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成己与成物既以意义和意义世界的生成为指向:又构成了意义发生和形成的现实之源,作为意义世界生成的现实过程,成己与成物一方面本于内在的人性能力,另一方面又依乎外在的普遍规范。意义不仅通过认识和评价活动在观念的层面得到体现,而且基于实践过程而外化于现实的存在领域或实在的世界。忽视了意义世界的观念之维,人们将仅仅面对一个纯粹物化的异己世界;无视意义世界的外在形式或现实形态,则常常会悬置对现实世界的变革而仅仅囿于抽象的精神之境。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就意义世界与人之“在”的关系而言,人的存在意义的真正实现,具体地表现为人的自由发展。关于意义世界的如上视域,同时表现为对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传统的心性之学和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回应。
《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成己与成物视域中的意义,人性能力与意义世界,规范系统与意义生成,精神世界的意义向度,意义与实在,意义的个体之维,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价值走向。
《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内容简介: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成己与成物既以意义和意义世界的生成为指向:又构成了意义发生和形成的现实之源,作为意义世界生成的现实过程,成己与成物一方面本于内在的人性能力,另一方面又依乎外在的普遍规范。意义不仅通过认识和评价活动在观念的层面得到体现,而且基于实践过程而外化于现实的存在领域或实在的世界。忽视了意义世界的观念之维,人们将仅仅面对一个纯粹物化的异己世界;无视意义世界的外在形式或现实形态,则常常会悬置对现实世界的变革而仅仅囿于抽象的精神之境。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就意义世界与人之“在”的关系而言,人的存在意义的真正实现,具体地表现为人的自由发展。关于意义世界的如上视域,同时表现为对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传统的心性之学和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回应。
作为成己与成物的内在条件,人性能力显然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就存在的形态而言,人性能力具有本体论的品格:它无法与人分离而总是与人同在。与之相对,形式的、逻辑的东西既可以融入于人的认识系统,也可以外在于人。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人性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变革世界和变革自己这一过程中的体现。具体地看,它涉及“已知”与“能知”等多重方面。所谓“已知”,是指在类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累起来的广义认识成果。一方面,人性能力总是奠基于广义的认识成果,其形成也与这种认识成果的内化、凝结相联系,否则便会流于空泛;另一方面,广义的认识成果若未能体现、落实于人性能力之中,亦往往只是一种可能的趋向,作为尚未被现实化的形式条件,它们缺乏内在的生命力。在成己与成物的过程中,以上两个方面总是彼此互动。同时,人性能力既有康德意义上形式、逻辑的方面,又涉及意识过程、精神活动,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逻辑与心理的统一。从强调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出发,康德对内在于人的心理、意识等方面常常持疏离的态度。如前所述,他所注重的,更多的是先验形式以及这种形式的纯粹形态。然而,从先天的形式回到现实的作用,则逻辑与经验的界限便无法区分得那样泾渭分明。在这方面,马克思的看法无疑更值得注意。马克思曾比较了必然的领域(realm of necessity)与自由的领域(realm of freedom),并指出,只有在必然领域的彼岸,“以本身作为目的”的人类能力的发展才开始。这里特别应当关注的是“以本身作为目的”的人类能力这一提法,“以本身作为目的”或作为目的本身,意味着赋予人的能力以目的性规定,后者既有本体论意义,又包含价值论意蕴。
杨国荣,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 losophy编委;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在中国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领域出版学术著作10佘部,主要部分收入《杨国荣著作集》 (11种),其中lo部著作先后出版于海外。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Philosophy:East and West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多种论著被译为英、德、韩等文在国外出版与发表。
顺势操盘论 目录 总前言**章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周期走势人生活在认识规律的进程中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什么制约着这条周期曲线奇妙的周期率第二章 复杂与混沌从魏蜀...
宽容 本书特色 《宽容》是一本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作者房龙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及倡导思想自由的精神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勾勒了一幅波澜壮...
风水皕问 本书特色 提到风水,便想到家居风水、装修风水、办公室风水等,坐卧立行皆诸多顾忌。风水用品甚多,盲目相信家具换个位置、摆个花瓶就能改变自己的运势,甚至不...
从王阳明到曹雪芹:阳明心学与明清文艺思潮 节选 阳明心学所建立的一些基本思想理论原则,如“致良知”注重人的主体意识,注重发扬人的主体人格精神,从而激扬起反程朱理...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 内容简介 20世纪末,随着海德格尔早期著作的陆续编辑出版,引起了西方学术界对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的热情和兴趣,不少有分量的成果相继发表出...
明代经学研究论集-(增订本) 本书特色 《明代经学研究论集(增订本)》为台湾著名学者林庆彰研究明代经学的论文汇集。全书收《明代的汉宋学问题》《五经大全之修纂及其...
胡塞尔 本书特色 本书首先介绍了胡塞尔的生平经历,便于读者理解其思想的形成过程,然后则按照不同角度,分别从“意向分析”、“现象学方法”和“超验现象学”等方面,全...
本书通过对佛教律典及古代文献中有关佛衣及僧衣规制的考证,明确佛像衣着的种类、形制、披着方式等要素。同时联系古代印度佛像衣
大易人生 本书特色 几千年来,作为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文化及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影响了无数人。本书中,曾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素养,从多个角度对《易经》的智慧进...
禅宗心法 内容简介 当代在海外有两位著名居士,一为佛家居士南怀瑾先生,一为道家居士萧天石先生,两人互为师友,遍访佛道,均著作等身,影响深远。 我有正法眼藏,涅槃...
本书详细地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进行了解释与评论,是第一部哲学意义上对“第二批判”的评注。作者从批判哲学的整体框架之内审
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 本书特色 这套汉译“希伯莱圣经历代注疏”依据今人校勘笺释的古本编译西方历代大思想家的经解要著(分三个系列),旨在积累西方经学史的重要文献,改...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上.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历经十年研究所完成的成果,从新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可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思...
新仁学构想-爱的追寻-第2辑 本书特色 《新仁学构想——爱的追寻》以仁学为儒家思想之精华,回溯仁学自孔子以来曲折发展的历史,接续孔子仁学的源头活水,集历代儒家学...
绘图地理五决-绘图校正集新堂藏版 本书特色 适因居丧之暇,同王子庸弼、张子含章结庐彭邑丹景山之阳,著为《地理五诀》。其龙分生旺死绝,穴看阴阳真气,砂辨得位失位,...
宽容:下 本书特色 《宽容》是一幅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以“宽容”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从古希腊时...
认识《圣经》文学 内容简介 人们常以为《圣经》仅仅是一部神学著作,干巴巴的,除了教条没有可取之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圣经》采用文学的手段,而不是直接的命题陈述...
本书从海德格尔基本著作中精选160余条语段,分为“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安居”、“技
苏格拉底前后 本书特色 《苏格拉底前后》是作者在四篇讲稿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是有关古希腊哲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涉及苏格拉底时代前后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等内容。在...
中国美学史话 本书特色 一、《中国美学史话》的彩图部分与《中国美学史话》内容相匹配,包括神话传说——石器时代——彩陶——青铜器——金银玉器——建筑——雕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