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近代诸子学的兴起》乃民国时期“诸子学”史料汇编,辟为四编:民国“诸子学”兴起的缘由;西学视野下的民国“诸子学”;民国“诸子学”的方法、评论与论争:民国“诸子学”的主要成就。该书较为详实地再现了民国时期“诸子学”研究的学术成就和理论方法,对于当代的国学研究,颇有助益。
民国诸子学不惟因其特殊性而彰显的思想价值,更在他们关心的问题及困扰他们的难题,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落实与解决,这构成了传统文化研究关注的核心命题。
本书乃民国时期“诸子学”史料汇编,辟为四编:民国“诸子学”兴起的缘由;西学视野下的民国“诸子学”;民国“诸子学”的方法、评论与论争:民国“诸子学”的主要成就。
下乡之后,不知不觉之间便整整住了五个月,白果树的叶子逐渐翻黄,气候寒冷了下来,又到了要作进城打算的时候了。但我所想写的东西却还没有完毕。我想写《名辩思潮的批判》,企图把先秦诸子关于名辩的思想综合起来加以叙述。我不想把所谓名家的惠施、公孙龙诸人孤立起来看,也不想对于墨家辩者毫无批判地一味推崇,那种非辩证法的态度是我在整个研究中所企图尽力摒弃的。这工程比较艰剧,但我不能再推延了,很想火迫地把它完成,因为时局一天一天地严重了起来,敌人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企图快要如愿,似乎不能容许我再有多的余暇来,在旧纸堆中出没了。十一月六日我一个人进了城,准备参加第二天的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的庆祝。在城里住了九天,研究工作是完全停顿了。十九日往北碚看舍予兄,来回又耽搁了三天。认真“开始写《名辩思潮的批判》”是二十九日。在这时桂、柳相继沦陷,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然不可终日的情形。逃难呢?上山呢?大家都在那儿认真考虑着。我在这时候却于十二月四日又把全家搬进了城。有的朋友感着奇怪,他问我:“别人都在下乡(逃难)的时候,你怎么又搬进城来了?”我的回答是:“敌人不会来的。”我的这个预言倒当真猜中了。(理由很简单,日寇和蒋政权是狼狈为奸的,他何必来?)进城后的第三天,我又开始继续写作,是关于庄子的部分。但来访的友人很多,“仅一着手,即有人来,进行很不顺畅”。八日“独山克复消息传出”,群情稍见稳定。接着上司下司亦有相继克复的消息。外界传言:“西犯之敌,人数极少,只御单衣短裤,盖准备南下广东,误向西来者。”这样重庆的生活经过一番甚嚣尘上之后,似乎又像洒了水的一样了。然而我自己的生活却是相反,日日为人事繁忙,倒弄得甚嚣尘上,很难得安静下来了。文章一天写得一两页,一两行,或甚至一两字。艰涩得比钻石磴似乎还要费力。就这样一直拖延到一月中旬(是那一天,日记里失记),才勉强完了卷。
%宋洪兵,1975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师。出版专著《韩非子政治思想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在《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下乡之后,不知不觉之间便整整住了五个月,白果树的叶子逐渐翻黄,气候寒冷了下来,又到了要作进城打算的时候了。但我所想写的东西却还没有完毕。我想写《名辩思潮的批判》,企图把先秦诸子关于名辩的思想综合起来加以叙述。我不想把所谓名家的惠施、公孙龙诸人孤立起来看,也不想对于墨家辩者毫无批判地一味推崇,那种非辩证法的态度是我在整个研究中所企图尽力摒弃的。这工程比较艰剧,但我不能再推延了,很想火迫地把它完成,因为时局一天一天地严重了起来,敌人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企图快要如愿,似乎不能容许我再有多的余暇来,在旧纸堆中出没了。十一月六日我一个人进了城,准备参加第二天的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的庆祝。在城里住了九天,研究工作是完全停顿了。十九日往北碚看舍予兄,来回又耽搁了三天。认真“开始写《名辩思潮的批判》”是二十九日。在这时桂、柳相继沦陷,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然不可终日的情形。逃难呢?上山呢?大家都在那儿认真考虑着。我在这时候却于十二月四日又把全家搬进了城。有的朋友感着奇怪,他问我:“别人都在下乡(逃难)的时候,你怎么又搬进城来了?”我的回答是:“敌人不会来的。”我的这个预言倒当真猜中了。(理由很简单,日寇和蒋政权是狼狈为奸的,他何必来?)进城后的第三天,我又开始继续写作,是关于庄子的部分。但来访的友人很多,“仅一着手,即有人来,进行很不顺畅”。八日“独山克复消息传出”,群情稍见稳定。接着上司下司亦有相继克复的消息。外界传言:“西犯之敌,人数极少,只御单衣短裤,盖准备南下广东,误向西来者。”这样重庆的生活经过一番甚嚣尘上之后,似乎又像洒了水的一样了。然而我自己的生活却是相反,日日为人事繁忙,倒弄得甚嚣尘上,很难得安静下来了。文章一天写得一两页,一两行,或甚至一两字。艰涩得比钻石磴似乎还要费力。就这样一直拖延到一月中旬(是那一天,日记里失记),才勉强完了卷。
宋洪兵,1975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师。出版专著《韩非子政治思想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在《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宋词赏析-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本次出版的图书共有7种。宋词赏析-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宋词赏析》一书出版于1980年。新颖别...
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样价值,七位编者都是研究尼采的专家。本书编选了从1878-1888年间尼采成熟时期思想的精华,所列的11个专题囊括了
本书的副标题为《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它指示出,春秋时代的思想观念研究为本书的主题;但须说明,这里关于春秋思
敦煌道经词语考释 内容简介 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敦煌写本、敦煌卷子,是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土地庙、吐鲁番等地出土的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宋...
美的曙光 本书特色 1.作者蒋勋先生在读者中有着很高的人气,已出版的一系列作品都非常畅销。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勾勒上古时期的艺术史,讲述美的萌芽,是一本被誉为“...
魏晋南北朝四十三家易学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书店出版★ 徐芹庭,台湾著名学者、易学专家,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际易经学会台湾总会理事长、世界易经大会常务...
逻辑起源 本书特色 《逻辑起源》用彻底抽象的方法,得出了“差别和差别者”这样一组基本范畴,将之作为我们这个世界的起点和本原。从此出发,笔者描绘了差别者的充分积累...
任继愈谈道家与道教 本书特色 《任继愈谈道家与道教》是任继愈先生关于老子、道家研究的著作,该书从道家的产生到成书,从历史故事深入到老子及道家在社会中的影响及其现...
浙学研究集萃 内容简介 浙学是指对浙江地区的哲学学派的研究,它自成特色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曾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集当今学者对此这一学科的研究成果,全书除总论讨论浙学...
古代希腊哲学史料丰富,卷帙浩瀚,故古希腊哲学史常为多卷本,其第一卷则为“前苏格拉底”。本书循例以苏格拉底划分前后。苏格拉
本书以科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即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为主题,论述了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西方近代科学自诞生以来,在其起源、发
美学是什么-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 本书特色 所谓审美活动的真谛——审美活动和作为其理论形态的美学,蕴含了一种平等的对话理念。美学不是颐使气指的专断知识,也不是专家...
近代西欧哲学及其宗教背景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代西欧哲学历史发展主线,通过论述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宗教地位和宗教影响、新教价值观与近代哲学精神,着重探讨了近代哲学的诞...
叔本华自述 本书特色 《叔本华自述/西学大家系列》通过对叔本华著作、书信、演讲等内容的整理加工,择取*具其代表性的语录、叙述文字可以让读者对叔本华的生活和思想有...
佛学研究十八篇 本书特色 佛学在中国的发展繁衍过程中,出现过各种流派,它们相互争斗,梁启超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对此进行过详细而全面的评析,并且与欧美的哲学流派进行...
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家兼农夫的吉恩·洛格斯登的心灵自传,在轻松幽默的笔触下,蕴涵着对自然、死亡和永恒等重大主题的深思。本书记录了...
仰望着真理行走-捍卫论语-第五卷 本书特色 韩鹏从儒家经典《论语》入手,徐徐道来,向世人全面展示了这一古老著作的奥义。读过他的哲理反刍式解读,不仅对经典原著有了...
异乡客-基督徒的拓荒生活 本书特色 教会就是一个“拓荒地”,一个异质文化中的孤岛。在受浸(洗)时,人们改变国籍臣服在另一个权柄之下。人们发现,无论身在何种文化他...
圣经故事(精) 本书特色 圣经是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长期以来,西方社会中的政治体制、文学创作,乃至风俗习惯无不受其影响。本书以浅显的故事形式和优美的文笔向读者描...
中国古代方术丛书--中国古代预言 本书特色 对于现代人来说,方术是个既熟悉又隔膜的现象。有的人笼统地把方术等间于迷信,这其实是不大恰当的。如果就学术与科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