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经济学谬误》:什么是经济学不为人知的真相?经济学家到底隐藏了什么?我们缘何被欺骗?
《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经济学谬误》内容简介:米香在《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经济学谬误》大胆揭露了很多经济学谬误。这些谬误貌似有理,以至于很多人都禁不住对它们笃信不疑。米香要让人们了解到,《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经济学谬误》中13个惯常的、流行的谬误只是谎言!米香才华横溢的经济学论辩无关乎政治。他的目标倒不如说是要检验那些隐藏于左派和右派立场背后的假设,或者揭露那些被他称之为“惊人的愚昧”、却在当时被算作“智慧”的东西。米香的观点给现有的经济学争论增添了新的活力。正像他指出的,从《华尔街日报》、《时代》到《经济学人》,《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经济学谬误》中的那些谬误常常出现。通过《经济学的真相:13个严重经济学谬误》,他希望使人们反思那些一贯的经济学假设,让民众深刻地认识到,很多我们熟悉的常规的经济学判断实际上只不过是谬误罢了。
7.为了使读者对大规模移民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们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还是只限定于讨论两个国家——英国和印度,且后者的人口是前者的20倍。此外,我们还要假定,在两国没有发生移民之前,印度的资本劳动比率和平均工资都约为英国的十分之一。我们现在可以设想一下,英国人民非常洒脱地表示,他们会为来自印度的移民扫清所有障碍。当印度人意识到在英国的印度人同在他们本国的人相比,在工资水平上有巨大的差距时,印度家庭开始集体向英国迁移。为了更好地进行论证,我们这样假定:向英国进行移民的成本不会给这种行为带来任何障碍①,那么,印度的移民将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英国,直到这么做再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也就是直到他们在两国的工资不再有任何的差异为止。然而,由于印度的本来人口数量是英国原始人口数量的20倍,那么一旦移民活动结束了,两国的工资水平将趋向于一致,并且会更接近于印度原来较低的工资水平,而不是英国原来的高工资水平。因此,我们可以很自信地推断,畅通无阻的从印度向英国的移民活动,将会使英国本国工人的工资受到大幅度的削减②。8.不过,我们还要承认一点,由于进入到英国的移民将所获收入的大部分都储存起来了,且假定这些存款同英国本国居民的年存储额一起被用于投资,以增加英国的资本存量,那么,这又将有助于原始资本劳动率的最终恢复,从而回复到外国移民发生前的原始实际工资水平。在一些报纸报道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内容:一些比较繁荣的城市中的房东,靠收取过高的租金或者压榨那些不幸的房客来开拓自己的事业。很显然,人们脑海中的典型房东形象,就是那种使自己毫不费力地从他人身上获取利益来填满自己腰包的不道德的人。目前,对于那些经常无比听从于“智囊团”建议的人来说,一定已经认识到了,他仅仅通过请这些人解释其所使用措辞的意思,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赢利精明的声誉。就像大多数开场白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样。在本例中,我们有理由要求“当前住房短缺”这一措辞得到一个解释,因为,除非更明确地了解了房东所做的应对行为的本质是什么。否则我们不可能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合理的。当然,我们可能会基于一个理想的标准来解释“住房短缺”:比方说。每个四口之家至少应该拥有三个卧室、两个客厅,加总起来不少于11500立方尺的空间。这一标准听起来是极具人性、相当合理的。很可能是由一个认为这一标准与国内大部分地区的现实水平没有太大差距的尽职尽责的社会工作者提出的,但很明显这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几百年以前,这听起来是非常疯狂、极其奢侈的;在几百年之后,如果人口持续膨胀,它听起来仍将是非常不现实的。今天困扰人们的,是在理想是什么和能够供给什么两方面都存在着广泛的意见分歧。然而,面对这些问题,经济学家们就显得轻松多了。他们不需要在这一如此具有争议的问题上招致麻烦,对于理想或期望的标准不用发表任何言论,就可以以一个非常明确的意义来定义任何事物的短缺。对于经济学家来说,一个短缺仅仅意味着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的最大数量超过了卖方以这一价格水平投放到市场上的最大供给数量,比如本例中对房间的使用。当然,我们必须承认,通常来讲去衡量实际的需求量究竟超过供给量多少,并不容易。首先,我们所说的商品很可能并不属于相同的类别。比如住房,根据现有的情况它可能被划分为宽敞明亮型和优质精致型两类,如果我们想阐明这个通用的准则是如何发生作用的,那么很有必要先假定这样一点:就相关民众而言,他们对所有住房都有相同的要求与期待。在将来,我们会考虑对现在的结论做一些必要的改动与修订。那时我们会使这个简化的结论更加完善。其次,数据的收集也存在着一定困难,就算我们获得了数据,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也是很不容易的。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注意到所有类型的住房价格都在上涨,而且有消息称供给方面没有额外的住房了,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价格上涨将导致这种超额需求的缩减。因为一旦价格上涨,人们将无法负担这么多的住房费用。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单凭房屋价格上涨,我们还不能肯定地说这种超额需求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抑制。因为有这样一种可能:一些人在较高的价格水平上寻求买更少的住房的同时,另外一些人想买更多的房屋,或者由于收入增加了,或者由于这一地区的移民增加了。而由此引起的住房总需求的增加可能大大地补偿了第一部分人住房需求的减少。因此,即使价格上涨了,房屋的超额需求也将多于从前。而这种由移民和更高收入引起的住房新需求,可能会使需求的均衡价格也大大地高于以前。
作者:(英国)E.J.米香(E.J.Mishan) 译者:靳继东 焦玉娇E.J.米香(E.J.Mishan)著名的反传统经济学家,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同时被北美多所顶级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他挑战、击碎了右派和左派们死死抱守的一些固有信念,诸如右派认为的“自由贸易、共同市场是最好的经济安排”,左派认为的“工厂倒闭会导致失业”、“男女工资差异就意味着性别歧视”等。他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所公认的一些观点,诸如“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生活水准的提高”。米香著有《经济增长的代价》、《成本效益分析》等著作。他在《经济学人》、《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等权威杂志以及《金融时报》、《每日电讯》、《纽约时报》等报纸上发表论文80多篇。
《现代公司法比较研究: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第二版)》内容简介:本书在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关于中国问题和相关建议的讨论
《设计网事》内容简介:本书由国内顶级互联网产品设计师讲解国内Web Design八年发展史,是国内第一本互联网产品设计领域的个人原创
《让性格成就你》内容简介:本书其实,性格不分好坏,只有不同!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让心淡然(珍藏版)》内容简介:无论是浩瀚的大洋、无际的天宇、变幻的冰川,还是活跃的企鹅、日月同辉的天空、深不见底的海,足
《张骞(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内容简介:本书用二十多个故事,组织起张骞三次出使西域的全过程。每个故事独立自足,又相互关联。
《这个星球不配我死:埃隆·马斯克传》内容简介:马斯克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能迅速出击,踩准了每个节拍,他是如何做到的?他如何把
《只有生娃才知道》内容简介:从青春美少女,到焦头烂额带娃的新手妈妈;从对养娃一无所知,到轰轰烈烈踏上育儿战场;从忍受不了尿
深港粤公共经济制度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综合、经济、社会、文化四类,既有宏观总揽,也有个案分析,既有理论阐述,也有实践探求,是总结深圳30年改革开放历史经...
《世说新语故事》内容简介:《世说新语》是中国笔记小说的先驱,讲述了从汉末到南朝(主要是魏晋)时期帝王将相、文人百姓之间发生
《后现代主义哲学论》内容简介: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涉及哲学、艺术、文学、历史学、政
《我很幸福》内容简介:《我很幸福:奥斯威辛幸存者、百岁犹太老人的美丽人生》是埃迪·雅库的回忆录,讲述了他传奇的一生。埃迪出
在中国近现代转型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变迁间的关系是社会学的中心议题之一,也是理论与实践产生互动的重要历史场域,许多有出世抱负的知识分子投入到改造社会的浪潮之中。...
《新媒体写作变现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从新媒体内容创作的角度,讲述了从写作变现到打造个人IP变现的实操全流程,帮助新媒
《学习没有那么难(全三册)》内容简介:这是一套家长和孩子“各有所看”的图书。在《学习没有那么难》中,“陪伴教育”专家刘称莲
《工会组织与工会法教程》内容简介:2001年,我国对1992年《工会法》作了修改。修改后的《工会法》强化了工会的维护职能,对于适应
《为什么数据会说谎》内容简介:为什么花更少的钱买更偏远的房子不一定划算? 为什么得分最多的运动员不一定是好运动员? 为什么癌
《美国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内容简介:本书按时间顺序和专题式的篇章结构,阐述了美国商业银行制度、资本市场制度、货币制度、中央
《FFmpeg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在与FFmpeg相关的开发讨论与交流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有很多公司尤其是云服务相关的公司,对FFmpeg
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1994 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灿烂敦煌》内容简介:敦煌石窟是闻名世界的佛教文化遗迹,也是古代东方艺术的宝库。季羡林先生认为,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