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成己与成物既以意义和意义世界的生成为指向:又构成了意义发生和形成的现实之源,作为意义世界生成的现实过程,成己与成物一方面本于内在的人性能力,另一方面又依乎外在的普遍规范。意义不仅通过认识和评价活动在观念的层面得到体现,而且基于实践过程而外化于现实的存在领域或实在的世界。忽视了意义世界的观念之维,人们将仅仅面对一个纯粹物化的异己世界;无视意义世界的外在形式或现实形态,则常常会悬置对现实世界的变革而仅仅囿于抽象的精神之境。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就意义世界与人之“在”的关系而言,人的存在意义的真正实现,具体地表现为人的自由发展。关于意义世界的如上视域,同时表现为对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传统的心性之学和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回应。
《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成己与成物视域中的意义,人性能力与意义世界,规范系统与意义生成,精神世界的意义向度,意义与实在,意义的个体之维,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价值走向。
《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内容简介: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成己与成物既以意义和意义世界的生成为指向:又构成了意义发生和形成的现实之源,作为意义世界生成的现实过程,成己与成物一方面本于内在的人性能力,另一方面又依乎外在的普遍规范。意义不仅通过认识和评价活动在观念的层面得到体现,而且基于实践过程而外化于现实的存在领域或实在的世界。忽视了意义世界的观念之维,人们将仅仅面对一个纯粹物化的异己世界;无视意义世界的外在形式或现实形态,则常常会悬置对现实世界的变革而仅仅囿于抽象的精神之境。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就意义世界与人之“在”的关系而言,人的存在意义的真正实现,具体地表现为人的自由发展。关于意义世界的如上视域,同时表现为对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传统的心性之学和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回应。
作为成己与成物的内在条件,人性能力显然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就存在的形态而言,人性能力具有本体论的品格:它无法与人分离而总是与人同在。与之相对,形式的、逻辑的东西既可以融入于人的认识系统,也可以外在于人。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人性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变革世界和变革自己这一过程中的体现。具体地看,它涉及“已知”与“能知”等多重方面。所谓“已知”,是指在类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累起来的广义认识成果。一方面,人性能力总是奠基于广义的认识成果,其形成也与这种认识成果的内化、凝结相联系,否则便会流于空泛;另一方面,广义的认识成果若未能体现、落实于人性能力之中,亦往往只是一种可能的趋向,作为尚未被现实化的形式条件,它们缺乏内在的生命力。在成己与成物的过程中,以上两个方面总是彼此互动。同时,人性能力既有康德意义上形式、逻辑的方面,又涉及意识过程、精神活动,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逻辑与心理的统一。从强调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出发,康德对内在于人的心理、意识等方面常常持疏离的态度。如前所述,他所注重的,更多的是先验形式以及这种形式的纯粹形态。然而,从先天的形式回到现实的作用,则逻辑与经验的界限便无法区分得那样泾渭分明。在这方面,马克思的看法无疑更值得注意。马克思曾比较了必然的领域(realm of necessity)与自由的领域(realm of freedom),并指出,只有在必然领域的彼岸,“以本身作为目的”的人类能力的发展才开始。这里特别应当关注的是“以本身作为目的”的人类能力这一提法,“以本身作为目的”或作为目的本身,意味着赋予人的能力以目的性规定,后者既有本体论意义,又包含价值论意蕴。
杨国荣,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 losophy编委;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在中国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领域出版学术著作10佘部,主要部分收入《杨国荣著作集》 (11种),其中lo部著作先后出版于海外。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Philosophy:East and West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多种论著被译为英、德、韩等文在国外出版与发表。
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作品精选)》是“冯友兰作品精选”之一,该丛书以蔡仲德先生编纂的《三松堂全集》为底本,收录了冯友兰先生大部分...
《理想国》是古典世界中仍为今人广泛阅读的杰作,本书是对它的一个新近的全面阐释,其中包括的十六篇文章由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路
读懂《老子》 本书特色读懂《老子》以“道”的形式,用逻辑辩证的思维,言简意丰的文字,阐释世间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内容涵盖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思想...
(精)从天竺到华夏:中印佛教美术的历程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配硬壳函套,商务印书馆出版★国内首部全彩印制、系统论述佛教美术在中国发展流布的通史性专著★时间跨...
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史纲要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文献研究,探讨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采取“从后思索”的方法,对唯物史观的主要理论以“理论驿站”的形式,即以历史和逻...
马丁·路德是欧洲中世纪向近代过流时期的著名改革家。他所发动的改革运动不仅是一场宗教改革,而且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几乎涉及
中庸-论儒学的宗教性 本书特色 在各个时期,杜维明的思想和著述重点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诠释儒家传统,确立了对儒家精神价值作长期探索的为学方向;19...
本书内容有社会剧变与佛教转型;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佛教文教事业的开拓等。目录 前言绪论社会剧变与佛教
容忍与自由-胡适思想录-(六) 本书特色 胡适(1891-1962)是现代中国*具声望同时又争议*大的文化宗师与思想巨人。他博学勤勉,著述等身,留下了极其宏富的...
戴震与章学诚是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上两大高峰,他们的出现,在作者看来代表了清代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是儒家学术思想由“尊德性
系统功利主义的奠基人/杰里米.边沁 本书特色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
八卦象数疗法 本书特色 本书结构分明,讲述了有关周易和中医的基础知识,详细地讲述了八卦象数疗法临床应用中的各种问题,她列举101个典型病例,每个病例后面均有方义...
欣赏你的大脑 本书特色作者秉承“爱和科学的精神”,始终与国际相关研究领域保持联动,将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三者融合,坚持二十多年跨领域富有创新的研究探索。是岳晓...
《科学禅定》以科学实践禅定为基础,通过今日高速发展的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新理论为工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以下几点做出论述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 本书特色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华人教材史的史迹探索论文集。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海外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的力作...
道教风俗谈 内容简介 本书取名为《道教风俗谈》,是想向读者介绍中国风俗中的道教影响,指出道教在民间风俗中渗透的普遍和深入。风俗这样东西,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
伦理学反教材-热羊角面包的香味对人性的影响 本书特色 《伦理学反教材:热羊角面包的香味对人性的影响》是法国当代哲学家吕旺·奥吉安,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写成的伦理学科...
日讲礼记解义 本书特色 任宏点校的《日讲礼记解义》,六十四卷。清圣祖玄烨命儒臣将《五经》、《通鉴》等传统典籍作为进讲教材,并将日讲教材先后刻印成书。《易》、《书...
这本通信集由一位哲学家和一名女孩间的真实信件组成。哲学家名叫维托里奥・赫斯勒。女孩叫诺拉・K,时间是一种幻觉吗?动物有意识
柏拉图法义的论辩与情节 本书特色 《柏拉图〈法义〉的论辩与情节》是施特劳斯晚年的主要作品。他以对柏拉图的毕生思索、以对《法义》的特殊兴趣写就了本书。施特劳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