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的经典之作。此书与蒙田的《随笔集》、帕斯卡尔的《沉思录》,称作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代表作。但无论在思想的深刻上,还是在文笔的优美上,这本《培根散文选》都高于后两者,是培根历28年写成,其间多次增订,于1625年定稿,凝聚了培根一生的思想和感悟。
《培根散文选》是哲学和文学的美妙结合。其对智慧和美的有机融合这一特点历来为各国学者所赞赏,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赞之:“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情感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同时因其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说理方式,《培根散文选》也深得世界各国知识分子的喜爱。被译为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2000年还被美国公众评选为*受喜爱的十本书之一。
《培根散文选》:文学经典,权威选本,“冰心奖”获奖者倾情推荐。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散文选》是哲学和文学的美妙结合。其对智慧和美的有机融合这一特点历来为各国学者所赞赏,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赞之:“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情感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同时因其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说理方式,《培根散文选》也深得世界各国知识分子的喜爱。被译为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2000年还被美国公众评选为*受喜爱的十本书之一。
论嫉妒人的各种情欲之中,没有一种可以比恋爱和嫉妒更令人着迷入魔了。这两者都有很强烈的愿望,很容易引发虚妄的幻想和暗示,而且都通过人的目光表现出来,尤其是当对象在场的时候,这些都是蛊惑形成的原因——假设有益惑这回事的话。由此,《圣经》中将嫉妒叫做“凶眼”,而占星家把星宿的坏影响叫做“恶象”,所以有人认为,嫉妒的言行似乎像目光一样可以投射出去。不但如此,还有一帮好事之徒,竞说嫉妒者的目光最伤人的时候,正是受嫉妒那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际;因为这种情形让他那颗嫉妒的心越绷越紧。再者,在这种时候,那受嫉妒者的得意之情往往溢于言表,因而他受到打击也是必然的了。现在暂且撇开这些奇谈怪论(虽然在某些恰当的时候,它们并非毫无道理),先来谈谈哪种人最容易嫉妒;哪种人最容易受人嫉妒;以及公妒与私妒之间的区别。首先,那些无德之人常常嫉妒有德之人。因为如果一个人心灵之营养不能取之于自己的好处,就要取之于他人的坏处,并且缺乏这二者之一的人一定要设法使得两者兼备。要是有人根本没有希望达到他人美德的高标,他就一定要设法压抑别人的幸福,以此来求得内心平衡。凡是爱打听消息的好事之徒每每善妒。要知道,他之所以劳心费力地刺探他人的情况,不是因为这些劳碌与自己利害相关,而是因为他通过观察别人的祸福而得到一种看戏般的快感。而且,一个人如果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就不会一心为嫉妒搜集素材了。因为嫉妒是一种追求刺激的欲望,像在大街上徘徊而不肯回家的人,正所谓:“没有好管闲事而不心怀恶意的人。”对于那些新晋们的飞黄腾达,生来就是贵族的人常常心怀嫉妒。在新晋们腾达之时,一般贵族中人常常流露出嫉妒之情。因为两者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好像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一样,他们认为别人在前进,而自己早已落后了。身有残疾者、宦官、老人与私生子都很善妒。因为自己的一切已经于事无补,就要竭力损毁别人所拥有的,这样才能抬高自己。除非这些缺陷落在一个英勇伟大的人身上,这样一来,他与生俱来的缺陷就会成为荣耀的一部分。他们希望别人说一个宦官或一个跛子竞作了这样的大事,那就是一种传奇般的荣耀了。例如宦官拿尔西斯和跛人阿盖西劳斯及帖木儿即是如此。同样的,经过大灾大难而再东山再起的人也富于嫉妒心,因为这些人与那些不合时宜的人一样,以为如果别人受到损害,自己的痛苦也就得到了赔偿。那些浮躁虚荣往往想在各种领域都出人头地之辈,他们的嫉妒心也很强。在他们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强,肯定会有人超过他们的,既然如此,他们就很容易能找到嫉妒的缘由。这就是埃德烈安皇帝的特性,他非常嫉恨诗人、画家与能工巧匠。因为在这些领域,皇帝本人的确是有些过人之才的。最后,亲戚、同事、与一起长大的发小,原本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一旦有人飞黄腾达,就会催生嫉妒之心。因为这些发达者的幸运更加衬托出他人的平庸,让他们受到伤害。而且,这些发达者经常在同辈的记忆之中挥之不去。同样,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这种嫉妒之心更会因人们的交口称赞而一发不可收拾。该隐对他的兄弟亚伯的嫉妒是很卑劣和恶毒的,虽然亚伯的供品被上帝看中时并没有人在场旁观,也不至于太丢面子,但是该隐还是杀死了自己的弟弟。以上内容是关于容易嫉妒别人的人的。现在姑且来谈那些多多少少会遭人嫉妒的人。第一,对于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品德越是高尚,受人嫉妒的几率就越小。因为他们的幸福似乎是他们应该得到的。人们不会嫉妒偿还债务的人,但是却会嫉妒那些得到过当的赏赐和报酬的人。再者,嫉妒总是在与别人攀比的过程中产生的,没有比较的地方就没有嫉妒,因此皇帝除了受皇帝的嫉妒外,不受他人的嫉妒。然而应当注意的是芥微之人在崭露头角的时候最受人嫉妒,时间一长,这种嫉妒才会消歇。反之,功勋卓著的人在福祉绵延时最受人嫉妒。因为那个时候,虽然他们的德行仍在,但其光芒却不如从前了。要知道,后起之秀们早已使他的这些德行黯然失色。生来就是贵胄的,在腾达时不怎么受嫉妒。因为那好像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并且他们的显贵不见得在他们的幸福上增色多少。嫉妒之心有如阳光,照射在危岸沙滩或高地上,比射在平地上要炙热得多的。因为同样的缘故,那些逐渐发达的人们较之那些突然腾达,一跃而跻于贵显之列的人们是少受人嫉妒的。如果他们的荣耀是非同寻常的劳苦、忧虑、或危险换来的话,这些人是少受嫉妒的。因为人们认为这些人的荣耀来之不易,并且有时还可怜他们,而怜悯永远能够治疗嫉妒。因此你可以看到那较为深沉庄重的政界要人,虽然地位显赫,但他们总是自嗟自叹,说他们过着何等不快的生活,唱着“我们是何等地受苦”之类的歌曲。这并不是他们的真正感受,而是要防止被嫉妒的锋芒所伤。但是这种嗟叹所指的要是别人给他们加上的负担才行,不可以指向自己孜孜以求的事业。原因是,再没有什么比野心勃勃的揽事之人更增别人的嫉妒的了。再者,一个大人物如果能使所有居于下位者保持所有的权利和适当的身份,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消灭嫉妒的了。因为这种办法将他与嫉妒远远地隔开了。最甚者,有些人在大富大贵的时候,表现出一种桀骜不驯的态度。这样一来,他们最容易成为受嫉妒的对象。这些人总要彰显自己的伟大才会心满意足——或通过外表的奢侈浮华,或者通过克服一切反对与竞争;而智者则宁可做自己的事情,也不去嫉妒别人。甚至在自己不怎么关切的事件中,他们故意让人阻挠或压倒。然而,说真的,若以一种朴素坦然的态度来处尊荣(那就是不带丝毫的骄矜与虚荣),比起那种狡诈多黠的态度来,要少受人嫉妒一些。因为在后一种举止里,那人简直就是表明他不配享受那种幸福,并且还好像也很明白自己毫无价值,这就像是教导别人来嫉妒自己。最后,来总结一下这一部分:我们一开始就说嫉妒行为具有一点儿巫术的性质,那么要治愈嫉妒,除了“祛魅”之外再没有别的方法。也就是除去人们所谓的“妖气”,使之落到别人身上。为了这个目的,绝顶聪明的智者总会让他人粉墨登场,这样一来,那本要落到智者身上的嫉妒心转到那些人身上去。有时这嫉妒会落到下属或仆役身上;有时落到同事或朋友身上;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有一些莽撞的好事之人,只要能够得到权利和职务,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哪怕是受人嫉妒这样的事情。现在且来谈谈公妒。公妒至少还有一点好处,而私妒则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公妒好似一种古希腊的流刑,会在一些人位高权重时压制他们。因此,公妒对于大人物来说是一种制约,可以使他们不至于跨越雷池。这种公妒,拉丁语叫做Invidia,今天称之为“公愤”;关于这个,我们将在《论叛乱》中再说。对国家来说,这仿佛是一种疾病,其结果和感染了病毒一样。因为正如病毒可以侵袭本来健康的肌体,并使之饱受痛苦。国家如果激起了“公愤”,将会感染国家最好的举措,使之变得臭不可闻。所以,如果为政者分不清怎么做会得民心,怎么做会失民心,那样绝少会取得成功。因为那样只不过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一种对嫉妒的畏惧,这对国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正如人们通常感染病毒的情形一样。你要是怕它们,就千万不要招惹它们上身。这种公愤好像是主要针对那些重臣高官的,而不反对帝制本身。但这是一条可靠的定律,就是假如某位大臣激起了很大的公愤,但却很少是因为他本人的缘故。或者这种公愤是遍及于国中之每一位大臣;那么这种公愤(虽然藏在冰山之下)对国家真的很不利。以上谈的是关于公妒或公愤及其与私妒的差别,一关于私妒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关于嫉妒这种情绪,我们总的再来说几句:就是在一切的疾病中,嫉妒是最胡搅蛮缠和最历久弥新的。因为对别的情绪来说,其起因不过是非常偶然的,而激发嫉妒的原因每时每刻都有。因此古人说得好:“嫉妒永不休假”,因为它老是在这人或那人心上活动。此外还有人注意到恋爱与嫉妒会使人消瘦,而别的情绪则不会这样,因为它们不如恋爱和嫉妒那样持久。嫉妒也是最卑劣最堕落的情绪,所以嫉妒是魔鬼本来的特质。魔鬼被叫做“那个夜间在麦子中种下稗子的嫉妒者”。嫉妒永远都是这样:使用那些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暗中损坏好的东西,正如田里的稗子之于麦子。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6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文学家。出身于官宦之家,12岁即入剑桥大学,23岁就任议员,开始显示自己的政治潜能。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仕途屡屡受挫,詹姆斯一世即位后,他成为新授勋的爵士之一,接着又先后出任副检察长、首席检察官、枢密顾问、掌玺大臣和大法官等职,并被授予圣阿尔班子爵。后因受贿而被革职罚金,郁郁终生。1626年在一次冷冻防腐的科学实验中受寒患病,于同年4月去世。培根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培根论人生》、《伟大的复兴》、《政治和伦理论文集》、《学术的进展》、《新工具论》、《亨利七世史》等。他创立了科学归纳法,鼓励人们以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对整个人类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迷人的文学殿堂 本书特色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需要丰富的、高质量的精神食粮。这套涉及到历史、文学、艺术、民俗和自然、社会等方面知识的《小学...
幸福的感觉-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 本书特色 作家王培静崇尚写实,追求写实,以此形成他创作的风格。他又独具慧眼,善于从生活的矿藏中,淘出闪闪发光的真金。他的小说...
经典全阅读--朱自清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亲切,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他的作品风格素朴缜密,清隽...
阿拉丁和神灯-彩色世界童话全集-42 本书特色 《阿拉丁和神灯(精)/彩色世界童话全集》编著者格林。全套煌煌60巨册,囊括东西方*著名的童话。一套在手,无需他求...
我们都是丑小鸭-中国儿童文学新名家精品-故事卷-鲜读版 本书特色 《我们都是丑小鸭(故事卷)》:丑小鸭也有春天,而且那里山花遍野……*新鲜的儿童文学补品,给你*...
外国卷-读了又读的童话 本书特色 《读了又读的童话(外国卷)》结集了世界各民族的美丽童话六十余个,其中既包括童话大师的经典名篇,还有我国读者知之不多但在...
利多宁村的捣蛋鬼 本书特色 《利多宁村的捣蛋鬼》眼镜豆芽菜巡逻时,遭遇突然“袭击”——被一个从天而降的水球砸了个透心凉。毛袜子和汉娜妈妈告诉他,这个丢水球的捣蛋...
元素的故事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8-14岁★读趣味化学故事 探索神奇元素世界 ★一篇篇引人入胜的化学故事 颠覆科学枯燥的刻板印象 ★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奥秘,增强...
美洲印第安神话故事-4 本书特色 本书由16个北美洲印第安神话故事组成,讲述的是*原汁原味且*印第安人特色的民间神话传说,其中的巫术、魔法、精灵和巨人,处处带着...
《误入秦皇陵(中英双语合辑)》内容简介:为了拯救四个失落的古老故事,这一次,神奇树屋带杰克与安妮到古中国的秦朝。他们必须从
树叶上的兄弟·弟篇 内容简介 森去天堂森林休假,同去的还有一个叫皮皮的男孩。皮皮带着一种欲望花籽儿,他偷偷种下花籽儿,天堂迅速被绚烂的欲望花粉吞噬。被芬粉传染的...
《赵树理选集(新版)》内容简介:⭐《白鹿原》作者陈忠实:“这时候的赵树理在我心目中已经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我人生历程中所发
狼犬和九年级三班 内容简介 九年级三班发生了许多事:在*严厉、*怕狗的女老师的课堂上,身披外衣、头戴红缨帽的狼犬罗依竟趴在了课桌上!就在女老师惊呆的一刹那,传来...
中国现当代名家儿童文学典藏书系:呼兰河传 本书特色 《呼兰河传》是著名才女作家萧红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用**人称的笔法和孩童的眼光,描摹了呼兰这座小...
空中搜寻大洋之魂-极地惊心大探险系列 本书特色 全国校园巡回讲座详情登陆新浪微博@位梦华★作者具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受邀在全国各地中小学进行数百场讲座,是中科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图文版 本书特色 国学经典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图文版 内容简介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而...
白话史记 本书特色“线装中华国粹”系列精选流传千年的中国古代国学名著,立足原文精髓,加以*全面、*细致、*通俗易懂的解读,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原著的精髓,使读者轻...
青鸟 本书特色 可以阅读优美中文,可以中英对照英文,可以品读一流英文,专为不同年龄与层次的读者,打造永久珍藏精品。如果我们不亲自体验真理,那么即便是*可靠的真理...
猫武士 荒野手册 4 族群的战争 本书特色 不管付出任何代价,猫武士们都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去保卫自己的领地和族猫。当然,前提条件是他们一直都在遵守武士守则。在艾琳...
365夜故事-超值彩图版-拼音版 本书特色 《365夜故事(拼音版超值彩图版)(精)》既有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有开拓心智的童话、寓言、名人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