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大导演中,大概要数弗朗索瓦•特吕弗撰写的电影评论数*多了:20世纪50年代,他作为影评人和笔战者撰写影评,当导演以后,他又以随笔家的身份为朋友的书写序,或者重新评他*喜爱的导演。他在电影作家与电影导演的双重身份间来回走,如鱼得水。
20世纪80年代初,他计划出一本新的影评集,作为《我生命中电影》(1975年)一书的续篇。这本《眼之愉悦》精选了特吕在其电影生涯的各个阶段创作的大量作品:从早期发表在《艺》和《电影手册》上的影评(其中包括1954年发表的那篇著名《法国电影的某种趋势》),到晚期对拍摄电影的经验总结。
《眼之愉悦》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推出的,是世界级电影大师的随笔集。
《眼之愉悦》将弗朗索瓦?特吕弗的电影论文、电影评论,以及艺术主题的随笔整理结集,见证了特吕弗在拍摄电影的同时从事的写作活动。为电影爱好者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的创作和思维提供了**手的翔实资料。在法国大导演中,大概要数弗朗索瓦?特吕弗撰写的电影评论数量*多了:20世纪50年代,他作为影评人和笔战者撰写影评,当上导演以后,他又以随笔家的身份为朋友的书写序,或者重新评论他*喜爱的导演。他在电影作家与电影导演的双重身份间来回游走,如鱼得水。20世纪80年代初,他计划出一本新的影评集,作为《我生命中的电影》(1975年)一书的续篇。这本《眼之愉悦》精选了特吕弗在其电影生涯的各个阶段创作的大量作品:从早期发表在《艺术》和《电影手册》上的影评(其中包括1954年发表的那篇著名的《法国电影的某种趋势》),到晚期对拍摄电影的经验总结。
查利?卓别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导演,但他的电影差点儿成为电影史上最神秘的作品。当影片的经营权相继到期,卓别林禁止别人继续放映他的电影,因为自从踏上电影之路,他就为不计其数的盗版吃尽了苦头。所以,后来的影迷只听过《孩子》、《大马戏团》(The Circus)、《城市之光》(City Lights)、《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和《舞台春秋》(Limelight)这些片名,却从未看过电影。1970年,卓别林决定重新发行他的绝大多数电影,所以安德烈?巴赞撰写的关于卓别林的文章在这个时候发表似乎比较合适。这本结集将带领读者追寻两种思想——导演的思想和作家的思想——的发展轨迹,犹如行走在铁路的枕木上。巴赞对卓别林的作品了然于胸,这一点我们在读这本著作时就能感受到,但我还是想说一说巴赞留给我的美好回忆。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我看见巴赞在电影俱乐部里向工人,研讨班成员和大学生介绍《朝圣者》、《流浪者》,还有其它一些被他熟记于心的电影。巴赞关于卓别林的评论异常精彩,无人能及,那令人眩晕的论述带给听众无穷的乐趣。和埃里克?候麦——我十分钦佩他特意为本书撰写的有关《香港女伯爵》(La Comtesse de Hong-Kong)的文章——相反,我从未质疑查利?卓别林在电影史上的特殊地位,不论是记录成书的电影史,还是著名的口述电影史。有声电影诞生以前,世界上很多人——主要是作家和知识分子——都拒绝电影,鄙视电影。在他们眼中,电影不过是一种流行娱乐方式,充其量算是二流艺术。他们只宽容一个人:查利?卓别林。我能理解,这会使看过格里菲斯、斯特劳亨和基顿电影的观众感到不快。这场争论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电影是一门艺术吗?”这场知识分子间的论战与普通观众无关,观众不会提出这个问题。由于观众的狂热崇拜,一战结束时,卓别林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人,这种崇拜之情今天的人可能难以想象,或许只有把阿根廷人对贝隆夫人 的顶礼膜拜放大到全球范围才能理解。五十八年前,夏尔洛第一次登上银幕,五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惊叹于当时人们对卓别林的崇拜,因为我从中看到了一种逻辑,以及这种逻辑中呈现的大美。从电影诞生之初一直到1920年,拍电影的都是些有特权的人,虽然当时拍电影与搞艺术没有多大关系。我不打算唱那段1968年5月以来非常有名关于“布尔乔亚电影”的歌曲,我只想提醒大家,在拍电影的人和看电影的人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不仅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更是家庭出身的差异。
弗朗索瓦•特吕弗,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旗手、法国电影的领军人,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的影片基本上都是自编、自,甚至自己还扮演片中角色。从他开始,出现了第一人称电影第一部这类的影片是他执导的《四百下》,该片也是新浪潮的表作,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大奖,以及纽约影评人奖度最佳外语片等一系列荣誉。正如《纽约时报》所说,他是“一安静的革命者,以传统的方式拍摄最不传统的电影”。
叶秀山论书法-说写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叶秀山先生的书法论集。全书以叶先生的名作《书法美学引论》和《说“写字”》为主体,部分书法论文和随笔也收录其...
吉祥百子-中国传统婴戏图 内容简介 婴戏题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与歌舞升平、天伦之乐联系在一起,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真正喜闻乐见,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
中国草书字典 内容简介 《中国草书字典》共收入180个部首,部首次序基本按笔画数目多少排列。汉字书法是我国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艺术,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为世界...
赵孟頫书仇锷墓志铭-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本书特色 本书系赵孟頫为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副使仇句号锷撰书的墓志铭。引首为赵孟頫篆书“有元故奉议大夫福建闽海道肃政廉...
不一样的景观-港台电影研究 本书特色 《不一样的景观:港台电影研究》是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不一样的景观-港台电影研究 目录 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的发展轨迹**辑...
3年级上册(部编人教版)(配听写默写本)/写字课 本书特色 1.内容升级 1)每单元一开始增加一堂“规范正楷书法课堂”讲练内容,并配教学...
龙尾砚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版1印,印数仅1800册★ 龙尾砚,又称歙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江西省婺源县溪头乡的龙尾山,历来...
文徵明尺犊-历代名家尺犊精粹 内容简介 《文徵明尺牍/历代名家尺牍精粹》为历代名家尺牍精粹中的一本,收录了文徵明部分代表性尺牍作品,并附释文及综述文章、后人评论...
創造都市的建築巨匠至言──建築巨匠們是在什麼樣的思維下用建築來形塑出都市?作為一座都市所該具有的型態又該是怎麼樣的?本書
王羲之-中国书法大师经典系列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大师经典系列:王羲之》几乎囊括了“书圣”王羲之流传后世的所有书作,所选皆精摹善拓,印刷精美,足资研究、鉴赏、临...
《乡村家校合作指导手册》内容简介:在我国加快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背景下,本书立足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以乡村班主任研究成
峄山碑-历代墨宝选粹 本书特色 此《峄山碑》由杨汉卿编,《峄山碑》即《秦峄山碑》的简称,《秦峄山碑》者,始皇帝东巡,群臣颂德之辞,至二世时丞相李斯始以刻石。今峄...
世界艺术宝库印度艺术 内容简介 两千年前佛教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时,恒河文化与黄河文化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巨大碰撞。自此,佛教文化开始在中国扎根落户并且发生不息,在...
★海内外第一部圆明园流散文物图录!★一代皇家御园身在何处,700余件奇珍异宝重现真容!★150余年的建造经营,150余年的流离失所
本书以产业经济学的专业视野和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美国电影产业的历史、产业结构、产业行为和业绩、市场竞争与反垄断、大电影市
本书是第一部以六朝墓葬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著作,全面利用2008年6月以来的考古学材料,对六朝墓葬的分布、分期、形制、随葬品等方
作品目录序 蔡鸿生上编 萨宝体制下中国祆教画像石的西胡风格及其中国化第一章 引论第二章 缘起:新疆塞人祆神祭器与早期祆教艺术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鉴赏:智永真草千字文 本书特色《智永真草千字文》是智永传世代表作,从体法上确立了它的范本作用,也是我国书法史上流传千古的名迹。本书以“关中本”拓...
书法杂谈 本书特色 书法——高入云霄的大山吸引着无数的求索者苦苦登攀想把那神女的面纱揭开书法的奥秘人们已讲了几千年总也讲不完满我来试加诠解语言也很苍白不禁投笔而...
沟口健二,日本早期著名导演之一。本书介绍了他的艺术生涯,并对其作品进行了研究。作者简介 佐藤忠男,日本电影评论家、电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