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成己与成物既以意义和意义世界的生成为指向:又构成了意义发生和形成的现实之源,作为意义世界生成的现实过程,成己与成物一方面本于内在的人性能力,另一方面又依乎外在的普遍规范。意义不仅通过认识和评价活动在观念的层面得到体现,而且基于实践过程而外化于现实的存在领域或实在的世界。忽视了意义世界的观念之维,人们将仅仅面对一个纯粹物化的异己世界;无视意义世界的外在形式或现实形态,则常常会悬置对现实世界的变革而仅仅囿于抽象的精神之境。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就意义世界与人之“在”的关系而言,人的存在意义的真正实现,具体地表现为人的自由发展。关于意义世界的如上视域,同时表现为对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传统的心性之学和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回应。
《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成己与成物视域中的意义,人性能力与意义世界,规范系统与意义生成,精神世界的意义向度,意义与实在,意义的个体之维,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价值走向。
《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内容简介: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成己与成物既以意义和意义世界的生成为指向:又构成了意义发生和形成的现实之源,作为意义世界生成的现实过程,成己与成物一方面本于内在的人性能力,另一方面又依乎外在的普遍规范。意义不仅通过认识和评价活动在观念的层面得到体现,而且基于实践过程而外化于现实的存在领域或实在的世界。忽视了意义世界的观念之维,人们将仅仅面对一个纯粹物化的异己世界;无视意义世界的外在形式或现实形态,则常常会悬置对现实世界的变革而仅仅囿于抽象的精神之境。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就意义世界与人之“在”的关系而言,人的存在意义的真正实现,具体地表现为人的自由发展。关于意义世界的如上视域,同时表现为对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传统的心性之学和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回应。
作为成己与成物的内在条件,人性能力显然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就存在的形态而言,人性能力具有本体论的品格:它无法与人分离而总是与人同在。与之相对,形式的、逻辑的东西既可以融入于人的认识系统,也可以外在于人。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人性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变革世界和变革自己这一过程中的体现。具体地看,它涉及“已知”与“能知”等多重方面。所谓“已知”,是指在类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累起来的广义认识成果。一方面,人性能力总是奠基于广义的认识成果,其形成也与这种认识成果的内化、凝结相联系,否则便会流于空泛;另一方面,广义的认识成果若未能体现、落实于人性能力之中,亦往往只是一种可能的趋向,作为尚未被现实化的形式条件,它们缺乏内在的生命力。在成己与成物的过程中,以上两个方面总是彼此互动。同时,人性能力既有康德意义上形式、逻辑的方面,又涉及意识过程、精神活动,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逻辑与心理的统一。从强调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出发,康德对内在于人的心理、意识等方面常常持疏离的态度。如前所述,他所注重的,更多的是先验形式以及这种形式的纯粹形态。然而,从先天的形式回到现实的作用,则逻辑与经验的界限便无法区分得那样泾渭分明。在这方面,马克思的看法无疑更值得注意。马克思曾比较了必然的领域(realm of necessity)与自由的领域(realm of freedom),并指出,只有在必然领域的彼岸,“以本身作为目的”的人类能力的发展才开始。这里特别应当关注的是“以本身作为目的”的人类能力这一提法,“以本身作为目的”或作为目的本身,意味着赋予人的能力以目的性规定,后者既有本体论意义,又包含价值论意蕴。
杨国荣,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 losophy编委;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在中国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领域出版学术著作10佘部,主要部分收入《杨国荣著作集》 (11种),其中lo部著作先后出版于海外。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Philosophy:East and West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多种论著被译为英、德、韩等文在国外出版与发表。
理学与文学论集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文章23篇,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理学与儒学”,主要以理学为聚焦点,探讨理学和儒学的基本特征和核心价值。二是“理学与文学...
加里.斯奈德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分6个章节,对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生态伦理思想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包括斯奈德的荒野伦理、斯奈德的文明观...
柯尔特教程 本书特色 *流行、*有效的思维管理技能之一。建立在平行思维理论基础上的六帽思考法、避免争执,提高效率,提供一种形象化手段使人们容易驾驭复杂性思维,可...
解构的共通体 本书特色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让-吕克·南希*重要的作品,在本书中南希阐述了“共通体思想”,具体包括了:非功效的共通体、被打断的神话、文学的共产主...
中国佛教史清代 本书特色 以确凿无伪的**手原始史料为基础,以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共二百六十八年间满清一代的佛教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
当代妙用-光明大手印-(全二卷) 本书特色 ☆ 大手印文化与当代世界的智慧碰撞:与超心理学、与大国学、与禅、与道、与中医、与免疫学、与科学、与文学、与读书、与生...
道教与长江文化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儒教文化产生在黄河流域,佛教文化产生在恒河流域,道教文化产生在长江流域。可以说长江流域是道教的摇篮,长...
笛卡尔-大家精要 目录 引言第1章 童年家庭与时代“我自幼是用书培养起来的”第2章 “读世界这本大书”从军布雷达“奥林匹亚之梦”巴黎生活《指导心灵探寻真理的规则...
本书收录了章太炎一九〇九至一九一〇年间在日本东京对中国留学生所作的一系列白话演讲录,最初发表于一九一〇年东京《教育今语杂
孔子.孔圣和朱熹 本书特色 周予同原著、朱维铮编校的《孔子孔圣和朱熹》辑入周予同先生所著孔子、朱熹的两部传记,以及研究战国至两汉的孔子圣化史的三篇论文。收入本册...
为居士说居士法 内容简介 居士是佛教徒的重要组成部分,居士群体对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本书汇集了印顺法师对居士说法的精彩内容,包括:在家众的德行、建设在家佛教的方...
格方联壁 内容简介 《格言联壁》中华古典珍品涉及领域之广、内容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以致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兼收并蓄,所以我们收集的作品主要以流传久远并被当代社会...
团购:胡适随想录10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胡适是著名学者、诗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本系列是研究胡适思...
普通逻辑 本书特色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教材,也是文科各相关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的指定教材之一,按照该课程2010年新修订的自学考试大纲进...
胡塞尔著作集 第6卷经验与判断/胡塞尔著作集(第6卷) 本书特色 《经验与判断》是胡塞尔三部逻辑心理学的*后一部,前两部是《逻辑研究>和《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
图解心经 本书特色 《心经》是一本文字简要,内容丰富的佛教经典,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经只有260字,在佛教界的地位即举足轻重。它摄取600卷《大般若经》...
思想录 本书特色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是一篇护教之作。他在《思想录》中主要以奇迹和预言论证基督教的唯一合理性。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
先秦诸子精神 本书特色 *有性格的国学史著作,呕心沥血的学者大文章。在学术明星甚嚣尘上的时代*顽强的国学坚守者,百家争鸣、融合与传统文化整体观。要讲中国文化,只...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本书特色 《国民阅读经典: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说多为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如读书、...
夕阳山外山:弘一大师赠言故事100例 本书特色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