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了作者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
在书中,作者一方面继续了他对人生理想、
两性情感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加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的文字.
本书的书名原是书申一篇文章的标题,
这六个字表达了作者在本书出版时*想说的话,
也是作者对这些年思考的一个总结:善良、丰富、高贵.
即使是出自内心需要的匆忙也并不可取.
在我看来,即使是出自内心需要的匆忙也并不可取.
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
你都应该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
《风中的纸屑(经典随感)(珍藏版)》是作家周国平继《人与永恒》之后的第二本随感集。书中记录的随感都是由作者于念头闪现时随手写下的文字连贯而成的。正是思想恰如风中的纸屑,一些落在了幸运的手上。作者站在哲学家的高度,以浅白的文字,对于人生与命运、幸福与困难、爱与弧独、信仰和宗教、待人和处世等各个方面,做了发人省思的论述。
爱与孤独孤独中有大快乐,沟通中也有大快乐,两者都属于灵魂s一颗灵魂发现、欣赏、享受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这是孤独的快乐。如果这财富也被另一颗灵魂发现了,便有了沟通的快乐。所以,前提是灵魂的富有。对于灵魂空虚之辈,不足以言这两种快乐。爱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也不该消除孤独。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在舞曲和欢笑声中,我思索人生。在沉思和独处中,我享受人生。你与你的亲人、友人、熟人、同时代人一起穿过岁月,你看见他们在你的周围成长和衰老。可是,你自己依然是在孤独中成长和衰老的,你的每一个生命年代仅仅属于你,你必须独自承担岁月在你的心灵上和身体上的刻痕。一颗平庸的灵魂,并无值得别人理解的内涵,因而也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孤独。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然而,人们往往将它们混淆,甚至以无聊冒充孤独……“我孤独了。”啊,你配吗?有两种孤独。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或者陷入自恋。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然而,谁若怀着形而上的孤独,人间的爱在他眼里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深度。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身上,他又会发现神的影子。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可是,两个孤独到了一起就能够摆脱孤独了吗?孤独之不可消除,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在这条无尽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终就会看破小爱的限度,而寻求大爱,或者——超越一切爱,而达于无爱。人在世上是需要有一个伴的。有人在生活上疼你,终归比没有好。至于精神上的幸福,这只能靠你自己,——永远如此。只要你心中的那个美好的天地完好无损,那块新大陆常新,就没有人能夺走你的幸福。有邂逅才有人生魅力。有时候,不必更多,不知来自何方的脉脉含情的一瞥,就足以驱散岁月的阴云,重新唤起我们对幸福的信心。那些不幸的天才,例如尼采和凡高,他们最大的不幸并不在于无人理解,因为精神上的孤独是可以用创造来安慰的,而恰恰在于得不到普通的人间温暖,活着时就成了被人群遗弃的孤魂。独身的最大弊病是孤独,乃至在孤独中死去。可是,孤独既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享受,而再好的婚姻也不能完全免除孤独的痛苦,却多少会损害孤独的享受。至于死,任何亲人的在场都不能阻挡它的必然到来,而且死在本质上总是孤独的。当我们知道了爱的难度,或者知道了爱的限度,我们就谈论友谊。当我们知道了友谊的难度,或者知道了友谊的限度,我们就谈论孤独。当然,谈论孤独仍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有人独倚晚妆楼”——何等有力的引诱!她以醒目的方式提示了爱的缺席。女人一孤独,就招人怜爱了。相反,在某种意义上,孤独是男人的本分。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1986)、《尼采与形而上学》(1990),散文集《守望的距离》(1996)、《各自的朝圣路》(1999)、《安静》(2002)、《善良·丰富·高贵》(2007),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1996)、《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2004)、《偶尔远行》(2006),随感集《人与永恒》(1988)、《风中的纸屑》(2006)、《碎句与短章》(2006),诗集《忧伤的情欲》(1991),以及《周国平人文讲演录》(2006)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1986)、《尼采诗集》(1986)、《偶像的黄昏》(1987)等。
《创新:不灭的火炬》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企业家、投资人陈明键先生在以色列访学期间,一边创立药企积极合作实践,一边以“以色列
琦君散文 本书特色 这是琦君的散文精选集。从乡愁、童年、亲情、感恩和人生感悟几个主题展示了琦君笔下那个和乐敦厚的温情世界。她的散文她以至真至善的情怀,写至纯至美...
陇上学人文存:刘让言卷 本书特色 刘让言,笔名罗冰。兰州大学硕士指导导师。《甘肃文学》主编,专著有《古典文学研究中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问题》《论文学艺术的社会...
中华千年文萃——才子的散文 目录 王绩醉乡记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赵蕤长短经原序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李白任城县厅壁记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触:台湾娘子上凉山 本书特色 爱里没有惧怕。爱可以洗去烙印。张平宜她叫张平宜,原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十多年前辞去高薪,告别家里四层别墅和两个儿子,这位喜欢...
夜之族 内容简介 “刘墉浪漫期作品选集”共五本,收录了我三十岁至四十岁之间的五种风格,补上了我在中国大陆出版作品的一个空白。人生过半,以前写的好的、坏的,都成了...
秦文君花香文集:蔷薇卷 本书特色 秦文君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重要的、*具代表性的、承上启下的著名作家之一,她的艺术探索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艺术...
1983-2014-潜水艇的悲伤 翟永明集 本书特色 白话文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广义而言,包括所谓当代文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代汉语诗歌...
行走在边缘 目录 自序流淌在边缘的思索**部分:逃不脱的历史轮¨轮回与时空穿越啊,马尾船政民主化为何没能挽救满清政府厕所“水文化”满清政权是货真价实的“国货”夜...
徐霞客游记-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本书特色 《徐霞客游记》乃古今游记之*,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清·钱谦益他(徐霞客)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
给青年作家的信 本书特色 《给青年作家的信(精)》是科伦·麦凯恩给一位青年作家的信件汇编,主题是写作。麦凯恩从作家的语言、语法、开篇、写作过程中承担的风险等角度...
孔曰-未名湖畔花生树 本书特色 《孔曰:未名湖畔花生树》--无论是趣味横生的十八天大楼棋摊,读罢令人心酸不已的老皮头和老毛子以及让人又爱又恨的老géi和小diā...
红狐丛书:语言丛林的游戏:西北欧卷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了西北欧十位当代诗人的代表作,包括诗人西尔克朔伊尔曼(德国)、保罗穆尔顿(英国)、曼娜埃尔芬(英国)、扬米...
王小波全集(平)09-书信 本书特色 《王小波全集第9卷:书信》*新*全展现王小波*侠骨柔情的时刻。爱情,友情,人生交情。王小波全集(平)09-书信 目录 致李...
瓜娃的节气 本书特色 《瓜娃的节气》是郑彦英的散文集。一场画笔与文学的美妙邂逅,一份从诙谐叙事中窥见处世哲学的心灵独白。激情者精力充沛,往往多才多艺,兴趣广泛,...
《手到病自除3:人体反射区简明自疗图典(2022版)》内容简介:本书是《手到病自除(增订精华版)》系列第三册,是前两册的配套图解
关于鲁迅及其著作-台静农全集 内容简介 《台静农全集》共11卷13册,160余万字,32开,布面精装,全套定价480元。本书精心选编了体现台静农小说、散文和诗歌...
漫步遐想录 本书特色 《漫步遐想录》是卢梭临终前的*后一部作品,也是他留传后世的一部*富特色的不朽之作。卢梭在作品中说,“对自己进行严格而又坦率的自我审查,就像...
如梦记 本书特色 《如梦记》一卷九篇,明治四十二年(一九〇九)日本东京出版。《如梦记》本身是一篇描写儿童生活的文章。虽然描写儿童生活,但它不是儿童文学,是写给大...
湘女萧萧 本书特色 ◆贾平凹、曹文轩推荐。 ◆收录豆瓣9.0分极具口碑的短篇代表作。 ◆包含沈从文久负盛名的描写湘西少女纯真恋事的《萧萧》与《三三》等。 ◆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