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有何识别特征?力度形态怎样与风格相连?这是音乐美学与批评理论尚待解决的、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兼顾的难题。力度所归属的乐感的模糊性是导致这些难题并进而影响到相关音乐美学理论(例如风格)难以具体指导创作与表演实践的重要原因。
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勃拉姆斯钢琴奏鸣曲op.5》**乐章与《勃拉姆斯钢琴间奏曲op.117》no.1的乐谱以及十二个演奏版本的乐谱与演奏、对同一首作品的不同演奏版本进行比较,从具体的音响感性体验与描述、乐谱分析中获得实证材料,同时寻求技术史(福柯)、诠释学(加达默尔)、解释与分析(格尔茨)的理论支持,并建立一个先描述后解释感性体验的分析模式,然后经过分析、归纳,总结钢琴力度形态的审美认知规律。
本书包括绪论、三章、结论与两个附录。
附录一、二是笔者经过乐谱与音响分析(其间多次调整分析方法,尤其是音响聆听、记录、分析方法)、记录、归纳、统计、推论形成的原始材料,研究就在文献与这些材料之上展开。
本书是关于钢琴力度形态与风格的研究专著,从乐谱中的力度形态、音响中的力度形态以及钢琴力度形态与风格几方面进行研究。
本书立足感觉与认知,着力于个案研究,诠释形态与风格,有利于表演批评。笔者结合文献与实证,分析音符标记,捕捉音势形态,对应风格特征,统合概念思维。
涉及力度形态与音乐风格的相关性,作者以brahms的两首钢琴作品的演奏样本为个案,作了详细的比较。就一度创作而言,brahms的音乐风格宏大、威严、深沉、温馨,其力度布局深思熟虑,线条宽广,动力充沛。但本书研究的重点不在一度创作,而在二度创作的风格特征。该书对十名国际著名钢琴家的演奏录音进行了仔细分析,分项评说。
《审美视点:钢琴力度形态及其风格》立足感觉与认知,着力于个案研究,诠释形态与风格,有利于表演批评。笔者结合文献与实证,分析音符标记,捕捉音势形态,对应风格特征,统合概念思维。 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有何识别特征?力度形态怎样与风格相连?这是音乐美学与批评理论尚待解决的、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兼顾的难题。力度所归属的乐感的模糊性是导致这些难题并进而影响到相关音乐美学理论(例如风格)难以具体指导创作与表演实践的重要原因。
插图:句首除了在旬中有起势的作用,从更大结构范围看,它们在德、奥等动力风格的作品中,常常成为主题贯穿的线索。句腹行势的展开手法中常常蕴涵着作曲家的写作习惯与演奏家在处理这些音符组合时所显现的个性特征。句尾收势在收束句式力度的同时,与旬式连缀紧密相连,演奏中对句尾处理的清晰与否,是该演奏结构清晰程度的重要参照。在句与句互相连接的时候涉及到前句句尾与后句句首连缀的问题。前者的时值长度、音量衰减与后者的起音清晰程度、渐变力度倾向则是句式连缀的重点。如果说乐谱可以使历时的音响在视觉中凝固成共时的“音乐建筑”,呈现出音乐的整体形态;那么,音响形态则更强调音乐开始、发展、结束等时间过程,在“娓娓道来”的音流中逐渐呈现出音乐的整体形态。简言之,音响力度形态具有可识别性,而识别方法是:捕捉并分析由音高、音长、演奏力度控制所致的音势形态及其发生的结构部位。综观细节音响力度形态与句式力度形态,考察演奏特征,还可见源于钢琴发音特点的技法特征。从演奏看,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与一般的音乐力度形态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钢琴音乐的力度属于音乐力度的一部分,其主要特征与音乐力度大多可以通用,只在钢琴音点(钢琴声音触发点)、音量衰减与踏板所致的音长力度与由触键产生的力度感上有特殊性。钢琴发音之后音量衰减与弹拨乐器有相同特征、钢琴多声部织体形成的纵向节奏组合及其导致的力度复杂化的情况和管弦乐类似。因此,本书论述的力度形态在很多时候也适用于其他类似的音乐,但涉及触键、力度控制、音长调整时,则基本只适用于钢琴音乐。钢琴触键时,从键面到键底的过程大致决定了触键产生的音响效果。当琴键触及键底之后(如果不涉及踏板),弹奏该音的过程基本结束,在此之后所发的音响一般不再受演奏者的支配。如果要使连续发出的音连贯,就必须使音与音之间的力度变化符合连贯的要求,即具有力度的倾向性——音势。
周雪丰,2007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上海音乐学院做博士后。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美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委员会钢琴考官。2005年晋升西南大学副教授,现任“音乐美学”、“钢琴表演与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1986—2001年,先后师从穆同洽、周学涓、景宗模、薇拉(俄)、但昭义、伊比斯(美)、嘉莉娅(俄)、吕德玉学习钢琴。2001—2007年先后师从张碚、韩钟恩攻读音乐学硕士、博士学位。举办过钢琴独奏音乐会;多次指导学生在钢琴比赛中获奖;在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有《论钢琴音乐之力度形态与风格的联系》、《论钢琴音响的细节力度形态——以勃拉姆斯Op.5与Op.117为例》、《论高师钢琴教学的新视点——音响形态认知》、《音响与音场——浅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等。
我们都知道,画家所处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创作的风格,许多传世的作品背后总有一段或美丽或伤感的故事,而这也许就是后世理解其作
《建筑设计的背后逻辑》内容简介:随着ASRI的不断成长,它有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员和新颖作品。但是不少学生在刚接触海外高校作品集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一书采用全新的方法和宽广的视角,将艺术品还原到它所处的历史语境当中,探寻创作它们的初衷,研究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100 本书特色 弹完《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一类入门教材的学生,可继续按《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100)练习,并同时弹...
本书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近几个世纪以至目前西洋古典音乐在复调写作方面传统的理论、技术和教学方法,对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的
《剑桥艺术史:17世纪艺术》讲述了对一切爱好美术的人来说,17世纪艺术大有看头。不同艺术家表达同一故事时可以有不同方法,对所画
在中国的画坛上,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孕育名家,施惠无涯者,《芥于园画谱》当之无愧也。《画传》出世,备受时人赞赏。光绪十三
绝妙好歌.中外怀旧歌曲 内容简介 0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人民满怀革命理想和火热激情的年代。本书收集了这一时期*广为流传的中外歌曲180首,洋溢着明朗奋发和健...
飞去乐感海洋-米拉的音乐历险III 本书特色 《米拉的音乐历险》系列共三本,姜蓓雅*的《米拉的音乐历险(Ⅲ飞去乐感海洋)》其中第三本。这是一本幼儿视唱练耳启蒙的...
宋元戏曲史 本书特色 以宋、元两朝为重点,考察中国古典戏曲形成、演变、发展的过程,回答了中国戏剧艺术的特征、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中国戏曲文学的成就等带根本性的...
FromPublishersWeeklyStarredReview.Ross,theclassicalmusiccriticfortheNewYorker,le...
Thisbookgivesparentsandstudentstheinformationtheyneedonvariouswaystofinanceacoll...
艾那尼 本书特色 雨果戏剧代表作人物形象生动,故事矛盾激烈,悲喜交加的浪漫剧作以想象力处理历史题材,使得历史平添了一出出奇闻一个个不同寻常的故事,展示出一个个惊...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音乐卷)》讲述了音乐作品分析的着眼点包括音乐语言的各
《世界人文简史——文化与价值》是一部简明而权威的世界人文史教材。它以“文化”为写作核心,从史前到当代,从西方到东方,兼及
本书是一本清晰明了的入门手册,适合那些想要了解如何运作、录音和推广乐队的初级和中级独立音乐人。本书涵盖并整理了多种专业技
中国音乐美学史上下——中国文库 本书特色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
音乐美学十讲 本书特色 《音乐美学十讲》是我国已故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叶纯之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期间,给在校本科生以及函授学员教...
这是一部讨论艺术特征和本质的经典著作,被书评家称作是“现代分析美学第一书”。作者在书中首先区分了艺术再现和语言再现的区别
《帆船史》内容简介:本书旨在宣扬帆船文化和海洋文化,对世界各地区帆船的特点、发展过程、著名的航海业绩与海上战斗以及有关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