他,即使不知道的也想了解他,不仅文人墨...
岭南谪宦寓贤 内容简介 陈荆鸿是岭南著名学者和报人,先后居广州、香港,深研明清至民国间岭南文史,名重一时,遗文集有《艺文丛稿》、《海桑忆语》等。今由广东人民出版...
阎锡山回忆录 本书特色 张殿兴和阎锡山编著的《阎锡山早年回忆录》自幼年生活起,止于袁世凯帝制失败,虽只有区区30余年的时间,但由于阎锡山耳闻目睹或亲身参与了其间...
不败战神岳飞-大名人 小故事 本书特色君天编*的《不败战神岳飞》介绍:嘭!正中靶 心!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岳飞连续出箭,箭壶 中剩余五箭连珠射出,不偏不倚全...
宋代人物论稿 目录 自叙卷一 开国之君:太祖与太宗关于宋太祖早年任职的三点考证试论宋太祖朝的用人宋太宗论论宋太宗朝的科举取士卷二 开国名相:赵普赵普早年事迹考辨...
李烈钧自述:1882-1946 本书特色 《人民日报近代中国人物自述系列》是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全景式精神雕像,让读者零距离触摸一个时代的脉搏与体温。个...
《巴尔扎克传》内容简介:在本书中,茨威格以小说家笔法记录了文坛巨匠巴尔扎克的一生。茨威格让我们看到一个籍籍无名的外省文学青
断桅扬帆:蒙冤二十五年的扬帆自传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扬帆从新四军到上海市公安局局长再到“潘扬大案”的传奇式经历,并收集了一些他的诗文。断桅扬帆:蒙冤二十五年的...
奥黛丽·赫本:永远的女神:图文典藏版 本书特色 她不仅改变了女性穿着的方式,更永远改变了她们的自我形象,扩展了美的定义。——纪梵希 奥黛...
逝不去的彩云-我与父亲孙犁 本书特色 《逝不去的彩云:我与父亲孙犁》中作为女儿、学生、读者,孙晓玲女士对作为父亲、导师、作家的孙犁先生的无距离接触、记述、揭秘,...
讲述自已与希特勒等纳粹党魁在战略上经生争执,每每与胜利近在咫尺,却又因最高统帅的"亲自指挥"而功败垂成----不知是该为他们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