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农业的角度指出了当前以石油资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的弊端,并且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农业文明也必将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灭亡。作者警告如果地球化石资源耗尽,工业文明将难以为继,而此前农业文明也由于遭到了灭绝性的破坏,*后整个的人类文明也都将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
本书主要收纳了作者的五篇有关发展与发展主义的讨论文章,各有侧重。**篇文章是“极化效应和全球大危机的到来——由农业特征谈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的螺旋上升及发展主义的终结”。第二篇文章是“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食物商品化、食物政治化以及食物帝国的形成和扩展”。第三篇文章是“当粮食遭遇发展主义时代——粮食属性、食物体系、倒金字塔与人类文明的终结”。第四篇文章是“转基因谎言与利益结构及基因竞赛”。第五篇文章是“‘穷人恒穷’的逻辑”。
《极化的发展》当人们无节制地推崇“科学”、崇尚“市场”、迷信“发展”之时,我们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世界,*终将在我们手里崩溃吗?人类文明,是否还有挽回的余地。科学迷信——意图祛魅的科学,在后期却脱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走向了蒙昧主义,摇身一变成为永恒真理的科学主义。主旨本来是认识世界的手段的科学,却变成了改造世界、判断真伪的科学宗教,甚至上升为科学迷信。市场主义一一“市场”的作用被不断地强化,以至于成为改革开放、合理合法、社会进步的代名词。这也使得“市场”具有了毋庸置疑的“主义”特征。“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发展”为中心的时代。“发展”不但已成为现代话语的集中表达,而且也成为这个时代每个人、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关注的中心问题。
《极化的发展》从农业的角度指出了当前以石油资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的弊端,并且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农业文明也必将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灭亡。作者警告如果地球化石资源耗尽,工业文明将难以为继,而此前农业文明也由于遭到了灭绝性的破坏,*后整个的人类文明也都将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
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正如解决了自然领域的诸多问题一样。市场主义则相信自动均衡的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发展主义则相信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社会进化理论。三大主流话语依据的理论,都建立在与其倡导的实证精神相悖的先验假说之上,这就组成了对进步的迷信。2009年底,作者在互联网上“百度”了一下,发现“科学”一词有9380万个相关网页;“市场”“经济”“发展”三个词,居然有10亿个相关网页的峰值,排在人们常用关键词的最前列。2010年初,作者再次搜索,上述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全部达到了峰值。这三大主流话语,只有科学主义的历史长一些,但也不过百年左右。按照汪晖在其《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四卷本之二《科学话语共同体》中的梳理,科学主义在中国形成话语共同体,肇端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1949年后,科学的重要性被长时期地、无限制地放大,以至于“科学话语共同体”成为20世纪中国思想的核心主题。科学的地位,由一开始的理性主义启蒙角色——赛先生,逐渐上升为最高的知识形式。科学话语共同体,已经进入国家的关键决策的权力中心,不再仅仅是一种话语实践,而是获得了绝对公理的地位。这类似于笛卡儿首倡的基础主义认识论。认识了农业的风险特征和供求特征这两大规律之后,我们再将话题转到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农业补贴上。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去指责发达国家,说他们在干预农业生产,提供高额补贴。要知道,可能是他们对了,而我们错了。因为他们很清楚,政府要弥补市场失灵,不能眼看着农产品供给的市场失灵继续下去,否则政府就失灵了。所以,我们要换一个角度去理解农业补贴。很明显,农业是提供生存必需品的部门,农业已经由一个产业性的生产部门,慢慢转变成一个提供全社会生存必需品的公共部门。所以,将农业当做一个产业,将农产品当做私人物品,是对全人类生存必需品认识的不足,是对农业多功能性认识的不足,说可怕一点儿,是在挑战全人类、全体国民的生存权利。农产品既然不再是私人物品,就不应该由市场来提供,或至少不应该单纯由市场来提供。在发展中国家,有一批人批驳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比如,有一些言论说,不是发展中国家的小农竞争不过美国、欧洲、日本的农民,是因为他们高补贴,我们没有补贴。’政府不仅没有补贴农民,农民反过来在补贴政府:在2004年之前,中国的农民还一直交着农业税。而且,除了这些显性税收外,还支付着远远大于农业税的农产品收购价与市场价价格剪刀差的隐性税收,以及教育、医疗、道路、县乡村行政开支等费用。什么时候他们不补贴了,我们肯定能竞争过他们。可问题的关键是,他们永远穿着高补贴这双耐克鞋,我们至今还是光着脚,前些年腿上还绑着沙袋,怎么和他们进行赛跑?实际上,让两种甚至多种耕作性质完全不同的、提供生存必需品的农业模式同台竞争。
周立,男,1970年3月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原农业经济系)副教授(2002年至今)。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和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国情分析、现代化进程、农业与农村发展、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粮食政治与食物主权、农民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金融发展、农村金融、金融工程与衍生工具。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研究。曾在美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泰国等20个国家做过调查或访问研究。著有《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发展的尽头》(海南出版社2010年出版)等书。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还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手册》、《共产党中国的政治参与》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府和外交事务系教授,还著有《共产党国家的开放与外交政策...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与人民政协之间的相互关系。全书围绕党的领导和执政与人民政协的相互关系这条主线,全面回顾了...
越过马其诺-德军攻击法国 本书特色 《越过马其诺:德国攻击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丛书越过马其诺-德军攻击法国 目录 **章 在法德边境“晾起我们的衣服”/1...
经济思想管窥 本书特色 《经济思想管窥》是作者田学斌学习研究世界经济学的学术成果概述,范围涉及经济学的各个方面,有各个学派代表的基本理论、概念观点、学术著作精华...
政治宪法学纲要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作者2008年以来关于“政治宪法学”主题的主要代表性论文,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作者所坚持的自由主义政治宪政思想路径。作者以“早期现...
中共党史简明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党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运用翔实的史料,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
航母之路-海上巨无霸的发展.争论及思考 目录 **章 航空母舰发展进程中的争论焦点一、世界航空母舰发展的现状与争论焦点二、无法替代,更难以超越三、航空母舰与核潜...
正义与和谐-政治哲学视野中的社会资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在厘清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的内涵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并力图从社会资本与经...
黎巴嫩-中国驻中东大使话中东 本书特色 刘振堂编著的这本《中国驻中东大使话中东:黎巴嫩》全面介绍了中东国家黎巴嫩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情民俗、名胜古迹等。...
一名党员干部的读书札记 本书特色 党历来重视学习,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同志多次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
卢梭与《社会契约论》 本书特色 本次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法政名著精要》,主要遴选西方18世纪以前*具代表性的法学、政治学著作,以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为蓝本,对...
民国江湖-民国帮会秘闻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六章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帮会的起源、帮会的发展壮大以及*终结局等历史谜团。民国江湖-民国帮会秘闻 目录 **章民国帮会内幕...
打开战争之门-(全二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包括战争与民族、战争与宗教、战争与社会制度、战争与人口、战争与城市、战争与法律、战...
廉洁拐点-世界难题与中国答案 本书特色中华文明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可见的新黎明腐败是人类公敌,反腐是世界难题。先发国家几乎都经历过腐败高发期,一些&ldquo...
民主的反讽-美国精英政是如何运作的-(第15版) 本书特色本书是一本研究美国政治制度方面的经典著作,多次再版重印。 作者美国民主政治的现实状况描述为“精英民主”...
《孕妇学校新课堂》内容简介:孕育健康宝宝是每个父母的愿望。该书从“备孕有方”“孕期健康生活方式”“平安分娩”“科学坐月子”
当代美欧关系史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性地提供一种新的跨大西洋关系研究的方法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西洋联盟关系和美国与欧盟关系纳入一个整体性的...
2015年6月12日-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本书特色 在20世纪中国苦难而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优秀共产党人。陈云...
红墙知情者说:Ⅲ:从“九一二”之夜到“九一三”凌晨 本书特色 红墙之内,神秘的政治心脏。森严的警卫,仿佛一道屏障,遮断世人多少探询的目光?《红墙...
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三部) 本书特色于右任、朱家骅、马鸿逵、吴铁城、王云五、周至柔、余汉谋、王世杰、张厉生、王叔铭……这些曾经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版图上叱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