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选取传统的有代表意义的文化亮点和主要元典重点介绍,揭示中国文化的精髓、要义,意在顺应中国文化复兴的新形势。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经典与传统分为政治文化经典、史学传统、先秦诸子和总集别集等四章,下编文化与文人生活包括三教合流、宗法与郡县、职官科举、琴棋诗酒、天文地理和古代医学传统等六章。本书以中文和英文双语编写出版,面向国内、国际各类读者推介和普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书适合作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英语、中文、对外汉语等)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也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及英语爱好者学习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选取传统的有代表意义的文化亮点和主要元典重点介绍,揭示中国文化的精髓、要义,意在顺应中国文化复兴的新形势。《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经典与传统分为政治文化经典、史学传统、先秦诸子和总集别集等四章,下编文化与文人生活包括三教合流、宗法与郡县、职官科举、琴棋诗酒、天文地理和古代医学传统等六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以中文和英文双语编写出版,面向国内、国际各类读者推介和普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导论》适合作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英语、中文、对外汉语等)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也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及英语爱好者学习阅读。
插图:汉末,刺史成为郡守的长官,兼行政、军事、监察于一身,至此,郡县两级制正式转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三级制沿用到清末。期间虽有名称改动,但本质没变。只有元代例外,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汉末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州牧、郡守可以和朝中公卿一样具有自择僚属的权力,诸如都官从事(掌察举百官犯法)、主簿(各种掌管财务簿册的统称簿曹从事,主簿即主管簿曹的官)、参军(相当于秘书兼参谋)、别驾(刺史巡行时的高级陪从,管理各种事务)、治中(管理重要文书)等,均由长官自行征聘,被举用的僚属和自己的长官是君臣关系,如果不再入朝为官,他就不直接隶属于汉天子。因此,汉末群雄争霸,名士择主而仕,忠于主公(对举荐人的尊称)而不必忠于皇帝。东晋和南朝时期,出现了“侨州”、“侨郡”。晋室南渡,望族怀念故土,尊尚昔日门第。为了笼络这些门阀士族,朝廷予以特别恩宠。就以北方州郡之名命名江南各地,并封给这些南渡望族。实际上,有的侨州或侨郡徒有虚名,并无实际地盘。三国时期,曹魏占据东汉13州中的9州,孙吴统领扬州、荆州和交州,蜀汉只得益州。魏、蜀、吴各国内部,并无州牧实际执政,地方行政仍实行郡县制。西晋全盛时有19州,除汉代13州外,新设平、秦、宁、梁4州,又将司吏校尉部改称司州,州刺史主管地方军事和监察,兼理部分民政。西晋是我国历史上州、郡、县三级制最为完备的时代,但西晋诸侯王势力往往覆盖州郡,刺史的实际权力很有限,对全国行政的影响难以和郡守相提并论。东晋和南北朝的州郡设置很混乱,或交叉重合,或有名无实。北朝只有州刺史和县令任职理事,郡守往往只领取俸禄,并不到任理政,三级制实际上是两级制。总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州、郡、县三级行政组织中,真正配合中央集权制行使地方管理权的是郡、县两级组织,州的作用主要是发挥军区管理和监察百官的作用。因此,这个时期的州、郡、县三级制只是郡县制在一定范围上的扩展。汉末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及其官制一直沿用到隋朝。隋开皇三年,隋文帝认为三级制机构重叠,取消郡级建制。隋炀帝继位后,又改州为郡,恢复郡县制。唐太宗又改郡为州,太守改成刺史,僚属多称参军,名称变了,实际上仍是郡县两级制。唐朝与隋朝一样,州、郡两名曾经迭相改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为了统辖便利,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其后,唐玄宗再分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监察州县官吏。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以后,采访使改称观察使,兼理民政,僚属有行军司马、判官、推官、掌书记等。此时,唐代地方行政实际上已经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安史之乱”后,唐朝实行节度使制度。掌兵权的节度使兼作地方长官,辖区也称道,或称镇,辖两三州或十余州。元和时,全国共有48镇,逐步形成镇、州、县三级制度。原先的观察使逐渐撤消,但十五道作为地名仍然使用。唐朝在边境设都护府,在重要地区设都督府,与节度使统辖的镇相当。开元以后,一些重要的州升为府,如京兆府、太原府、成都府等,全国共有10府,长官称府尹,僚属有别驾、长史、司马等。北宋继承唐制,实行路、州、县三级制。宋代的“路”相当于唐代的“道”,主要掌管监察。兼理民政。州的长官称知某某州事,简称知州,可以直接与中央朝廷沟通,和汉代郡守的权力相近。与州相当的还有“府”和部分“军”。军,原是军事区,后来演变成行政区。大的军与州、府同级,小的军与县同级,长官称知军。宋代有比一般的府更重要的“四京府”:东京开封府。北宋首都:西京河南府,治所在洛阳;南京应天府,治所在今商丘;北京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四京府长官也称府尹。
陈江风,湖南宁乡人,1953年出生,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先后执教于河南大学、南阳师范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学院。主要学术著作有《大文与人文》、《天人合一》、《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古俗遗风》、《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价值论》等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河南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等。
藏族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古代藏族文学与现代藏族文学两大篇内容。涉及民间诗歌,民间故事,史传文学,当代诗歌创作、小说创作等。藏族文学 目录 序言鸟瞰藏族文学—...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三辑 目录 唐宋禅宗语录特殊特指疑问句考察从《朱子语类》的词缀“子”看其语料特点及价值汉语儿缀演变的动态考察系词“是”论争的再回顾及其它——...
语音学教程-(第五版)-(附光盘1张) 本书特色 彼得·赖福吉教授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国际**级语音学专家,《语音学教程(附...
成语故事 本书特色 成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历经漫长的岁月变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在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成语不断地产生、发展和演...
中国文化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概论中国文化,在编章展开之前,有必要就全书的核心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等问题预作说明,是为绪论。本书作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
首部全景再現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巨著~一部二十世紀學術大師們的情感命運之書~「南渡北歸」系列共分為《南渡》、《北歸》、《傷別離》三卷,此作品為...
根脉文化-燕赵传奇-(全2册) 本书特色 本书由河北电台首次推出的大型本土文化特色广播节目《燕赵传奇》整理而成。“东方人类起燕赵,涿鹿文明开先河”,“根脉文化”...
文章作法 本书特色 夏先生和刘先生曾长期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又都是文章大家,因此《文章作法》可谓他们多年教学经验和深厚文学修养的结晶,内容自然生动有趣而不枯燥乏味...
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意义进行文化阐释的权威读本。由“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组编写。全书内容包括由文化部委托中...
暌違三年,吳明益最新小說太古之初,人與動物說同樣的語言。鳥鳴、遠方的星光、風掠過草跟海浪的聲音,與嬰兒的哭聲彼此啟發……六個短篇,也是三個兩兩相關的故事以六個近...
陈怀宇,生于1974年,江西樟树人。现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助理教授,2011一2012学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历史学部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宗教史与思想史...
论自然与语言 内容简介 在《论自然与语言》一书中,乔姆斯基详细论述了他对语言、心智和脑三者之间关系的思考,将当前的语言学研究和新兴的脑科学融合在一起。该书开篇是...
神话之源:《山海经》与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1部分分别论述“《山海经》的成书及基本构成”、“《山海经》的神话系统及其类型”、“《山海经》与中国文...
徽州文化-安徽 本书特色 文化中国系列丛书12本,阅读行走的事业和深度,寻找人文的鲜活与感动,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大美。这是一套兼具文化深度和知识性的行旅图书,作者...
《动画编导》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动漫专业教材,是动画学习的必修课程,也是系统研究动画创作中动画编剧和导演的专业教材。通过由
智慧点亮人生书系--中国文化知识与趣闻随问随查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浓缩了中国文化常识的知识宝库,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全书覆盖面大,涉猎面广,具有超...
希望之星:梦想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汤显祖说的;九梦;《吉诃德先生》问世四百周年纪念;7到70岁的梦想大调查、推动梦想的14双手等。希望之星:梦想 目录...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本书特色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是作者有关丝绸之路的研究论集,分做五编,探讨汉唐丝绸之路的走向,丝绸之路与某些区域或城镇的关系;研究...
文化学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文化学的形成和发展、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文化与具体存在的关系、文化的起源和创造、文化的时间与空间等。...
汉字中的生活之美 本书特色 文字源于生活,许多汉字展示了汉民族创造出来的璀璨文化。千百年来,在默默的传承中,汉字满载着中华民族的生活的才智。刘悦所著的《汉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