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地位之特殊。和它与许多重大决策、重大事件的紧密相连不无关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对北戴河也是钟爱有加,制定了在此地避暑办公制度,使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长期被人尊称为中国的“夏都”。
有人称:“北戴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的政治晴雨表。”从这里导演出共和国历史舞台上一幕幕悲欢交织的生动图景,引发后人不尽的追思。
本书揭开了历史尘封的北戴河面纱。
1954年,毛泽东北戴河下令,东南沿海骤起我军与国民党军海空大战。1958年,北戴河会议掀起建立“人民公社”高潮。毛泽东决意炮轰金门,中直疗养院1号楼成为金门炮战总指挥所。林彪从96号楼仓皇出逃,“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
本书由权威军史专家倾力奉献,图文并茂,真实再现了共和国领袖的风采,给人以思想和视觉的震撼。是一部值得阅读、收藏的珍贵红色经典。
《北戴河往事追踪报告》内容简介:北戴河这个被称为中国“夏都”的地方,同钓鱼台、人民大会堂等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这里曾经产生许多重大的决策和重大事件。从这里导演出共和国历史舞台上一幕幕悲欢交织的生动图景,引发后人不尽的追思。
提起北戴河,国人可谓家喻户晓。此地是渤海湾金项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位于秦皇岛市西南部,东起狼牙山桥,西至戴河口,海岸线长约15公里,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避暑胜地。197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然而,关心政治的人提到北戴河,重视的是它的政治色彩,因为它曾被称为中国的“夏都”。中国人谈起古代历史,难免要讲起秦皇汉武。北戴河的历史,恰恰与这两位古代著名帝王相关。特别是秦始皇派人从这里出海巡游,被人称为中国外交使节的最早出发点。到了近代,北戴河又上演了外国入侵、中国军阀争斗的重要一幕,避暑与政治斗争紧密相连,开创了当地的一大特色。全国解放后,北戴河便被中共中央选定为夏季避暑办公地。毛泽东从1954年起便经常于夏季到此,不仅下海游泳搏击风浪,还在此作出了一系列政治上、军事上的重大决策……01/斗转星移,渤海明珠千年山河变迁隶属河北省的北戴河,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部鸽子窝、金山嘴奇峰呷角,怪石突起,拱桥矗立。西部为连绵起伏的东西联峰山,覆盖常绿针叶林和落叶林。南为剥蚀浅丘,山峦起伏,苍松翠柏。北为剥蚀平原,土地平旷,农田阡陌。由于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犹如璀璨明珠镶嵌在渤海北岸中部,自古就为世人所瞩目。站在高坡之上,遥望一脉青山,一汪碧水,北戴河海滨环境优美如画,风光无限旖旎。这一风景区西有婀娜秀美的联峰山,草木葱茏,花团锦簇,文物古迹众多。戴河如练,沿山脚蜿蜒入海,如诗如画。南面是悠缓漫长的海岸线,质细坡缓,沙软潮增,水质良好。沿海开辟的几十个专用和公共浴场,为游客嬉戏大海,尽情享受海浴、沙浴、日光浴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其沙滩之好为中国之最。如今的人又将北戴河海滨当成时髦的“天然氧吧”。紧张的工作之余,步入温馨、典雅的氧吧,呼吸纯净的氧气,放松疲惫的身心,已成为当今都市人的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喊着时下正流行的“到北戴河吸最纯净的空气、看最蓝的海天、赏最美的星空”的口号,纷纷涌向“天然氧吧”北戴河。北戴河海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0.3℃、盛夏日平均气温23℃。现代人注重绿色生态环境,这里城市森林覆盖率达52.7%、人均绿地达620平方米。这里空气新鲜,大气质量属国家一级标准。空气中富含有益健康的负氧离子,大约每立方厘米4,000个~7,000个,大大高于国内其他农村和城市。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对人体健康长寿有诸多益处。它能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压,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许多人称,置身“天然氧吧”北戴河,深吸一口集天地之精华的清新空气,那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令人心旌摇曳,飘飘欲仙。在北戴河的海岸线内,有各种风格的旅游景点与众多的花园、绿地,山、海、花、木与掩映其中造型各异的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风景画。北戴河海滨俨然是人间的伊甸园,千百年间引来的游人不计其数,上至帝王将相,下有走卒贩夫。论起北戴河的历史,可谓历史悠悠,贯通古今2,000余年。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华夏民族的先民们就在这块海岸上繁衍生息。在商、周时期,北戴河一带属于孤竹国,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土地,燕昭王等都曾到此处巡游居住。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经此攻辽东,虏燕王喜,燕亡。秦朝将原燕国东北之地属辽西郡,秦始皇第五次东巡到碣石,即如今的北戴河,“刻碣石门”,并在今天的金山嘴筑行宫。北戴河成为最早的中国“夏宫”,正是从中国第一个封建帝王秦始皇开始。据说,这位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曾在北戴河派出求仙使者,有人称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海外交往。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刚即位的胡亥效法先皇,出巡碣石,并从碣石海港入渤海湾浮海南下,进行新的航海尝试。汉承秦制,汉朝北戴河仍属辽西郡。汉高祖一至三年,在北戴河莲峰山、金山嘴一带建筑起军港。元封元年,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以后,于夏四月北巡海上至碣石,筑“汉武台”。可见在秦汉时代,帝王们便看好这块避暑宝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自186年黄巾起义爆发,189年董卓进洛阳引发军阀大战,中原大地都成为战场。起自青州的曹操经过10多年奋战,扫平群雄,统一了北部中国。不过战乱的后果也是极其惨痛的,东汉末年全国人口6,000多万,此时降到只有1,000多万,北方建立魏国时人口统计只有443万(如加上隐漏者至多再加1倍)。在大乱甫定之际,建安十二年秋(207年),曹操北定乌桓沿辽西走廊回师,傍海来到临榆古碣石境地,赋诗《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千古名篇,表现出曹操当时统一天下、奠定太平之世的气魄和志向,也为北戴河留下第一首佳作。自魏晋之后,中国北方陷入大乱,五胡十六国相继出现。在北燕的太平六年,游击将军、中书侍郎褚臣受命海上移民,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向渤海北岸碣石海上的移民活动。隋朝统一天下后,北戴河一带成为军事要地。隋朝大业八年,礼部尚书杨玄感等受命督运军粮船队,从太原仓(潼关西)、洛口仓和黎阳等地启程,顺黄河、水济渠分头入渤海湾经临榆关碣石海港转至白狼水海口(隋改榆水为白狼水)的望海屯,北戴河一带成为屯粮基地。隋大业十二年春,隋炀帝第一次大举进军讨伐高丽,水军由东莱(今莱州)出发,运输船从东莱、碣石等地浮海先进,船舻相接数百里,兵员号称200万(实际数只有一半),而专门从事运输粮秣及军用物资的则更多,史称“馈运者倍之”。征讨高丽是中国古代战争历史上的一场大悲剧,不过碣石也因此留名。唐朝建立后,北戴河一带为河北道营州,唐太宗为征高丽,来此巡幸、驻跸。到了明清之际,当地属永平府,为山海关驻军的后援基地。清帝问鼎中原后,因其游牧民族的遗传特点,连续10代皇帝都不喜欢大海,夏都也选择在承德而不在海滨。虽然古代的北戴河、秦皇岛是海上交通要地,被称为派出外交使节的最早出发点。然而当地真正的外交活动则始于近代,以外来客和异邦使节身份的首批避暑者踏上北戴河的土地,却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屈辱的烙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俄美等国获得了在北京常驻外交使节的权利。驻京的西方人员在华日久,便利用特权四处寻找适合夏季避暑的地方,终于看中了渤海之滨的北戴河。清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应驻京西方使节的要求,清政府正式将北戴河辟为旅游避暑区,“准中外人士杂居”,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确定的各国人士的旅游避暑地。自从北戴河辟为旅游避暑区后,吸引了外国宗教界、政界、商界人士及中国达官富商的大量涌入。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至1935年日本侵华的“华北事变”期间,是当地兴建别墅的高峰期,北戴河成为中西建筑艺术的大展台。同期来此游览、避暑的游客涉及64个国家,这一海滨自20世纪20年代起就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作为中国现代旅游业发端和缩影的北戴河,在近代历史上也创造了几个第一: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在此设立第一个官方经营的外国使节避暑区;民国六年(1917年)4月25日,北洋政府由京奉路向此地开通中国第一条旅游专线铁路。民国十年(1921年)8月12日,北京政府航空署开辟至北戴河的中国第一条旅游空中航线;从行政管辖看,北戴河在中华民国初年改属于直隶省津海道临榆县,1932年6月北戴河避暑区改称“北戴河海滨自治区”,1936年12月又改为北戴河海滨风景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于1945年末将北戴河改为北戴河海滨区,隶属河北省公署。1948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北戴河,当地属河北秦皇岛市管辖。在近代史册上,北戴河虽是一块避暑疗养胜地,却也充满了中外纷争,在战争狂涛中如同一叶飘浮的小舟。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即以水陆两路出兵占领了山海关,其一部进占了北戴河。侵略军所到之处,奸淫抢掠,无所不施。当地人民遭受了空前的灾难,男女老少纷纷逃避山中。随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俄国等国军队分别在山海关的“老龙头”附近修建军事营盘,还常派官兵到北戴河逞威。民国初年,外国人强行到北戴河建房占地,德国还在此驻兵,引发了不少外事纠纷。民国二年,北戴河建立了海滨巡警一局,当时设管带1人,巡官2人,警员44人。随后,民国当局在蔡各庄堡、北戴河分别设立警察分所,维持治安并处理中外纠纷。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因害怕孤悬海外的部队被协约国消灭,主动向中国交出北戴河海滨王胡庄营盘,原运兵用的简易铁路撤除。后来德侨陆续遣返,大部分房屋被中国的达官贵族抢购,使得北京、天津的官员和富商们也在此占有一席地盘。1916年,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朱启钤首次来北戴河海滨,发现“各国外侨纷纷组织团体,焉有喧宾夺主之势”。他尤其不能容忍外国人那种“殆以我不能自治,取而代之”的骄横态度,便酝酿成立自治组织。1918年7月,朱启钤开始号召在海滨避暑的中国知名人士创办“地方自治公益会”,以“争主权,攘外人”。翌年8月10日,北戴河海滨地方自治公益会成立大会召开,选举梁士诒为主席,朱启钤为会长,并制定公益会会章,其宗旨是:保护主权、规划市政,管理避暑区之行政事宜。中国人建立的这一自治组织,目的便是保卫北戴河的主权,从此当地的开发由外国人把持逐渐转入以国人为主。1919年9月,公益会会长朱启钤发表声明并呈内务部:禁止买卖联峰山、鸽子窝两处土地,以保护风景名胜。他们在声明中要求凡遇有外人永租联峰山及鸽子窝范围以内之地者,其契约一律不准投税,以杜纷争。在中国官绅主持下,同年夏天莲花石公园落成,占地面积133亩,并在莲花石公园内修建北戴河海滨第一个运动场。同年,北戴河地区又建成海滨第一条公路,即西经路。自海滨火车站至河东寨,长3,455米,外国人和中国显贵们就此可以改变乘轿而以乘车来海滨。随后,中国银行仿庐山办法,夏季在海滨设临时办事处,为避暑人士金融周转服务,此为当地建立银行办事机构之始。面对中国人捍卫主权的行动,外国侵略者自然不甘心。1919年,以英、美、德国人为主在北戴河海滨也建立了一个“东山会”,这是西方人为扩张侵略势力而建立的组织。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外国人毕竟更有势力,中国官方往往惧其淫威而不敢对抗。北戴河的建设虽然日益发展,在当时频繁的军阀混战中却不是一块安宁的绿洲。1922年5月,直奉战争开始,奉军进驻崔各庄,收缴海滨警察局枪械。因京奉铁路悉归军用,海滨支线通车不久即停,待战争结束后到7月23日才恢复通车。直奉战争爆发后,英国借口保护海滨设施和外侨,派军舰“克莱号”载水兵50人由威海卫驶至北戴河海滨登陆入侵,分驻东、西山。6月2日,当奉直军队向海滨逼近时,英军通告双方“毋侵入海滨”。两军都惧怕外国人,不敢靠近,附近数10里乡民扶老携幼来此地避兵,致使草厂等村人满为患。乘着直奉战争后英军进入北戴河之机,1922年8月8日英国人李德立召开由各国避暑之人及中国海滨公益会会员参加的会议,旨在号召海滨外国私人团体联合请愿以扩张其政治势力,操纵地方市政等一切权力,当场遭到中国方面公益会列席代表的拒绝。临榆县警察厅长获悉此事,旋即觅到李德立草案原文,认为“所列条款既违背国际礼仪且有越俎代庖之患”,当即制止,并将英文原案及中文译本直接呈报直隶省长王承斌,从而打破了英国人乘此机会控制北戴河的图谋,在当时算是一次难得的成功维权。1924年夏,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来到北戴河。当时吴佩孚与张作霖之间正在酝酿第二次直奉大战,张学良花重金从法国购进水上飞机,由秦皇岛运来海滨试飞。9月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海滨草厂进驻了吴佩孚指挥的直军马队,赤土山成为直军第三飞机杨,只是避暑区还没有中国军队敢进入。到了10月8日,直奉两军在山海关进行大战,津榆客车停运。至10月11日,在北戴河海滨的直军之马队、飞机均进至榆关参战。此时,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10月26日直军崩溃,奉军乘胜追击,占领山海关与天津一线。至11月上旬战事终止,津榆铁路客车恢复通车。在这场有几十万军队参加的军阀大混战中,北戴河避暑区因外国人的关系而置身事外,同样涌来大批难民。1928年夏,南京政府北伐成功,同年秋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内战乱表面缓解。1929年7月,已主政东北的张学良从沈阳来北戴河避暑,下榻于章(章瑞亭)家楼。同年8月9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偕夫人福芝芳来北戴河避暑、游览。9月10日,中国著名现代文学家、燕京大学教授许地山偕夫人到北戴河游览。这时的北戴河,中外人士纷纷来购产建房,北戴河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30年夏,国内又爆发了蒋介石、阎锡山和冯玉祥之间的新军阀大战。这年7月,张学良第3次来北戴河,此时正值“中原大战”。蒋介石集团派张群、吴铁成、方本仁等到北戴河前来游说,争取张学良参加自己一方。反蒋的各种势力也派出代表,如阎锡山派出贾景德、傅作义、温寿泉等,冯玉洋派出邓哲熙、薛驾弼、门致中等,汪精卫派出郭浆祺、陈公博等,都云集北戴河游说拉拢张学良,海滨避暑游览地成为国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心。当时的东北军参加哪一方,对整个战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张学良开始周旋于各派力量之间,严守中立。英国驻远东皇家海军司令乘旗舰“背特号”率海军眷属船来海滨拜会张学良,9月6日美国兵也侵入海滨,安设营帐一二十个,大事操练,声称要在此“护侨”。张学良经过一番犹豫,终于站到蒋介石一边,率东北军进入北平,阎、冯两军腹背受敌而崩溃,中原大战以蒋介石获胜告终。东北军主力入关后,日本关东军乘机于1931年9月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全东北。东北军主力退到锦州至天津一线,第57军军长何柱国兼临永警备司令,指挥辖区中国军队控制北戴河、榆关一线。这时北戴河避暑区改为北戴河海滨自治区,设自治区公署,主要由东北军控制,但处在日军的威胁之下。1932年6月,以英国李顿爵士为首的国际联盟调查团到东北调查九一八事变经过和责任,行前来北戴河小住,拟定在此起草调查报告书。张学良将军指定北宁铁路局局长高记毅等组成“国联调查团海滨招待组”。在日本占领东北并炮制伪满洲国既成事实的情况下,这一“调查”毫无结果。随后,日军从锦州向山海关逼近,国民党57军军长何柱国把主力军队部署在北戴河一线,准备迎战。1933年1月,日军侵占山海关。同年春又向长城一线大举发动进攻,国民党军抵挡不住向南败逃。4月初,日军占领滦河以东各县,16日侵占秦皇岛,同日夜北戴河沦陷。一伙受日本特务机关指挥的土匪强行接收海滨公安局组建“治安维持会”,海滨秩序一片混乱,只有西方人居住的别墅区还没有被侵入。
徐焰,国防大学教授,少将军衔。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历史分会副秘书长。曾在沈阳军区当过战士和政工干部。在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军事历史和军事思想的教学和研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军备控制中心、日本防卫大学做过访问学者,曾获“全军优秀教师”、“国防大学杰出教授”称号。撰写过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抗美援朝、东南沿海作战、中印边界反击战等方面的十几部军事历史和军事思想方面的专著,其中《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曾获全军科研一等奖,《最后的秋日》和《80个共产党员的故事》获解放军图书奖。所撰写的专著有多部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出版,如撰写的《抗日战争史录》是在日本出版的唯一一本全景式介绍中国抗战史的著作;所撰写的《金门之战》是在我国台湾岛内出版的首部阐述中国共产党观点的现代史著作。此外,中央电视台和其他电视台曾播出其所撰写的十几部电视片。
交融与互动:藏彝走廊的民族、历史与文化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
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 本书特色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作为考古学分支学科的美术考古学得到了同步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术考古更是步入发展期,本书...
《Spring Boot企业级开发实战(视频教学版)》内容简介:Spring框架目前已成为事实上的Java EE企业开发标准框架,从IoC、AOP两大核
解密大清皇宫:彩图典藏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盛京作为都城的历史背景;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迁都沈阳;盛京都城的形成和发展;汗宫——太祖居住之宫等。解密大清皇宫:...
《淘宝大曝光(全程视频教学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系统论述淘宝运营方法与策略的立体化教程(教学课件与视频教程)。全书共分
学史丛录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史学方法论、美国研究、中国历史通论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是作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史学探索的成果汇集。作者...
现代史事论述 本书特色 《现代史事论述》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史事论述 内容简介 《现代史事论述》为著名史学家吴相湘先生史论文集,1987年8月由...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本书特色 1、 作者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史学大师,众名人推崇。2、 作者研究视角独特,从“兵”入手研究中国文化,是中国首部侧重研究兵精神的著作。...
明朝那些事儿--伍.帝国飘摇 内容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册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部分是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个杰出的政治家各施手段,你方唱罢...
《古代文学批评丛稿》内容简介:本书是浙江大学文学院退休教师韩泉欣撰写的一部古代文学批评方面的论文的结集。作者围绕刘勰《文心
《后知后觉》内容简介:当前干部队伍中弄虚作假、吹牛拍马、以权谋私等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同干部考评中忽视人品有很大的关系。选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内容简介:中国封建末期的贞女现象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与女德最激烈、最持久的意识形态论争。
清史论丛.2003-2004年号 内容简介 该书选收了十一篇论文。即《清朝权臣与皇权的关系及其特点》、《清代“邪教”与清朝政府对策》、《清代江南进士事功述论》等...
《陌生人社会》内容简介:从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现代化与现代性促成了传统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陌生人社会秩序的
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编写组编著的《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包括中国历史名词、中国历史大事记、夏商周纪年表、...
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顾颉刚为《古史辨》**册所写的序,历述他求学的经过和生活的感受,以及他和古史考证、辨伪及民俗学的因缘,从中不仅...
哥特史 本书特色 约达尼斯的《哥特史》一书大体分为五个部分,描述了作者当时已知的世界各地的概况,哥特人与其他日耳曼民族及罗马帝国的关系,以及哥特民族分裂的历史。...
民国名匪的黑道江湖 本书特色 土匪是《民国名匪的黑道江湖》所写时代无可回避的一个史实,从乡村到城市,从中原到边境,从高山到大海,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土匪,有钱...
人类简史/(美)房龙作品 内容简介 《人类简史》是一部以通俗手法描写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历史巨著,书中既有宏大而流畅的“大历史”叙述,也有微妙而精彩的人类文明进程中...
大同新出唐辽金元志石新解 本书特色 此次出版的大同新出土的唐辽金元时期志石解析图书,具有学术的考证价值,对大同历史沿革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大同新出唐辽金元志石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