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学(第20辑)》宗旨是向国内学术界介绍世界各地汉学研究的历史、成果和*新进展,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域。同时积极推动国内学术界对域外汉学的研究,努力倡导国内学术界与海外汉学家的对话,使“汉学”和“国学”展开一种良性的互动,在一种跨文化的对比研究中,提升汉学研究的水平。
汉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汉学史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汉学是中国人反观自身文化的一面镜子。
《国际汉学》在日益商业化的中国坚守着自己的学术阵地和学术思想。15年孜孜追求,20辑篇篇华章。《国际汉学》的存在与坚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期待,对3000年未有之变局形势下中国文化重建的信心。
后记
2010年5月21日是西方汉学的奠基人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为了表达对这位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伟人的敬意,世界各地的学术界都在开会:4月的台湾辅仁大学会议、5月的巴黎会议与维也纳会议、10月的旧金山会议、年底的意大利的会议等等利玛窦的文化价值在哪里呢.,就在于他开启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尽管当时的西方世界并未认识到利玛窦的价值,并在东亚以外的地区仍在做着一些极其糟糕的事。但今天西方的知识界大体认耐了文化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道理为了纪念这位西方汉学的奠基人,我们将在《国际汉学》第21辑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以纪念这位西方汉学的奠基人。
汉学文献研究始终是本刊的重点,因为,学术之推进,学术之发展和深入,首先是对其学科文献的基本梳理。《国际汉学》从创刊以来,每辑都有极为重要的汉学基本文献的翻译文章,本期也是如此。梅谦立的《(易经>在西方的**次介绍和翻译》,余三乐所翻译的南怀仁的《康熙朝欧洲天文学的回归》、年轻学者箩莹的《殷铎泽西译<中庸>小议》都是首次在中文学术界刊出,文献和研究价值极高。
北京外国大学的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依托北外拥有全国*多外语的优势,对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展开研究,因而《国际汉学》每辑也都能发表一些只能在本刊看到的重要的非通用语种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如本辑李梅老师所翻译的捷克汉学家奥特日赫??施瓦尔尼的《普实克的潜在力量》、丁超老师所翻译的罗马尼亚汉学家鲁齐安·布拉加的《论道》、匈牙利汉学家郝清新、绍莱特的《中国哲学、宗教著作的匈牙利语翻译》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本辑的两篇汉学家访谈也很有特点,一篇是对当代美国汉学家康达维的采访,一篇是对法国当代汉学家何壁玉的采访,两位汉学家都是中国文学的研究者,前者研究汉赋,后者研究中国近代文学,两篇采访互为呼应,使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大体概况。
从知识论上梳理中国文化外传之轨迹、人物和著作,构建各国的汉学史,这是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心对域外汉学把握的一个重要维度,本刊从选辑开始每辑将开辟一个“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专栏,这既是我所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的一个学术成果发表的园地,也是我们一贯的学术追求。
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从建立起就将域外汉学的研究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重建看做一体两面的工作,我们不仅仅将域外汉学作为一个亟待开拓研究的领域、一个亟待完善的知识体系去研究和把握。同时,我们也将其作为理清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化发展,重建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工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工作是与当代的国学研究在学术理念上有许多相通之处的,是和当下中国学术界对国学的兴趣,中国文化的重建密切相关的。
5月我参加了两岸清华大学所举办的“杜希德与20世纪汉学典范的大转移”学术座淡会,会上汤一介先生.李学勤先生、乐黛云先生、陈来先生、张国刚先生都谈到了这一点,认为国际汉学是今天我们国学重新恢复的重要参照系,因为近代以来国学之兴起是与西方汉学进人中国学术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清华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甚至认为近代之国学是“汉学之国学”,意在说明近代中国学术之发展是与域外汉学互动之结果,近代以来国学的恢复和发展已经不可能只在本土知识的构架中发展和重构。
基于对汉学和国学这样的认识,5月底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台湾中研院文哲所、德国波鸿大学联合召开了“欧美汉学界对中国哲学的诠释:以罗哲海为中心”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中研院的李明辉先生、清华国学院的陈来先生、华东师大杨国荣先生、国际儒联的单纯先生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著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我们试图通过对德国汉学家罗哲海的《轴心时期的儒家理论》一书的讨论,将对域外汉学的研究与当下中国文化的重建工作连为一体,在世界思想和历史的范围内重新认识中国文明的地位,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普世性价值。
回想起来,我们已经是第二次召开这样的汉学与国学互动的国际学术会议了,1999年在我们出版了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的《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家》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国际儒联、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大象出版社联合召开了“二程哲学国际研讨会”,当时张岱年先生亲临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北京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前往二程兄弟的故里河南参观访问。十余年后我们再次召开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价值的研讨会,这表明了我们的一贯的学术追求:在知识的考究中升华思想,在思想的追求中依据知识。
《国际汉学》到本辑已出版了20辑,一个没有正式刊号的学术辑刊走过了15年的历程,有了20辑的积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像《国际汉学》这样的民间学术辑不少,但能像《国际汉学》这样坚持到今天的为数极少。《国际汉学》在日益商业化的中国坚守着自己的学术阵地和学术思想。15年孜孜追求.20辑篇篇华章。《国际汉学》的存在与坚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期待,对3000年未有之变局形势下中国文化重建的信心。在《国际汉学》第十辑出版时,当时担任主编的任继愈先生亲自为《国际汉学》第十辑志庆写下了“广交天下学友,共促文教繁荣”的题词。在本刊二十辑志庆之际,《国际汉学》的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汤一介先生又为我们题词:“汉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汉学是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汉学是中国人反观自身文化的一面镜子”,选题词是学术前辈对我们的期待,是我们为之奋斗之目标。
张西平
2010年6月lO日写于北京枣林路游心书屋
《国际汉学(第二十辑)》,本书宗旨是向国内学术界介绍世界各地汉学研究的历史、成果和*新进展,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域。同时积极推动国内学术界对域外汉学的研究,努力倡导国内学术界与海外汉学家的对话,使“汉学”和“国学”展开一种良性的互动,在一种跨文化的对比研究中,提升汉学研究的水平。
旅游文学写作教程 节选 bsp;第八章旅游抒情诗 本章学习要点: (1)了解旅游抒情诗的含义。 (2)理解旅游抒情诗的艺术特征。 ...
榕城治学记 本书特色 《榕城治学记》:上善若水:老子的智慧仁者爱人:孔子的智慧尽辞知本:曾子的智慧——朱熹与《大学》梦断明主之治——李世民贞观之治与唐初君主专制...
安溪寻茶记-名山名茶名人 本书特色这是一张勾连安溪茶叶的“江湖图谱”。作者选取了安溪县内32个有代表性的山头,以人文为关注点,循着茶叶的脉络,历数山上地中凡“重...
灵魂机器的时代:当计算机超过人类智能时 内容简介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纳米材料是当代科技三大前沿。到21世纪,这三大技术将合力打造出新的智能机器,将重塑人类的大...
◎日本「本格推理大賞」得主――鳥飼否宇登峰造極之作。◎本格推理小說大賞得獎作品。偵探、犯人、被害者――全員,監獄之中。以末日監獄為舞台,奇想和反論橫溢,作者渾身...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普米族 内容简介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普米族》以普米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
爱关情系:做爱情 内容简介 伊甸园苹果,飘香五千年性是长明灯,爱是永恒曲追寻《诗经》、柏拉图、莎士比亚、李渔、尼采、佛洛伊德、马尔克斯的足迹,劳伦斯、一起谈谈情...
希行女,生於燕趙之地,平凡上班族,雙魚座小主婦,以筆編織五彩燦爛的故事為平淡生活增添幾分趣味,偏好鄉土氣息,愛有一技之長的女主,愛讀書,愛旅遊,用有限的時間和金...
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世界奇闻怪事 本书特色 在无边的黑暗望,众多的未解和神秘静静地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火炬的亮起帝王的秘辛,离奇的谜案、战争的烟云,诡异事件……...
中国俗文化丛书 中国人的美食-饺子 本书特色 虽说饺子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早已不算“节日食品”了,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饺子应有尽有,但作为一种民俗,人们对除夕晚上那顿...
在北大听讲座:第六辑:思想的境界 本书特色 在我看来,人类精神愈是向前进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说,通向真正宗教感情的道路,不是对生和死的恐惧,也不是盲目信仰,而是对...
《血战长津湖(最寒冷的冬天Ⅲ)》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描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乃至整个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长津湖之战。有史学家称
中国的石刻与石窟 本书特色 本系列书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余...
赵文锴,知名财经作家,与众不同的经济问题思考者。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曾任北京世纪鸿蒙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首席咨询顾问,多家研究院所特约研究员,证...
消逝的古文明真相-图说天下 本书特色 盛产汗血宝马的大宛、黄沙掩埋下的精绝、沉睡千年美女的楼兰、梵音唱晚的西域佛国高昌、文明高度发展的玛雅、几乎毁灭埃及的赫梯…...
极简人类文明史 本书特色 ◆一本书通晓人类2500年艺术、哲学、音乐、历史、政治、语言学、自然科学……全部重要知识!◆读完本书等于读了一万本书!◆轻松了解整个人...
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开拓社会文化史的新领域: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导论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苏州评弹、江南地方文化感兴趣的研究者和一般读者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不...
民间应用贴牍笺注-(上.下册) 本书特色 ★ 历经多少代的民间应用帖牍,格式严谨规范、选词用字极其精炼,包含了礼仪文化、称谓文化、民俗文化等大量传统文化信息★ ...
国学问题五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君渊源家学,致力甚专,比岁往来平津,任教各院校,耳目所及,听夕无间,用宏取精,乃有此作。观所撰是书,采问答法,易记忆也...
法国社会与文化 内容简介 法国社会与文化 目录 一、一个得天独厚的“六边形”国家1、差异巨大的气候2、河流3、山脉4、地震和火山5、欧洲*大的森林二、行政大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