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L. 埃斯波西托(John L. Esposito):是乔治敦大学宗教和国际事务方向以及伊斯兰研究方向教授,也是大学沃尔什外交事务学院阿尔瓦里德•宾•塔拉尔穆斯林和基督徒理解中心的创建主任。他是伊斯兰教研究、从北非到东南亚政治伊斯兰研究以及宗教和国际事务的专家。他还是牛津百科全书的“当代伊斯兰世界”、“牛津伊斯兰史”、“伊斯兰教牛津辞典”以及“伊斯兰世界:过去和现在”四卷的总编。埃斯波西托是“北美中东研究协会”和“伊斯兰社会研究美国理事会”的前主席,目前是世界经济论坛理事会的百名领导人之一。2003年,他被乔治敦大学外交事务学院授予教学杰出奖。他曾获美国宗教学会授予的2005年马丁•E.马蒂奖(表彰他在推动宗教理解方面的贡献);因其在伊斯兰教研究方面的贡献,他还曾获巴基斯坦的“伟大领袖奖”。埃斯波西托还是美国国务院、许多公司、大学和媒体的顾问。...
()
约翰•L. 埃斯波西托(John L. Esposito):是乔治敦大学宗教和国际事务方向以及伊斯兰研究方向教授,也是大学沃尔什外交事务学院阿尔瓦里德•宾•塔拉尔穆斯林和基督徒理解中心的创建主任。他是伊斯兰教研究、从北非到东南亚政治伊斯兰研究以及宗教和国际事务的专家。他还是牛津百科全书的“当代伊斯兰世界”、“牛津伊斯兰史”、“伊斯兰教牛津辞典”以及“伊斯兰世界:过去和现在”四卷的总编。埃斯波西托是“北美中东研究协会”和“伊斯兰社会研究美国理事会”的前主席,目前是世界经济论坛理事会的百名领导人之一。2003年,他被乔治敦大学外交事务学院授予教学杰出奖。他曾获美国宗教学会授予的2005年马丁•E.马蒂奖(表彰他在推动宗教理解方面的贡献);因其在伊斯兰教研究方面的贡献,他还曾获巴基斯坦的“伟大领袖奖”。埃斯波西托还是美国国务院、许多公司、大学和媒体的顾问。...
(展开全部)
20世纪90年代塔利班在阿富汗崛起。这个国家贫瘠且饱受战乱之苦,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在教育和就业方面受到严厉限制的阿富汗妇女的处境上。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那些身着天蓝色布尔卡(burqas)[9]的妇女们寂静的画面,还有塔利班宗教警察因为所谓的行为不当在街道上鞭打一个妇女的片段。请愿、评论文章还有谈话节目都关注如何把阿富汗妇女从该国男人野蛮的狂热主义中拯救出来。阿富汗妇女的处境成为穆斯林妇女处境的普遍象征。解放这些妇女的呼声,在美国领导的阿富汗战争期间尤其被宣扬,成为用西方价值观解放全球穆斯林妇女的普遍呼声。一些妇女把这当成自己个人的事业。在这些直言不讳的评论者当中,就有我们本章开头引用到的瓦法·苏尔坦,还有索马里出生的荷兰前议员赫西·阿里(AyaanHirsiAli)。赫西·阿里是畅销书《异教徒》(Infidel)的作者,她在《泰晤士报》的一篇评论中写道:“只有脱离了认为从属才是正当的宗教信仰准则,接受现在所处文化的自由准则,生活在西方的穆斯林妇女才能真正获益。”[10]赫西·阿里的观点与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的论调、比如克罗默勋爵(LordCromer)的言辞相一致。克罗默勋爵在1883—1907年间担任埃及总领事,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那就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引进”,埃及人应当“获得思想和人格的提升”,而伊斯兰教对妇女的贬抑以及坚持让妇女遮盖自己、与世隔离成为“致命的障碍”。他宣称应当通过“说服和强迫”,让埃及人放弃面纱、变得“文明”。 在像阿尔及利亚这些地方,早期殖民者中的女性也持上述态度。阿尔及利亚出生的女性主义学者玛尼亚·拉兹瑞格(MarniaLazreg)在她的著作《沉默的雄辩》(EloquenceofSilence)中如此分析对待妇女的这种态度,她写道: 和阿尔及利亚妇女干的其他事情——从养育孩子、烹饪到照料家庭——一样,面纱让殖民地妇...
——引自章节:第四章妇女们想要什么?穆斯林妇女是否想被西方解放?
武装伊斯兰组织成员的典型社会情况可概括为年龄轻(20出头),出身农村或城镇家庭,来自中等和中低阶级,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有向上流动的愿望,受过科学或是工程专业的教育,来自非常稳定的家庭……我们调查的大多数人可视为模范的埃及青年。
——引自第103页
社会学教程(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社会学概论性质的教科书,也是社会学的入门书。本书从人与社会、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与社会变迁几个角度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和基...
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外一种:婚姻与家族) 本书特色陶希圣作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主张用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并由此为现实问题寻找答案。《中...
社会正义要素 内容简介 《社会正义要素》是西方政治哲学的经典著作。在这本书中,霍布豪斯围绕和谐原理展开对政治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提供了一系列的命题:和谐与无政府状...
李绍先眼中的阿拉伯人 本书特色阿拉伯民族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民族。对阿拉伯人进行系统性研究,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即使是在阿拉伯世界,从人的角度透视阿拉伯社会...
现代学人与学术-余英时文集-第五卷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余英时先生有关现代学人与学术的研究论文30余篇,在书中余先生对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学者如钱穆...
学者藏书与学术研究的转型-以郑振铎为例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郑振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藏书理念、藏书内容、书籍聚散情况与文学研究成就的考察,剖析其“百科全书”式...
忧郁与哀悼-生产-第8辑 本书特色 《生产(第8辑):忧郁与哀悼》是目前国内介绍欧美新学一个*前沿的阵地。虽然它的译文常常值得商榷,虽然它的版权一直模糊不清,但...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卷 本书特色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卷》是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
严绍璗卷-师道师说-中国文化书院八秩导师文集 本书特色 严绍璗先生的学问,以学术独立、理性批判为宗旨,以原典解读、实证考辨为方法,以专业工具书、史论著作为表述,...
新闻写作36术 内容简介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参阅和借鉴了一些同志已发表的有关文章,文中为说明论点的需要,用一定篇幅引用了新闻界前辈和同行们已发表的新闻作品有...
黄海学术论坛.第十辑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以社科内容为主的学术论文集,力图反映当今社科领域文、史、哲诸方面的*新学术动态和热点。从法律、语言、新闻传播、文化艺术等方...
丰子恺集 本书特色 《丰子恺集》编辑推荐:他说:“世间一切事业,没有比做真正的和尚更伟大的了,世间一切人物,没有比真正的和尚更具大丈夫相的了。”(《悼夏丐尊先生...
最后的狂人-我就是邹恒甫 本书特色 林毅夫说:邹恒甫为中国经济学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人或机构!但是,你可能熟悉郎咸平和林毅夫,却...
《全球地图中的澳门(第二卷)》内容简介:全书十六篇文章,透过澳门,研究明清时期西人绘制的中国地图。通过这些地图,可以看到西
中华学 内容简介 笔者在《中华学》的“学理篇”中说:“中华作为一个实体,一个系统,实际上是由中华民族、中华自然,中华文化这三个部会构成的,其中华民族和中华自然互...
当代中国史学家文库 思考中的历史 本书特色 所选论文近代以来英国乃至欧洲的现代化进程,反映了欧洲历史发展进程。所选文章多为重磅级刊物,学术价值极高。作者对成果特...
我们的孩子 本书特色 在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寒门为什么再难出贵子?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理解美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的,哈佛大学帕特南教...
述学谭往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主要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对1957年以后的十年间意识形态领域里所发生的重大论争及其相关问题,分专题逐一叙列。笔者是当时《光明日...
胡孚琛,1945年生于河北吴桥。196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曾在地方的医疗卫生、化工部门工作。1979年相继在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读书和教学,l984年考入社...
张建林,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到宝鸡、西藏等地从事考古工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藏学考古专家。著有《荒原古堡》等,发表论...