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介绍》:我们不是为读《通鉴》而读《通鉴》,目的是要对历史事实有一个了解,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通鉴》这部书是经得起念的……
《资治通鉴介绍》,读本书,要发掘其中的学术含量。本书虽是一部据讲课记录整理而成的著作,表述平实不带有通常学术著作惯有的那种“学术味儿”,但它的学术含量却是十分丰富的。
它包括十七史在内,却不包括文集中的所有材料。从《考异》中提到的书名来看,已有272种之多。而《考异》是有问题的才考,没有问题的不考。《考异》所没有提到的书,一定还不少。所以说,272种是最少的数字,最多的数字是多少?还无法弄清楚。这说明《通鉴》史料之丰富。更重要的一点是,《通鉴》所采用的史料,今天还保存的与佚失的大约各一半,如果《通鉴》当时不收入,则已烟消云散;如果《考异》不提书名,我们更不知道那些书中是些什么内容了。按照我们今天读的《通鉴》全书来考查,《通鉴》所用史料多少并不平衡。大致情况是这样的:从战国至三国一段,大致用《战国策》、《前四史》、荀悦《汉记》之类。因为到司马光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什么新材料,他只要选择就是了。西汉也没有什么新的,就是《史记》、《前汉书》。在宋朝,西汉的新东西不多。东汉就不同了。像范晔的《后汉书》、袁宏的《后汉纪》,司马光参考了,我们今天也看见了。也还有别家的书是今天我们看不见了,司马光当时还能见到一部分。所以说,东汉部分有他见到而我们见不到的史料,但不算很多。从史料价值来讲,三国以前的新史料不多。我大致算了一下,从战国到三国646年,《通鉴》做了78卷。在那78卷中,年代长,新材料不多。从晋到隋353年,做了106卷,有很多新材料。所谓新材料,是我们今天见不到的,司马光见到了。这一段历史,除正史外还有诸家晋书及南北朝史作参考。比如我们今天说的十八家晋书是在唐朝修《晋书》以前修的,现在佚失了,在宋朝的时候还能看见一部分。崔鸿的《十六国春秋》,是北魏时修的,现在看不见了,司马光写十六国就是用这个本子。萧方等的《三十国春秋》现在也没有了,司马光引用了很多。《宋书·艺文志》以后把萧方等的等字去掉,变成了萧方。萧方等是梁武帝的孙子,用了一个佛经上的名字。梁武帝时,萧诏写的《太清说》,是专门写侯景之乱的,现在没有了。还有裴子野的《宋略》、孙盛的《晋阳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均在引用之列。刘知几认为《宋略》比《宋书》好,可惜今天我们看不见《宋略》了。它是编年体,司马光用《宋略》的地方很多,不但用《宋略》的本文,还把《宋略》的话移过来作为《通鉴》的论。《通鉴》引裴子野的《宋略》有十次之多。从史料价值来讲,魏、晋、南北朝这一段,除了十七史以外,新材料不少。这些材料今天看都是宝贵的,当时如果不修《通鉴》,我们现在就不知道这些材料了。至于唐、五代一段就不用说了,材料来源与欧阳修、宋祁修《新唐书》、《五代史记》时条件相同。司马光看见了唐、五代的实录,这是国家档案里面最完整的东西,《通鉴》常常是根据实录来写。从唐朝起,每一个皇帝都有实录,都是按年编的,从档案里来的材料比较接近事情的原貌。可惜唐朝这一代的实录,一点都没有留下来,五代的实录现在也看不见了。
柴德赓(1908-1970年),字青峰,浙江诸暨人,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陈垣先生的学术传人之一。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副教授、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55年,调往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之一),创建江苏省属高校第一个历史系,任教授兼系主任。民进第四届中央委员,江苏省委第一届副主任委员。柴德赓先生毕生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其治史成就表现在许多方面,在五代史、宋史、明清史、辛亥革命史诸领域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史学丛考》、《史籍举要》、《资治通鉴介绍》、《陈垣先生的学识》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参加点校《二十四史》。
二〇〇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在哈贝马斯的精心策划下,德国大报《法兰克福汇报》发表了他和德里达共同署名的文章,谈伊拉克战争之后
世界全史(全12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12卷,分为通史、野史、秘史、艳史四大版块,《世界通史》共6卷,《世界野史》、《世界...
何炳棣,浙江金华人,1917年生于天津,1934年就读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从蒋廷黻、刘崇铉、雷海宗、陈寅恪及冯友兰等名教授学习。
《现代政治分析》初版的1963年,正是美国政治学的行为主义最为盛行的时侯。行为主义并不是一种系统的政治学说,只是政治学研究中
《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这部富有创见的著作首次将中国之觉醒再现于人们眼前,并把该问题置于近代中国之崛起这
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披头士的音乐如何对当时世界上**的极权国家统治下的年轻人造成影响,并导致其*终解体的纪实性著作。披头士记录...
最风流:生活在魏晋南北朝 本书特色 本书从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娱乐游艺、婚丧嫁娶、医药教育、市井人情等方面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风时俗,进行考据严谨而不失轻松风趣...
看不见的紫禁城 本书特色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恐怕是具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地方了,原因就在于,在长达600年的历史中,她是中国的政治权力中心,有多少帝王将相在...
十三朝 本书特色 西安历史的厚重想用一本书完全展现出来似乎是不现实的,我们也不可能保证对西安所有的历史做到面面俱到的解读。徐伟民编著的《十三朝》抓住西安...
历史不是哈哈镜-真假袁世凯辨别 本书特色 1、“历史在哪里扭曲,就要在哪里突破。”端木赐香在历史的夜色中手执松明,在每一个“事故多发地段”分辨歧路,为我们找寻真...
后汉通俗演义:绣像本 本书特色 蔡东藩专*的《后汉通俗演义》为本系列图书之 一,共100回。叙述自王莽篡汉至蜀汉亡国,真实再 现了新朝的短暂统治,大汉帝国第二高...
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中共中央和北京召开了由县委书记以上七千多干部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与会人数
传世名著典藏丛书战国策精华(上下册) 本书特色 刘向著的《战国策精华(上下)》深受后世的推崇。那些几千年前的华夏精英们提炼的生存技能和成功方略依然是那么的鲜活如...
《处世歌诀》内容简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一文化传统对于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都起着极
北宋临城王氏家族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文物出版社出版★ 著名书法家苏士澍书名题签★ 由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专家谢飞和县旅游文物局副局长张志忠等编著,全书约...
岭南王国-南越王墓搜寻之谜 本书特色 岳南编著的《岭南王国:南越王墓搜寻之谜》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南越王墓发现、发掘以及学者们对出土竹书研究考释破译的...
二0一五年-清史论丛-第一辑-总第二十九辑 本书特色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
大清之风-一本书读懂清代文明 本书特色清朝是风云变幻的朝代,是巨大变革的朝代,它 给历史留下的是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登峰造极,*是中 国从王朝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的希望...
杜月笙全传-图文版 本书特色 旧中国的上海,十里洋场,风云变幻,灯红酒绿中酝酿着柔情,也潜藏着杀机。这里不仅是外国冒险家的乐园,也是黑社会存在的沃土。旧上海不仅...
灭绝的年代:纳粹德国与犹太人1938-1945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纳粹屠犹事件被认为是人类屠杀史上一个十分独特的事件,在人类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