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上海: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以清末民初的上海为重心,考察近代中国城市在走向现代的历史行程中所产生的急剧变化和所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晚清上海: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之中多篇文章皆以“人”为本位,包括城市的管治官员、士绅、商人,以及一般市民,注目点是他们在大时代中所作的调适。除此以外,贯穿《晚清上海: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的还有一个“空间”的概念。在近代各种变迁冲击之下,在上海这个城市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其“公共空间”也相应地出现了很大变化。《晚清上海: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以“衙门”(以上海道台为中心的道署)、“会馆 / 公所”、“局”、“堂”等作为考察的对象,分析新旧、中西、传统与现代、本地及外来各种力量对这些“空间”带来的变化,由此对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城市的转型提出一个较为新鲜的看法。
《晚清上海》以“衙门”、“会馆/公所”、“局”、“堂”等作为考察的对象,分析新旧、中西、传统与现代、本地及外来各种力量对这些“空间”带来的变化,由此对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城市的转型提出一个较为新鲜的看法。书中包括了:上海开埠后广东帮与宁波帮的竞争、清末上海的文化张力与“双视野人”等内容。
我对近代上海历史发生兴趣,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在香港中文大学念研究院的时候。那时我醉心于中国近代史,但学不专纯,好多务杂,而尤喜欢读野史稗史。其后得王师德昭指导,才较为专心学习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并在此一范围寻找硕士论文之研究题目。硕士研究两年的成果,便是我的**本学术著作《林乐知在华事业与(万国公报)》(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林乐知(Young J.A1len)是19世纪中叶由美国到中国去宣教的传教士。他的大半生都在上海度过,主要是传教、兴学和办报,也间接参与清末的洋务运动及百日维新,对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变及现代教育、出版业的发展与推广有很大的贡献。本书中的一篇有关林氏创办中西书院的文章,就是从当年的研究衍生出来的。
研究林乐知对我个人的学术之路影响甚深,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另一方面就是上海研究。关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相遇,以及其在近代中国历史行程中所引起的一些重要课题,我写过多篇文章讨论和分析,收入《十字莲花——基督教与中国历史文化论集》(香港: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2004)一书中,已由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出版。
上海开埠后之官吏对现代化的态度,在此不能逐一叙述,上面只举洋务运动期间的数位上海道台为例,说明在*现代化的都市之中,同时又是官办新兴工业的负责人——上海道台,并非如一般人心目中的“洋务通”。他们有相当强的“保守性”,对传统文化、道德的执著,且过于斯时许多洋务大官僚如李鸿章、丁日昌等人。
如何去解释这种既“开放”又“保守”的态度?现代化倾向和传统之间有否矛盾?为什么这些人在上海道台任内有“双面人”的表现,但退休后又显出较为单一性的保守——继续做他们的传统绅士或忠臣孝子?
我的解释是“责任”,是作为上海地方*高行政长官的双重责任。作为地方官吏的责任是管理地方上的治安、行政、教育和民生福利,这些责任和传统的文化、道德是互相配合的;但在上海开埠后,上海道台的责任增加了,包括应付外交和管理或监督官方的洋务事业,而这些事务许多是上头或外面加诸地方官身上的,由不得他去选择。意思是他有两重的责任,既有现代化的一面,也有传统性的一面。他要应付上级洋务官僚的要求,也要体恤民情、顺应传统士绅的需要。对于这些官员来说,现代和传统基本上不是可以选择的取向,而是需要兼顾而又能平衡的责任;一旦失去平衡,那么就会有一方面失职,得罪任何一方都难免有丢官去职之祸。从这些道台的折中主义及有时候难以解释的矛盾政策看来,他们*关注的是平衡其矛盾与责任,而非自身对传统或现代的信念、承担(commitment)或爱恶。
梁元生,1949年生于香港, 籍贯广东云浮。1972年毕业于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历史系,获甲等荣誉学士学位,1974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赴美深造,1980年获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博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及美国加州州立大学,1992年后回港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2004年升任历史学讲座教授, 并于同年8月起出任崇基学院院长及历史系系主任。
蒋介石与大国的恩恩怨怨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蒋介石与七个大国之间的恩恩怨怨:**编讲述蒋介石与美国之间“恩断情未了”的纠葛;第二编刻画了蒋介石与英国交往中所遭遇...
汪伪特工总部76号内幕 本书特色 象征着阴森、恐怖、暗杀、绑架的上海极司非尔路76号,是抗战时期汪伪特工总部所在地,是人人谈虎色变的人间魔窟。本书依据当事人对所...
《复成新村的陈年旧事》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通俗学术型著作。作为“微南京”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其秉承了该丛书
《人间游戏》内容简介:信息曲解、认知差异、缺乏信任……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人际沟通的困扰。我们与他人的每
本书作者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主要指挥官之一。本书通过记述布莱德雷的亲身经
《责任的重负》内容简介:本书是托尼·朱特最富盛名的两部著作之一。在这本书中,他选取了阿尔贝·加缪、莱昂·布鲁姆、雷蒙·阿隆
《网店推广、装修、客服、运营一本通》内容简介:随着网络购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创业的目光瞄准了网络开店,尤其是一些年
宋史 本书特色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宋史》主要讲述宋代的历史文化。全书分十一章,描绘了宋代的政治变迁、制度设计、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以政治史为主,将...
唐代刺史若干问题论稿 本书特色《唐代刺史若干问题论稿》以唐代湖南观察使辖区为例,探讨了刺史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刺史是唐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史记(文白对照全注全译)(6册) 本书特色 ★ 16开红色锦缎精装,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内容丰富:举凡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天文律历、山川地理、...
《追寻律师的传统》内容简介:民国肇始,律师登上历史舞台,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作为自身的职业伦理,维护人权,推动社会进步
七十后治史丛稿 本书特色 本书选入的文章,大体可分为四组:**组是中国历史通论性的,如《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传统文化三论》、《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几个根本问题...
历史的媚眼 本书特色 二十位人物铺陈,写尽巾帼红妆的绰约风姿;三千年历史钩沉,写透帐内裙下的纸趣权谋;二十万字斟句酌,写绝古今不变的世情沉浮。历史的媚眼 内容简...
《会员经济》内容简介:亚马逊、网飞、爱奇艺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都在推行会员制,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会员制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看得见的世界史:美国(全3册) 本书特色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强国,其建国历史不过200余年,却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就让读者对于美国的历史沿革有了很大的兴...
明末清初大转折:袅雄吴三桂 本书特色明末清初之际,风云变幻,战火不断。吴三桂、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明军、起义军、清军……几多英雄、几多势力,互相杀伐不断。吴...
意大利面里的意大利史 本书特色 ●提起意大利,只知道罗马帝国和文艺复兴? ●意大利国父加里波第为什么没有登上大位? ●吃意餐傻傻分不清意大利面的种类? ●欧洲古...
中国简史-看得见的世界史-(上中下卷) 本书特色 童超《中国简史(上中下)/看得见的世界史》是一本好玩好看的故事体历史读物,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用故事体形式进...
《每个人的OKR》内容简介:作者常年进行OKR相关绩效管理培训、辅导、咨询工作,研究开发适合中国企业创新绩效管理的方法。作为OKR教
本书通过缜密的逻辑演绎,将先前的国际关系学中散乱的术语整合到统一的理论框架中,广泛借鉴了其他学科(包括科学哲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