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介绍》:我们不是为读《通鉴》而读《通鉴》,目的是要对历史事实有一个了解,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通鉴》这部书是经得起念的……
《资治通鉴介绍》,读本书,要发掘其中的学术含量。本书虽是一部据讲课记录整理而成的著作,表述平实不带有通常学术著作惯有的那种“学术味儿”,但它的学术含量却是十分丰富的。
它包括十七史在内,却不包括文集中的所有材料。从《考异》中提到的书名来看,已有272种之多。而《考异》是有问题的才考,没有问题的不考。《考异》所没有提到的书,一定还不少。所以说,272种是最少的数字,最多的数字是多少?还无法弄清楚。这说明《通鉴》史料之丰富。更重要的一点是,《通鉴》所采用的史料,今天还保存的与佚失的大约各一半,如果《通鉴》当时不收入,则已烟消云散;如果《考异》不提书名,我们更不知道那些书中是些什么内容了。按照我们今天读的《通鉴》全书来考查,《通鉴》所用史料多少并不平衡。大致情况是这样的:从战国至三国一段,大致用《战国策》、《前四史》、荀悦《汉记》之类。因为到司马光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什么新材料,他只要选择就是了。西汉也没有什么新的,就是《史记》、《前汉书》。在宋朝,西汉的新东西不多。东汉就不同了。像范晔的《后汉书》、袁宏的《后汉纪》,司马光参考了,我们今天也看见了。也还有别家的书是今天我们看不见了,司马光当时还能见到一部分。所以说,东汉部分有他见到而我们见不到的史料,但不算很多。从史料价值来讲,三国以前的新史料不多。我大致算了一下,从战国到三国646年,《通鉴》做了78卷。在那78卷中,年代长,新材料不多。从晋到隋353年,做了106卷,有很多新材料。所谓新材料,是我们今天见不到的,司马光见到了。这一段历史,除正史外还有诸家晋书及南北朝史作参考。比如我们今天说的十八家晋书是在唐朝修《晋书》以前修的,现在佚失了,在宋朝的时候还能看见一部分。崔鸿的《十六国春秋》,是北魏时修的,现在看不见了,司马光写十六国就是用这个本子。萧方等的《三十国春秋》现在也没有了,司马光引用了很多。《宋书·艺文志》以后把萧方等的等字去掉,变成了萧方。萧方等是梁武帝的孙子,用了一个佛经上的名字。梁武帝时,萧诏写的《太清说》,是专门写侯景之乱的,现在没有了。还有裴子野的《宋略》、孙盛的《晋阳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均在引用之列。刘知几认为《宋略》比《宋书》好,可惜今天我们看不见《宋略》了。它是编年体,司马光用《宋略》的地方很多,不但用《宋略》的本文,还把《宋略》的话移过来作为《通鉴》的论。《通鉴》引裴子野的《宋略》有十次之多。从史料价值来讲,魏、晋、南北朝这一段,除了十七史以外,新材料不少。这些材料今天看都是宝贵的,当时如果不修《通鉴》,我们现在就不知道这些材料了。至于唐、五代一段就不用说了,材料来源与欧阳修、宋祁修《新唐书》、《五代史记》时条件相同。司马光看见了唐、五代的实录,这是国家档案里面最完整的东西,《通鉴》常常是根据实录来写。从唐朝起,每一个皇帝都有实录,都是按年编的,从档案里来的材料比较接近事情的原貌。可惜唐朝这一代的实录,一点都没有留下来,五代的实录现在也看不见了。
柴德赓(1908-1970年),字青峰,浙江诸暨人,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陈垣先生的学术传人之一。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副教授、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55年,调往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之一),创建江苏省属高校第一个历史系,任教授兼系主任。民进第四届中央委员,江苏省委第一届副主任委员。柴德赓先生毕生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其治史成就表现在许多方面,在五代史、宋史、明清史、辛亥革命史诸领域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史学丛考》、《史籍举要》、《资治通鉴介绍》、《陈垣先生的学识》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参加点校《二十四史》。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本书特色 揭秘历史真相,走出“戏说”误区! 清朝的十二位女性,她们对清朝乃至中国的影响绝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没有她们的清朝将是残缺的。清...
《李鸿章时代》一书从1870年在欧亚大陆的两端各发生的一件大事讲起。在大清国,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在欧洲则爆发了普法战争。18
五代十国大变局 本书特色 五代十国夹在盛唐隆宋之间,并在大辽的压制下显得毫不起眼。然而,单论这段历史过程的曲折、其中斗争的残酷、命运变幻的无常,混乱时代特征丝毫...
亲历者讲述-起义1949 目录 1949·北平起义组织军统北平站和平起义的前前后后九十二军在北平和平起义经过我所知道的绥远起义第三一八师起义的曲折过程跟随陈明仁...
国家光影-开国元勋后人讲述往事与现实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通过寻找、探访隐藏在北京城宁静小院里的红色后人,记录他们平常而又不平凡的生活的书。这些人包括,陈昊苏、周...
《行善的艺术》内容简介:本书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拯救生灵的热情在晚明社会中传播开来,这给超越家族、等级界线的慈善机构的兴起带来
唐力行徽学研究论稿 本书特色 徽学是一门国际显学,《唐力行徽学研究论稿》汇集了我国徽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唐力行近30年来在徽学领域发表的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经济、文...
《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研究》内容简介:《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研究》为论文集,主要对文化产业新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研讨和分析,主要包括
TheDandyTheFlaneurTheTranslator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巴黎浪蕩子、漫遊者、譯者以「跨文化現代性」重新思索「現代性」的本
故宫营造 本书特色 《故宫营造》为单士元先生关于故宫建筑的学术随笔集。是典雅文存第四号作品。内容包括故宫建筑的历史及其保护。书中配有131幅故宫建筑图片。故宫营...
《太平洋战争(第2卷)》为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历时十年的倾力呕心之作,亦是其晚年的封笔巨著,堪称是一部现代战争启示录。
巴蜀文化丛书:人文成都 本书特色 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全面解读古老巴蜀的历史密码,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巴蜀文化丛书:人文成都 内容简...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内容简介:本书选取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时间段,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从江泽民到胡锦涛时期党
大唐乱世 本书特色一场安史之乱,大唐盛世无尽的辉煌弹指间灰飞烟灭,盛世为何如此脆弱?大唐乱世 内容简介 中国**大乱局“安史之乱”,让世界排名**的盛世——“开...
天津建卫600周年天津早年的衣食住行 内容简介 作者为民俗学家张仲。书总写了天津民风民俗的三次变迁。后分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四部分详述。后附岁时节俗、人生礼仪...
中国民族的形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录了李济先生的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一次人类学的探索》,还就此主题选入了相关附件和李济老年再论中国民族问题的演讲。中国...
天朝,失去的历史机会 本书特色 明末清初,世界开始近代化,东方中国不具备自行近代化的社会条件,但历史不断给出中国追步世界的机会:郑和远航终止,中国失去以中国为主...
《季风吹拂的土地》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关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及其面临问题的反思和剖析。作者迈克尔·瓦提裘提斯既是东南亚社会与
《BBC苏格兰史》内容简介:BBC资深历史纪录片主持人,带你重新在世界中定位苏格兰 本书作者尼尔·奥利弗是BBC资深纪录片主持人,其
高句丽民族与国家的形成和演变 本书特色 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课题涵盖面很广,其中包括东北区域地方史以及民族史等内容,也包括东北区域与内地、与境外区域的政治、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