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犯是罪数理论中*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吸收犯研究》以新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认为,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数个触犯不同罪名的犯罪行为,由于这些行为之间存在典型的伴随关系,以致这些犯罪之间存在涵摄关系,按照其中一个犯罪为主论处能够体现对其所犯数罪的评价,从而以其中一个犯罪为主论处的犯罪形态。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吸收关系的概念及其成立的范围、标准、吸收关系的形式等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并对我国罪数论的体系进行了重构。
(二)与其他罪数形态的界限模糊与其他罪数形态的界限模糊也是吸收犯理论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和挑战之一。在所有的罪数形态中,与吸收犯最难区分的是牵连犯。虽然理论上有很多关于如何区别二者的学说,但都是在做无用功。目前,理论上一般认为,牵连犯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的牵连,二是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的牵连。但是,在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的认定上,理论上存在恣意的倾向,从而导致概念的异化和滥用。比如,有的论著认为盗窃枪支后私藏的是牵连关系,即认为盗窃枪支的行为是原因,私藏的行为是结果,盗窃和私藏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而有的论著认为它们是吸收关系。此外,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吸收犯与法条竞合的界限也存在混淆不清的现象,由于对“一行为”的认定上的误解,有很多学者将属于法条竞合的情形误认为吸收犯,如有的学者认为针对同一对象的犯罪未遂行为与既遂行为之间可以成立吸收犯。二、研究吸收犯的意义一个理论的建立,主要有两种进路:一种是务虚,通过形而上的理论建构而达至理论上的自主,就像康德所做的那样;另一种是务实,通过实证的研究,将理论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就像实证主义所做的那样。刑法学是个工具性很强的科学,其理论的建立不仅要务虚,而且要务实,就是要虚实兼顾。吸收犯的理论也是如此,一个完善的吸收犯的理论不仅要具有理论上的自主性,也应该具有现实上的意义。(一)吸收犯的存废之争由于吸收犯与其他罪数形态,尤其是与牵连犯和连续犯之间存在交叉关系,以及出于是否应该简化非并罚数罪的理论模式的思考,在刑法理论上一直存在吸收犯是否应该存在的争论。
杨国举,男,1967年10月生,河南平舆人,兰州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甘肃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解放区散文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解放区散文”,在中国二十世纪散文史上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作者对“中国解放区散文”中的报告文学、散文、杂文进行整体综合、纵横...
客机上的骷髅 内容简介 马克斯接到一个委托,去找一个会闹鬼的骷髅。小魔鬼木乃伊摩摩知道骷髅的所在。骷髅找到后,不巧在机场大厅遇到了一群参加“美犬比赛”的狗,他们...
他山之石-论宇文所安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拟对宇文所安的汉学研究作一系统化处理,从整体上将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分为唐诗研究、文论研究和文学选集...
灯下录-谈鲁迅.现代文学及其他 本书特色 《灯下录--谈鲁迅现代文学及其他》为作者张铁荣的论文集,其中包括有关鲁迅研究、现代文学的相关思考,以及个人的书评序跋,...
真相大白(中国调查报道精选第一辑) 本书特色 叩问良知的底线,披露利益的博弈。预示制度的萌动,剖析人心的潜移。真正要做好调查报道并非易事,因此,提供一些范例供大...
早期新诗的合法性研究 本书特色 《早期新诗的合法性研究》采取艺术本体论的基本立场,参照经典现代性理论,吸收语言学、文化批评等相关学科的成果,将理论概括,逻辑推演...
清词丛论 本书特色 清词之盛,号称中兴,其作者之多,流派之盛,以及其对词集之编订整理,对词学之探索发扬,种种方面之成就,固已为世所共见。作者对唐宋各名家词的论述...
莎士比亚语言精髓录 内容简介 多么精彩,多么诙谐,多么浪漫;热烈的,纯情的,深沉的,世俗的,一经莎士比亚的羽毛笔雕琢,便会格外另有味道,令人难忘。在莎士比亚看来...
话说(红楼梦)中人... 本书特色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选秀”组委员会惟一推荐参考书,电视台“名家讲坛”热播,中国红楼梦学会专...
中国文学史-(上.下册)-插图本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郑振铎之子郑尔康写序★ 搜罗各文学书里足以表现时代生活的插图,大抵以宋以来的书...
疯话妄谈 本书特色 三十年代,四川的李宗吾与北京的老宣,是中国文坛的两位奇人怪杰。老宣,可谓中国现代文坛的春秋魔笔,现代史上的疯妄鬼才,当年一部《妄谈》,曾令读...
迦陵论诗丛稿 本书特色 本书的作者叶嘉莹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著作等身,成果斐然。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及密西根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
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增订新版) 本书特色 杨启樵编著的《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增订新版)》对红学名家周汝昌的以《红楼梦新证》为代表的考红成果,作较具系统的攻...
十年前,三个青涩少年。一个自杀未遂,一个远走他乡,丢下丁沂一个人留守原地,承受冲动的惩罚。十年后,那两个跑掉的混蛋忽然回
东汉末年,时局混乱。孙家陈兵司隶,孙策邀请自幼相识的周瑜到他军中为官。此时群雄割据,孙策亦有争霸之心。孙策父亲孙坚死后,
康家村纪事 本书特色 《康家村纪事:关于一个村庄的非结构主义文本》手稿于2009年5月23日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永久收藏。——中国现代文学馆征集室/慕津锋。《康家村...
金瓶梅妙语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编:上编“语释”,着重以朴学的手段考释字句和文献资料,求真求实,在治学方法上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的继承;下编“语论”,则在上编扎实考...
古典文学文献学论稿 内容简介 这本集子中的二十几篇文章,是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撰写的古典文学文献学论文,其中多数已经在各种学术刊物中发表。论文分为三编,...
多棱镜下 本书特色 我强调文学对“人”的意义。文学对民族国家形成的意义,归根结底还是在“人”。比如中国现代文学过去给人带来“批判”的、“叛逆”的精神,现在并未失...
自卑与超越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个体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通过深入剖析与研究每个人与生俱来,以及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情结,为我们提供了化自卑为动力,从而克服自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