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为知名女作家扫舍、蔡小容、王鹤的近作精选集,以图文形式集结了作者近年的散文随笔精品,内容涉及当代艺术、都市行走、两性关系、婚恋、阅读观影、名媛轶事……作者用知性触摸周遭世界,品味和感悟女性视觉中的生命和生活,和读者分享不同的知性看点,展现出风格各异的知性姿态。
1.三位作者都是活跃在女性阅读界的实力作家
2.本系列内容各有偏重,生活性、学院性、艺术性兼备,满足了不同层面女性读者的阅读需求
3.书籍本身装帧精美,文图相得益彰,可供收藏
《爱与伤奔涌不息》写人为主,主要写的还是女人——名女人们。这些女人,从民国写到现在,从陈衡哲到陆小曼再到章子怡,而且写她们的生活、情感,听上去真是很娱乐很八卦的一本书。这样的叫法,和年龄并无多大的关系,这里面透着的,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尊重她的品性和文字,尊重她对生活的见识。
这是一本关于女人的书。不仅因为它由女性作者书写,更因为它所描述的是女性的生活,承载的是女性生命的欢喜与悲愁。
提到民国女子,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应该是那张穿着旗袍对人微笑的舞女月份牌。大上海的风情万种已经成为现在人们对于民国女性的主要印象,繁华富丽的酒绿灯红、莺歌燕舞遮蔽了那群活跃在民国文坛和文化界的“才女”。这些“才女”无一不是当时的弄潮儿,借着自由开放的时代风气,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她们或者秉家学之厚,或者折桂新潮之巅,或者著文叹命穷,引得文坛几多感慨,或者夫妻伉俪,留下几段佳话……只是这些聪颖智慧的女子,经不起后来轰轰烈烈的革命动荡,几乎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之中,无缘为后人所知。这本书却匠心独运,将这些“才女”收入笔底。从陈衡哲到庐隐,到沈祖棻,到杨绛,当然,少不了那红极一时的张爱玲,还有至今闪耀光芒的叶嘉莹,王鹤一路写下来,把这些出生于民国或者活跃于民国的女子的一生娓娓道来。她们勇敢无畏的青年时期,几乎都含蕴着五四运动自由平等的芬芳,冲击着传统礼教对于女子的重重束缚,追求着自己梦寐的天地;她们芳华绝代的中年,却都历经着人世的苦楚,或者情场波折,饱受摧残之苦,或者命运激荡,辗转漂泊不得安稳,但是她们的坚韧与执著,却为这凄苦的时光镀上了温婉的亮色;她们恬淡平和的晚年,因为各自不平凡的经历而蕴藉一种别样的风度,如同风雨之后的秋月,貌似凄冷,却散发着卓尔不群的气息。
女人看女人,总能看到她们命运背后充斥的幸运际遇与遭逢。若不是五四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女性不可能以这样光亮的姿态浮出地表,站立在文化和历史的舞台之上;若不是遇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丈夫,陈衡哲、杨绛、沈祖棻等人也会如庐隐、苏青一样饱历人情冷暖之苦,直至郁郁而终。王鹤透过这些“才女”风华锐利的生命表象,看到了背后的偶然和机缘,并把这种偶然上升到普通人无常命运的高度,平添了几许苍凉和透彻。
女人观影,看的不是其间的你侬我侬、家长里短,而是往来其中的人。对于他人的生活,她总是抱着浓厚的兴趣,但却不是袖手旁观式的窥视,而是想在其中品味别样人生的辛酸苦辣,并在其中锤炼自己支撑人生的勇气和毅力。她看《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乡村女教师》,感慨的是舒绣文飞扬的一生与最后凄凉的命运;看《色戒》,她惊叹的是梁朝伟演戏的天赋,有一种“天生斯人”的喜悦;还是看《色戒》,她却对王佳芝与张爱玲之间互文映射的命运念兹在兹,咂摸品味。电影看到这一步,便成了自己人生的另类延伸,是“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了。
女人看事,看的是事情背后隐藏的“命”与心机。同样是邵小珊,当别人都在咄咄指斥娱乐圈的潜规则的时候,她却抽丝剥茧,掂出人与人的命运,还有当事人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中年女人的追星,在她却不认为是一种装嫩或者做作的表演,而是一点点揭开追星背后浓浓的伤感与怀旧情绪,让读者看到女人经受时光流逝之苦的难言之隐。
女人读书,读的却也不是故事,仍是一个“人”字。当人们还在为《今生今世》里胡兰成与张爱玲纠扯不清的情事聚讼纷纭的时候,她却在品读着胡兰成的文人本性与流氓嘴脸,深为张爱玲抱憾不满;读新月诗派,她却沉浸于徐志摩、林徽因和陆小曼三人的人格魅力,透过诗行看到诗人的诗心和人品。她总是这么貌似心不在焉,但是却在不经意间带我们走进了比书本更广阔的时空,在其中目睹人的生活。
女人看世,总是较男人多了几分心计。她能看到平和背后的危机,能看到张扬背后繁复的计算,当然,还有幸福背后的偶然,凄凉背后那难以把握的定数。这种独到甚至老到的眼光,成了王鹤游走历史与现实的明灯,照亮了那些暗夜里的角落,还有角落里的人。
王鹤时刻从人的、女人的立场出发,去观照那些在历史中沉浮的女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跋涉的女人,那些生存在字里行间的女人,偶尔顺带调侃那些与女人相伴而生的三两男子。她的字字句句没有离开女人,也没有忘记回到“人”的立场,因而让人有了几分温馨和切己的共鸣。
王鹤,成都人,1980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1984年开始供职于成都媒体,当过经济记者、专题记者等,现为副刊编辑。曾与王泽华合著《民国时期的老成都》,有随笔等散见于报刊。
轻阅读:空山灵雨·无法投递之邮件 本书特色由许地山所*的本辑“轻阅读”《空山灵雨无法 投递之邮件/轻阅读书系》收集了许地山《空山灵雨 》和《无法投递之邮件》,是...
随遇而安-一个作家的城市体验 本书特色 《随遇而安:一个作家的城市体验》由知识出版社出版。随遇而安-一个作家的城市体验 内容简介 此书系作者的随笔结集。内容由“...
与古斯塔夫国王共进晚宴-当爱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 本书特色 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太太,作者阿妮塔·劳夫林在书中细细为你讲述一个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诺贝尔奖庆祝...
马基雅维利全集-戏剧·诗歌·散文 本书特色 《马基雅维利全集》中文版首次重磅推出,著译界鼎力襄助,引领学术新风向。谤满全身,誉满全身—“暴君帝师”、“民族主义国...
《遗产》内容简介:善于以长篇小说编织人性史诗的菲利普·罗斯在1991年意外地出版了一部纪实作品。视线凝聚的焦点,不再是广阔的社
《人生最该越过的10道障碍》内容简介:思想的高度决定着行为的高度,失败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脑子里存在一些习惯思维造成的
《单身女性》内容简介:★日本冰河期就业世代女性群像 ★浮沉于时代洪流的真实证言 本书考察的对象是日本冰河期就业世代中的女性群
平视张爱玲——写于张爱玲逝世十周年 本书特色 今是张爱玲去世十周年,斯人已渐行渐远,文字却风行依旧。本书作为对她的纪念,提出“平视”的观点,列举她在创作上的“三...
《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手册》内容简介:本书详细介绍了亚马逊平台的相关操作和运营技巧,紧密围绕卖家的日常实操,系统讲解了亚马逊
莱山之夜-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莱山之夜》(上、下篇)及《莱山之夜?续》(上、下篇)四个篇章构成。作者在幽深的莱山夜色的注视下,一次次打开笔记,将山雾笼罩...
你是人间四月天 本书特色 《你是人间四月天》收录了林徽因几乎所有的诗歌、散文、小说。包括诗歌《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激昂》,散文《悼志摩》《一...
荒野文明之思 本书特色在经历了革命时的疼痛、见证了革命后的乱象后,托克维尔意识到启蒙时代的美好想象解决不了法国的问题,于是他把兴趣集中在法国之外,试图在更广阔的...
中国古代诗文赏析 本书特色 诗文欣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是读者开动自己的想像力,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对欣赏对象进行感受、品味、分析评判的过程。阅读本书...
相期以茶:季羡林散文集 内容简介 笔者写《八十述怀》时,看到的是野百合花多于坟墓,今天则倒了一个个儿,坟墓多而野百合花少了。不管怎样,反正笔者是非走上前去不行的...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林清玄卷-林清玄随笔集-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林清玄随笔集》收录台湾知名散文家林清玄先生的典藏作品,以“人间有味是清欢&rdqu...
鲁迅散文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社戏”、“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论照相之类”、“自言自语”、“春末闲谈”、“灯下漫笔”、“记念刘和珍君”等散文。鲁迅散...
加缪文集-(全3卷)-新编插图本 本书特色 ★ 加缪是20世纪法国文坛的代表性人物,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加缪)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两宋卷》内容简介:在审美文化史的研究上,“大美中国”丛书疏理并建构了一部“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器物史
梦与醉-巴金别集-09 本书特色本书收录了巴金1936—1938年间所写的散文、序跋,以及部分译文。收录了散文《死》《梦》《醉》《路》《生》五篇,《关于》《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