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
一段用狂草挥毫才能写出的魏晋心事。关乎风流,关乎风月,关乎风骨。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读。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魏晋风骨化沉香
《魏晋风骨化沉香》内容简介: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一段用狂草挥毫才能写出的魏晋心事。关乎风流,关乎风月,关乎风骨。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读。
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曹植《洛神赋》(节选)建安,那段时光早已被历史深处的尘埃掩埋得不见痕迹,后来的人们只知道曹植最初见到甄氏,便被她把心带走。落入情海的人们总是忙着寻觅着前生的夙缘,他们希望姻缘能为他们带来今生的唯一,曹植与甄氏,这一对眷侣却是注定了前世有缘,今生无分。曹操的一旨命令,曹丕带着甄氏离开了曹植的视线。曹植黯然神伤,想想也有些可笑,曹植对甄氏一见钟情,惊为天人,但这或许都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历史上并未记载过甄氏对曹植有过任何的青睐,反倒是嫁给曹丕后,甄氏恪尽本分,为曹丕开枝散叶,生儿育女。这个女人拈花带笑,她的容貌倾国倾城,不然也不会被袁绍选为儿媳,可惜从来都是红颜多薄命,甄氏的荣华还未享尽,便因为曹操大军来袭而遭到了毁灭性的颠覆,当她蓬头垢面的出现在曹氏父子面前的时候,她应该不会想到她会俘获三个人的心。曹操爱占他人妇是出了名的,所以,对于污垢不掩芳华的甄氏,他也垂涎欲滴。只是可惜曹丕先声夺人,要求甄氏归自己所有,为了笼络人心,曹操只得忍痛割爱。就在父子二人上演这出好戏的时候,曹植在一旁早已是神魂颠倒。甄氏是乱世中随风飘零的桃花,在男人的掌心中被恣意繁复,一生难以做出自我的选择。但其实,反过来想,倒是男人在她面前不能自持,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独幕剧。他们对她的爱恋和宠幸完全是一厢情愿而已,谁又能知道这个女子内心爱的究竟是谁?曹植为她饮恨终生,就连诗词中也不乏怨妇思春的影踪。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妾身守空房,良人行从军。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孤鸟绕树翔,嗷嗷鸣索群。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曹植《杂诗》七首(其三)这首杂诗有人认为是曹植感叹自身时运不济的寄语情怀之作,也有人认为是一首怨妇思念远行丈夫的作品,更有人想这是曹植思念甄氏的隐晦之作。其实,欣赏诗歌,大可不必去穿凿附会,只要静静地体味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感便可以了。曹植的诗作虽然大多大气有余,但这一首却是幽思阵阵,织妇独守空房,对远在他乡行军的丈夫无限思念,就好像隐喻了曹植对于远在他方的甄氏的思念一般强烈。诗中的丈夫从军时日已久,妇人看着孤鸟离群索居,在树间低鸣,不觉感慨自身,也是此般无奈思情。曹植的心又何尝不是如此,而他所思念的甄氏在曹丕的后宫中也早已因为年老色衰,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而日益失宠。曹丕左拥右抱,哪里还记得这个当初为之倾倒的女子,后来更因为谗言四起,曹丕一怒之下将三十九岁的甄氏赐死,下葬的时候,“被发覆面,以糠塞口”,极为凄惨。曹丕早已忘记,死去的曹操更不会记得,甄氏是当初他们惊鸿一瞥的尤物,可是随着时光婉转,一切早已在锋利的时光刀刃下瓦解,不复存在了。唯独曹植,这个才高八斗、心高气傲的男人,无论是在荣华显贵之时,还是穷困潦倒之日,都没能忘记她,可惜一切随着甄氏的死亡而烟消云散,或者,即便甄氏活着,又能如何。曹继位后,对于曹植的防范并没有减弱,因为权力的过分诱人,亲情的成分便被迅速地略去。曹植一生多舛,他只有带着对甄氏的思念,在四处游荡时找寻下,那一点点的安慰。曹植和甄氏之间注定了是一场镜花水月的空想爱情,从来没有开始过,自然也谈不到结束。一切在曹植的《洛神赋》中被唯美地放大,也使得后人知道了这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女子,是如何占据了曹植的内心,久久不能释怀。她是曾经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女子,虽然很快便抽身离去,但曹植对甄氏的爱却并没有因此而搁浅,反而是如同涨潮的江水一般,年复一年地在高涨,最终泛滥决堤,淹没了过去的一片沧海桑田。曹植用他一生的才气和思念,为这样一个他不可能得到的女人写下了千古名垂的文章。正因为了有了曹植的文章流传,人们才不会再去考证父子三人争夺甄氏的可信度有多大,因为建安风骨,魏风骨韵,在甄氏的风情下,越发衬出了万种光彩。爱情就是这样可望而不可即,在地老天荒之后依然馨香如故,但却是一如既往地令人无法抓到,如同飞入云空的鸿雁,仰望令人心生寂静,但可惜的是,只能望着杳杳的空影暗叹蹉跎。“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一些人的心田播撒下情花种子之后,开花过后便永久荒芜。曹操的爱,好像玫瑰,浓香四溢却是可以开败再开;而曹丕的爱,如同昙花,一现之后便再无绽放;曹植的爱,无花可比,因为这份贯穿了一生的情怀,长过了任何花期。曹家父子在甄氏的这件事情上,谁都不是赢家,他们都输在了一厢情愿的大男子主义上,从来没有问过甄氏,“你爱的到底是谁?”甄氏的静默,让所有当局者迷,他们不会懂得这个女人究竟在心底蕴藏了怎样的情感。三国是一个男人的世界,那些男人的情爱与女人关联,却又关系不大。曹操一生拥有的女人让人眼花缭乱,曹丕虽然与甄氏共度过一段眷侣生活,但最懂得珍惜爱情的却是曹植,因为他始终没能得到爱情,所以,他才一直努力,翘首以盼,在他的诗作里,隐隐的永远藏着一份想要珍惜,却又无法珍惜的情感。站在时间的两端,中间横亘着无法跨越的河流,一端站着曹植,一端站着甄氏,曹植在深情凝视,而甄氏却垂首不语。回首,能看到多少往事,常言道失去之后才懂珍惜,但那从未获得过的爱情,又该如何去珍藏。
上官紫微,一介女子,遍行天涯,陋笔一支,踏雪寻梅,持灯幽会古人,优悠于莲花妙语,闲来敲棋子,幸觅得七分文意,三分灵气。
小说的背景放在民国时期,讲述一代棋王陶羊子在棋道上的修行,虽也不脱离作者描写细腻、文风平和、擅长绵绵阴柔的平常风格,但有
三个年轻人为寻找灵感,结伴来到阴气森森的祖宅围火讲述诡异故事。期间,遇见前来避雨的狱警马丽和刚刚出狱的小葵。借着雨夜,五
《玉台新咏》论稿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上下两篇,围绕《玉台新咏》文本及其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开展了专题研究,对《玉台新咏》的编辑理念进行了新的认识,揭示出《玉台新...
清代卷-中国诗歌通史 本书特色 “中国诗歌通史”共计11卷,分别是先秦卷、汉代卷、魏晋南北朝卷、唐五代卷、宋代卷、辽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现代卷、当代卷和少数...
风雅京华--古都北京的文学艺术 本书特色 《风雅京华:古都北京的文学艺术》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风雅京华--古都北京的文学艺术 目录 文学篇**章 早期北京地区的...
飞黄腾达:刚工作就获得百万年薪的秘诀 本书特色 美国*火爆的王牌电视NBC真人秀节目《飞黄腾达》**季冠军的经典力作美国亿万富翁、房地产界**人、《飞黄腾达》创...
方方,本名汪芳。1955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西省彭泽县。曾在武汉当过四年装卸工。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上大学前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之一,该书从意象诗学论、意象艺术发展论、意象艺术比较论三个方面较全面论述...
中国文学史话 本书特色 收藏价值:1.胡兰成巅峰之作,孔子子旧书网单本开价上千元,绝版20多年的经典之作,纵论文学、科学、哲学、佛学,究天人之际,穷东西之辩,代...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本书特色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樊骏先生曾提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的问题后。这个命题,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
吴敬梓评传 内容简介 陈美林教授潜心研究吴敬梓几近二十年,先后出版了《吴敬梓》等著作,发表了《论儒林外史人物进退场》等有关《儒林外史》研究论文四十余万字。现又推...
本書收錄了余華的十二篇短篇作品,這裡的作品是與現實最為接近的,它是最令人感到親切,但也是最令人感到不安的,余華發現自己的
楚辞发微 杜庵说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离骚发微、九歌发微、九辨发微等内容。楚辞发微 杜庵说诗 目录 楚辞发微离骚发微九歌发微九辩发微杜庵说诗卷一卷二卷三卷...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在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来源和话语空间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系统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历史语境、整体风格的...
花园街五号 本书特色 叩开一幢建筑物的大门,也就是打开一部沉重的历史。花园街五号,这幢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物,是这座城市的数一数二的住宅,在不同年代中,先后居住过的...
推理心理学-理论和历史的视角 内容简介 《推理心理学:理论和历史的视角》旨在将西方学术界在这一领域产生的新思想、新理论乃至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介绍给国人,期望对国内...
《现代画家》(1843-1960)是一部杰出的艺术评论作品,它的面世引起了艺术界、学术界强烈的轰动。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从文艺复兴到
20世纪中国文学原理关键词研究 本书特色 盖生所著的《20世纪中国文学原理关键词研究》是以自20世纪初开始到当下的各种文学原理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文学原理教...
红楼解梦(红楼史诗) 本书特色 《红楼梦》一书犹如正反两面皆可照人的“风月宝楼”它既有正面(小说),又有背面(历史)。脂砚斋:“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
钱钟书谈艺录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成为当代显学的“钱学”的名著之一,为读者所爱读。但对一般读者说来,阅读这本书,还需要作些辅导,因此,我们编这本〈谈艺录〉读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