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这个移植过程,毫无疑问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部分,也是我国近代生理学史、医学史,乃至科学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一直以来,这一段历史很少有人问津,至今还没有人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力图还原生理学早期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探讨国人对生理学的接受过程。
本书所关注的是医学的基础学科——生理学早期在我国的传播历史。1851年,来华医学传教士合信在行医之余,编撰了《全体新论》一书,向中国人首次介绍了西方的近代生理学。自此,生理学在我国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过程。经过各方人士多年的努力,1926年,在协和医科大学内,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这也标志着西方的近代生理学在我国正式建立了起来。这一段历史,既包含了当时西方的医学传教土们在行医之余进行基础学科传播的努力,也包含了国人从初识西洋生理到彻底接受的过程,更特别的是,它反映了近代中西医在学理上的争论与冲突,耐人寻味。
本书是在笔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书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引言部分探讨了明末清初之时传教士传人中国的一些西方生理学知识。这为后来近代生理学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在后面的章节里,主要通过著作、报刊、教育、名词以及中医生理的接纳问题分别进行详述和讨论。通过这些内容,力图还原当时生理学早期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探讨国人对西方生理学的接受过程。
《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内容简介: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这个移植过程,毫无疑问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部分,也是我国近代生理学史、医学史,乃至科学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一直以来,这一段历史很少有人问津,至今还没有人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力图还原生理学早期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探讨国人对生理学的接受过程。《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所关注的是医学的基础学科——生理学早期在我国的传播历史。1851年,来华医学传教士合信在行医之余,编撰了《全体新论》一书,向中国人首次介绍了西方的近代生理学。自此,生理学在我国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过程。经过各方人士多年的努力,1926年,在协和医科大学内,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这也标志着西方的近代生理学在我国正式建立了起来。这一段历史,既包含了当时西方的医学传教土们在行医之余进行基础学科传播的努力,也包含了国人从初识西洋生理到彻底接受的过程,更特别的是,它反映了近代中西医在学理上的争论与冲突,耐人寻味。
插图:此外,亦有国人有“内需”的情况。譬如在明朝末期,西国记法盛行,利玛窦因而在南昌传授记忆术。后来在巡抚陆万赅的“强迫”下,利氏便将他手边的记法翻译成《西国记法》。而有趣的是,陆万赅此举却并非对西方知识感兴趣,而是为了帮他的三个儿子应付科举。①可见,当时的记法引起了热衷于科举考试的国人的兴趣,西方的有关神经生理的知识也就顺便传了进来,这或许是国人最早会接受“脑主记忆”之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学者在谈到西方医学之传入时说道,“传教士不远万里提了一个篮子来到中国,篮子里所装的礼品中,碰巧有西洋的医药”。②而对于生理学而言,情况却并非如此,西方的人体生理学知识来到中国,绝非碰巧之事,而是各种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而对于这些传人的生理学知识,国人中真正接触到的并不多,除了王学权等几位医生以外,就只有少数的几位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了。当中国的这些士大夫第一次接触到西方盖伦式的解剖生理学知识时,尝试融合者有之,拒绝接纳者也有之。但是在中医学界,尽管当时接触到这些西方生理解剖知识的人并不多,但是这些知识并没有完全被当作洪水猛兽,而是受到了一个相对善意的接待。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首先,当时西方医学的疗效并不比中医好,这也使得士大夫们对中医的信心没有被动摇,所以传人的这些解剖生理学知识,被士大夫们当作是对中医的有益补充而被接纳了。其次,盖伦的解剖生理中的“四体液”学说和“三灵气”说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冲突并不大,其脑说以及解剖之类的知识可补中医的不足,却无法动摇中医的根本。因此传人的这些解剖生理学知识,也导致了早期“中西汇通”思想的产生。这些都为后来西方的近代生理学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明清之际的这一次传播,让国人第一次接触到了与中医不太一样的看待身体的方式。或许因为当时西医还并不高明,也或许是因为要对中国已经流传千年的传统形成挑战绝非短时间可以完成之事,这一次传教士们带来的生理学,只是在水里荡起了一些涟漪。后来随着清政府的禁教,这些涟漪很快就恢复平静了。然而这些洒下的种子,也给两百年后再一次传人中国的西方生理学,埋下了伏笔。
袁媛,女,1976年生。1997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生物系生物工程专业。2003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科学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科学史博士学位。后在东华大学任教至今。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医学史。已在《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半导体物理学-(第7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以正确阐述物理概念为主,辅以必要的数学推导,理论分析有一定深度,但又不是把基本物理概念淹没在繁琐的数学运算中,使读者通过...
海岛 目录 上篇海上明珠——海岛一、认识海岛二、海岛的类型和地貌特征1.大陆岛2.海洋岛3.冲积岛三、海岛的分布1.大陆沿岸岛屿2.近海群岛3.岛弧4.大洋岛屿...
院士思维 全四卷 国家重点图书(2003/11)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已故院士卢嘉锡题写书名,吴...
非线性光纤光学-第5版-(影印版) 本书特色 伴随着高非线性光纤的出现,其非线性效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该经典文本对各种高非线性光纤的特性作了全面的更新,...
高等地球化学 内容简介 本书反映了国内外20多年来地球化学主要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高等地球化学 目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序前言绪论——兼论地球化学领...
植物生理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 本书特色 《植物生理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2版)》内容丰富、题型多样、题量充足、难易结合、分析清晰、适用面广,可供师范、农林...
地理学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学界泰斗季羡林为丛书作序,于光远、王元化、王朝闻、任继愈、张岱年等担纲顾问★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
量子场论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三个部分,**部分集中介绍场的正则量子化方法、量子电动力学和费曼图;第三部分是关于非阿贝尔规范场的详细讨论;而第二部分是在这两个部...
《昆虫记 第七卷》内容简介:《昆虫记》卷七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用自己客观、独特的眼光描述了象虫、叶甲、步甲、
普通地质学-第2版 内容简介 《普通地质学(第2版北京大学国家地质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系列教材)》由吴泰然、何国琦等编著,是地质学专...
生命的节奏 本书特色 目前,美国国防先进研究项目署正在想方设法创造“代谢优势战士”。他们将24小时保持清醒,同时也保持高效、心情愉快。这个匪夷所思的项目得已确立...
进化思维-达尔文对我们世界观的影响 本书特色 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系统地阐释了他的进化论,由此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克里斯·布斯克斯在这部论著中...
中国物理学史大系.近代物理学史 目录 前言**章 近代物理学教育与研究的发展一、近代物理学的传入二、物理学教育的发展三、物理学的研究与普及第二章 力学、声学、热...
伊斯兰技术简史 本书特色 《伊斯兰技术简史》:当今世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科学技术。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弘扬积极的科学精神?仍然是现代社会高度关心的问题。...
时间简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推动丛书”**辑的一种。时间有初始吗?它又将在何地终结呢?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霍金教授遨游到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
巴比伦以来的科学 本书特色 普赖斯的许多成就都让国际上的朋友和同行们引以为荣,但可能*让他们引以为荣的是普赖斯跨越甚至无视学术领域的界线的能力。——《科学年鉴》...
地理建模教程 本书特色 《地理建模教程》从理论与方法(技术)两个层面探讨了地理建模的有关问题。其中,理论篇的内容包括地理模型的概念、功能与分类,地理建模的思维导...
天文学卷-异想天开-古今中外天文简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本书特色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编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共50册)》涉及哲学、社会科学...
天文西学东渐集 内容简介 本书分成早期、中古及近代三篇,系统地探讨了历史上西方天文学向东方传播的各种有关问题。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
物理 全国成人高考最新十年试题分类解析丛书 本书特色 ★掌握预测分析★剖析试题详尽★点拨考试策略★短期复习见效物理 全国成人高考最新十年试题分类解析丛书 内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